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加味理建汤 (最后修订于2009/12/5 0:28:11)[共103字]
摘要:处方干姜、吴术、人参、黄耆、白芍、肉桂、甘草、牡蛎、浮麦、当归。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夜多盗汗,并便浊者。用法用量上件(口父)咀。每服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8分,食前热服,滓再煎。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痘疮下
干呕恶心者,必脾胃虚寒也,宜六味异功煎,五君子煎,参姜今之类主之,或温胃饮,理中汤皆可酌用。脾气微寒微呕而中焦不寒者,宜五味异功散。胃口虚寒,呕吐而兼有痛滞者,六味异功煎送神香散,或调中汤亦佳。脾胃虚寒吐泻并行者,温胃饮,甚者陈氏十二味异功散。脾肾虚寒,命门不暖而为吐泻者,必饮食不化,水谷不分而下腹多痛,非胃关煎或理阴煎不可。凡寒气犯胃,腹胀腹痛而为呕吐者,神香散,益黄散,或加炮姜。若因饮水或食
- 张琪用药配伍经验
疏解、解肌化毒、甘温除热、养阴益气等方药治疗,才能获效。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时,宣肺解表、利水清热用加味越婢汤,宣肺温肾利水用加味麻辛附子桂甘姜枣汤,清利三焦水热用增味疏凿饮子,清热利湿和中用中满分消丸化裁,温中散寒除湿用中满分消汤加减,清利湿热、散结逐瘀用加味牡蛎泽泻饮,温肾健脾、清肺利水用花粉瞿麦汤,健脾行气利水用茯苓利水汤,化瘀利水用坤芍利水汤(益母草、赤芍、茯苓、泽泻、桃仁、红花、白花蛇舌草
- 加味逍遥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脉络宁、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加味逍遥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有效率65.6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血脂有较好的降低作用。结论加味逍遥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 盆腔炎妇科名老中医治验
同证型,辨证用药。如瘀血内阻者,胞中结块,或胞络阻滞,可见少腹疼痛、拒按,经色暗红、有血块,或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舌暗红,脉弦。亦有症状不明显,仅有散结或通络。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或桂枝茯苓丸加味。膈下逐瘀汤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见长。偏热者,可去当归,加丹参;肝气郁结,乳房胀痛者,加郁金、青皮;胞络不通,加路路通、穿破石、王不留行;大便不畅者,枳壳改枳实,或加槟榔。桂枝茯苓丸以活血散结为主,
- 加味理中汤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12例
笔者自1998年5月~2003年5月以来,用加味理中汤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1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2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均作B超、X线及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性别:男69例,女43例,年龄2~5岁86例,5~7岁20例,7岁6例;病程0.5年者26例,0.5~1年者64例,1年者22例。 2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人参6g,白术6g,茯苓6g,木香3g,小茴香3g,
- 加味取渊汤治疗鼻窦炎329例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取渊汤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取渊汤(柴胡、元参、浙贝、当归、栀子、辛荑、苍耳子)治疗本病329例。结果治愈率达到98.7%。结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窍的功效。【关键词】鼻窦炎;鼻渊;中医治法;加味取渊汤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渊范畴,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加味取渊汤治疗本病32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 第二八一章妇人赤白游风方论
也。若肝经血燥,用柴胡清肝散。肝经怒火,用栀子清肝散。肝经血热,用加味四物汤。肝火血虚,用六味地黄丸。脾经郁热,用加味归脾汤。肝脾血虚,风热,用加味消遥散。若因风邪郁热所致,用荆防败毒散,或专用风之剂。肝血愈燥,则血随火化,反为败症矣。附治验妇人素清苦,因郁怒患前症,晡热内热,自汗盗汗,月经不行,囗乾咽燥。余谓此郁气伤脾,乃以归脾汤数剂,诸症稍退,後兼逍遥散,五十馀剂而愈。妇人患此,性躁寒热,囗苦
- 《女科百问》:[卷上]第四十三问眠卧多汗
饮子。治妇人血气不足。夜间虚乏。有汗倦怠者。黄五味子当归白茯苓(各半两)白芍远志麦子(一方用麦门冬)人参吴术(各一分)甘草(三铢)上咀。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神验。加味理建汤。治男子妇人夜多盗汗。并便浊者。此方昌国州方顺斋传到。经验。干姜吴术人参黄白芍肉桂甘草牡蛎浮麦当归上件咀。每服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热服。渣再煎。《女科百问》南宋宋仲甫公元420-
- 《仁术便览》:[卷三诸血]【加味理中汤】
治饮酒伤胃,遂成吐血。干姜(炮)人参白术(各二两)干葛甘草(炙。各半两)上每服三钱,水一钟,煎七分,食远温服。《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仁术便览》:[卷二咳嗽]【加味理中汤】
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甘草半夏茯苓干姜(生)白术橘红细辛五味子人参(各等)上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二枚,煎服。《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严氏济生方》:[血病门失血论治]加味理中汤
治饮酒伤胃,遂成呕吐,物与气上冲与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名曰伤胃呕血。人参干姜(炮)白术(各一两)干葛甘草(炙。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严氏济生方》宋·宝元严用和公元1253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锦囊咳嗽方按]加味理中汤
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甘草(炙)半夏(汤泡)茯苓干姜(不炒)白术桔红细辛北五味人参(各等分)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服。《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仁术便览》:[卷一厥病]【加味理中汤】
治蛔厥胃寒所生。即理中汤加炒川椒(五粒)槟榔(五分)乌梅丸亦治蛔厥,见心脾痛门。《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外科理例》:[卷二]论加味十全汤六十五
凡治痈疽后。补血气。进饮食。实为切要。盖脓血出多。阴阳两虚。此药可以回生起死其不分经络时令。须在识者触而长之。今医以肿平痛宽。遂以为安。漫不加省。往往于结痂后两三月或半年。虚证乃见。医者不察。而加补养之功。因而转成他病者多矣。一人因脚弱。详见后条。《外科理例》明·嘉靖二年汪机公元1368-1644年
- 加味温胆汤治疗脑中风球麻痹疗效观察
施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均可致痰瘀阻滞经络,脉络不畅而发中风,而痰浊蒙蔽清窍则见舌强语蹇、饮水呛咳。温胆汤方出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是理气化痰的有效方剂。本文所用的方剂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及破血逐瘀的水蛭而成,全方共奏理气化痰、益气活血化瘀之功。加味温胆汤治疗缺血中风及出血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的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
- 加味小柴胡汤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研究加味小柴胡汤对酒精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酒精致肝损伤动物为模型,观察小鼠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探讨加味小柴胡汤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结果加味小柴胡汤能降低小鼠MDA,升高GSH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对酒精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改善肝组织病变有关。【关键词】加味小柴胡汤酒精肝损伤机制 Pro
- 祛寒之剂
气,补中首药,四君补阳,所以益气,〔参朮苓草〕四物补阴,所以养血,〔芎归芍地〕阴阳调和,则血气各安其位矣,半夏和胃健脾,麦冬清心润肺,苁蓉补命门相火之不足,桂附引失守之火而归元,于十全大补之中,而有加味,要以强中而戢外也。本方除茯苓、白朮、麦冬、川芎、熟地、苁蓉、名八味大建中汤,治同,本方除川芎、熟地、白朮、附子、苁蓉,加柴胡、细辛、陈皮、名乐令建中汤,治脏腑虚损,身体羸瘦,潮热自汗,将成劳瘵,大
- 从理中汤对血证的治疗谈脾统血的机理
),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曾长期服用六味地黄汤加止血之品,小便潜血未见好转。诊见患者面白少华,纳差,脐周常有隐痛,便常稀烂,舌淡红,苔薄白润滑,脉细偏数不耐重按。辨证属脾阳不足,不能统血所致。投理中汤加味,药用:炮姜10g,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0g。水煎服,日1剂。共进6剂,小便常规检查潜血消失,随访半年小便常规检查皆正常。 例3:患者,女,38岁,1998年6月初诊。人流
- 加味五金汤治疗结石症43例
自2002年以来,笔者以著名老中医俞慎初先生的验方加味五金汤为主加减治疗结石症43例,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18例,女25例;胆结石6例,肾结石37例;年龄18~69岁,病史3个月~5年,具有典型症状者37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胆囊内结石最大的为3.8cm×1.6cm,肾结石最大的为2.4cm×1.2cm,伴肾盂积水5例。 1.2
- 实验研究证实加味木防己汤治疗RA机制
河北大学医学部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显示,加味木防己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白细胞介素-1β(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有关。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学指标与RA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研究RA及筛选评价抗炎免疫药物的较
- 十一、肝热郁血
增痛.一日子禾公退,偕与往视,诊其左关弦急,乃肝热郁血.以逍遥散合左金丸处之,子禾恐其是胎,疑不欲服,余曰:必非胎,若胎则两月何至如是,请放心服之.勿为成见所误。乃服二帖,腹减气顺,惟月事不至.继以加味乌药汤,两日而潮来.身爽然矣,至是每病必延余,虽婢仆乳媪染微恙,皆施治矣。 注: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各一两(各10g) 香附炒,去毛二
- 加味胃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加味胃苓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证经验总结。方法加味胃苓汤由炒苍术、厚朴、炙甘草、白术、茯苓、桂枝、泽泻、黄芪、炒大黄、丹参组成。根据辨证进行加减,水煎服,日1剂,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胃苓汤,对照组根据病情运用保肝、支持、利尿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7%,总有效率97.6%;对照组分别为55%、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喜唾验案
炙甘草6克,沙参15克,炙杷叶15克,川连2克。服5剂后诸症显减。继以上方稍事加减,再服12剂痊愈出院。按:杜雨茂强调习古人之经验治今时之病,贵在灵活变通,有与病相宜者直用之,若与病不全相宜者当明其理,化其意,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通常达变,乃为至善。诚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古方加减论》所言:“能识病情与古方合者,则全用之;有别症,则据古法加减之;如不尽合,则依古方之法,将古方所用之药而去取损益之,
-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2喜唾
炙甘草6克,沙参15克,炙杷叶15克,川连2克。服5剂后诸症显减。继以上方稍事加减,再服12剂痊愈出院。按:杜雨茂强调习古人之经验治今时之病,贵在灵活变通,有与病相宜者直用之,若与病不全相宜者当明其理,化其意,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通常达变,乃为至善。诚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古方加减论》所言:“能识病情与古方合者,则全用之;有别症,则据古法加减之;如不尽合,则依古方之法,将古方所用之药而去取损益之,
- 朱南孙治疗女科顽症医案
气的调节与推动功能障碍等,都可造成冲任经脉不利,气血运行失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冲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是引起痛经的主要机理。因此,朱师治痛经“以通为主”。她从古方失笑散、通瘀煎、血竭散等化裁创制了一首专治血瘀型重症痛经的验方——加味没竭汤,疗效较显著。从80年代初起,她带领门人、研究生对该方治疗痛经的机理进行了从临床到实验的研究,其中“加味没竭汤对原发痛经中前列腺素及其相关因
- 加味泽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
加味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的78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所载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80例中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3.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个月;对照组78例,男35例,女43例,平均年龄52.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 大黄为君通里攻下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23例
选择老年人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根据其梗阻存在的病理基础,针对老年人肠痈气机不畅,败血浊气雍遏肠中,虚实夹杂的病机,拟定大黄为君加味大承汤,“陈坐去而肠洁,瘕尽而营卫昌”,不补而真补的法则,本院收治2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其中23例采用大黄为君加味大承汤治疗,大部分门诊治疗,不禁食,不使用抗生素,不输液,完成疗程23例,7天内治愈20例,占87%。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 加味再生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骨髓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疾病,造血组织功能衰竭综合征,以外周血全细胞减少,伴低增生性骨髓,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造血细胞过度减少为特征。笔者用2年时间,用加味再生汤治疗36例AA患者,对治疗前后的AA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骨髓病理学变化作了观察与分析,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AA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6~52岁,中位年龄24岁
- 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地黄汤(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香附、柴胡、当归、川芎、红花组成)内服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口服维生素C,外用氢醌霜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疗效
- 加味温胆汤治疗精神药物所致肥胖60例观察
剩等有关。精神药物所致的肥胖与食欲过量而致之肥胖,两者是同病异源或其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其因有待探讨,然我们认为中医之脾肾与西医消化吸收、内分泌机能及植物神经调节和水盐代谢等均有关,按中医异病同治原理,两者均可以脾论治。由于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致痰湿内生,脾失健运,痰湿停滞于肌肤则体态肥胖,基于对肥胖症发生的这一观点认识,在临床上按中医辩证施治原则,根据相关资料,选取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治疗
-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理中汤热一。十全大补汤补二十。温胃饮新热五。理阴煎新热三。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五君子煎新热六。理中丸热一。养中煎新热四。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胃关煎新热九。四君子汤补一。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六君子煎补五。补中益气汤补三十。白朮散和三十。生脉散补五六。人参养胃汤小四一。团参散小三五。益黄散和十九。人参清肺汤寒三六。三阴煎新补十一。参附汤补三七。五味异功散补四。安神丸寒一四三。茯神汤小六十。六味异功煎
- 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药流2例分析
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6h,见阴道少量出血,未见孕囊排出。同日加服抗菌素及加味生化汤。加味生化汤处方:当归30g,川芎10g,桃仁10g,益母草30g,炮姜6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5天。1周后,阴道出血止,仍未见孕囊排出。患者自述头晕、恶心、纳差、乏力等妊娠反应加重。复测尿HCG阳性。给予清理性刮宫处理,刮出少量宫内膜组织约5g,未见孕囊。即刻又复刮1次,仍未见孕囊。腹部B超检查子宫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分析
l,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者取肾俞、膀胱俞各2ml,单侧注射,每日1次,交替进行;输尿管下段结石者,取肾俞、三阴交,方法同前,进针过程中给予中、强刺激。 1.2.2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自拟加味排石汤:海金沙30g,金钱草30g,郁金10g,鸡内金10g,王不留行12g,川牛膝20g,大黄9g,瞿麦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石韦30g,车前子15g,益母草30g。随症加减:腰腹绞痛
- 加味地黄汤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
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复发率较高,据报道泌尿系结石治愈后复发率约为60%~80%…。我们对149例经外科手术或震波碎石治愈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加味地黄汤进行为期6年的恢复期预防复发治疗,与同期未接受“加味地黄汤预防复发治疗的15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味地黄汤具有明显的预防泌尿系结石治愈后复发的效果。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选择
- 治痰饮方
1.理饮汤治因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然必诊其脉,确乎弦迟细弱者,方能投以此汤。于术(四钱)干姜(五钱)桂枝尖(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片(二钱)生杭芍(二钱)桔红(钱半)川浓朴(钱半)服数剂后,饮虽开通,
- 加味益母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40例分析
【摘要】目的降低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增加完全流产率。方法 选择对照组、治疗组两组病人。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流产,治疗组在药物流产后服用中药加味益母汤。观察两组病人的完全流产率、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结果完全流产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9.03±3.22),对照组(19.33±4.23)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理冲汤在妇产科的临床运用
理冲汤是张锡纯所创,由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组成。具有健脾开胃、调气行血、消磨症瘕之功效。“治妇人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还治室女月闭血枯。并治男子劳瘵,一切脏腑症瘕、积聚、气郁、脾弱、胸闷,痞胀,不能饮食之症。临床笔者以此方加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不孕、恶露不尽症瘕等,获效
- 俞慎初加味五金汤治胆囊结石
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加味五金汤〕〔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用法
- 加味四物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2007年12月06日中医杂志2007年48卷6期515-517医学空间(MEDcyber.com)12月6日消息,加味四物汤对糖尿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有显著疗效。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中医杂志6月第6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采用符合糖尿病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76
- “调和众药”说甘草
平缓解法:如补中益气丸、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辛甘降气法: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复代赭汤等;辛甘温疏散风寒法: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等;辛甘凉疏散风热法:如桑菊饮、银翘散、升麻葛根汤;甘香理气法: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笔者常以甘草配方应用于临床而取效。在此仅总结酸甘化阴法的4点应用。酸甘化阴柔肝法用于各种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各种因肝阴虚而致的各种内科、妇科病变。常用甘草、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附〕连理汤
(汪庵《医方集解》)治伤暑泻而作渴。理中汤原方加黄连、茯苓。(原注云∶“外感盛暑,内伤生冷者,非此不可。”)连理汤方即理中(汤),黄连更与茯苓充。外伤盛暑内生冷,泻而作渴可为功。(理中汤,治汤可知其义仍责重于中脏有寒,故得用理中为主,加黄连所以清暑,茯苓所以渗湿,殊非因渴而加也。然则凡病渴者,皆当作热治,而泻而作渴者,半属亡津,仍当主以甘温生津止渴,与夫本湿标热,虽渴而不欲饮者,治宜苦辛杂用,寒热
- 加味牛榔汤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摘要】用行气导滞,功积泄热之“加味牛榔汤”治疗小儿厌食、腹痛、积滞、疳积与消化系统疾病56例,其中治愈4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关键词】加味牛榔汤;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碰到许多小儿,长期厌食、纳少,发育迟滞,或时发腹痛,但查无器质性病变,或有肠道寄生虫,或常感腹胀,纳少等消化系统疾病,从补益脾胃,理气导滞,消导食积等方法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使用笔者自拟方加味牛榔汤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 加味交泰汤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30例临床观察
睡眠障碍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主诉,失眠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笔者通过观察加味交泰汤对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心肾不交证型血压、失眠的治疗情况,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门诊部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失眠证属心肾不交型患者60例,年龄18~65岁。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2组,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理中汤
治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以及中寒霍乱,胃中寒饮,喜唾并宜服之。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各三两)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理中汤主理中乡,(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甘草人参术干姜,(人参、甘草焦之若子《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公元1644-1911年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118例分析
均年龄61.8岁。病后治疗组患者意识清醒者56例,浅昏迷4例,1度昏迷2例;对照组患者意识清醒者52例,浅昏迷2例,1度昏迷2例。其两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比较见表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1.2治疗方案两组均采取内科基础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营养脑细胞、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等,15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加味四物汤和牵正散,文火水煎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院内获得性霉菌性肺炎31例
体虚,内邪干肺,耗伤津液,故治以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方中半夏降气燥湿化痰,黄芩清热解毒,竹茹、枇杷叶清肺化痰,陈皮、枳实理气化痰,知母滋阴清热,地骨皮清热除蒸,太子参、沙参、麦冬益气养阴润肺,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对真菌有抗菌作用,知母对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沙参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地骨皮增加免疫功能,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抗菌及增加机体免疫之作用。 作者:钟明美
- 理中汤临床新用
董飞侠 理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方中以辛热之干姜为君,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为臣药,补气益脾;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补土,诸药配合,中焦之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常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阳虚失血、小儿慢惊、胸痹、病后喜唾、呕吐、腹泄、胃脘痛等疾病。综观本方,虽治多病,究其实
- 《祖剂》:[卷之三理中汤]石膏理中汤
即理中汤中加火石膏(一两)治霍乱后转筋者《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祖剂》:[卷之三理中汤]连理汤
即理中汤中加茯苓黄连治伤寒阴症而渴《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寒门(儿科)]理中汤(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治脏腑中寒,四肢强直。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水煎服。一方干姜橘红半夏白术(麸炒)浓朴(姜汁炒)茯苓桂心甘草水煎服。一方用食盐,同吴茱萸炒,绢包,熨儿脐腹。《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加味茯苓汤治疗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22例疗效观察
)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约有95%~97%的肥胖症患儿不伴有明显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为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由于儿童期处于特殊生理阶段,故不宜采用消耗类药物治疗、变相饥饿疗法及外科治疗等方法。笔者跟随导师张卉主任医师观察自拟经验方加味茯苓汤结合运动、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儿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2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