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

目录

1 手术名称

激光光凝治疗中央静脉阻塞

2 别名

光凝固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闭塞;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

3 分类

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

4 ICD编码

14.2403

5 概述

传统理论认为,在动脉硬化基础上所形成的闭塞性血栓静脉炎为中央静脉阻塞主要原因。新的研究资料表明,视网膜静脉阻塞除与血管病变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关外,血流动力学病变因素也不容忽视。因血液成分和质量改变,致血黏稠度增高,导致血流被阻或回流不畅。轻症病例通过自然修复或药物治疗,可形成侧支循环,出血和渗出被吸收,视力可望得到恢复;而在重症病例或老年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者,病变经久不愈,出血和渗出常侵犯黄斑区,引起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浆液性脱离,严重者可继发黄斑囊样变性或裂洞,使黄斑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代谢产物的积聚和组织缺氧,产生所谓“血管增殖因子”,这种病理过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性视网膜病性视网膜病变相类似。但同后者相比,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会为少,这是因为严重的血管内皮破坏阻止了内皮性增殖过程。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虹膜新生血管,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发生率可高达60%。因此,本病激光治疗除了同糖尿病性视网膜性视网膜病性视网膜病变外,重点是要鉴别虹膜和前房角是否有新生血管形成。为此检查虹膜时不应散大瞳孔,房角检查应列为本病常规检查。还应指出,一旦发现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如不及时处理,将迅速发展,可在数周内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荧光血管造影对于确定病变部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造影证实有严重的视网膜无灌注但不伴有视网膜或眼前节新生血管,则在静脉阻塞后3个月内,至少每3~4周重复检查1次,因为这一时期是新生血管发生的高峰期。

6 适应症

激光治疗中央静脉阻塞目的在于:①封闭渗漏区,以减少渗出或水肿;②封闭或消退新生血管,防止反复出血;③病变周围光凝,以防止病变扩散,重点保护黄斑部不受累及;④全视网膜光凝,预防或消退新生血管。基于以上目的,并非所有中央静脉阻塞病人都需要做激光治疗。临床上,激光治疗主要适于虹膜或前房角已出现继发性新生血管;或荧光造影证实有严重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者。如发现视乳头出现新生血管,为防止进一步视力损害,也应行全视网膜光凝(图8.13.2-1A、B,8.13.2-2A、B)。

7 手术步骤

1.激光治疗方法(Photocoagulation Treatment)  全视网膜光凝对防止或消退视乳头及眼前节新生血管有效,是治疗中央静脉阻塞的主要方法。

其他方法还有:

(1)封闭渗漏区:根据荧光血管造影结果,选择非血管性渗漏区进行光凝,旨在减少局部水肿和渗出。但不应直接光凝静脉主干,以免引起出血。

(2)封闭新生血管:光凝分布于新生血管周围,而后直接照射新生血管促其消退。

(3)封闭孤立病灶:对于界限清晰的出血或渗出病灶,特别对于伴有视网膜浅脱离,有累及黄斑趋势后,可沿病灶周围设立数排光凝,形成堤坝,防止病灶扩散。

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Photo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以由于黄斑受累而视力下降。阻塞部位大多位于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动脉压迫所致。50%以上病人有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病史。一些病人阻塞发生于视乳头或其附近的上半或下半分支处,致上半或下半周视网膜受累。但临床上最为多见者,为颞上支静脉受累。末梢分支阻塞虽比较少见,一旦影响黄斑引流,亦将严重影响视力。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确定:①视网膜受累的范围;②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网受累的程度;③是否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无灌注;④黄斑囊样水肿的程度;⑤鉴别视网膜新生血管和侧支循环血管,前者荧光素渗漏,而后者无渗漏。

激光治疗主要针对新生血管。一旦发现视乳头新生血管,即可在视网膜受累范围内做局限性弥散光凝,具体方法同前述。治疗过程中注意避开血管及保护黄斑。对于周边部小片新生血管亦可采取同样方法光凝,或定期随访而不急于治疗(图8.13.2-3~8.13.2-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