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室

目录

1 拼音

jīng shì

2 英文参考

Shímén CV5[中国针灸学词典]

essence chamb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精室:1.经穴别名;2.命门。

4 经穴别名·精室

精室为经穴别名。见《太平圣惠方》。即石门。[1]

石门为经穴名(Shímén CV5)。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三焦募穴。石:岩石;门:门户。能治下腹硬块之石积病,并有绝孕之说,故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有补肾调经、清利湿热作用。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等。本穴配商丘治少腹坚痛、下引阴中;配三焦俞、关元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配关元治产后腹痛。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石门穴,可调整避孕妇女的血压,又可降低实验性高血压。②灸雌白鼠“石门”可以降低其受孕率,有一定避孕作用。[2]

5 命门·精室

精室(essence chamber),指男子藏精之处[3]。即命门。《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但通常指男子藏精之处。

5.1 精室概念溯源

将“精室”这一概念作为男子藏精的部位,最早见于《黄庭内景经·常念章》:“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云笈七签·诸家气法部·胎息根旨要诀》注曰:“精室,男子以藏精,女子以月水,此则长生气之根本也”,明确指出精室为藏精之处。关于藏精之处,《内经》认为藏于肾,《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但“肾”的涵义过于宽泛。《难经·三十九难》认为精藏于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但“命门”本身就是很有争议的名词,而且男女仍未分开。《景岳全书》认为男女皆有胞:“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于此受孕,因名曰胞”,提出精藏于胞。至清代始将精室重新提出,并有新的认识和发展。《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男女天癸》:“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气海,名精室,以其为呼吸之根,藏精之所也。”《血证论》说:“男子之胞,一名精室,乃藏精之处。”从此,精室这一重要的男子解剖概念,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沿用至今,对于中医男科学病因病机理论的建立亦具有重要意义。

5.2 精室的解剖

精室与女子胞,均可称胞,仅男女有别,显然位于下焦。《云笈七签·诸家气法部·胎息根旨要诀》已指出其具体解剖部位:“所谓根本者,正对脐第十九椎,两脊相夹脊中空处,膀胱下近脊是也,名曰命蒂,亦曰命门,亦曰命根,亦曰精室”。《云笈七签·金丹部·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灵篇》又说:“下丹田,精室是也”,“命门,即精室之下是也”,将精室的出口作为命门。《类经附翼》亦言精室“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于泄精之时,自有关阑感觉”。从以上论述可知,精室的位置与现代医学的前列腺相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精浊”、“精癃”条,均是指前列腺疾病,所述“精室”就是前列腺。

阴器既可排尿,又是“泄精之窍”(《轩岐救正论》)。“前阴有精窍,与溺窍相附,而各不同。溺窍内通于膀胱,精窍则内通于胞室,女子受胎,男子藏精之所,尤为肾之所司,故前阴有病溺窍者,有病精窍者,不可不详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可见,精窍与溺窍同门异路,从尿道外口向内,溺窍上通膀胱,为泌尿系统;精窍上通精室,是生殖系统。女子胞是女性内生殖器官,而精室则为男性内生殖器官。由于精室有化精之功,“其气与肾(指外肾,睾丸)通”(《难经》),睾丸亦为精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精室不包括睾丸,那么精室的生精功能则难以解释,因为明确睾丸的生精功能是近代才有的。亦有人认为精室是“精囊”,理由是血精为精囊炎的主要病证,而中医学认为血精乃“火扰精室”所致,但遗精、早泄亦可由火扰精室所致,则精室又是指何?因此,笔者认为精室解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前列腺,广义乃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及精囊腺等内生殖器官的总称。

5.3 与精室有关的概念

阴茎:又名茎、玉茎、阳物等。阴茎之名,首见于《医学入门·疝》:“筋疝,阴茎肿胀。”《内经》称为“茎”,所谓“茎中痛”即指阴茎疼痛。《儒门事亲》称为“玉茎”。有时简称为“阳”,是相对于女性生殖器官而言;或简称为“阴”,言其生于身之阴秘处。溺孔在前阴与精窍相合,向上分为两途,一通于膀胱,一通于精室,故《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云:“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精道:排出精液的通道。首见于《证治准绳》:“淋病在溺道,浊病在精道”,《临证指南医案·淋浊》亦云:“淋有五淋之名,浊有精浊便浊之别。数者当察气分与血分,精道及水道,确从何来”。《医学衷中参西录·淋浊方》:“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肾脏因虚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则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以致血室(男女皆有,男以化精,女以系胞)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堵塞牵引作疼”。

精窍:也称精关,指射精管口。始见于《医宗必读·遗精》:“有色欲过度,精窍虚滑。”精窍为泄精之窍,溺窍为排溺之道。《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说:“前阴有精窍,与溺窍相附,而各不同。溺窍内通于膀胱,精窍内通于胞室。”

睾丸:又称睾,肾子,阴丸。金代医家张子和首提睾丸之名,《儒门事亲》:“睾丸,囊中之丸,虽主外肾,非厥阴环而行之,则玉茎无由伸缩。”指出了睾丸的位置及与肝、肾的关系。“肾子”始见于《疮疡全书》:“肾痈……须待其熟,以油头绳扎住肾子,以小刀开海底穴。”睾丸为精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生精之功。如将睾丸阉割,则不能生育,同时性欲消失,声音女性化,胡须不生。《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丹波元简注云:“宦者少时去其势,故须不生。势,阴丸也。此言宗筋,亦指睾丸而言。”

子系:又名子之系、睾系、阴筋。子即肾子,系为悬挂之意,也作系带讲。指与睾丸相连的附属组织,如附睾、输精管、精索等。《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医门法律》:“凡治水肿病,痛引阴筋,卒然无救者……。”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