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证

目录

1 拼音

jìng zhèng

2 概述

痉证为病证名[1]。亦称痓证[1]。指以项强、口噤、角弓反张及四肢抽搐为主症的一种病症[1]。主要由津血虚少,筋脉失养所致[1]。可见于多种疾病[2]

如因金疮破伤,创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也可发痉,名为“破伤风”,与一般痉证不尽相同[2]

痉证病情危急,应抓紧施治。针刺有较好的止痉效果,但针刺中应防止因肢体的抽动导致弯针或断针。抽搐停止后,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3]

痉证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高热惊厥、破伤风、癫痫、颅脑外伤、癔病、脑肿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于各种传染病的脑膜炎等疾病中[3][3]

3 古人论述

历代医家对痉证的发病原因,从外感致痉逐步认识到内伤亦可致痉。由于病因学说的丰富和发展,给痉证治疗不断开创了新的途径。《内经》对痉证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篇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和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证。《金匮要略》有关伤亡津液因而致痉的认识,不仅对《内经》理论的发挥,同时也为历代医家提供了内伤致痉的理论基础。《景岳全书·痉证》篇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更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痉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了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证的论述,使痉证病因学说,渐臻完备。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本,以致痉厥。”同时,在外邪致痉中也补充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髓中”的认识。[3]

在中医学里尚有“瘛疭”一证。瘛疭即抽搐。《张氏医通·瘛疭》篇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疭总论》中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瘛疭即可为痉证症状表现之一,也可单独出现而为病。[3]

4 痉证的病因病机

痉证为筋脉之病。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或热灼津液而致痉。内伤是阴虚血少,虚风内动,筋脉失养而致痉。外感和内伤在病因上虽不相同,但导致发痉的病机,都是阴阳失调,阳动而阴不濡所致。[3]

筋脉因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气血不畅,失其濡养,或高热耗阴、亡血、过汗、误下等阴血亏竭,失其濡养,则筋脉拘急,而成痉证[3]。正如《景岳全书·痉证》篇说:“愚谓痉之为病……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

4.1 邪壅经络

风寒湿邪,壅滞脉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拘急而成痉[3]。《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就痉证形成指出:“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踡挛之证见矣。”

4.2 热甚发痉

热甚于里,消灼津液,阴液被伤,筋脉失于濡养,引起痉证,或热病伤阴,邪热内传营血,热盛动风,引发本证[3]。《临证指南医案·痉厥》:“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

4.3 阴血亏损

素体阴虚血虚,或因亡血,或因汗下太过,致使阴血损伤,难以濡养筋脉,因而成痉[3]。正如《景岳全书·痉证》篇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

5 类证鉴别

痉证应与中风、痫证作如下鉴别[3]

中风:中风可兼有筋脉拘急的抽搐症状,但同时可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证。

痫证:昏迷时筋脉拘急,四肢抽搐,但为时较短,多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苏醒抽搐即止,一如常人。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并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6 痉证的辨证论治

痉证是以阴阳失调,阳动阴不濡而筋脉失养为主要病机的病证,其治疗,必须详辨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切勿滥用镇潜熄风之品,治标而忽视其本。一般说,外感发痉,多属实证,为外邪壅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邪入里,热盛动风,或热灼津液,筋脉失养而成。邪盛者,先祛其邪,如属风寒湿邪,应分清主次,治宜祛风、散寒、除湿;如邪热入里,实热内结,消灼阴液致痉者,治宜泄热存阴。内伤发痉,多属虚证,是由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风鼓动所致。正虚者,当先扶正。治宜滋阴养血。痉证在临床上属于阴伤血少者为多见,所以在治疗上滋养营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3]

6.1 邪壅经络

6.1.1 邪壅经络型痉证的症状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苔白腻,脉浮紧[3]

6.1.2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故头痛,项背强直。外邪侵于肌表,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湿阻经络肌肉,故肢体酸重。苔白腻,脉浮紧,均属风寒湿邪在表之候。[3]

6.1.3 治法

祛风散寒,和营燥湿[3]

6.1.4 邪壅经络型痉证的方药治疗

羌活胜湿汤[备注]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川芎、蔓荆子、甘草、防风、藁本。方中以羌活、独活、防风、藁木祛风胜湿;川芎、蔓荆子通络祛风止痛。邪祛络通,则痉自解。如寒邪较甚,苔薄白,脉浮紧,病属刚痉,治宜解肌发汗,方用葛根汤[备注]葛根汤(《伤寒论》):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治之。方中葛根解肌养筋,以舒拘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芍药、甘草益阴和里,并制麻桂发汗之猛;姜、枣调和营卫。如风邪偏盛,症见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病属柔痉,治宜和营养津,方用栝蒌桂枝汤[备注]栝蒌桂枝汤(《金匮要略》):栝蒌根、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散表邪;栝蒌根清热生津,柔和筋脉。[3]

若身热,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此为湿热入络。治宜清热化湿,疏通经络,方用三仁汤[备注]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加地龙、秦艽,丝瓜络、威灵仙等以通经活络。[3]

6.2 热入营血

6.2.1 热入营血型痉证的症状

高热不退,肢体挛急,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心烦躁动,甚至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3]

6.2.2 证候分析

热入营血,心神受扰,故心烦躁动。热邪深入心包,则见神昏谵语。营阴亏损,热极生风,故肢体挛急、角弓反张、口噤不开。热邪迫血妄行,血溢络外,故斑疹隐现。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均为热盛伤及营阴之象。[3]

6.2.3 治法

清热凉血,镇痉宁神[3]

6.2.4 热入营血型痉证的针灸治疗

[3]

选穴:以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劳宫、大陵、太冲、行间、合谷、大椎、阳陵泉。

随证配穴:头晕头痛者,加百会、太阳。口噤不开者,加下关、颊车。烦躁神昏者,加水沟、内关。斑疹隐现者,加血海、膈俞、曲泽、委中。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热入营血而发抽搐,病在心、肝两经,故取手足厥阴经的原穴大陵、太冲,荥穴劳宫、行间,以清心泻肝。合谷、大椎泻热止痉,开窍宁神。阳陵泉舒筋通络,平肝止痉。

6.3 高热伤津/热甚发痉

6.3.1 症状

发热胸闷,口噤齘齿,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咽干口渴,心烦急躁,甚则神昏谵语,苔黄腻,脉弦数[3]

6.3.2 证候分析

邪热薰蒸阳明气分,宿滞中焦,阳明燥热内结,腑气不通,故胸闷、腹胀、便秘。热盛伤津,筋脉失养,则口噤齘齿,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咽干口渴。热扰神明故心烦急躁,甚则神昏谵语。苔黄腻,脉弦数均为实热壅盛之象。[3]

6.3.3 治法

泄热存津,养阴增液[3]

6.3.4 热甚发痉型痉证的方药治疗

增液承气汤[备注]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大黄、芒硝、玄参、麦冬、生地黄。方中以大黄荡涤积热,芒硝软坚化燥;玄参、生地、麦冬养阴增液,滋润肠燥。使热去津回则热痉可解。如热盛伤津,并无腑实之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备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以清热救津。如抽搐较甚者,可酌加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熄风通络之品。如烦躁较甚,可加淡竹叶,栀子清心除烦。[3]

若温病邪热,内传营血,热盛动风,症见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治以凉肝熄风,清热透窍。方用羚羊钩藤汤[备注]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羚羊角、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白芍药、生甘草、鲜竹茹、茯神。方中以羚羊角、钩藤、菊花、桑叶清热凉肝,熄风止痉;白芍、生地、甘草养阴增液,柔肝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服安富牛黄丸[备注]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金箔衣或至宝丹[备注]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麝香、安息香、金银箔、犀角、牛黄、琥珀、雄黄、玳瑁、龙脑以清热透窍。若邪热羁久,灼伤真阴,症见时时发痉,舌干少苔,脉虚数,可用大定风珠[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以平肝熄风,养阴止痉。以上证治,同时可参照温病有关病证。[3]

6.3.5 高热伤津型痉证的针灸治疗

[3]

治法:清热生津,熄风止痉。

选穴:以督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大椎、风府、太冲、行间、合谷、阳陵泉。

随证配穴:口噤不开者,加下关、颊车。口干而渴者,加廉泉、金津玉液。角弓反张者,加后溪、筋缩。腓肠肌痉挛者,加承山。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本型病机为热极生风,故取大椎、风府、合谷以清泻风热(大椎、风府还疏通项背经气),取太冲、行间以平肝熄风。阳陵泉乃筋之会穴,为舒筋通络首选要穴。

6.4 阴血亏虚

6.4.1 阴血亏虚型痉证的症状

素体阴亏血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3]

6.4.2 证候分析

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脉,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血虚不能上奉于脑,则头目昏眩。血去而元气耗伤,卫外不固,故神疲气短而自汗。舌淡红,脉弦细均为阴血亏虚之征。[3]

6.4.3 治法

滋阴养血[3]

6.4.4 阴血亏虚型痉证的方药治疗

四物汤[备注]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合大定风珠[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加减。方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调血,充养百脉。大定风珠平肝熄风,养阴止痉。阴血得复,筋脉柔和,则痉证自除。如头晕、虚烦、失眠者,可加炒栀子、淡竹叶、菊花、夜交藤以清热安神,如纳呆腹满者,可加砂仁、鸡内金、陈皮等以理气和胃,如大便溏薄,面色眺白,舌质淡,脉细者,可加党参、白术等以益气健脾。[3]

6.4.5 阴血亏虚型痉证的针灸治疗

[3]

治法:益气养血,滋阴止痉。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取合谷、手三里、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肝俞、脾俞。

随证配穴:头晕目眩者,加百会、太阳。面肌𥆧动者,加四白、翳风。咽干口燥者,加照海、涌泉。

刺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加灸。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手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相应的手三里、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补益气血。脾俞可健脾生血。肝主筋而藏血,肝俞可养肝而调筋,筋润则痉止。合谷祛风止痉。

7 痉证的其他疗法

7.1 针灸治疗

取印堂、百会、合谷、大椎、筋缩、后溪、太冲、申脉等穴,酌情选用3~5穴。热甚者加曲池、十二井;神昏加水沟、涌泉;痰甚者加内关、丰隆。[3]

7.2 耳针疗法

7.2.1 方一

取肝、脑、神门、脑干等穴,强刺激。[3]

7.2.2 方二

肝、皮质下、脑干、神门、交感。强刺激,留针30~60min,间歇行针数次。[3]

7.3 电针疗法

在前述体针的基础上,可于合谷、太冲、阳陵泉、四白等穴接通电针机输出电极,选用连续波、快频率,刺激20~30min。[3]

8 痉证的预防

由于痉证往往多见于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可危及生命,因此其防治颇为重要。见到高热、失血的病症,要及时清热、滋阴、养血,防止痉证的发生。[3]

9 医案

沈×,男,11个月。先有发热、咳嗽,经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未效,体温上升至41.4℃,并突然出现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拘急,两目上翻,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中白沫从齿缝、鼻孔中飞溅而出。先取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水沟、中脘、足三里,针刺泻法。患儿呼吸由急促转为平稳,抽搐也见减轻,30min后体温降至39℃。又取大椎、曲池、昆仑、丘墟、阳陵泉,针用泻法。约1h后全身抽搐症状基本消失,但项背强直尚存。最后取长强穴泻之,上症即消,神志清醒。针后7h,体温恢复正常,遂愈。(现代针灸医案选)

10 文献摘录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其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倪,阴病者不能仰。”

《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痓,盖传写之误耳。其证则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11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5.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4-217.
  3. ^ [3]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