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激光针
摘要:激光针即激光穴位照射法。激光穴位照射法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指利用激光针灸仪所发生的受激辐射光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光针。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小,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强度大,能穿透皮肤而作用于深部。小剂量激光能产生光、热、机械、电磁等效应,因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穴位照射用的激光主要有氦氖激光、氦镉激光等。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5/7/10 18:32:28 159字 ]
相关词条:
- 激光针灸
拼音:jīguāngzhēnjiǔ英文:Laser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激光针灸是一种利用激光的微细光束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新型针灸方法。激光针灸的治疗机理见激光疗法。与传统针灸方法相比,其特点是无针刺引起的疼痛,对组织无损害,无滞针、断针及针穴感染之可能,不但有类似针灸的作用,同时还有激光本身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临床常用的激光针灸治疗仪根据工作物质的不同有多种类...
- 激光针疗仪
拼音:jīguāngzhēnliáoyí英文:Laseracupunctureequipment激光针疗仪,针灸仪器名。用于针灸疗法的激光发生器。激光是一种因受激辐射而发出的光,音译为莱塞,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激光针灸是用激光向人体经络穴位照射,可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光效应、电磁效应等,从而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起调节的作用。作为一种激光发生器其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激光...
- 激光针
拼音:jīguāngzhēn英文:Laseracupuncture;激光针即激光穴位照射法。激光穴位照射法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指利用激光针灸仪所发生的受激辐射光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光针。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小,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强度大,能穿透皮肤而作用于深部。小剂量激光能产生光、热、机械、电磁等效应,因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穴位照射用的激光主要有氦氖激光、氦镉激光等。...
- 激光针灸仪
拼音:jīguāngzhēnjiǔyí英文:激光针灸仪为针灸仪器名。该仪器通过激光产生的微热、压力和电磁波来刺激人体穴位并输入能量,可以激发人体经气,调节机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失眠、支气管哮喘、高血压、慢性前列腺炎等均有一定疗效。并可应用于美容。...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针疗仪
pedyttriumalumriniumgarnetlaser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针疗仪为针灸仪器名。是一种将光源改为掺钕钇铝石榴石近红外激光的针疗仪,其波长(106000埃)的激光进入皮下组织层时,还有相当大的强度,可产生深部的强刺激作用。从而克服了二氧化碳激光针疗仪之激光进入皮肤深度浅(0.2毫米),只对皮肤表浅层起作用的缺点。该仪除了小功率红色激光和红外激光外,现已查明氮分子紫外激光(3391...
- 激光光针法
拼音:jīguāngguāngzhēnfǎ英文:Laseracupuncture激光光针法是激光疗法之一。器械为氦氖激光光针仪。原理为以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穴位,虽无针刺“得气”后的酸、胀、麻等感觉,但由于激光的光化效应、热效应、电磁效应,可以对机体产生针灸样调整作用,能治疗所有能用针灸方法医治的急慢性疾病。其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适应症为直肠脱垂、痔出血、便秘、腹泻、疼痛、尿潴留等。...
- 激光
激光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生物学、医学上,如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精密测量、激光遥测等。尤其在医学领域,以激光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迅速发展,激光治疗的方式已有辐照、烧灼、汽化、焊接、光刀切割以及激光针灸等。激光还可作为研究医学和生物学课题的有效工具,如研究激光作用到人或动物体上引起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利用激光来研究细胞的分裂、生长和转化等,可加深对新陈代谢、遗传相发育等生命基本过程的理解。...
- 空心针针法
拼音:kōngxīnzhēnzhēnfǎ英文:空心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用特制的空心针具,将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自血针针法
拼音:zìxuèzhēnzhēnfǎ英文:自血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将从患者静脉抽出的血液,重新注入其腧穴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激光疗法
、凝固、气化,炭化等功能,可作为光刀用于外科及眼科手术。激光疗法目前在临床应用很广,如内科用纤维内窥镜激光治疗消化道出血和肿瘤,眼科用其做各种手术,耳鼻咽喉科用其治疗扁桃体炎和慢性喉炎,妇科用其治疗宫颈糜烂和外阴部病变,皮肤科用其治疗血管瘤、鲜红斑痣、白癜风(配合服用光敏剂)等。临床常用的激光器有CO2激光器、He-Ne激光器、Ar+激光器等。目前,中医临床用低能量激光照射穴位,称之为激光针灸。...
- 弱激光美容技术
拼音:ruòjīguāngměiróngjìshù英文:名称:弱激光美容技术概述:常用的弱激光有He-Ne激光、散焦CO2激光、砷化镓激光。少数用氮激光、Nd:YAG激光和氩激光。适应证:弱激光通常作为激光针灸照射穴位或病变部位,治疗皮肤细小皱纹、斑秃、白癜风、酒渣鼻、冻疮、痤疮、增生性瘢痕、带状疱疹等病。禁忌证:对光敏感者慎用。准备:1.接通电源,调试激光器至工作状态。2.选择适当的体位和穴位,...
- 光针
拼音:guāngzhēn英文:lightneedle;光针即激光穴位照射法。激光穴位照射法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指利用激光针灸仪所发生的受激辐射光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光针。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小,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强度大,能穿透皮肤而作用于深部。小剂量激光能产生光、热、机械、电磁等效应,因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穴位照射用的激光主要有氦氖激光、氦镉激光等。...
- 激光穴位照射法
拼音:jīguāngxuéwèizhàoshèfǎ英文:激光穴位照射法为针灸治疗方法之一。指利用激光针灸仪所发生的受激辐射光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光针。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小,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强度大,能穿透皮肤而作用于深部。小剂量激光能产生光、热、机械、电磁等效应,因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穴位照射用的激光主要有氦氖激光、氦镉激光等。...
- 氦氖激光针疗仪
拼音:hàinǎijīguāngzhēnliáoyí英文:He.Nelaseracupunctureequipment氦氖激光针疗仪为针灸仪器名。本仪器多用连续氦氖激光器作为激光针的光源,激光红色。工作物质为氦氖原子气体,发射波长6328埃,功率为1毫瓦到几十毫瓦,发散角为一毫弧度角。氦氖激光的刺激既是局部的,又是全身的,氦氖激光束又能部分地达到生物组织的10~15毫米深处。该机可代替针刺对穴位...
- 头针与耳针
拼音:tóuzhēnyǔěrzhēn英文:《头针与耳针》为书名。宋一同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该书从祖国医学到现代医学,由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对头针与耳针的作用机制做了剖析和探讨。在头针疗法中分别介绍了14个刺激区和14条标准线两种头针刺激区域的定位,并且介绍了临床较常用的刺激方法;耳针疗法中采用“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对常用的80余个耳穴进行了功能探讨。同时介绍了耳穴治疗方法及...
- 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
拼音:húxíngsuǐnèizhēn(Enderzhēn)nèigùdìngshù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弧形髓内针又称ender针,是髓内针的一种,其优点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髓内针插入髓腔,达股骨颈部,呈扇形散开,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尤其对老年人,由于患肢可早期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全身并发症;应用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远离...
- 针鼹科
拼音:zhēnyǎnkē英文:针鼹科是单孔目的1科,通称针鼹,又名刺食蚁兽。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共2属5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针鼹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无牙,舌细长;眼小;具外耳壳,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均为5趾;雄性后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适应食蚁生活,栖息...
- 蟒针针法
拼音:mǎngzhēnzhēnfǎ英文:蟒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特制的粗长针具透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
拼音:wǔxíngcíxīzhēncíliáozhēnjiǔxué英文:《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为书名。郭立文编。1997年1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新型针具五行磁吸针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具体介绍了心脏病、高血压、胃病、阳痿等45种内科病症,颈椎病、落枕、腰痛等15种外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妇女更年期障碍等9种妇科病及7种五官科病症、6种儿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还收集整理了36种常见...
- 针灸经
拼音:zhēnjiǔjīng英文:《针灸经》为书名。不著撰人。一卷。书佚。见《隋书·经籍志》。...
- 胸针针法
拼音:xiōngzhēnzhēnfǎ英文:胸针针法为针刺方法术语。指在胸部的一些特殊穴区,进行针刺或指压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针灸针麻研究
拼音:zhēnjiǔzhēnmáyánjiū英文:《针灸针麻研究》为书名。张香桐、季钟朴、黄家驷主编。198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的节选本。内容包括针灸针麻原理的研究、经络与穴位研究、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等。...
- 火针慢针法
拼音:huǒzhēnmànzhēnfǎ英文:火针慢针法为火针操作方法之一。指将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在体内停留较短的时间,然后出针。留针时间一般在1~3分钟。...
- 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
拼音:zhēnjiǔzhēnmátímùsuǒyǐn(1971~1978)英文:《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为书名。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编。本书分国内与国外两大部分。国内部分区分为针灸、针刺麻醉及针灸治病与机理三大类;国外部分则按地区和国家排列,以供了解近年来有关国家针灸发展情况。...
- 针灸术研究法
拼音:zhēnjiǔshùyánjiūfǎ英文:《针灸术研究法》为书名。撰人不详。1936年由宁波东方针灸书局发行。...
- 针灸感传现象
拼音:zhēnjiǔgǎnchuánxiànxiàng针灸感传现象针灸时,被针灸者的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映。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 电揿针针法
拼音:diànqìnzhēnzhēnfǎ英文:电揿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在揿针上接通电针仪器,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拼音:kèshìzhēn/sīshìzhēnlúhégùdìngshù英文:craniomaxillaryfixationwithkirschnerpin/sternmannpin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
- 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
拼音:zǐbìzhēnqímǔ,mǔbìzhēnqízǐ英文:“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为子午流注术语。遇闭穴时间虽可通过“夫妻互用”取其合日的开穴,但仍有24个闭穴的时辰不能开穴。这些闭穴可应用子母补泻法进行开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实不虚或所属时间已过,取病经的本穴和原穴治疗。...
- 针灸法
拼音:zhēnjiǔfǎ英文: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apy;概述:针灸法(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apy)为中医外科外治法之一。是指用针刺或艾灸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治疗病症的方法。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
- 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
拼音:zhēnjiǔliùjué:shénjīngbìngzhēnjiǔxiàndàifāngfǎ英文:《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为书名。高维滨著。2007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介绍了神经解剖,神经病检查法、定位诊断方法及神经病常用针灸、中药治疗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神经病常见症状及120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法。...
-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拼音:zhōngfēngbìngyǔxǐngnǎokāiqiàozhēncìfǎ英文:《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书名。石学敏主编。1998年5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基础、临床、研究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石学敏院士始创“醒脑开窍”针刺法之学术思想体系。...
- 进针器进针法
拼音:jìnzhēnqìjìnzhēnfǎ英文:进针器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应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的皮肤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的进针法。...
- 鬃针针法
拼音:zōngzhēnzhēnfǎ英文:鬃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动物鬃毛,针刺患者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小宽针针刺综合疗法
拼音:xiǎokuānzhēnzhēncìzōnghéliáofǎ英文:《小宽针针刺综合疗法》为书名。黄荣发、黄东平编写。1989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长银针针法
拼音:chángyínzhēnzhēnfǎ英文:长银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金属银制成的长针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
拼音:zhōngguózhēnjiǔhuìcuì·xiàncúnzhēnjiǔyījí英文:《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为书名。郭霭春主编。198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大型针灸工具书——《中国针灸荟萃》的第二分册。主要介绍和评述现存针灸医籍,共收书303种。...
- 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m,一端呈三角形尖端,用以钻入骨内,贯穿骨后,用紧针钩将其紧张后才能加以牵引。②斯...
- 氦-氖激光血管照射疗法
毒皮肤。3.用静脉穿刺套针穿刺静脉,见血后拔去针芯,留置套管在静脉内,插入激光光导纤维针头,固定之,即开始照射,肘部皮肤上可见皮下红光亮点。4.每次照射45~90min。治疗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激光针,压迫止血。5.关闭治疗仪。6.一般治疗隔日1次,重症者可每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穿刺针、激光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用后妥善处理。2.治疗过程中严密注意观...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毒皮肤。3.用静脉穿刺套针穿刺静脉,见血后拔去针芯,留置套管在静脉内,插入激光光导纤维针头,固定之,即开始照射,肘部皮肤上可见皮下红光亮点。4.每次照射45~90min。治疗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激光针,压迫止血。5.关闭治疗仪。6.一般治疗1次/2d,重症者可1次/d,5~10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穿刺针、激光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用后丢弃,妥善处理。2.治疗过程中严密...
- 穴位激光照射法
拼音:xuéwèijīguāngzhàoshèfǎ英文:point-radiationtherapy概述:穴位激光照射法,是利用低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激光,即受激幅射光,是人们综合研究原子物理学、光学、光谱学、微波技术和量子力学等学科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强、方向性优和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其治疗作用的产生,主要因它能产生光、...
- 激光医学
拼音:jīguāngyīxué英文:Lasermedicine激光医学是激光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一们新兴的边缘学科。本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不久,就与医学结合起来。激光技术从临床诊断、治疗到基础医学研究被广泛应用。目前激光医学已基本上发展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相对独立的学科。在医学科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诊断方面,各种激光分析、诊断仪器(如激光肿瘤诊断分析仪、激光全息显微镜、激光CT等)能迅速、客...
- 痔疮激光疗法
拼音:zhìchuāngjīguāngliáofǎ英文:Lasertherapyofhemarrhoid痔疮激光疗法是利用激光烧灼、切割病理组织以治疗痔疮的一种方法。国内1977年南京市中医院首先把激光应用于痔的治疗,以后上海二医生物物理教研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等也于临床中用二氧化碳及YAG激光治疗Ⅰ、Ⅱ期环状痔,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激光疗法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的切割性能以代替手术刀,去除痔...
- 针刺手法
拼音:zhēncìshǒufǎ英文:acupuncturemanipulation概述:针刺手法概指针刺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有时总指针刺时(包括进针、运针及出针)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有时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各种针刺补泻的方法。近人有将其中主要的、单一的方法称为基本手法,由两种以上单一的方法组合起来的称综合手法,在针刺过程中只起配合作用的称辅助手法,又专称区分补泻...
- 针麻
强或相互抑制的作用。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来看,针麻效果确实与穴位的特异性有一定关系。针刺麻醉的操作:针刺麻醉的方法有单一针刺麻醉和针刺复合麻醉。单一针刺麻醉即应用单一的方法刺激穴位,如针刺或电极板、激光、指压、穴位注射等。针刺复合麻醉,即应用针刺麻醉为主,同时配合少量的药物麻醉。临床操作时,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针刺后可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
- 针刺麻醉
强或相互抑制的作用。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来看,针麻效果确实与穴位的特异性有一定关系。针刺麻醉的操作:针刺麻醉的方法有单一针刺麻醉和针刺复合麻醉。单一针刺麻醉即应用单一的方法刺激穴位,如针刺或电极板、激光、指压、穴位注射等。针刺复合麻醉,即应用针刺麻醉为主,同时配合少量的药物麻醉。临床操作时,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针刺后可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
- 针眼
拼音:zhēnyǎn英文:hordeolum;stye;hordeolum概述:针眼:1.病名;2.针痕。病名·针眼:针眼(stye)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又名土疳(《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土疡(《目经大成·五色疡》)、偷针(《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偷针眼、偷针窝。俗称包珍珠、挑针。是指以眼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赤肿痒痛,易成脓为主要表现的眼病。针眼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针...
- 针摇
拼音:zhēnyáo英文:针摇为针刺手法名。即摇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次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摇法为针刺手法名。指出针时摇动针体的一种手法。《针经指南》:“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是也。”《问对》:“摇,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日摇以行气,此出针之法也。”《针灸大成...
- 温针灸
mingthroughmoxibustion概述:温针灸(warmingneedlemoxibustionneedlewarmingthroughmoxibustion)是用艾绒等方法加热刺入体内的针柄,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温针、针柄灸。首见于《伤寒论》,指出太阳、阳明、少阳病等不宜用温针,其具体操作不详。《针灸大成·卷四》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穴上...
- 针经摘英录
拼音:《zhēnjīngzhāiyīnglù》《针经摘英录》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首为九针式,及图、为了解《内经》所载九针式样提供了参考依据。又载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次为治病直诀刺,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眉攒内疼痛等69种内科及妇科病证,并紧密结合临床介绍其取穴及针刺手法。颇有独到之处,切于实用。现有涵芬楼影印...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