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目录

1 拼音

jìng mài dòng mài huà zhì liáo xià zhī xuè shuān bì sāi xìng mài guǎn yán

2 英文参考

arterialization of vein for the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3 手术名称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 别名

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Buerger病

5 分类

普通外科/血管手术

6 ICD编码

38.8801

7 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常见的血管疾病,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晚期造成肢体远端严重缺血坏疽。1986年,孙建民等首次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分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广泛性动脉闭塞。其原理是:先在闭塞血管的近端建立动、静脉瘘,2~6个月后,当远端静脉扩张,静脉瓣丧失功能时,结扎瘘近端的静脉,使血流循静脉单向灌注到缺血的远端组织。也有作者将环绕瘘近侧静脉的线端埋藏于皮下,二期手术时只需切开皮肤,便可将近侧静脉结扎阻断。1991年,吴志全等施行一期静脉动脉化,其原理是:动、静脉瘘建立后,同时将瘘近侧的静脉环缩2/3。这样,手术后近期,流入静脉的动脉血为双向分流,有部分流向远端,部分向近心端回流,随着远端静脉瓣功能逐渐丧失,向远端静脉灌注的动脉血流逐渐增多。虽然静脉动脉化后其微循环的模式尚不十分清楚,但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8 适应症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适用于:

1.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良,且有明显静息性疼痛者。

2.下肢广泛性动脉闭塞,末端肢体严重缺血并开始局部坏疽者。

9 禁忌症

1.广泛性动脉闭塞,病变累及股浅动脉及股浅动脉以上者。

2.末端肢体已有严重缺血坏疽并有严重感染者。

3.合并深部静脉炎或深部静脉血栓形形形成者。

10 术前准备

1.动脉造影了解下肢动脉闭塞情况。一般从对侧股动脉插管,做患侧髂总动脉以下造影。

2.必要时做患侧深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通畅情况,但不必作为常规。

3.已有末端肢体坏疽并有炎症者必须尽量控制炎症。

4.提前应用抗生素。准备下肢皮肤。

11 麻醉和体位

一般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平卧位,患肢轻度外展。

12 手术步骤

12.1 1.切口的选择

根据动脉闭塞的情况,决定做股浅动-静脉之间架桥或腘动-静脉之间架桥。前者做大腿前内侧切口,后者做膝关节内侧切口。现以前者为例。

12.2 2.切开深筋膜,分离肌肉,显露并游离股浅动脉及股浅静脉

切开深筋膜,分离肌肉,显露并游离股浅动脉及股浅静脉各5~6cm,分别绕过两根橡皮带,以备控制血流,也可采用无创伤血管夹控制血流(图1.17.7-1)。

12.3 3.准备大隐静脉

截取大隐静脉约4cm,用生理盐水肝素溶液冲洗,该静脉段必须不带瓣膜,如带有瓣膜吻合时须倒置。该静脉段两端剪成相互平行的45°斜面(图1.17.7-2)。

12.4 4.血管架桥

先控制股浅动脉血流,做一与大隐静脉段上端斜面相当的纵切口,用5-0尼龙线连续外翻缝合,将大隐静脉段与股浅动脉做端-侧吻合。控制股浅静脉血流,在第1个吻合口下方约4cm处将大隐静脉段下端与股浅静脉做端-侧吻合。开通血流,动脉侧血流经大隐静脉桥分流入股浅静脉(图1.17.7-3)。

12.5 5.股浅静脉近端的处理

如分期处理,则2个月后再次手术,将吻合口近侧的股浅静脉予以结扎,使动脉血单向灌注到股浅静脉远端(图1.17.7-4A)。如为一期手术,可在完成架桥开通血流后,将吻合口近侧的股浅静脉环缩2/3。此时环缩远侧的股浅静脉压力开始升高,血流逐渐向远端灌注(图1.17.7-4B)。

13 术后处理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后做如下处理:

1.连续应用抗生素3~7d。

2. 500ml右旋糖酐-40静滴,每日1次,持续7~10d。

3.观察患肢皮温及临床症状有无改善。

4. 2~3个月后可做动脉造影,观察血流灌注情况。

14 并发症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并发症为下肢静脉压力升高,下肢出现肿胀。活动后肿胀可能加重。因此,静卧时应抬高患肢,有利静脉回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