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精神疾病
摘要:精神疾病即精神障碍,旧称精神疾病。指存在精神和认知的异常,可以达到或不达到精神病的程度,前者称为精神病性障碍,后者称为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疾病的预防预防疾病发生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各有关学科共同关心的一个中心课题。在精神病学方面,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通过类似的公共卫生方式开展起来的预防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与之相应建立的预防精神病学,其目的是对精神疾病实行积极的预防,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的管理和合理安置,并同时开展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分布规律的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①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在准确的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与发病有关的特定因素的作用,防止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②二级预防:即补充性预防。通过建立建全精神病防治网,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控制病程进展,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地;③三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恶化。对已患病的慢性患者,积极落实防治措施,缩短病程,针对不同病症制定综合性康复措施,防止或减少患者的精神残废,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防止衰退。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1/4/12 11:09:12 601字 ]
相关词条:
- 精神分裂症
德国的克雷丕林做为一个独立疾病(早发性痴呆)进行描述,1911年瑞士的E·布鲁勒建议采用精神分裂症。在一般人群中总患病率为3~8‰,年发病率为0.1‰。我国1982-1985年进行的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症的总患难与共病率为5.69‰,时点患病率为4.75‰。其中城市时点患病率6.06‰明显高于农村的3.42‰。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机率为7.0~9.0...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为:(1)制订本区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2)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安排、组建南区域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下同)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3)设立地市级精防机构,承担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任务。(4)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1)制订本区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实施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2)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安排、组建由区域内的地市级及以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下同)与县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街道和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3)设立地市级精神卫生防治技...
- 分裂情感性障碍
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在临床上都很突出,难分主次。2.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不全或缺乏。3.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我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CCMD-2-R,1995)将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列在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项目下。含义是“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常有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
- 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
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在临床上都很突出,难分主次。2.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不全或缺乏。3.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我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CCMD-2-R,1995)将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列在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项目下。含义是“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常有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第十八条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对...
- 精神卫生法
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第十八条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对...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印鉴卡的医疗机构需要配制制剂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使用,不得对外销售。第四十四条因治疗疾病需要,个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可以携带单张处方最大用量以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携带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出入境的,由海关根据自用、合理的原则放行。医务人员为了医疗需要...
- 产后精神病
年英国Sonthampton分娩的妇女,发现产后16周由于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Kendall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产后患精神病的妇女比产前及非妊娠妇女明显增多。在母亲精神疾病中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谋杀婴儿。杀婴指的是母亲在婴儿出生24h内就将其杀死。杀子指的是由父母亲一方或双方,谋杀较年长的孩子。这种问题并不罕见,根据学者研究1966在美国,每82宗谋杀案就有一宗是父...
- 产褥期精神病
年英国Sonthampton分娩的妇女,发现产后16周由于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Kendall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产后患精神病的妇女比产前及非妊娠妇女明显增多。在母亲精神疾病中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谋杀婴儿。杀婴指的是母亲在婴儿出生24h内就将其杀死。杀子指的是由父母亲一方或双方,谋杀较年长的孩子。这种问题并不罕见,根据学者研究1966在美国,每82宗谋杀案就有一宗是父...
-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拼音:yīyòngyàowùzhōngdúsuǒzhì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别名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疾病代码ICD:T43.9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并不多见,病人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主要临床表现为:(1)精神症状:①情感障碍,是较突出的症状,如欣快、易激惹、紧张、情绪不稳等。病人主动叙...
- 颅内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义的开玩笑和一语双关(愚蠢性诙谐witzelsucht)。(4)颅内肿瘤诱发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障碍:对具有发生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障碍易感素质者,颅内肿瘤是脑器质性疾病,可降低脑功能,从而诱发这两类精神疾病。除遗传影响外,作为一般规律,既往任何脑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均有助于后来发生另外一种脑疾病,如既往有乙型脑炎,后来易于发生精神分裂症,反之亦然。颅内肿瘤侵犯边缘系统,额颞叶部位引起精神分裂症样...
- 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qūtǐgǎnrǎn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躯体感染性精神病的临床共同特点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所表现的精神症状虽因病因不同各有其特点,但在感染的急性期以及感染后的精神症状有许多共同点。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大致共同点可归纳为以下5大类。(1)意识障碍:这是感染性精神病急性期时最常见的症状。意识障碍的程度不同,可...
- 性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年期情绪障碍:此时情绪改变较严重而突出,躯体及自主神经症状相对不显著。临床常见的有更年期抑郁和更年期焦虑,其临床表现与抑郁症、焦虑症类似,但患者无既往史,并伴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特点。目前国内外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已取消了这一疾病单元,而划人情感性精神病中。但在临床观察中,更年期抑郁尚有其一定的特征,如抑郁常伴随明显的焦虑,躯体主诉较多,言语、运动并不迟缓。急性焦虑发作者罕见。(3)更年期偏执状态:患...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神症状发生在其后,但有些原发病的早期难以发现,比较隐蔽,或未能引起注意,而造成了精神症状出现在先的假象。3.精神症状常随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缓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剧而恶化。4.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疾病。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结缔组织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及其他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及抑郁症等相鉴别。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发的精神障碍的治疗: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在大多数病...
- 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障碍;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综合征(如躁狂综合征、抑郁综合征等);⑦解离(转换)综合征;⑧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综合征、情感脆弱综合征等)。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疾病。3.确定贫血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若贫血存在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在后,精神症状随贫血的缓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剧而恶化,则可确定精神症状与贫血有关。鉴别诊断:躯体疾病诱发或伴发的功能性精神病:当躯体疾病所...
- 各类贫血伴精神障碍
障碍;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综合征(如躁狂综合征、抑郁综合征等);⑦解离(转换)综合征;⑧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综合征、情感脆弱综合征等)。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疾病。3.确定贫血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若贫血存在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在后,精神症状随贫血的缓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剧而恶化,则可确定精神症状与贫血有关。鉴别诊断:躯体疾病诱发或伴发的功能性精神病:当躯体疾病所...
- 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经节都是由神经节细胞演化而来,垂体细胞从胚胎学上可能属神经源性,因此它们在功能上联系更密切。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活动不同程度依靠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反之内分泌对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精神疾病时常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当内分泌疾病时也往往伴发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时的精神障碍可分为3类:第1类是内分泌系统本身引起的精神障碍。是内分泌系统功能亢进或减退时对相应的脑功能影响的结果。此时各种内分...
- 甲状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经节都是由神经节细胞演化而来,垂体细胞从胚胎学上可能属神经源性,因此它们在功能上联系更密切。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活动不同程度依靠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反之内分泌对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精神疾病时常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当内分泌疾病时也往往伴发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时的精神障碍可分为3类:第1类是内分泌系统本身引起的精神障碍。是内分泌系统功能亢进或减退时对相应的脑功能影响的结果。此时各种内分...
-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绪调节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的人格特点。(2)药物的心理强化作用:①正强化:多数成瘾性物质都有增加正性情绪作用。②负强化:成瘾性物质都有解除负性情绪作用。(3)精神病理因素: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成瘾性药物以减轻症状。生物学因素:(1)药物依赖和滥用具有家族遗传倾向。(2)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度、耐受性不同,成瘾的易感性也不同。发病机制: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受体学说:由于在动物脑内和...
-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病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在其后,但有些躯体病的早期难以发现,比较隐蔽或未能引起注意,而造成了精神症状出现在先的假象。(3)精神症状常随基础疾病的缓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剧而恶化。(4)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疾病。(5)严重度达到:①现实检验能力减退;②社会功能减退。2.各种心脏病伴精神障碍分类诊断要点(1)冠心病:首先要确定冠心病的诊断;精神障碍主要为意识障碍、失神、晕厥及眩晕发作,如出现功能性精神病症...
- 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告管理办法(试行)》全文: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做好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严重精神障碍发病信息是该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符合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严重精神...
- 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精神发育迟缓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弱智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薄弱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落后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发育障碍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大脑发育不全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精神发育不全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精神幼稚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迟缓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精神缺陷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残疾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低下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智力缺陷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共占39.4%。1987年全国29个省市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1.3%(男性为1.3%,女性为1.2%),男女性别比为1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9~14岁儿童1.9223万人,患病率2.84%,较198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3.33%有下降趋势(罗开林,1998)。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
,兴奋向嗜睡、昏睡移行到谵妄时,可认为是精神障碍的标志。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进展有时间上的联系。3.精神症状常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缓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剧而恶化。4.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疾病。即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实验室检查: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他辅助检查:脑电图异常甚多见,异常率为60%~90%,脑电图的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消长呈平行关系。脑电图改变多表...
- 情感性心境障碍
,需进一步研究。D.其他两种新一代抗痉挛药的合用,如加巴喷丁与拉莫叁嗪合用,小样本研究显示该方案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的效果令人满意,需进一步研究。④心境稳定剂作为辅助用药的问题: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其他精神疾病中常作为辅助用药,发挥其“情感稳定”效应。例如,临床经验认为在控制攻击性、自伤行为等方面往往有益,同样推荐用于情感成分突出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等,也可用于人格障碍、月...
-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血钙与其预后有关,血钙愈高,精神障碍愈重。精神障碍在血钙降低后基本可迅速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大部分患者经恰当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但已出现智能减退者虽然经过适当治疗也难恢复。疾病名称: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英文名称:mentaldisorderduetodysparathyroidism别名:甲状旁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分类:精神科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伴...
- 甲状旁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血钙与其预后有关,血钙愈高,精神障碍愈重。精神障碍在血钙降低后基本可迅速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大部分患者经恰当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但已出现智能减退者虽然经过适当治疗也难恢复。疾病名称: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英文名称:mentaldisorderduetodysparathyroidism别名:甲状旁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分类:精神科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伴...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拼音:jīngshényàopǐnguǎnlǐbànfǎ1988年12月27日公布,1988年12月27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药品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第三条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各类精神药品的品种由卫生部确定...
- 颅脑创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伤的一方在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上,素质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器质因素明显。②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除涉及上述因素外,与下列情况也有关:A.损伤前因素:年龄、脑动脉硬化、酒精中毒、精神素质(遗传易伤性、既往精神疾病、人格特征)、既往存在的心理社会困难(家庭的、经济的、职业的),最近生活事件等因素对损伤后发生脑震荡后综合征均发挥作用(Lishman,1988)。B.损伤期间因素(peritraumaticfa...
- 工业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中毒轻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重时则表现为各种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至昏迷。慢性中毒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往往呈现脑衰弱综合征,继续演变可出现多种感知觉和情感障碍,有时可出现思维障碍。疾病充分发展或至后期,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慢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及防止工业污染是预防工业中毒的关键,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脱离有毒环境,并行相应治疗。疾病名称:工业中毒所...
- 工业中毒致精神障碍
中毒轻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重时则表现为各种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至昏迷。慢性中毒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往往呈现脑衰弱综合征,继续演变可出现多种感知觉和情感障碍,有时可出现思维障碍。疾病充分发展或至后期,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慢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及防止工业污染是预防工业中毒的关键,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脱离有毒环境,并行相应治疗。疾病名称:工业中毒所...
- 失眠症
眠而影响次日的工作,结果越想尽快入睡就越兴奋,担心和焦虑使他们更清醒以致难于入睡。此类失眠约占失眠总数的30%。可能的原因有压力很大、过度忧虑、紧张或焦虑、悲伤或抑郁、生气,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其他精神疾病: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睡眠问题也很常见。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
- 非器质性失眠症
眠而影响次日的工作,结果越想尽快入睡就越兴奋,担心和焦虑使他们更清醒以致难于入睡。此类失眠约占失眠总数的30%。可能的原因有压力很大、过度忧虑、紧张或焦虑、悲伤或抑郁、生气,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其他精神疾病: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睡眠问题也很常见。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
- 失眠
眠而影响次日的工作,结果越想尽快入睡就越兴奋,担心和焦虑使他们更清醒以致难于入睡。此类失眠约占失眠总数的30%。可能的原因有压力很大、过度忧虑、紧张或焦虑、悲伤或抑郁、生气,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其他精神疾病: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睡眠问题也很常见。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
- 不眠症
眠而影响次日的工作,结果越想尽快入睡就越兴奋,担心和焦虑使他们更清醒以致难于入睡。此类失眠约占失眠总数的30%。可能的原因有压力很大、过度忧虑、紧张或焦虑、悲伤或抑郁、生气,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其他精神疾病: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睡眠问题也很常见。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
- 癔症
率有下降趋势,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一般认为癔病症的预后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本病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3.55‰;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6%,居神经症中第2位,仅次于神经衰弱。其农村患病率(5.00‰)明显高于城市(2.09‰)。天津市区调查(1981~...
- 歇斯底里
率有下降趋势,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一般认为癔病症的预后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本病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3.55‰;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6%,居神经症中第2位,仅次于神经衰弱。其农村患病率(5.00‰)明显高于城市(2.09‰)。天津市区调查(1981~...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