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皱微循环检查术

目录

1 拼音

jiǎ zhòu wēi xún huán jiǎn chá shù

2 英文参考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examination

3 名称

甲皱微循环检查术

4 概述

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反应,大多处予高血粘度、高血凝、血瘀状态,在其治疗中多采用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方法,因此甲皱微循环检查可显示肿瘤患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能观察临床效果,以指导治疗,对于休克、心血管疾病、血管性出血性疾病也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5 适应症

凡可能发生微循环变化的疾病如各种原因的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血液病、肾炎、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病、严重创伤及烧伤等,均可借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显示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观察治疗效果。

1.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了解其微循环变化。

2.各种原因的休克,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3.严重创伤及烧伤。

4.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各类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5.血管性疾病如雷诺疾病等。

6 用品及准备

冷光源及其支持装置,卤钨灯(40-100W/5-12V),加用聚光设备及滤光玻璃(绿或蓝绿色),在此光源焦点放半导体点温计,15min后温度上升不超过3℃为合用。

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50-100倍,附有显微摄影装置更佳。载物台上加用白色塑料手指固定器。测微仪。

秒表(1/100s)。

有条件者加装电视装置,将微循环图像经电视摄像显映在电视荧屏上。

7 方法及内容

1、检查部位多取左手无名指的甲皱皮肤为检查部位,亦可用右手无名指或其他手指。如将显微镜装在可移动的支架上,也可用以观察眼结膜、舌、唇微循环。

2、患者取坐位,重症患者卧位,手指必须放置舒适、固定。室温15-25℃为宜。手指局部的皮肤温差不超过3℃。

3、检查部位涂以香柏油或液体石蜡,如局部皮肤角化过厚,可先用二甲苯或乙醇清拭。观察粘膜微循环不必用香柏油。

4、检查前宜先用接物测微仪核对放在目镜中的测微仪刻度,确定每一小格代表的μm数,以便用以观察,测定甲皱微循环管袢在每毫米内的数目、管袢长度、口径以及血管速度等。对同一患者进行多次观察时应严格控制观测条件和尽量固定观察视野。

5、血流速度应观测一个血管袢内某个血细胞流经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国内多用秒表法,误差较大。流速较快时尤难测准。使用示波器光点同步扫描法较为精确,但亦只能反映微循环流速的近似值。用激光多普勒显微系统测定较为理想。

6、光源宜从35°-45°直接斜射于检查部位。

7、同时检测甲皱、眼结膜、舌、唇等处的微循环,或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动态观测,能更正确地反映病理改变。

8 正常指标

1、参考值  ①管袢数目:10.86±1.39/mm;②管袢长度:194.60±36.91μm;③管袢顶宽:21.51±5.72μm;④动脉侧口径:9.79±2.14μm;⑤静脉侧口径13.81±2.31μm;⑥血流速度:0.6-3s/200μm。由于各指标易受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且因检查器械和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上述指标仅供参考,各实验室应根据本身的条件决定自己的正常值。

2、管袢型式   正常人管袢清晰可见,排列规则,管径比较均匀一致,动脉端较细,静脉端较粗,呈红黄色,一般为发夹型或8字型(应>70%),其他有鹿角型、扭曲型、花瓣型等,但一般不超过20%。管袢数目约10.86±1.39条/mm,长度194.60±36.91um,顶宽21.51±5.72um,管径动脉侧口径9.79±2.14um,静脉侧口径13.81±2.31um。

3、血流状态    正常血流较快,呈粒线或虚线状。血流缓慢时可见血流来回摆动。如有血细胞聚集,则血细胞呈絮状流动。血流速度约0.6~3.0秒/200um,给予刺激后反应正常。

4、管袢清晰度  正常情况管袢清晰明显,如管袢时隐时现,甚至模糊不清,隐没不可见,常是严重缺血或血管收缩的表现。

5、病理状态 袢数减少,模糊不清,袢曲顶部消失,郁积变粗,管壁呈毛絮样,血色发紫,血流缓慢,可见来回摆动,呈断线或虚流,仅有血浆而无红细胞流动,充盈不良,无均匀性,出血、渗出,给予刺激反应异常等。

9 注意事项

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即时动态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根据微循环变化指导用药。

2.观察部位要选准,固定,以便前后对比观察管袢及血流变化。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