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脱位

目录

1 拼音

jǐng zhuī hòu tuō wèi

2 英文参考

backward disloc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

3 概述

在临床上,典型的颈椎后脱位十分少见。颈椎后脱位为严重过伸性损伤的类型之一,属完全性损伤,多伴有脊髓受损及软组织的广泛性损伤,故预后欠佳。

4 疾病名称

颈椎后脱位

5 英文名称

backward disloc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

6 分类

骨科 > 脊柱脊髓损伤 > 下颈椎损伤

7 ICD号

S13.2

8 颈椎后脱位的病因

颈椎后脱位多为过伸性损伤造成。

9 发病机制

作用于面、额及颏部的暴力,如引起头颈部过度仰伸且其强度超过前纵韧带的张应力时,则该韧带首先断裂。随着暴力的持续,可引起椎间隙破裂、后方小关节仰伸、关节囊撕裂,以致因上节椎体下缘在下节椎体上缘向后滑动而出现典型的颈椎后脱位。由于其局部的各种组织中以脊髓最为娇嫩,因此,当脊髓被嵌压于上节椎体后缘及硬膜囊前壁与下节椎板前缘及黄韧带之间时,甚易引起程度不同的损伤,一般表现为脊髓中央管症候群,也可有脊髓前中央动脉症候群等。如该患者原本存在椎管狭窄,则可加重损伤而引起脊髓横断性改变,以致出现脊髓完全性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多伴有局部韧带及椎间盘等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因此稳定性差,伤后易自动复位。

10 颈椎后脱位的临床表现

10.1 额面部或颏部损伤 

应注意检查,多可发现表皮擦伤、挫伤及皮下血肿等。

10.2 颈部损伤的一般症状 

颈部损伤的一般症状均较明显。

10.3 脊髓损伤症状 

约80%以上的颈椎后脱位病例伴有脊髓中央管症候群,或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症候群等临床症状,前者表现为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痪、感觉分离及反射异常;而后者则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等。

11 颈椎后脱位的并发症

颈椎后脱位常并发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瘫痪。

12 辅助检查

12.1 X线平片 

颈椎侧位片上可发现椎体前阴影增宽、受损椎节椎间隙前方开口增大及椎体边缘有撕脱性骨折等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片上则可显示颈椎椎节严重不稳征。

12.2 MRI检查 

除可观察椎节骨质及椎间盘的改变外,还可显示脊髓及后方关节囊的受损情况,并可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进行综合判定。

13 颈椎后脱位的诊断

颈椎后脱位在损伤后大多立即自动复位,因此不像其他部位的脱位那样易于判定。其诊断主要根据以下特点:

13.1 外伤史 

颈椎后脱位多为过伸性损伤机制。

13.2 临床表现 

如前所述,颈椎后脱位以颈椎局部及脊髓受累症状为主。

13.3 影像学检查

13.3.1 (1)X线平片

颈椎侧位片上可发现椎体前阴影增宽、受损椎节椎间隙前方开口增大及椎体边缘有撕脱性骨折等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片上则可显示颈椎椎节严重不稳征。

13.3.2 (2)MRI检查

除可观察椎节骨质及椎间盘的改变外,还可显示脊髓及后方关节囊的受损情况,并可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进行综合判定。

14 颈椎后脱位的治疗

14.1 伴有中央管症候群者

颈椎后脱位伴有中央管症候群者,先以非手术疗法为主。2~3周后视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手术。

14.2 对有明确致压物者

对有明确致压物者应视病情而定,有脊髓受压症状者应酌情及早施行手术切除致压物,或通过恢复椎管列线达到减压目的。对无脊髓受损症状者,可先行非手术疗法,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手术切除致压物及进行椎节融合。

14.3 椎节严重不稳伴有发作性神经症状者

椎节严重不稳伴有发作性神经症状者应先行牵引疗法,待病情稳定后,可酌情行前路或后路植骨融合术或内固定术(钢板或Cage)。

14.4 不伴有神经症状者

不伴有神经症状者应卧床,略前屈位牵引2~3周,然后再以头-颈-胸石膏固定3~4周;也可选择手术疗法。

15 预后

有脊髓损伤的颈椎后脱位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恢复不全者,主要影响手部功能。无神经症状的病例少有残留后遗症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