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

目录

1 拼音

jié cháng jìng jiǎn chá

2 英文参考

colonoscopy

3 概述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之一,不但可明确钡剂灌肠X线检查未能明确的病变,而且能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对某些大肠疾病进行治疗。广泛开展此项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发现率,还能对癌前期病变和大肠息肉及时治疗。

4 操作名称

结肠镜检查

5 适应症

结肠镜检查适用于: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发现异常或发现病变,但不能明确性质需进一步确诊。

4.不能排除大肠或回肠末端疾病的腹部肿块。

5.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6.需要做结肠镜下治疗。

7.结肠镜治疗术后需要复查。

8.结肠手术后需作内镜复查。

9.结肠病变需定期复查随访。

6 禁忌症

1.疑有大肠穿孔、腹膜炎。

2.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疾病。

3.多次开腹手术或有肠粘连者,应慎行结肠镜检查。

4.妊娠期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5.大肠炎症性疾病急性活动期为相对禁忌证。

6.高热、衰弱、严重腹痛、低血压者,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结肠镜检查。

7.不合作者及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为相对禁忌证。

7 用品及准备

1.了解病情并向患者作解释  术者应详细了解病情(肠道病变及全身器质性病变)、阅读钡剂灌肠报告及X线片,向患者解释此种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应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

(1)检查前3天进少渣饮食,要做高频电手术者勿食乳制品。检查当日禁食或可酌情进无渣流食。

(2)检查前一天睡前口服蓖麻油30ml或番泻叶等其他泻下药物,检查前3h用温水行清洁灌肠。也可在检查前3h口服20%甘露醇250ml(用高频电手术者忌用),继而饮水1000ml。

(3)检查前20min肌注阿托品0.5-1mg或山良菪碱10-20mg(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免用),地西泮(安定)5-10mg,或哌替啶50mg。小儿不能合作者可肌注氯胺酮4-6mg/kg全身麻醉。

3.检查人员分工  术者:操作肠镜调节弯角角钮、观察病变、作照相及活检等。助手甲:做辅助手法并配合照相、活检。助手乙:依术者或助手甲意图进退及旋转肠镜镜身并注意光线在腹部的走行部位,及时报告术者,以使其掌握进镜方向。三人密切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可双人或单人操作。

4.X线透视下进行检查  技术操作熟练者,可不在X线透视下进行检查,估计进镜有困难者也可在X线机影屏监视下进行检查。

5.仪器设备 按操作常规准备结肠镜及辅件。

8 方法及内容

分非透视下及透视引导下双人操作或单人操作法。

牢记要领:“少注气,细找腔,去弯取直,变换体位,急弯变慢弯,循腔前进”。再按下列顺序操作:

1.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做肛门指检,除外肛门狭窄和直肠肿物。

2.循腔进镜是结肠镜操作的基本原则,即视野中见到肠腔才能插镜,否则要退拉一下再找腔。

3.进镜中常有几个急弯肠段,如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脾曲、肝曲;找肠腔如有困难,可根据见到的肠腔走行方向行滑行插入,一般滑行插入20cm左右即现肠腔;如滑进很长距离仍不见肠腔,应该退镜另找方向再插镜。

4.插镜时应该无明显阻力,若有剧烈疼痛,切忌盲目滑进和暴力插镜。

5.在通过急弯肠段后,有时虽见到肠腔但仍不能进镜,相反有时会退镜,这时要退镜并钩拉取直镜身、缩短肠管,使结肠变直,锐角变钝角,再通过。若插入仍有困难,可改变患者体位或腹壁加压,避免传导支点和阻力的产生。

6.整个插入过程要尽量少注气多吸气。

7.一定要在视野中见到回盲瓣和阑尾口才能认为镜端已抵达盲肠,插入成功。

8.必要时可通过回盲瓣插入回肠末端20~40cm。

9.结肠镜观察和治疗应在插入内镜时就开始,但重点应在抵达盲肠后退镜时进行,应按先近端后远端的顺序进行。

10.见到阳性病变应取活检组织2~4块,立即放入4%甲醛(10%福尔马林溶液),并贴好标签。

11.书写报告单,应详细描述阳性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等,并解释检查结果。

9 并发症

(1)穿孔:发生率为0.11%~0.26%,最常见为乙状结肠穿孔,结肠穿孔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腹腔外穿孔一般不须手术,予以禁食补液,抗感染治疗,1~2周后穿孔会自行愈合,腹膜后及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

(2)出血:发生率为0.07%,大部分经镜下止血和保守治疗可获痊愈。

(3)浆膜撕裂:也称不完全穿孔,较少见,一般不须特殊治疗,会自行愈合。

(4)肠绞痛:一般为检查刺激所致,无特殊意义,能自行缓解。

(5)心血管意外:结肠镜检查对心血管影响极其轻微,原有严重冠心病或心律失常者应慎重施行。

(6)呼吸抑制:大部分与术前应用镇静或麻醉剂有关,一旦发生应立即复苏治疗。

10 注意事项

插入镜身时应注意:

(1)遵守循腔进镜的原则,为避免肠穿尽量避免肓目滑进。

(2)注气勿多,如腹胀明显则需抽气,以使肠腔变窄,肠管缩短、利于进镜。

(3)避免形成肠袢。如进镜时患者感腹痛,退镜时痛减轻;进镜反退;退镜反进;镜身插入距离超过预计距离太多(正常至乙降移行部为20-25cm,脾曲40cm,肝曲直60cm,盲肠80cm),是形成肠袢的标志。这时应以“钩-拉”法解开肠袢,进镜仍困难时,可取腹部手法防袢。

(4)不用X线透视时插镜可参考肠腔形状,腹壁光点部位和按压肠壁等方法判断镜身到达部位。

(5)进镜时左下腹部有剧烈疼痛而上述方法仍不能顺利进镜者应中止检查,防止穿孔。

(6)检查中已发现病变,但又能继续进镜者应继续送达回盲部。如遇肠粘连,病变肠腔狭窄或其他原因进镜困难者,不能勉强要求送至回盲部。

(7)进镜时发现较小病变,应及时照相、活检,以防退镜时肠管褶叠而遗漏病变。退镜观察过程中,应采取“退退进进”手法,必须注意观察肝曲、脾曲、乙降移行部后侧的盲区,以防遗漏小病灶。

(8)摄影、活检、细胞学检查方法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相同。

(9)找到回盲瓣开口后应尽可能将肠镜插入回肠末端。顺利者镜身可插入回肠20-50cm,可以检查回肠末段病变。

11 操作后管理

活检后3天内应尽量休息,勿剧烈活动,不做钡剂灌肠检查。患者若有剧烈腹痛、便血,应及时就诊。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