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

目录

1 拼音

jìng hòu jī jiàn pī kāi zhuǎn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split transfer of tibialis posterior tendon

3 手术名称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

4 别名

split transfer of posterior tibial muscle tendon

5 ICD编码:83.75

5.1 分类

小儿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手术/马蹄内翻足的手术

5.2 概述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引起的马蹄内翻足以踝关节的马蹄畸形、足跟内翻及前足在中跗关节内翻和旋后为特征(图12.39.1.2-0-1)。当畸形持续时间较长时,亦存在足的高弓畸形;因肌肉运动方式的改变可继发爪趾畸形。在麻痹性马蹄内翻足中,腓骨肌是麻痹的或严重无力的,而胫骨后肌通常是正常的;胫骨前肌可能无力亦可能正常。小腿三头肌相对有力,但可因运动不均衡、发育、重力及姿势等综合因素而逐渐挛缩。治疗依病儿的年龄、引起畸形的力、畸形严重程度及其发展速度而定。

5.3 适应症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适用于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适用于麻痹性马蹄内翻足。

5.4 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检查。

5.5 麻醉和体位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病儿取仰卧位。

5.6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39.1.2-1)。

5.7 手术步骤

1.需要做3或4个切口以便行胫骨后肌腱劈开转位  2个内侧切口和1或2个外侧切口。第1个切口在胫后肌腱舟骨止点的表面,向近侧延长约3cm(图12.39.1.2-2)。纵向劈开胫后肌腱,自舟骨上剥离肌腱的跖侧半,保留背侧半完整(图12.39.1.2-3)。在切口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向近侧劈开肌腱。于内踝后侧做第2个切口(图12.39.1.2-2)。于胫后肌腱腱鞘深面将肌腱穿入该切口。继续向近侧劈开胫后肌腱至肌腱与肌肉的结合部。将劈开的胫后肌腱穿至胫骨与腓骨后侧、血管神经组织前侧。

2.在外踝后侧做第3个切口(图12.39.1.2-4)。沿腓骨肌向远侧呈弧形走行,或将其分成2个切口。将劈开的肌腱插入外侧切口的腓骨短肌腱鞘中,将劈开的肌腱穿过腓骨短肌上的2个裂口,足置于中立至轻度外翻位,并在最大张力下缝合两腱(图12.39.1.2-5,12.39.1.2-6)。

5.8 术后处理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术后足部用短腿石膏管形固定6周,石膏管形固定下允许完全负重行走。

6 ICD编码:83.77

6.1 分类

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足内翻畸形的手术

6.2 概述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用于足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

6.3 适应症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适用于足内翻伴有马蹄畸形。

6.4 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检查。

6.5 麻醉和体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儿取仰卧位。

6.6 手术步骤

Kaufer法:

1.行弧形切口自舟状骨结节开始向后向下延至内踝,然后向近端到达跟腱后中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胫后肌腱鞘和神经血管束。

2.除在内踝尖部保留宽1cm的束带外,切开全部腱鞘。于内踝远端处在肌腱上戳开一小口,纵行将胫后肌腱分为背侧半及跖侧半。插入止血钳,沿肌腱纤维方向上达肌肉肌腱交界处,下至舟状骨结节,将肌腱分成两半。

3.锐性分离劈开舟骨结节以远部分的肌腱,确认行于足底的部分肌腱并予切断,将之拉向切口的近端(图12.38.1.2.2-1A),然后在同一切口进行必要的跟腱延长。在胫骨的后方钝性分离屈趾肌腱及血管神经束,向后方牵开,进一步向外侧牵拉以便在切口深处看到形成腓骨肌室的深筋膜。在此筋膜上开一大窗,重新摆放足的位置以显露其外侧部分。

4.从外踝顶端到第5跖骨基底部做一切口,暴露腓骨肌腱,找出腓骨短肌腱,在其外踝后方鞘内,向近端插入肌腱运送器。调整足的位置,在腓骨肌室内找到肌腱运送器,从腓侧深筋膜的开窗处抽出运送器到内侧切口处,将游离的部分胫后肌腱插入运送器,牵拉通过腓骨肌室和外踝后侧的腓骨肌腱鞘,使胫后肌腱游离部分到达外侧切口腓骨短肌旁边。

5.关闭内侧切口,将足置于矫正位,即前足外展旋前位,将游离胫后肌腱与腓骨短肌腱在后者的止点附近缝合(图12.38.1.2.2-1B、C),要求保持一定张力,使足悬垂状态维持中立位。

6.关闭伤口。

6.7 术后处理

胫后肌腱劈开转位术术后应用长腿管型石膏保持足矫正位2个月,再用短腿石膏固定2个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