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医·筋膜
筋膜指肌肉的坚韧部分[1][2]。附于骨节者称筋,包于肌腱之外者称筋膜[1][2]。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1][2]。
筋膜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肝风内动等均可出现筋膜的病变[2]。《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4 西医·筋膜
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
4.1 浅筋膜
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
小腿筋膜及肌间隔(右)
4.2 深筋膜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深筋膜除包被于肌肉的表面外,当肌肉分层时,固有筋膜也分层。在四肢,由于运动较剧烈,固有筋膜特别发达、厚而坚韧,并向内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将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开,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也衬以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经干在肌肉间穿行时,深筋膜也包绕它们,形成血管鞘。筋膜的发育与肌肉的发达程度相伴行,肌肉越发达,筋膜的发育也愈好,如大腿部股四头肌表面的阔筋膜,厚而坚韧。筋膜除对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肌肉起约束作用,保证肌群或单块肌的独立活动。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韧带并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约束深面通过的肌腱。在筋膜分层的部位,筋膜之间的间隙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叫做筋膜间隙,正常情况下这种疏松的联系保证肌肉的运动,炎症时,筋膜间隙往往成为脓液的蓄积处,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扩散,一方面浓液可顺筋膜间隙的通向蔓延。
5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筋膜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痿论第四十四篇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五脏在内,各有所主...
- 《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一、痿证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五脏所主不同,故...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下内经纂要]痿论篇
力以运动。)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膜者,皮下肉上筋膜也。)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
- 《疡医大全》:[卷一《内经》纂要]痿论篇
力以运动。)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膜者,皮下肉上筋膜也。)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五]痿论篇第四十四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夫形身之所以能举...
- 更多古籍中的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