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精神
摘要:精神①指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②指精气和神志。《上古天真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固于性命者也。”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42:35 120字 ]
相关词条:
- 精神分裂症
拼音:jīngshénfēnlièzhèng英文:schizophrenia西医·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由一组精神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表现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和精神活动之间的完整性出现不协调。目前病因不明,但个体易感素质和环境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精神分裂症临床...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为:(1)制订本区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2)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安排、组建南区域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下同)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3)设立地市级精防机构,承担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任务。(4)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1)制订本区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实施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2)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安排、组建由区域内的地市级及以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下同)与县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街道和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3)设立地市级精神卫生防治技...
- 分裂情感性障碍
英文:Schizoaffectivedisorder概述:分裂情感性障碍又称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ectivepsychosis),是指一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分裂症状为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症状。分裂情感性障碍是由Kasanin(1933)首先提出,病人同时存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症状,有诱发应激因...
- 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
概述:分裂情感性障碍又称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ectivepsychosis),是指一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分裂症状为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症状。分裂情感性障碍是由Kasanin(1933)首先提出,病人同时存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症状,有诱发应激因素,急性起病,家族中若干病例有情感障碍,认为是精神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gshénwèishēngfǎ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由卫生部于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精神卫生法》共7章85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明确规定。《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精神卫生服务,预...
- 精神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由卫生部于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精神卫生法》共7章85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明确规定。《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精神卫生服务,预防精神障碍发生,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mázuìyàopǐnhéjīngshényàopǐnguǎnlǐtiáolì英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于2005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2号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其他有...
- 产后精神病
文:puerperal;insanity;postpartumpsychosis;puerperalpsychosis;postopartumpsychosis概述:产后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的重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其临床特征为精神错乱、急性幻觉和妄想、抑郁或狂躁交叉的多形性病程及症状易变性。产后精神病以分娩后7天内发病者最多,主要好发于高年初产妇、多子女、低社会经济阶层妇女,这种情况大多是突然发病...
- 产褥期精神病
概述:产后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的重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其临床特征为精神错乱、急性幻觉和妄想、抑郁或狂躁交叉的多形性病程及症状易变性。产后精神病以分娩后7天内发病者最多,主要好发于高年初产妇、多子女、低社会经济阶层妇女,这种情况大多是突然发病并且具有戏剧性的精神病症状。早在19世纪末就发现精神病是产褥期的一个精神错乱情况,最近更受到广泛的关注。Nott研究了1966~1967年英国Sonthampt...
-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拼音:yīyòngyàowùzhōngdúsuǒzhì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别名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疾病代码ICD:T43.9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并不多见,病人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主要临床表现为:(1)精神症状:①情感障碍,是较突出的症状,如欣快、易激惹、紧张、情绪不稳等。病人主动叙述...
- 颅内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lúnèizhǒngliú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有时症状不典型,而当肿瘤的基本特征均已具备时,病情往往已属晚期。脑瘤发病多缓慢。首发症状为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和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力减退、癫痫等。数周、数月或数年之后,症状增多,病情加重。急性发病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病情突然恶化,陷入瘫痪、昏迷,此...
- 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qūtǐgǎnrǎn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躯体感染性精神病的临床共同特点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所表现的精神症状虽因病因不同各有其特点,但在感染的急性期以及感染后的精神症状有许多共同点。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大致共同点可归纳为以下5大类。(1)意识障碍:这是感染性精神病急性期时最常见的症状。意识障碍的程度不同,可自...
- 性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xìnggōngnéngyìcháng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经前期紧张综合征(1)精神症状:①情感不稳:表现为焦急、烦躁、易激惹、易争吵。②抑郁状态:消极、少言寡语、抑郁、烦闷。无故哭泣或发怒、不愿活动、孤僻少语、不理亲朋好友、懒散、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困难等。③偶有失神发作。④少数病例经前有违法行为。...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àngài英文:mentaldisorderduetopolymyositisanddermatomyositis概述: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病,如本病同时伴有皮炎时称为皮肌炎。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在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的骨骼肌或皮肤和骨骼肌一起损害时,炎症性改变涉及各脏器和神经系统,而产生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其炎症性改变涉及各器官和神经系统,可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疾病名称:多发性肌炎...
- 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血。各类贫血均可因其血液携氧力降低,脑细胞供血不足致使脑细胞缺血、缺氧而产生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原发疾病的性质、发病速度及患者年龄等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但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却都是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表现虽有所差异或交叉出现,但没有其特异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病程和预后常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一般可逆。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
- 各类贫血伴精神障碍
血。各类贫血均可因其血液携氧力降低,脑细胞供血不足致使脑细胞缺血、缺氧而产生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原发疾病的性质、发病速度及患者年龄等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但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却都是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各类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表现虽有所差异或交叉出现,但没有其特异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病程和预后常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一般可逆。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
- 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shénzhàngài英文:mentaldisorderduetodysthyroidism概述: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众所周知,内分泌功能与精神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从组织结构看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都是由神经节细胞演化而来,垂体细胞从胚胎学上可能属神经源性,因此它们在功能上联系更密切。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活动不同程度依靠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反之内...
- 甲状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概述:甲状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众所周知,内分泌功能与精神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从组织结构看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都是由神经节细胞演化而来,垂体细胞从胚胎学上可能属神经源性,因此它们在功能上联系更密切。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活动不同程度依靠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反之内分泌对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精神疾病时常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当内分泌疾病时...
-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拼音:fēiyīlàixìngwùzhìbànfāyīlài英文:psychicdependenceduetoindependentsubstance概述: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精神障碍,是指来自体外的且可显著影响精神活动的各种物质所伴发的精神障碍。此类精神障碍按病因可包括酒依赖、酒中毒、阿片类物质、镇静安眠药、麻醉剂、兴奋剂以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农药、一氧化碳、重金属,以及其他物质中毒)伴发的精神障碍...
-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xīnxuèguǎnjíbìng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临床上几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表现: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伴精神障碍是指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过程中,由于脑部慢性缺氧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1)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最为多见,患者易激动、紧张、恐惧等,常伴有抑郁情绪。大多发生在病程较长,个...
- 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拼音:yánzhòngjīngshénzhàngàifābìngbàogàoguǎnlǐbànfǎ(shìxíng)英文:《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7月29日国卫疾控发〔2013〕8号印发,自2013年7月29日起施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全文: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做好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
- 精神发育迟滞
拼音:jīngshénfāyùchízhì英文:mentalretardation;oligophrenia;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
- 精神缺陷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智力落后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弱智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精神发育不全
拼音:jīngshénfāyùbúquán英文:Mentalretardation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
- 精神发育迟缓
拼音:jīngshénfāyùchíhuǎn英文:mentalretardation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
- 智力低下
拼音:zhìlìdīxià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
- 智力薄弱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智力发育障碍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精神幼稚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智力残疾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智力缺陷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大脑发育不全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智力迟缓
拼音:英文: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xìtǒngxìnghóngbānlángchuāng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别名全身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精神障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涉及意识、认知、情感、意向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其发生率约为17%~50%不等。精神症状表现多样复杂无特异性,大致可归纳为4类:(1)类神经官能症:常出现在疾病早期或恢...
- 情感性心境障碍
拼音:qínggǎnxìngxīnjìngzhàngài疾病别名情感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mooddisorders,affectivepsychoses疾病代码ICD:F31.9疾病分类精神科疾病概述情感性心境障碍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psychoses)。它是一组以情感显着...
-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起为低血钙症。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分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是由于甲状旁腺肿引起;继发是由于躯体因素引起代谢障碍、长期低血钙症,使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精神障碍的产生,一般认为与血钙显著升高有关,此外肾功能衰竭和循环功能障碍等也起一定作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大多发生在甲状腺手术后;其次为甲状旁腺切除后;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所谓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本...
- 甲状旁腺机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起为低血钙症。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分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是由于甲状旁腺肿引起;继发是由于躯体因素引起代谢障碍、长期低血钙症,使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精神障碍的产生,一般认为与血钙显著升高有关,此外肾功能衰竭和循环功能障碍等也起一定作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大多发生在甲状腺手术后;其次为甲状旁腺切除后;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所谓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本...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拼音:jīngshényàopǐnguǎnlǐbànfǎ1988年12月27日公布,1988年12月27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药品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第三条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各类精神药品的品种由卫生部确定...
- 颅脑创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拼音:lúnǎochuàngshāngbànfādejīngshénzhàngài疾病别名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疾病代码ICD:F06.8疾病分类精神科症状体征1.颅脑损伤伴发的急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后急性精神障碍包括脑震荡、昏迷、谵妄和遗忘综合征,以意识障碍为主。24h内以谵妄多见,随之多为意识模糊,72h以上者则出现健忘综合征。早期精神障碍持续时间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可能呈正...
- 工业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oisoning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常会使用重金属、高分子化合物及有毒气体等,人体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后,毒物会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使之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精神症状。急性中毒轻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重时则表现为各种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至昏迷。慢性中毒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往往呈现脑衰弱综合征,继续演变可出现多种感知觉和情感障碍,有时可出现...
- 工业中毒致精神障碍
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常会使用重金属、高分子化合物及有毒气体等,人体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后,毒物会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使之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精神症状。急性中毒轻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重时则表现为各种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至昏迷。慢性中毒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往往呈现脑衰弱综合征,继续演变可出现多种感知觉和情感障碍,有时可出现思维障碍。疾病充...
- 分离(转换)性障碍
称为癔症(hysteria)或“歇斯底里”,是指一种以分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可具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癔症由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于某些易感个体引起,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特点。发病个体具有...
- 歇斯底里
称为癔症(hysteria)或“歇斯底里”,是指一种以分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可具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癔症由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于某些易感个体引起,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特点。发病个体具有...
- 癔症
称为癔症(hysteria)或“歇斯底里”,是指一种以分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可具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癔症由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于某些易感个体引起,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特点。发病个体具有...
- 非器质性失眠症
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后1~2小时仍不能入睡;梦境连绵:睡得很浅,且常常做梦;早醒:入睡后醒来较早,且醒后无法再睡,或就寝后时睡时醒。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患病率为10%-20%。对上述情况要设法找出其原因加以改正:①首先要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房间布局合理、清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②养成良好的...
- 失眠
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后1~2小时仍不能入睡;梦境连绵:睡得很浅,且常常做梦;早醒:入睡后醒来较早,且醒后无法再睡,或就寝后时睡时醒。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患病率为10%-20%。对上述情况要设法找出其原因加以改正:①首先要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房间布局合理、清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②养成良好的...
- 失眠症
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后1~2小时仍不能入睡;梦境连绵:睡得很浅,且常常做梦;早醒:入睡后醒来较早,且醒后无法再睡,或就寝后时睡时醒。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患病率为10%-20%。对上述情况要设法找出其原因加以改正:①首先要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房间布局合理、清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②养成良好的...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