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加味枳术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加味枳术汤
3.1 组成
白术二钱,枳实、陈皮、麦芽、山楂、茯苓、神曲、连翘各一钱,茵陈、荷叶各一钱五分,泽泻五分[1]。
3.2 加味枳术汤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加味枳术汤主治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1]。
4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方之加味枳术汤
4.1 处方
枳壳(制)白术 紫苏茎叶 辣桂 陈皮 槟榔 北梗 木香 五灵脂(炒)各7.5克 半夏(制)茯苓 甘草(炙)各9克
4.2 制法
上药锉碎。
4.3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方之加味枳术汤功在理气健脾,化痰消饮。主治气为痰饮所隔,心下坚胀,名曰气分。
4.4 加味枳术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生姜4片,水煎服。
4.5 摘录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
5 《普济方》卷一九二引《仁斋直指方论》方之加味枳术汤
5.1 处方
枳壳(制)1分,白术1分,紫苏茎叶1分,辣桂1分,陈皮(去白)1分,槟榔1分,桔梗1分,木香1分,五灵脂(炒)1分,半夏(制)、茯苓、甘草。
5.2 制法
上锉。
5.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九二引《仁斋直指方论》方之加味枳术汤主治气为痰饮所膈,心下坚胀,此属气分。
5.4 加味枳术汤的用法用量
①半夏以后三味用量原缺。
②《丹溪心法》本方五灵脂以上诸药用各二分,半夏、茯苓、甘草各一分半。
5.5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二引《仁斋直指方论》
6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加味枳术汤
6.1 组成
白术2钱,枳实1钱,陈皮1钱,麦芽1钱,山楂1钱,茯苓1钱,神曲1钱,连翘1钱,茵陈1钱5分,荷叶1钱5分,泽泻5分。
6.2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加味枳术汤主治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
6.3 加味枳术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运用
6.5 各家论述
《证因方论集要》:白术除胃中湿热;枳实消胃中停滞;荷叶取之以升发胃中生气,此东垣原法也。佐以麦芽、山楂、神曲,大和中焦;茯苓、陈皮以和脾土;连翘、茵陈以散湿热;泽泻功专利湿行水。此治谷疸者。
7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加味枳术汤
-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脾部
上升也。柴芩煎主之。酒疸者。酒湿积而为疸也。加味枳术汤加茵陈、葛根主之。眩晕者。酒湿生热上蒸也。葛...
- 《杂病广要》:[内因类]胀满
。有内伤饮食停滞,嗳饱而胀者,木香槟榔丸,或加味枳术汤。若伤酒食面及浓味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
-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四炒枳壳丸;泻者,单香附丸;挟痰腹胀满者,加味枳术汤、控涎丹。瘀血之肿如何识,皮间赤缕血痕儿;四...
- 《医学心悟》:[卷四]黄疸
汗,皆阳黄之类也。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以加味枳术汤,加茵陈治之,应手辄效。酒疸,更加葛根。黄汗...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一水肿门]药方
,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良方》)加味枳术汤治气为痰饮所隔,名曰气分胀满。歌曰∶气分中满...
- 更多古籍中的加味枳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