近视·肝肾两虚证

目录

1 拼音

jìn shì ·gān shèn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近视·肝肾两虚证(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两虚,以视近怯远,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脉细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1]

4 症状

近视·肝肾两虚证患者视近怯远,目视昏暗,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痠软,舌淡红,少苔,脉细[2][3][3]

5 证候分析

目为司视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肝肾两虚,精血不足,神光衰微,以致光华不能远及,目视昏暗,故视近而不能视远。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痠软,苔少、脉细等皆由肝肾精血亏虚所致。[3][3]

6 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近视·肝肾两虚证治宜滋补肝肾,益精养血[3]

6.1.2 方药

近视·肝肾两虚证可用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加减驻景丸[备注]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车前子、当归(去尾)、熟地黄(洗)、五味子、枸杞子、楮实子(无翳不用)、川椒、菟丝子(酒煮焙)共为细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30丸。加减治疗:证偏肝肾阴虚者,宜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益精明目。证属精血亏甚者,则宜用驻景丸补益肝肾,填精补血。若兼气不足者,可加党参。脾不健运者,酌加麦芽、陈皮。[3]

6.2 针灸治疗

6.2.1 方一

治法:滋补肝肾,补虚明目[3]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背俞穴和眼区穴位为主。取睛明、攒竹、肝俞、肾俞、太溪、光明穴。[3]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风池。耳鸣、耳聋者,加听宫、听会。[3]

刺灸法:针用补法。除睛明、攒竹外,余穴针灸并用。[3]

方义:睛明、攒竹疏调局部经气。肝俞、肾俞调补肝肾经气。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滋补肾精。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调补肝胆而明目。[3]

6.2.2 方二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明目[4]

选穴:睛明、攒竹、承泣、光明、风池、肝俞、肾俞[4]

随证配穴:脾胃虚弱配四白、足三里、三阴交[4]

方义: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4]

刺灸法: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4]

7 关于近视

近视(myopia[5])为病名[6][7]。见《审视瑶函》。又称能近怯远症(见《审视瑶函》)、能近视不能远视(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近视(《目经大成》)、目不能远视(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视近怯远症[8],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与今名同。是指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8][8]。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有近觑之称,俗名觑觑眼[8]。近视可因为先天遗传,也可因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所致[8]。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近视相当于西医学之近视眼[8]。其与远视、散光同属于屈光不正一类眼病[8]

详见近视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34-135.
  3. ^ [3]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5-237.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5-306.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3.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3.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