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jīng mí lù tīng shén jīng liú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translabyrinthine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acoustic neurinoma

3 手术名称

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4 分类

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

5 ICD编码

04.0103

6 概述

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最初由Iange(1934)提出,House等(1964)倡用并将此手术规范化。从解剖学观点,通过乳突经迷路的手术入路是接近听神经瘤的最近和最直接的径路,而且有利于保存面神经,减少开颅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反应。但是,前庭功能与听力不能保存,且只适于切除小型听神经瘤。手术还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图4.3.2.5.2-1,4.3.2.5.2-2)。

7 适应症

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适用于:

1.适于骨管内型听神经瘤及向小脑桥脑角生长的小型听神经瘤。

2.中等大小的听神经瘤也可试用。

8 禁忌症

1.大型或巨大型听神经瘤。

2.听神经瘤合并颅内压增高。

9 术前准备

除常规手术前准备外,耳廓、外耳道皮肤应清洁处理。

10 麻醉和体位

多采用插管全麻。选择坐位、侧卧位,病侧向上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均可。

11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耳后2cm沿耳轮做弧形切口,类似乳突根治术切口,上端向前绕至颞后,下端达乳突尖,用自动牵开器牵开皮肤,切开骨膜,显露乳突及其上方。

2.做广泛乳突切除术

暴露面神经管,并显露后和上半规管,先开始迷路切除,沿上半规管做开口,逐渐向深部扩大,暴露骨迷路,逐步将外与后半规管切除。此时可见面神经位于开口之前,并看清上、后半规管的总脚。沿上半规管达壶腹,打开前庭,最后沿面神经磨掉骨质(图4.3.2.5.2-3)。

3.切除骨迷路后,进行内耳道周围管壁的切除,沿岩上窦扩大开口朝向内耳道,其后方即见到颅后窝硬脑膜。逐步磨去周围骨质,然后从迷路下显露,接近颈静脉球,注意保留薄层骨质,以免损伤该部位。通过内耳道后的三角区域(Trautmann三角)进行肿瘤切除,此三角上界为岩上窦,前下为颈静脉球,后界为乙状窦。

4.切开硬脑膜,将肿瘤基底与面神经分开,并与小脑半球分离,仔细将肿瘤与小脑下后动脉分支及后组颅神经分离,在肿瘤后外侧电凝与切开包膜,由囊内分块切除瘤组织,最后将包膜完整切除。

5.冲净伤口,乳突切除后空腔用肌肉或脂肪组织填塞,预防脑脊液漏,缝合皮肤,不加引流。

12 术中注意要点

1.保护面神经勿受损伤。

2.勿伤及颈静脉球、乙状窦及岩上窦。

3.处理听神经瘤时勿伤及小脑下前动脉与下后动脉的主要分支,只能电凝肿瘤供应动脉支。

13 术后处理

颅后窝开颅后,如脑干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常至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术后应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吞咽未恢复前,可置胃管鼻饲。一侧占位病变大,脑干移位明显,切除病变后,应保持向健侧侧卧,搬运病人时防止头颈扭屈,以免脑干摆动过大,造成不良后果。

颅后窝病变合并阻塞性脑积水,术后常需留置脑室引流管持续引流,以降低颅压。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一般保持3~5天,颅压基本正常,病人情况良好即可拔除。

14 并发症

可能并发脑脊液漏与感染。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