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加味养血汤 (最后修订于2009/12/10 21:19:59)[共267字]
摘要:《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养血汤处方黄耆、白术(炒)、白芍(炒)、丹皮(炒)、柴胡、陈皮、甘草、当归。功能主治潮热而唇白,神倦怠者,体虚也。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健脾丸。摘录《幼科直言》卷五《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养血汤处方黄耆、当归、白芍(炒)、白茯苓、沙参、苡仁、百合、甘草、白术(炒)、麦冬。功能主治童子痨。咳嗽吐痰,面青唇白,骨蒸发热。用法用量莲米5枚(去皮心)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幼科宣言》卷二组成黄耆、当归、丹皮、扁豆(炒)、木瓜、苡仁、白芍(炒)、白茯苓、陈皮、甘草。功效补脾生血。主治痘后人虚。用法用量水煎服。......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滋肾养血汤治斑秃
,令肝之阴血充足;肝主藏血,血也能濡润肾精。肾精与肝血相互资生而充盈旺盛,则发茂色华而不脱落。反之,无论何种原因,致肝肾精血亏损,发失滋养,即可发生此病。基于上述,故笔者治疗此病,皆采用经验方滋肾养血汤随证化裁治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熟地30克,枸杞、首乌各15克,丹参18克,茯苓、当归、女贞子、旱莲草、黑芝麻各12克,补骨脂、菟丝子各9克。上药加水2400毫升,用文火慢煮至80
- 滋肾养血汤治斑秃效佳
,令肝之阴血充足;肝主藏血,血也能濡润肾精。肾精与肝血相互资生而充盈旺盛,则发茂色华而不脱落。反之,无论何种原因,致肝肾精血亏损,发失滋养,即可发生此病。基于上述,故笔者治疗此病,皆采用经验方滋肾养血汤随证化裁治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熟地30克,枸杞、首乌各15克,丹参18克,茯苓、当归、女贞子、旱莲草、黑芝麻各12克,补骨脂、菟丝子各9克。上药加水2400毫升,用文火慢煮至80
- 《伤科大成》:[应用诸方]归原养血汤
川芎(一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熟地丹参(三钱)红花(五分)杞子木瓜五加皮川断(各一钱)桂枝(三钱)红枣(三个)《伤科大成》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 《伤科大成》:[应用诸方]补肾养血汤
熟地(三钱)杜仲(一钱)杞子(一钱五分)破故纸菟丝饼(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丹参(三钱)萸肉淡苁蓉(一钱)茺蔚子(三钱)红花(五分)核桃仁(四钱)《伤科大成》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 《女科秘要》:[卷八方症补遗]正经养血汤
白芍(酒炒)当归(酒洗)茯苓白术(土炒)阿胶(蛤粉炒各二钱)炙草川椒(炒)五味子(各一钱)姜半夏人参(各七分)柴胡(八分)姜(三片)水煎稍热食前服。如五心烦热。日晡潮热。加胡连五分。不思饮食。加神曲。麦芽(炒各五分)头痛加川芎(七分)煎服。妇女经水不行。时作胀痛。《女科秘要》
- 《医方考》:[卷五眼疾门第六十一]消风养血汤
荆芥蔓荆子菊花白芷麻黄(去节)桃仁(去皮尖)红花(酒炒)防风川芎(各五分)当归(酒洗)草决明石决明白芍药(酒炒)甘草(各一钱)眼痛赤肿者,此方主之。痛者,邪气实也。赤者,风热伤血也。肿者,风热注之也。是方也,荆芥、菊花、蔓荆、白芷、麻黄、防风、川芎,可以消风,亦可以去热,风热去,则赤肿去矣。桃仁、红花、当归、芍药、草石决明,可以消瘀,可以养血,亦可以和肝,瘀消则不痛,养血和肝则复明。乃甘草者,和诸
- 《医方集解》:[明目之剂第十九]消风养血汤
治目赤肿痛(风热伤血则赤,风热作实则肿,风热攻注则痛。目外向面者为外,在内近鼻者为内,上为外,下为内。目痛赤脉从上下者,为太阳证,宜温之散之;从上下者,为荆芥蔓荆子菊花白芷麻黄防风桃仁(去皮尖)红花(酒炒)川芎(五分)此足太阳、厥阴药也。荆芥、防风、麻黄、白芷、甘菊、蔓荆轻浮上升,并能消风散热;桃瘀去肝而止痛也(《保命集》云∶目病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当养血安神。暴发者为《医方集解》
- 《女科秘要》:[卷八方症补遗]清金养血汤
当归(一钱)白芍香附麦冬生地丹皮地骨皮川芎(各六分)甘草(三分)五味子(九粒)水煎服。妇人瘦怯不孕。以子宫血少故也。养血滋阴。自然血足而孕。《女科秘要》
- 《医方论》:[卷四明目之剂]消风养血汤
荆芥蔓荆子菊花白芷麻黄防风桃仁(去皮尖)红花(酒炒)川芎五分当归(酒洗)白芍(酒炒)草决明石决明甘草一钱目赤肿痛,自宜疏风清火。川芎一味辛散太过,宜减去,加蝉衣、桑叶、丹皮。《医方论》清费伯雄公元1865年
- 《成方切用》:[卷十二上眼目门]消风养血汤
治目赤肿痛。(风热伤血则赤,风热作实则肿,风热攻注则痛。目外向面者为内近鼻者为内皆。上为外,下为内。目痛赤脉从上下者,为太阳症,宜温之散上者,为阳明症,宜寒之下之。从外走内者,为少阳症,宜和解之。)荆芥蔓荆子菊花白芷麻黄防风桃仁(去皮尖)红花(酒炒)川芎(五分)当归荆芥防风麻黄白芷甘菊蔓荆,轻浮上升,并能消风散热。桃仁红花川芎归芍,辛散酸收,并为肝为表《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肺心病心衰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对照组用酚妥拉明,两组均配合抗感染、吸氧、输液等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7.77%,总有效率84.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示具有强心利尿、改善肺换气的作用。【关键词】肺心
- 真武汤加味治疗心力衰竭56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以真武汤加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在Ⅲ级以上(含Ⅲ级),中医辨证分型属阳虚血瘀型1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55~80岁,平均69岁;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心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9例,病程1~10年;心功能Ⅲ级
- 温胆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阻络证3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71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热阻络型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进行对照观察,对所有病人进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测定。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阻络证疗效可靠,降低致残率,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1例
笔者于1995~2003年,共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1例,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50岁,平均61岁;病程最长3年,病程最短3月,平均11月。1.2诊断标准根据第4版《皮肤性病学》教材[1],患者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有原带状疱疹分布区域的针刺、烧灼样疼痛,且经CT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笔者应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病人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病人全部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1.2治疗方法患者全部服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基本方:葛根30g,桂枝10g,白芍30g,木瓜
- 阳和汤加味临床新用
加重,复诊见:面容愁苦,精神萎靡,头戴毛帽,身着厚衣,头冷痛晕,四肢不温,酸软乏力,舌暗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阳虚寒凝,瘀血阻络,治以温通阳气,散寒凝、和营血,药用阳和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味。处方:鹿角胶15g(烊化),熟地30g,肉桂6g,干姜4.5g,炙麻黄6g,白芥子6g,赤芍12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葛根30g,党参15g,生黄芪24g,生甘草6g,5剂药后前
- 阳和汤加味治疗虚喘42例
【摘要】目的介绍阳和汤临床治疗心得。方法应用阳和汤加味治疗虚喘。结果总有效率达73.8%。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虚喘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阳和汤;加味;虚喘;中医治疗 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外科汇治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组成,有温阳补血、化痰散寒之功效,主治疮疡,属阴证者。由于该方组合紧凑,配合缜密,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皮肤等科。笔者
- 加味逍遥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脉络宁、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加味逍遥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有效率65.6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血脂有较好的降低作用。结论加味逍遥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关
-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心功能、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合用真武汤加味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有明显的改善使用。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慢性肺心病;真武
- 阳和汤加味治疗乳癖的体会
坚散结之药所能及,反而因为久服攻伐消散之品而耗损气血,导致服药无功反而加重病情,这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2治则阳和汤始载《外科证治全生集》,对血虚寒凝而设,主治一切阴疽有卓效之称。取阳和汤加味治疗乳癖,是因本病虽经年累月,终不溃脓成疮,据其两乳肿块皮色不变,按之硬痛,乃属阴证病变故取其方。2.1药物熟地15g,鹿角霜12g,肉桂9g,麻黄6g,黄芪15g,党参12g,当归12g,三棱9g
- 六磨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六磨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应用六磨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并与口服西沙比利对照组35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磨汤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关键词】六磨汤;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餐后胀满,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嗳气,烧心等
- 加味逍遥丸水丸
加味逍遥丸水丸使用说明书标准来源:2000版药典 【药品名称】加味逍遥丸 【汉语拼音】JiaweiXiaoyaoWan 【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味甜。 【作用类别】本品为月经不调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口
- 阳和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0例
【摘要】目的探讨阳和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把7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阳和汤加味+基本处方治疗)和对照组(37例,基本处方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8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72.97%。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阳和汤老年性骨质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配合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
【关键词】桂枝加葛根汤;电针;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临床颇为常见,治疗方法颇多,笔者2005年3月至2009年7月于我院康复科随机选取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予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味配合电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0~50岁32例,51~75岁38例。以上患者均经X线确诊,其中首次治疗者有15例,其他均经过药物、按摩、理疗等治疗。
- 升陷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头硬继之软便,但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不畅,且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时间持续2个月以上者。临床所见本病甚多,常用番泻叶、麻仁滋脾丸、大黄、牵牛、芒硝等方药治疗可取得暂时疗效,但长期效果皆不理想。笔者用升陷汤加减取得良好效果。 《医学启源·五脏风寒积聚病》曰:“脏腑之秘,不可一概而论,有便秘,有实秘,有气秘。”《证治要决·大便秘》“气秘由于
-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8例疗效观察
真武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笔者运用真武汤加味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本病,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0.05)。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进行病因、对症及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口服地高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胃脘痛40例疗效观察
脾虚湿滞型胃脘痛是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气虚,水谷不能正常运化引起的胃脘疼痛。笔者在近年门诊中接诊此类患者40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30~65岁;病程4个月~6年。临床表现:胃脘胀痛喜按,恶心纳差,嗳气,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厚,脉缓弱等。X线钡透及胃镜检查: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
有脘腹胀满、隐痛、嗳气、泛酸、畏寒怯冷、便溏、便频等症状。出血大都仅有便血而无呕血,为柏油样便,出血多见于秋分后至次年春分阶段,男性多于女性,脾胃虚寒证居多。笔者自1999~2003年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证上消化道出血3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门诊观察治疗,均仅有便血而无呕血,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5~61岁之间。1.2治疗方
- 实验研究证实加味木防己汤治疗RA机制
2006年05月23日中国医药报9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河北大学医学部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显示,加味木防己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白细胞介素-1β(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有关。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学指标与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黄褐斑72例
黄褐斑,也称“肝斑”,属现代医学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的皮肤黑色素病变,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影响容颜和身心健康。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黄褐斑7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2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48岁,最小2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均具程度不同的经行不畅,黯滞有块,或经前双乳及少腹胀痛,或烦躁易怒。有一半患者服用过VitC、
- 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认为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在于阳气虚衰为本,产生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蓄结于体内所致。西医治疗主要是强心利尿扩血管,但长期应用有许多毒副作用。据中医学病机理论,我们以温阳利水、益气活血为大法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全部为住院病例,根据临床表现、病史、症状、体征、心功能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除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枳术丸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
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见于1~6岁小儿,在城市发病率高,2002年以来,笔者以枳术丸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50例,男童28例,女童22例。年龄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12岁,平均5.5岁。病程2~4个月20例,4~9个月25例,9个月以上5例。1.2诊断标准(1)食欲减退或消失,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年龄正常儿童。(2)病程2个月以上。
- 加味二陈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68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喉源性咳嗽患者22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168例以理气化痰为治则,以加味二陈汤治疗,对照组52例以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84.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理气化痰为治法的加味二陈汤为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方药。 喉源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咽痒、咳嗽或咽干痰阻为表现,其发病原因复杂,病情迁延难
- 加味温胆汤治疗脑中风球麻痹疗效观察
球麻痹是脑中风的常见并发症。1998年10月~2004年5月我们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脑中风球麻痹3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脑中风伴语言蹇涩、饮水呛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45岁4例,46~55岁7例,56~75岁19例;其中,脑出血恢复期3例,脑梗死27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35~45岁3例
- 加味八正散治疗老年性膀胱麻痹28例
笔者1997年10月~2002年4月,应用加味八正散治疗老年性膀胱麻痹患者28例,均获痊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患者,均经理化检查,排除其他疾患,确诊为老年性膀胱麻痹。28例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5天;经治疗者16例,未经治疗者12例,2中医辨证治疗与疗效本组病例经中医辨证为膀胱湿热者13例,症见排尿无力,小便点滴而出,渐至闭塞不通
- 自拟加味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胆囊炎59例
胁肋部胀满疼痛,疼痛连及两胁作痛攻撑,时有阵发性加剧,甚则胆区绞痛、胸闷、呕吐、嗳气、善太息,每因郁怒烦恼而加重,伴有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心悸、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治则:舒肝解郁,活血止痛。处方:加味柴胡舒肝散。药用:柴胡6g,枳壳15g,积实12g,川芎10g,白芍9g,香附15g,双花20g,郁金10g,元胡10g,丹参15g,佛手10g,甘草6g。加减:痛甚,加川楝子15g,加大元胡用量。
-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妇科病的体会
痛泻要方又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由炒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四药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主治肝旺脾虚所致的腹痛、腹泻等。笔者1998年5月~2004年10月运用此方加味治疗49例因肝脾失调所致的妇科常见病(如痛经、崩漏、妊娠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患者,年龄16~20岁37例(为A组),其中学生28例,非学生9例,全因月
- 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运用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对50例小儿泄泻采用自拟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按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治愈4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小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临床颇为多见,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
- 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
学“不寐”、“不得卧”或“目不瞑”范畴。西医对于失眠的治疗多以镇静安定药为主,只能缓解临时症状,多不能获得稳定疗效;而中医运用重镇安神、宁心养血之中药辨证论治,多能取得标本兼治之功效。笔者动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8岁,病程1个月~15年,以45~65岁最多,排除脑躯体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及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咳嗽50例
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4周即属于慢性咳嗽。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慢性咳嗽50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17岁18例,18~80岁32例;病程3~4周26例,4~8周15例,8周以上9例。其中4周前曾患肺炎6例,支气管炎15例,均经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无异常而仍咳嗽不止。以上患者曾用多种抗生素(口服或肌注、静滴)
-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血精25例观察
血精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精阜炎。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血精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5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7天。25例病人均在肉眼发现排出精液呈粉红色后就诊。精液常规化验:红细胞在(++)以上。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耳鸣,腰酸体乏,口咽干燥,失眠多梦等临床表现。 2治疗方法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并用,标本
- 加味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药尚无有效药物,自2000年以来,笔者运用加味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供同道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门诊患者,过敏性鼻炎112例,其中男80例,女32例;年龄36~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主要症状是鼻塞鼻痒,喷嚏频作,头昏头痛,伴有流清涕等症状,经检查鼻腔无阻塞及经X线检查上颌窦无其它改变。按治疗用药分成两
- 加味疗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西药尚无有效药物,自1998年以来,我科运用加味疗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录出供同道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门诊患者,过敏性鼻炎112例其中男80例,女32例,年龄36~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主要症状是鼻痒、鼻塞、喷嚏频作,头昏,伴流清涕等,经X线检查上颌窦无其它改变。按治疗用药分成二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62例。1.
-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与腰部过度的后伸、前屈、扭转等一系列动作超过了腰部正常的活动范围有关。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运动功能受限,脊柱生理曲线改变,是骨伤科常见病。中医列为腰部筋伤的范畴。笔者近年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平均41岁,病程2天~15天,平均7天。本组病人全部行X线腰椎正侧位片检查无骨及关节器质性病变。2诊断与鉴别诊断(1)腰痛:病人一般
- 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并灌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并灌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00例,运用活血、散寒、补肾、壮腰为主兼用灌肠的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B组80例以西药消炎镇痛、肌肉松弛等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98.00%,B组为6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并灌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减轻神
-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
2临床分型与表现根据临床表现,肠易激综合征可分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3型,临床日常表现为结肠性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腹泻与便秘的交替,有时粪便中带有或多或少的黏液。 1.3治疗方法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15g,茯苓15g,薏苡仁30g,扁豆15g,莲子15g,白术10g,白芍15g,春砂仁5g(后下),甘草5g,随证加减。如肝郁脾虚,加白芍15g,延胡索10g,玉叩5g(后下),鸡内金10g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化脓性痤疮68例
痤疮是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青春期的青年,俗称青春痘,又称肺风粉刺疮。痤疮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理想,尤其是化脓性痤疮。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化脓性痤疮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全部病例共122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年龄介于16~25岁之间。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4例。其中治疗组:男50例,女18例,年龄最大25
- 香苏加味饮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观察
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近来研究发现,大多数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有关,笔者自1998~2000年,根据其临床特点,应用香苏加味饮治疗本病50例,并与西沙比利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
-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门诊病人采用中药煎剂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1日1剂,10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30例,占62.5%;好转15例,占31.25%;未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药煎剂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更年期综合征是严重困扰更年期妇女健康的问题之一。本人用中药煎剂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
- 清咽饮加味治疗喉喑60例临床分析
喉喑,即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发声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谓之慢性咽炎。声带劳损、声带小结、息肉、声带麻痹等均属此范畴。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年,平均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耳鼻喉科确诊,其中慢性咽炎41例,声带小结9例,声带息肉6例,声带麻痹4例。2治疗方法自拟清咽饮:组方如下:玄参100g,浙贝母70g,射干50g,僵蚕5
- 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小儿重症泄泻1例
,神萎不振,目光呆滞,面色白,啼哭无常,心烦不安,消瘦,时呕吐清水,纳食不下,唇白而干,皮肤湿冷,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诊断为:小儿重症泄泻(气阴两伤型),急以益气养阴止泻,化痰和胃,拟竹叶石膏汤加味:竹叶10g,石膏20g,红参5g,法夏5g,麦冬15g,木香5g,黄连3g,川贝5g,炙草5g,生姜3片,粳米少许。水煎,少量频服,日1剂。服药2天后,腹泻及烦渴引饮均减至每天4次,呕吐减至每天2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