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目录

1 拼音

jīng luò

2 英文参考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annel[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ridia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经络:1.经脉和络脉的总称;2.五输穴中的经穴和络穴。[1]

4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1]。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2] 。内部属络脏腑,外部分布四肢、头身,联系有关穴位,贯穿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广义经络包括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等[2]

经脉沿一定的循行路径分布于身体的较深部,是经络中直行的主干,与各脏腑密切联系。经脉的分枝称为络脉,横行于身体较浅表部,没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上细小的分枝为孙络。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合称十四经;每一经脉均有分枝的络脉。错纵复杂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皮肉筋骨,贯通上下,遍布全身,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既是运行气血,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发挥营卫之气防御作用的通道;又是外邪入侵的途径,所以当人体生病时,经络便是疾病进犯机体和把内脏病变表现于体表的途径。经络学说不仅和阴阳、五行一样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临床诊治、用药、针炙等均有实际指导意义。在中医典籍《医学入门》中“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的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近年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经络进行的多方面研究,肯定了经络的存在,但对其实质尚无统一的、完善的解释。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者有“径”之意思,如路径可通达各处,且是直行之干线;“络”者有“网”之意思,纵横连结之网路,是横出的旁枝;此络网可将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连结,进而或深或浅地将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连系起来,用真气来促进全身细胞生理的作用,显现生命的现象。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络,以及很多络脉和孙络脉等总称之名。

4.1 经络的理论形成

早期对经络(血管路线、针刺感传路线、腧穴远道主治规律、气功感传路线)和腧穴(针灸治疗特殊的部位)的认识,是古人解剖实践、医疗实践和养生修炼实践结合的产物,而从单纯的"线"和"点"的结合上升到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则还结合了古人对世间万物的哲学思辨,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天人相应"等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古人才创立了完整的经脉腧穴理论体系。

早期文献

现存的经络腧穴文献原以《内经》为最早,近代发现汉墓出土的古帛书和竹简中都记载有“十一脉”,为《脉书》的主要内容,这一名称与《史记·仓公列传》所说的仓公淳于意受其师阳庆传授“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说相符合。《脉书》有属于黄帝,有属于扁鹊,可知有不同的本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几种文本:一种内容较简单按先“足三阳三阴脉”后"臂三阴三阳脉"排列,因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内容较详,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因称为"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后者在帛书中有甲、乙两写本;又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本。可见其传抄较多,影响更广。帛书的记载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和《五十二病方》书中。

战国初期的医学家秦越人(扁鹊),曾刺“三阳五会(输)”救治虢太子尸厥;马王堆出土帛书《脉法》中的“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五十二病方》中的“久足中指”,“久左”等,都是有关腧穴早期临床应用的文献记载。西汉初期,著名医家淳于意(仓公)用针灸给人治病,已经明确提到了什么病,当刺什么部位。这些部位仓公称之为“俞”(“论俞所居”),或称“砭灸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从医疗实践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时代。

《内经》包括现存的《黄帝内经灵枢》和《黄帝内经素问》。其写作时间当是《黄帝内经灵枢》在先,《黄帝内经素问》在后。关于经络的记载以《黄帝内经灵枢》为最详,如《经脉》、《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篇;《黄帝内经素问》则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发和讨论,如《脉解篇》、《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论》等。但《黄帝内经素问》所引古文献并不完全与现存的《黄帝内经灵枢》相同,如《脉解》所载经脉文字不同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却接近于帛书记载,这当是古《脉书》的另一传本。凡名为"解"者自然是晚于原书的解释性著述。

《内经》在早期经络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医学文献和医疗经验的总结,完善了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的命名及分类;全面论述了十二经脉与内在脏腑的属络关系,经脉不仅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而且阴经与阳经、脏与腑之间还构成了表里相合的互相联系。经脉的循行连接,脉行之逆顺,以及营卫气血在十二经脉的流注也从《内经》开始论述。营气行于脉中,自手太阴肺经始而终于足厥阴肝经,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内经》还补充完善了十二经脉等的病候和主治,并通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由皮毛到络、经、内脏的传变及其络脉变化,阐明了经络系统的防御功能、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此外,《内经》讨论了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六经皮部 的分布及奇经八脉 的循行,阐述了十二经标本和根结在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全面论述了经络"与天地同纪",与自然界变化的密切关系等(参见第一章)。

从腧穴理论看,《内经》记载了五输穴、原穴、俞募穴、下合穴、交会穴等的含义及其作用,记述了160余个腧穴的名称、部位或取法,对腧穴的功能特点已有比较完整的认识。《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腧穴作了基本的定义: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内经》将腧穴比作“节”、“会”和“络”,指出腧穴是人体神气(人体最精华之气)聚集、留止、游行、出入之处,也是经络之气向周围渗灌之处。综合分析《内经》有关腧穴的多种名称(如空、孔、窍、骨空、穴、节、会、府、气府、原、络、俞、溪、谷等)字义,《内经》已较为完整准确地阐述了腧穴的主要功能特点,腧穴作为人体经脉与外界的通道,可以传导经气,转输脏腑气血精华,对周围组织起渗灌作用;而“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进一步说明腧穴可以作为疾病诊断重要的参考;腧穴能接受外来刺激,对人体起调节和治疗作用。     略晚于《黄帝内经》时代的医学著作还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原有书有图,可惜这部专门论述经穴的著作早已散佚,但其主要内容保留在晋以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书中其对腧穴的记述已较《内经》更为完整,充实了腧穴学的基本理论及腧穴的临床应用,与《内经》同样是针灸经穴理论的奠基作。

《难经》

《难经》原称《八十一难》,是对《内经》等古经提出各种问题进行解答。

《难经》有关经络的问题特注重寸口脉诊、原气、奇经八脉以及对“是动”“所生病”的解释,《难经》第一次完整论述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形象论述了奇经八脉调节气血、不参予十二经脉循环的功能特点,以及经别理论等等。十二经脉原文循行路线之后分“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叙述,在《难经》中释作“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又说:“气流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用气血、先后解释经脉病候并不符合《内经》的原意,但对后来温病学派创用卫、气、营、血辨证却具有启发的意义。

《难经》对腧穴理论的论述主要有原穴、八脉交会穴、俞募穴和五输配属五行等。《难经》明确提出了“原气”是“人之生命”,是“十二经之根本”,阐述了原气通过三焦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其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即是“原穴”,并在《内经》基础上补充了心经原穴和六腑原穴,使十二原穴趋于完整。《难经》还提出了气血筋脉骨髓脏腑八会穴、“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以及五输穴配属五行的理论,特别对临床应用有所阐发,成为子午流注学说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和“泻南补北”理论,不仅是针灸临床配穴大法,而且也是中医治疗各科疾病的原则之一。

《针灸甲乙经》

现存的经穴专著以魏晋时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全称《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为最早,是汇集《黄帝内经素问》、《九卷》、(又称《针经》,即今《黄帝内经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

针对当时腧穴定位出现差异(如武威出土的东汉医简将足三里定于“膝下五寸”;吕广将太仓(中脘)定在“脐上三寸”等),书中对腧穴分布进行了整理,头面躯干以分区划线排列,四肢以分经排列,记载经络所属穴名共349名,其中有交会关系者84穴。诸穴穴名、别名、位置、取法、主治、配伍、何经脉气所发、何经所会、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壮数、禁刺禁灸以及针灸意外等均有全面论述。《针灸甲乙经》确立了针灸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针灸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

东汉末,张仲景“撰用《黄帝内经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所称《九卷》,即后来所称的《黄帝内经灵枢》。说明《伤寒论》一书以六经辨证,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为后人树立典范。

4.2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经络的正经十二脉,是构成整体循环的主体,奇经八脉是调节十二经脉之作用。也可说前者为一般人皆具足之经脉,后者为修行者所开发出来之特有经脉。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4.2.1 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联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4.2.2 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应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

经络组成概表

(内)--脏腑--经络所归属(阴经连属于脏,阳经连属于腑)
  
十二经脉--经络的主体,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起运行气血的主导作用
奇经八脉--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各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
经络十二经别--经脉的深部分支,沟通脏腑,起加强表里经联系的作用
十五络脉--经脉的外部分支,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三百六十五络--经络的小支,分布到全身各腧穴
十二经筋--受经络支配的筋肉
(外)
 十二皮部--皮肤按经络分布

附:经络系统阴阳五行对合表

肺经---金---大肠经

络脉(列缺)----(偏历) 络脉

手太阴

手阳明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心经---火---小肠经

络脉(通里)----(支正)络脉

手三阴

手少阴

手太阳

手三阳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心包经--相火---三焦经

络脉(内关)----(外关)络脉

手厥阴

手少阳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脾经---土---胃经

络脉(公孙)----(丰隆)络脉

足太阴

脾大络(大包)

足阳明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肾经---水---膀胱经

络脉(大钟) ----(飞扬)络脉

足三阴

足少阴

足太阳

足三阳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肝经---木---胆经

络脉(蠡沟)----(光明)络脉

足厥阴

足少阳

经别---合---经别

经筋-------经筋

任脉-------- ----督脉

任脉络(鸠尾)   (长强)督脉络

奇经(阴)

冲脉---------- --带脉

(阳)奇经

------------ 阳

阴维------------阳维

4.3 人体经络分布

4.3.1 头额及耳部

巅: 本字当作“颠”,指头顶部,又称“脑盖”。足太阳经:“交巅”。 督脉分支相同。足厥阴经:“与督脉会于巅”。 手少阳经别:“别于巅”。 足少阳之筋:“交巅上”。脑为髓之海,其输在于其盖。

脑:《说文》:“脑,头髓也”。髓者以脑为主,脑为髓海。足太阳经:直者“入络脑”。 督脉分支相同。足阳明经:“循眼系入络脑”(见《黄帝内经灵枢·动输》)。

额,额颅,额角:额,古又称“颡”,其中部称“额颅”,两旁隆起处称“额角”,又简称“角”。或称“头角”。 足阳明经:“循发际至额颅”。 足太阳经:“上额”。 足厥阴经:“上出额”。 足少阳之筋:直者“上额角”。 手少阳之筋:“结于角”。 手少阴络、足少阴络、手太阴络、足太阴络、足阳明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

头,头角:头上部称“头”,头上两旁隆起处称“头角”,指额骨结节(额角),也有指顶骨结节。足少阳经:“上抵头角”。 足太阳之筋:“直者上头”。 手阳明之筋:直者“上左角络头”。 督脉别络:“散头上”。

耳,耳上角,耳后完骨:以耳为中心,分耳中、耳后、耳前、耳上角(耳上方)、耳后完骨(乳突部)。足太阳经:支者“至耳上角”。 足太阳之筋:“上结于完骨”。 足阳明经:“循颊车,上耳前”。 足少阳经:“下耳后”,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太阳经:“入耳中”。 手少阳经:“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阳明别络:“入耳合于宗脉”。 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 足阳明之筋:支者“结于耳前”。 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 手厥阴经别:“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手少阴络、足少阴经别、手太阴络、足太阴络、足阳明络: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

枕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足太阳之筋:“直者结于枕骨”。 足少阴之筋:“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4.3.2 颜面部

颜面前发际以下至颌总称“面”,眉目之间称“颜”。任脉:“循面”。足少阳经别:“散于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见《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足太阳之筋:“下颜”。

目,目系,内眦,锐眦:《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皆上注于目……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同足太阳经),其少腹直上者,上系两目之下(同任脉)”。蹻脉:“属目内眦”。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内)眦。足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为目下纲”。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足阳明经别:“还系目系”。足少阳经:“起目锐眦”,“至锐眦后”。手太阳经:“至目锐眦”。手少阴经别:“合目内眦”。足少阳经别:“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手少阴经:“系目系”。足厥阴经:“连目系”。诸脉者皆属于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

鼻,頞:鼻下为鼻孔。上部为鼻根,称“頞”。鼻号“明堂”。手阳明经:“上挟鼻孔”。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阳经:支者“抵鼻”。 足阳明之筋:“下结于鼻”。足太阳之筋:“结于鼻”。

,頄:(音拙),頄(音求),均指颧骨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多用“”,有释作目下部。《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多用“頄”,《黄帝内经太素》写作“鼽”,杨上善注:“鼻形谓之鼽也。”与《说文》“病寒鼻窒”(鼻寒)的解释不相合。作部位名,似当以字为正。手太阳经:支者“上”。手少阳经:“至”。足少阳经:“抵于”。足阳明经别:“上頞、”。足太阳之筋:支者“下结于頄”。足阳明之筋:“合于頄”。手阳明之筋:支者“结于頄”。足少阳之筋:“结于頄”。蹻脉:“入頄”。

唇,口,人中:足阳明经:“环唇”。足厥阴经:“环唇内”。手阳明经:“挟口”。足阳明经:“上挟口”。足阳明经别:“出于口”。冲任之脉:“络唇口”。手阳明经:“交人中”。

颐,颔:颐,颔,均指下颌部,又释颐为颔中,颔为腮下。颔又作,指颞侧部。任脉:“上颐”。督脉:“上颐”(同任脉)。足阳明经:“循颐后下廉”。足少阳经别:“出颐颔中”。足少阳之筋:“下走颔”。手太阳之筋:“结于颔”。手少阳之筋:“上乘颔”。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后三“颔”字《黄帝内经太素》作“”。

颊,曲颊:面旁总称“颊”,下颌角部称“曲颊”,口颊内称“颊里”。手阳明经:支者“贯颊”。手太阳经:支者“循颈上颊”,又“当曲颊”。手少阳经:“下颊”。足少阳经:“下加颊车”,又“在耳下曲颊之后(天容)”。足阳明经:“循颊车”。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足厥阴经:支者“下颊里”。

齿,牙,曲牙:通称牙齿,分别称门牙、犬牙为“牙”,臼齿为“齿”。又分称“上齿”和“下齿”。下颌关节支,称“曲牙”。手阳明经:“入下齿中”。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别络:“遍齿”。手少阳之筋:“支者上曲牙”。足阳明经:“循牙车”。手阳明、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见《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

舌,舌本,舌中,舌下: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阴经别:“贯舌中”。足少阴经:“挟舌本”。足少阴经别:“直者,系舌本”。足少阴经:“舌下”(廉泉,见《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手少阴络:“系舌本”。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足太阳之筋:“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足厥阴脉:“络于舌本”(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4.3.3 颈项、咽喉部

颈、项:头与胸背之间为“颈”,颈之后为“项”。督脉:“上项”。督脉:“别下项”(同足太阳)。足太阳经:“下项”。足太阳经别:“从膂上出于项”。足少阴经别:“系舌本,复出于项”。足少阴之筋:“挟膂上至项”。手少阴经“上项”。足少阳经:“循颈”。手太阳经:“循颈”。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循颈,出走太阳之前”。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

咽喉(咽)、嗌:《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又单称“咽”,为食道通称,后人又称作“胃系”。《说文》:“咽,嗌也”。据《黄帝内经灵枢》所说,“嗌”多指咽的上段。任脉:“至咽喉”。督脉:“入喉”。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手太阳经:“循咽”。手少阴经:支者“上挟咽”。足少阳经别:“上挟咽”。足阳明经别:“上循咽”。足太阴经别:“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足阳明:“挟喉之动脉”(见《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足太阴脉:“络嗌”(见《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喉咙(喉)、肺系:《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又单称“喉”,为气管的通称,又称“肺系”。足阳明经:“循喉咙”。足少阴经:“循喉咙”。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手厥阴经:“出循喉咙”。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手太阴经:“从肺系横出腋下”。

颃颡:《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杨上善解释作:“喉咙上孔”,滑寿解释作“咽颡”,即指咽喉上部。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冲脉:“上者出于颃颡”。

会厌:《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任脉:“会厌之脉:上络任脉”。

4.3.4 肩背部

肩(肩解、肩胛、肩上):肩关节和肩胛冈部称“肩解”,肩峰端称“髃骨”,成片骨称“肩胛”,肩胛区肌肉称“肩膊”,内上方称“肩上:”。足太阳经:“循肩膊内”,“别下贯胛”。 足少阳经:“至肩上”。 手太阳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手阳明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手少阳经:“循臑外上肩”。 手太阳络:“络肩髃”。手阳明络:“上乘肩髃”。足太阳之筋:支者“结于肩髃”。手阳明之筋:“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 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督脉之络:“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

足太阳经:“挟脊”。 足少阴经:“贯脊”。 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 足太阴之筋:“内者著于脊”。 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手阳明之筋:支者“挟脊”。督脉:“贯脊”。

腰:《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足太阳经:“抵腰中”。 足少阴络:“贯腰脊”。督脉:“挟脊抵腰中”(同足太阳经)。

肾:足少阴经:“属肾”。足太阳经:“络肾”。 足少阴经别:“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胞络者:“系于肾”。

臀:足太阳经:“贯臀”。 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臀”。督脉:“别绕臀”。

尻:足少阳之筋:“后者结于尻”。 足太阳经别:“下尻五寸,别入于肛”。

4.3.5 胸胁部

胸中(胸里):《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胸腹,藏府之郭也”。《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其脏为心、肺。手太阴之筋:“下结胸里”。 手少阴之筋:“结下胸中”。 手厥阴之筋:“入腋散胸中”。 手厥阴经:“起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下渊腋三寸,入于胸中”。 手少阳络:“注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蹻脉:“上循胸里”。

膻中:《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为气之海。手少阳经:“布膻中”。 足厥阴经:“络于膻中”(见《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肺: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手少阴经:“上肺”。足少阴经:直者“入肺中”。足厥阴经:“上注肺”。

心: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手少阴络:“入于心中”。手太阳经:“络心”。足太阴经:支者“注心中”。足少阴经:支者“络心”。足太阳经别:“其一道循膂当心入散”。足少阳经别:“贯心”。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手厥阴络:“络心系”。督脉:“上贯心”。

心包:手厥阴经:“属心包络”。手少阳经:“散络心包”。足少阴络:“上走于心包下”。

乳,膺乳:足阳明经:“下乳内廉”。手阳明经别:“从手循膺乳”。足少阳之筋:“系于膺乳”。 手少阴之筋:“交太阴,挟乳里”。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左乳下”(见《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

腋,渊腋:足少阳经:“下腋”。手太阴经:“横出腋下”。手少阴经:“下出腋下”。手厥阴经:“上抵腋下”。手太阳经别:“入腋走心”。手少阴经别:“入渊腋两筋之间”。手厥阴经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手太阴经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从腋后外廉,入腋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走腋前廉”。 手太阳之筋:“入结于腋下”。脾之大络:名大包,“出渊腋下三寸”。

胁,肋,季胁:足少阳经:“循胁里”,“过季胁”。手厥阴经:“出胁”。足厥阴经:“布胁肋”。足阳明之筋:“上循胁”。手太阴之筋:“下抵季胁”。手厥阴之筋:“前后挟胁”。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脾之大络:“布胸胁”。

肝:足厥阴经:“属肝”。足少阳经:“络肝”。足少阴经:“上贯肝膈”。足少阳经别:“散之上肝”。

胆:足少阳经:“属胆”。足厥阴经:“络胆”。

4.3.6 腹部

腹: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 任脉:“循腹里”。 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

脐:足阳明经:“下挟脐”。足太阴之筋:“结于脐”。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同任脉)。

脾:足太阴经:“属脾”。足阳明经:“络脾”。

胃:足阳明经:“属胃”。足太阴经:“络胃”。手太阳经:“抵胃”。足厥阴经:“挟胃”。手太阴经:“循胃口”。

大、小肠:手阳明经:“属大肠”。手太阴经:“络大肠”。足太阴经:“入络肠胃”。手太阳经:“属小肠”。手少阴经:“络小肠”。

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手厥阴经:“络三焦”。手太阴经:“起于中焦”。

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足少阴经:“络膀胱”。足太阳经别:“三焦下腧(下合穴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

4.3.7 阴部

阴器,睾,宗筋,纂:篡,应作“纂”,指肛门部。足厥阴经:“过阴器”。足阳明之筋:“聚于阴器”。足太阴之筋:直者“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结于阴器”。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足厥阴络:“循胫上睾,结于茎”。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督脉:“起于少腹之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蹻脉:“循阴股入阴”。 太阳、阳明:“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阳、阳明之所合也”(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冲脉:“与阳明合于宗筋”(《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4.4 经络的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气血的基本作用;

所以能处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

所以能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

经络作用体现在临床运用中,从临床实践认识经的作用,二者是相互结合的,说明经络理论来自临床又用于指导临床。

4.4.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经络系统由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络脉)、内属部分(属络脏腑)和外连部分(经筋、皮部)组成,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人体的脏腑、器官、皮毛、孔窍、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结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分,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脏腑居于内,支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经络系统是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有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完整和统一。

4.4.2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

(1)运行血气

运行气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宗气”。《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黄帝内经太素》“心脉”作“心肺”,可知宗气是总括心肺的活动功能。《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说的:“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指一呼一吸,脉气可运行六寸,这就是呼吸与经脉运行的关系进行讨论,脉气的宗主即称宗气。

其次取决于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难经·八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自先天之原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原气与胸内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别称为上下气海。

此外,产生于中部的营气和卫气,依赖于饮食,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起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寓布到经脉之外,起保卫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由于宗气和原气的参与和推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见《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

(2)营阴阳

营阴阳除指经络气血营运全身,濡养所有器官组织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不仅由于经脉的联系使生命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且由于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机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的、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这是经络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4.4.3 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

(1)抗御病邪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充,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说:“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症候。《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第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症候。

(2)反映症候

另一方面,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

经络反映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黄帝内经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症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症候上也是互相联系。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症,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人体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4.4.4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即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

(1)经气与神气

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气有原气、宗气、营气、卫气,行于经络则概称为“经气”,这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

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做“神气”,经络所属的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庭内景经》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是脑及全身百节都有神气活动。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说的“气”,与“神”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张志聪:《灵枢集注·行针》),故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

“神”与脑有关,后人所称“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辛夷条),在《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里主要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说:“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义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2)调整虚实

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为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调节机体失常的机能使之趋向平衡,“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见《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还指经络在针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波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可使之弛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紊乱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等等。

4.5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主要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各条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根据经络来切脉、诊察体表和辨别症候,这种方法叫作“分经论证”(“经络诊法”);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的,则称作“分经辨证”;

根据经络联系全身以及经气的传导作用,根据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经脉循经取穴施术,运用不同的治法及药物治疗,称为“循经治疗”(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根据经络协调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便可通过各种刺灸方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内容参见《中医诊法》和《针灸治疗学》等)。

4.5.1 经络诊法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这些都是就经络部位进行诊察的方法,如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以及观察该部寒温和气血盛衰现象。《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的“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也是同一意思。“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检查经络的基本方法。经络外诊多用直接的检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如从皮肤电现象等作观察等,使检查探测方法趋于多样化。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黄帝内经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证的虚实,人迎脉诊候阳经病证的虚实。又以阳明脉所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所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分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这在皮部中已有说明。近人又有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

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见《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

4.5.2 分经辨证

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以经络为纲,按经络来分析病证即称分经辨证。《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指出皮肤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结,骨骼连属和长短,都是以经脉为纲纪,从而分析其所发生的不同病证。

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记载,意指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证,此经脉腧穴能主治其所发生的病证,这就是经脉的主病。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所称外经病(证),又有其有关的脏腑病(证)。此外,络脉、经筋也各有主病;皮部之病实即经络之病的综合反映,总分为六经病。奇经八脉与各经相交会,其所主病证又有其特殊性质。

分经辨证,主要也就是分十二经(合为六经)和奇经八脉,一般以十二经为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主疾病之变。

4.5.3 循经取穴

经络各有所属腧穴,腧穴于分经之外还有不同的类别,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还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

《内经》所说的“治主病者”就是指取用能主治该病症的经穴。经脉的“是主某所生病”,说的就是这一经所属穴的主治症,这主要以四肢部经穴为依据。作为特定类别的四肢经穴就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等。在头面、躯干部,则有处于分段关系的脏腑俞募穴及众多的交会穴。对脏腑五官说来,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循经远取和远近配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其具体内容请参见《针灸治疗学》有关配穴法的论述。

4.5.4 药物归经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病症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和某几经之药。宋、金以来,如医家张元素(洁古)等发扬此说,为掌握药物主治性能提供方便。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归经的记载。

5 五输穴中的经穴和络穴·经络

经络指五输穴中的经穴和络穴。《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马元台等注云:“太阳经穴昆仑,络穴飞扬。少阴经穴复留,络穴大钟。”[2]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