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腺样鳞状细胞癌

目录

1 拼音

jiǎ xiàn yàng lín zhuàng xì bāo ái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本病又称腺样鳞状细胞癌,由实性和排列成腺样结构的上皮细胞组成。它是鳞癌的一种异型。本病少见,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曝晒部位,如面、颈部等,可自行发生或从光线性角化病发展而成,损害与普通型鳞癌类似,通常为单个,呈结节状、疣状、乳头瘤样或角化棘皮瘤样。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可隆起、卷起或有光泽。表面可结痂、脱屑或破溃出血。部分有瘙痒或烧灼感,可有压痛。生长稍迅速,较少转移。另有一型称为皮肤腺鳞癌,或称产生粘蛋白的鳞状细胞癌,罕见,临床上其侵袭性更强。

4 疾病描述

5 症状体征

本病少见,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曝晒部位,如面、颈部等,可自行发生或从光线性角化病发展而成,损害与普通型鳞癌类似,通常为单个,呈结节状、疣状、乳头瘤样或角化棘皮瘤样。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可隆起、卷起或有光泽。表面可结痂、脱屑或破溃出血。部分有瘙痒或烧灼感,可有压痛。生长稍迅速,较少转移。另有一型称为皮肤腺鳞癌,或称产生粘蛋白的鳞状细胞癌,罕见,临床上其侵袭性更强。

6 病理生理

肿瘤分叶状增生,除部分呈实体性表现,部分损害处见有腺样改变,在损害上常见有棘突松解型光线性角化病的组织象,导管腔与腺泡腔内有一或数层上皮,在单层上皮的腔内,上皮细胞类似腺细胞,而多层上皮的腔内,内层常见鳞状或部分角化的细胞组成,而腔内充满脱落的棘突松解细胞。很多已部分或完全角化。在产生粘蛋白的鳞癌组织中见数目不等的产生粘蛋白的细胞,此种细胞大而淡染,对PAS和阿新蓝染色呈阳性,耐透明质酸酶。

7 诊断检查

主要靠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临床上需与角化棘皮瘤、鳞癌或基底细胞瘤以及光线性角化病相鉴别,但组织病理象不同。

8 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对较小肿瘤分化良好者首选手术切除,能较彻底地切除癌肿,创面愈合快。切除范围至少在其外方0.5~2 cm,并需要有足够深度。切除标本应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肿瘤是否切除干净。皮肤鳞癌患者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时,一般不需要预防性淋巴结清除,但需参考肿瘤病变分化程度而定。

(二)放射治疗   主要包括X线治疗和镭治疗,适合于年老体弱、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头面部结缔组织不多的部位肿瘤。特别是分化较差,但尚未侵犯骨骼、软骨或未发生转移者。或者肿瘤已侵犯骨骼、软骨或转移到淋巴结的癌肿。

(三)药物治疗   局部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皮肤肿瘤,或外用足叶草脂、氟尿嘧啶软膏等,但其可靠性不易掌握。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