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黏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术

2 别名

经阴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子宫黏膜下肌瘤经阴道摘除术

3 分类

妇产科/妇科手术/阴道及经阴道手术/宫颈良性疾病手术

4 ICD编码

68.2901

5 概述

子宫黏膜下肌瘤随着肌瘤的逐渐增长,常脱出子宫颈外,蒂长者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可伴有肌瘤表面糜烂、出血、感染及坏死。病人往往主诉子宫出血或阴道流臭水。阴道检查可见粉红或鲜红色,大小不等的肿块突出于子宫颈口外,常有蒂。当肌瘤增大充满阴道时,则见不到瘤蒂,可用手指触及。有些肌瘤因血循环供应不足,发生坏死、出血或炎性变化,肿瘤表面多呈灰白色。如有表面小血管破裂,则可发生活动性出血。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子宫肌瘤的好发部位及病理表现见下图(图11.1.3.6.9-1,11.1.3.6.9-2)。

6 适应症

黏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术适用于可见到或能触及蒂部的子宫黏膜下肌瘤。

7 禁忌症

1.肌瘤较大占满阴道或瘤蒂较宽,无法暴露者。

2.瘤蒂部位高,肌瘤嵌于宫颈处,部分露于阴道内,阴道检查不能触及瘤蒂。

8 术前准备

1.术前应查清肌瘤的大小、瘤蒂的高低、粗细及长短。

2.阴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术后针对性应用抗生素。

3.用0.05%氯己定(洗必泰)纱球擦洗阴道、宫颈,每日1次,共3~5d,必要时局部上消炎药。若病情需要,术前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有贫血者应积极纠正。

4.若估计经阴道切除可能会遇到困难,术前应做好腹部手术的准备。

9 麻醉和体位

如肌瘤小,已脱出宫颈口外,可见到瘤蒂者,则无需麻醉;若肌瘤较大,瘤蒂较高,需暴露以后方可手术者,可用骶管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10 手术步骤

1.消毒外阴阴道、铺消毒巾,暴露肌瘤及瘤蒂。以鼠齿钳夹肌瘤的外露部分,向下牵拉,用2把止血钳分别上下夹住瘤蒂。于两钳之间切断瘤蒂(图11.1.3.6.9-3)。用0号肠线贯穿缝合结扎瘤蒂断端(图11.1.3.6.9-4)。

2.钳夹法  若黏膜下肌瘤蒂短而粗、瘤体偏大时,外观看不见蒂,可用2把长弯钳夹住瘤蒂(图11.1.3.6.9-5),切除肿瘤,留置近端血管钳,24~48h后取下血管钳。

3.若术前未进行刮宫者,将缝线拉向一侧,进行全面刮宫,以探查宫腔内情况。如发现有黏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则根据病情考虑行腹部手术。

11 术中注意要点

1.夹瘤蒂时,尽可能贴近肌瘤侧,离子宫侧远些,以免血管回缩后止血困难或因切除瘤蒂时损伤子宫壁。

2.缝扎瘤蒂要紧,以防断端滑脱出血。

12 术后处理

黏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卧床休息。术前肿瘤有出血、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2.术后3~4d可有少许出血,无需处理。若出血增多,应检查原因,对症处理。

13 并发症

1.出血  主要由于钳夹缝扎瘤蒂过松,使血管回缩,以致引起出血。发现后根据病情处理,必要时行腹部手术进行止血。

2.感染  可因①术前肌瘤已有感染,未得到控制,术后继而扩散;②肌瘤残端坏死感染。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恶臭,体温升高。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子宫损伤较少见。多由于过度牵拉瘤蒂引起子宫部分外翻,切除肌瘤瘤蒂时穿通子宫。若穿孔小且无感染,可剖腹缝合子宫裂口止血;如损伤面积大,则应行子宫切除术。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