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jié xiōng
2 英文参考
chest binding syndr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thoracic reten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ccumulation of pathogens in chest[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结胸(chest binding syndrome[1])为证名[2]。是指表热内陷,或邪实内传,与胸中水谷痰饮、瘀血互结,以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等为常见症的伤寒证候[1]。包括水结胸证、血结胸证等[1]。
4 结胸的症状
5 结胸的病因病机
多因太阳病、太少并病误下,表热内陷或实邪传里,与胸中水饮互结而成[2]。
6 结胸的辨证论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𢙐,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因误下热入,太阳寒水之邪,亦随热而内陷于胸胁间,水邪热邪结而不散,故名曰结胸。”
《景岳全书·伤寒典下》:“有不因误下而实邪传里,心下鞕满,痛连小腹而不可近,或燥渴谵妄,大便鞕,脉来沉实有力者,此皆大陷胸汤所正宜也。”
7 结胸的分类
本病因证候、病情不同,有大结胸、小结胸、寒结胸、热结胸、水结胸、血结胸等[2]。
7.1 大结胸证
大结胸证(major chest binding syndrome[1]、chest binding syndrome with heat and fluid[1])为病证名[3]。又称热实结胸证,是指表邪内陷,化热入里,与水饮等实邪结聚于胸膈,以心下硬满而痛,甚或痛不可近,发热不高,便秘,心中懊𢙐,短气,烦躁欲饮,但头汗出,舌燥,脉沉紧等为常见症的结胸证[4]。结胸证之一[3]。即指《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丸)证[3]。
7.1.1 症状及治疗
《类证活人书》卷十:“大结胸,不按而痛,胸连脐腹坚硬为大结胸,大陷胸丸主之。”
7.2 小结胸证
小结胸证(minor chest binding syndrome[1]、chest binding syndrome with phlegm and heat[1])为病名[5]。是指热与实邪相结较轻,痰热结聚于心下,以心下胀满,按之则痛,脉浮滑等为常见症的结胸轻证[4]。结胸之一[5]。
7.2.1 病因病机
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者[5]。
7.2.2 症状及治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7.3 寒实结胸证
寒实结胸证(chest binding syndrome with cold fluid[1])为病证名[6]。是指水寒互结于胸膈,以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形寒,脉沉紧等为常见症的结胸证[4]。结胸证之一[6]。又称寒结胸[6]。
7.3.1 症状
水寒互结胸膈者[6]。
7.3.2 病因病机
《伤寒来苏集·三白散证》:“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
7.3.3 辨证论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一:“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亦可由误下所致[6]。
《伤寒论述义》卷四:“本有寒分,下之作结胸者,亦是寒实。然阳素虚……误下作结胸,须增损理中丸。”
7.4 水结胸证
水结胸证(water chest binding syndrome[1])为病证名[7]。又称陷胸[4]。是指热邪或寒邪与水饮内结于胸,以发热,烦躁,便秘,不能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等为常见症的伤寒证候[4]。结胸之一[7]。包括大结胸证、小结胸证、寒实结胸证等[4]。
7.4.1 症状及治疗
水邪结于胸胁者[7]。
《注解伤寒论》卷四:“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畜而不行也,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
《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若心下怔忡,头汗出,无大热、先渴后闷痛,揉之有声汩汩者,名水结胸,用半夏茯苓汤。”
7.5 寒结胸
寒实结胸(chest binding syndrome with cold fluid[1])为病证名[6]。是指水寒互结于胸膈,以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形寒,脉沉紧等为常见症的结胸证[4]。结胸证之一[6]。又称寒结胸[6]。
7.5.1 症状
水寒互结胸膈者[6]。
7.5.2 病因病机
《伤寒来苏集·三白散证》:“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
7.5.3 辨证论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一:“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亦可由误下所致[6]。
吴谦认为:“结胸证,身无大冷,口不燥渴,……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伤寒论述义》卷四:“本有寒分,下之作结胸者,亦是寒实。然阳素虚……误下作结胸,须增损理中丸。”
7.6 血结胸证
血结胸证(chest binding syndrome with static blood[1])为病证名[8]。是指邪热瘀血互结胸膈,以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等为常见症的结胸证[4]。
7.6.1 症状及治疗
邪热瘀血互结胸膈者[8]。
《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伤寒阳证,吐衄血不尽,蓄在上焦,胸腹胀满硬痛,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名血结胸,用犀角地黄汤。”亦可用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方[8]。
8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2.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00.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
-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4.
治疗结胸的穴位
- 项强
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又有因刀伤...
- 肝念
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
- 肝俞
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
- 气堂
察针刺尺泽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对结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尺泽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
- 尺泽
察针刺尺泽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对结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尺泽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
- 更多治疗结胸的穴位
治疗结胸的方剂
- 一味莱菔子汤
用量:共捣碎,煎汤1大茶杯,顿服之。临床应用:结胸证:许某,年二十余,得温病,三四日觉中脘郁结,饮...
- 抑痰丸
如麻子大。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热内结,窒塞咽喉,故胸膈不利,咽物亦不能遽下焉。萎仁泻热化燥痰...
- 抵当汤
功能主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热在下焦,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而狂,大...
- 枳实理中汤
,炮姜3钱,茯苓2钱,炙草6分。功效:温中化滞开结。主治:脾亏寒滞,不能运化,而痞结于中,脐腹疼痛...
- 众仙丸
)1钱。主治:伤寒结胸,心下硬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大枣汤送下。结胸5-7日者,服3丸...
- 更多治疗结胸的方剂
治疗结胸的中成药
- 通关散
治:《金鉴》卷五十一之通关散主治小儿痰壅气塞,塞结胸中,发为惊风抽搐,神气昏愦。用法用量:用笔管吹入...
- 百效丸
滞,镇惊化痰。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痰喘气促,寒火结胸,大小便闭塞,一切食积痰疟,腹疼腹胀,红白痢疾,...
- 五苓散
水、颅内高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黄疸、结核性胸水、肝硬化腹水、腹泻、美尼尔病、妊娠高血压等属...
- 利膈丸
。功效:开瘀顺气,消食化痰。主治:肝瘀胃热,发为结胸,胸脘疼痛,咯气食少,肝气横逆,闭塞于胸,胸胁串...
- 海蛤散
1两,甘草1两(炙),芒消半两。主治:妇人伤寒血结胸膈,揉而痛不可抚近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鸡子清...
- 更多治疗结胸的中成药
结胸相关药物
- 舒肝止痛丸
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
- 氟尿嘧啶栓
脱氧核苷,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的活动中心形成共价结合,使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使胸腺嘧啶核苷生成减少...
- 氟尿嘧啶栓
脱氧核苷,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的活动中心形成共价结合,使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使胸腺嘧啶核苷生成减少...
- 胶体磷[32P]酸铬注射液
、脾内,尿中排出量为5%。【适应症】用于控制癌性胸腹水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1)...
- 胸腺肽注射液
名称】通用名:胸腺肽注射液曾用名:胸腺素注射液、胸腺因子注射液、胸腺因子D注射液。商品名:英文名:...
- 更多结胸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结胸
- 《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也。此系误下太过。而变成脏寒之证。故难治也。按结胸证。其人本胃中挟食。下之太早。则食不能去。外邪反...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
,方是承上起下,言当下以出其治也。喻昌曰∶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胁,...
- 《证治准绳·伤寒》:[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结胸
心下痞结按之硬满而痛者结胸也按之硬满不痛者痞气也经曰病发于阳(发热而恶寒者)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
-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结胸
心下痞结按之硬满而痛者结胸也按之硬满不痛者痞气也经曰病发于阳(发热而恶寒者)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
- 《伤寒溯源集》:[卷之三结胸心下痞(脏结附)]结胸证治第三
其虚乎。上文曰结胸脉浮大者不可下。下者死。又曰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今曰脉浮。又曰烦躁。大陷胸果可...
- 更多古籍中的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