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jǐng bǎi láo
2 英文参考
EX-HN15[中国针灸学词典]
jǐngbǎilá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HN1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颈百劳为经外奇穴名(jǐngbǎiláo EX-HN15)[1][2]。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2]。主治颈项强痛,咳嗽,气喘,咯血,百日咳,骨蒸潮热,盗汗,瘰疬等。
4 拼音
jǐngbǎiláo
5 代号
EX-HN15
6 出处
7 颈百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颈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2]。
颈百劳在颈部,第七颈椎棘突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1][3]。
颈百劳位于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4]。
8 颈百劳穴的取法
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在颈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处取穴[3]。
快速取穴: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直上3横指,再旁开1横指处即是颈百劳穴[5]。
9 颈百劳穴主治病证
颈百劳穴主治颈项强痛;咳嗽,气喘,咯血,百日咳;骨蒸潮热,盗汗,瘰疬[3]。
10 刺灸法
10.1 刺法
直刺0.5~1寸,或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3]。
10.2 灸法
可灸[3]。
11 颈百劳穴的配伍
12 特效按摩
用中指指腹按压颈百劳穴,每次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治疗支气管炎、颈椎病等疾病[5]。
13 文献摘要
《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明下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
《针灸集成》:瘰疬联珠疮,灸百劳,三七壮至百壮,肘尖百壮,又先问审知初出核,以针贯核正中,即以石雄黄末和熟艾作炷,灸核上针穴三七壮。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百劳,奇穴。大椎穴上二寸,外开一寸处。针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结核、瘰疬,亦治项肌痉挛或扭伤回顾不能。
14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1.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2.
-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颈百劳
-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一]治周身口诀
。水煎服。凡打伤鼻梁,七孔出血,先将艾茸灸,后推颈大椎骨第五节。灸后服消风散,加米茅花或根亦可(灸...
-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十四辩风池风府期门等穴针刺法]大椎肺俞肝俞穴图
。非禁灸。但灸非热病所宜耳。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此...
- 《卫生宝鉴》:[卷十六泄痢门]溢饮
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此无药证。当灸大椎。大椎一穴。一名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手足三阳督...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外科理例上]外科引
,亦为舌本。第二、颈项节。第三、椎为崇骨。第四、大椎为玉脏。第五、脊骨两边肺俞穴。第六、夹脊两边脾俞...
- 《伤寒百证歌》:[卷一]第十八证·太阳少阳并病歌
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颈项强时刺大椎。此候在心当切记。(一证云。太少并病。心下硬。颈...
- 更多古籍中的颈百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