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概述
交经八穴即八脉交会穴[1][2]。出《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八脉八穴等[3][4]。为经穴分类名[4]。
3 交经八穴的内容
八脉交会穴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3]。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遥阴蹻脉)[3]。
4 交经八穴的临床应用
这些穴位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3]。如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3]。
5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9.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7.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
古籍中的交经八穴
- 《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序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然不知孰氏之所述,但序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之弥验。予少时尝得其本于...
- 《普济方·针灸》:[卷二针灸门]窦太师针灸法流注八穴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然不知郭氏之所术。但书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往用之弥验胜数哉。予嗜此术...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经穴发明]胆腑图
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凡四十三穴,左右共八十六穴。瞳子(一名太阳,一名前关)去目...
-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一]图注内经手阴阳六经之脉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此言交经之支。别从前支脉上颊之处。复上。抵鼻。至目内之睛...
- 《针灸大成》:[卷四]三衢杨氏补泻
交迁,根据师口诀分明说,目下教君疾病痊。口诀五脏交经。五脏交经须气溢,候他气血散宣时,苍龙摆尾东西拨...
- 更多古籍中的交经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