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胶浆剂 (最后修订于2015/1/7 2:20:05)[共95字]
摘要:由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凝胶剂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及意义
2006年05月31日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Vol.6No.5P.366-368,375,11(安徽)为了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0例良性、23例交界性和37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结果黏蛋白MUC2和MUC5AC表达水平随卵巢黏液性肿瘤恶
- MUC4在Barrett食管高度上皮内瘤形成中表达增加,该作用与促凋亡基因Bax/Bcl-2比值有关
入47例BO患者,其中16例没有上皮内瘤形成,6例有高度上皮内瘤形成(HGN),15例有浸润性腺癌。从鳞状上皮、Barrett上皮或怀疑为HGN或腺癌的组织获取活检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测定MUC1-4,MUC5AC,MUC5B,MUC6,Bax,和Bcl-2mRNA。采用免疫印迹检测MUC2,MUC5AC和MUC6蛋白。结果显示,在BO瘤形成发展的各个时期粘蛋白表达变化很大。除MUC4外
- 肺病加重时囊性纤维化气道分泌物中MUC5AC和MUC5B粘蛋白增加
2007年04月20日AmJRespirCritCareMed.2007Jan25;[Epubaheadofprint]10囊性纤维化(CF)认为与分泌粘液增多相关,因此主要的气道凝胶形成粘蛋白MUC5AC和MUC5B认为也相对于非CF分泌增高。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粘蛋白在CF疾病稳定时分泌减低。为确定这些粘蛋白在CF疾病恶化时分泌是否增加,研究人员收集了11例CF患者分别在疾病稳定期和恶化期的
- Cdx2和MUC2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的表达
2007年04月18日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Vol.23No.5P.355-3577(天津)为了研究Cdx2和MUC2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表达,探讨3种食管黏膜疾病的内在关系。研究者选取反流性食管炎30例、Barrett食管18例及食管腺癌2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食管上皮黏膜2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和MUC2的表达,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x
-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血MUC1基因定量表达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Mucin1(MUC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MUC1mRNA在NSCLC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NSCLC病人外周血中MUC1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t=2.01,P0.05)。NSCLC病人外周血中MUC1mRNA表达与NSCLC的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F=25.
- 利宁凝胶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体会
自2004年5月~10月对78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应用利宁凝胶,78例患者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24~62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36,术后创面干燥,无渗血。 利宁凝胶是一种白色半透明流动性胶浆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丁卡因,起效时间2min,具有润滑止痛作用。以前我们只应用于肛镜检查前,自5月份开始应用于混合痔术后。 1.2应用原则和方法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多为开放性切口,术后渗血明显血管外露
- 止泻散药理实验研究
肠推进率均比正常组小,说明止泻散各剂量组均能松弛小鼠平滑肌,且呈量效关系,对胃肠道推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2对新斯的明引起肠亢进的影响[2]取50只雌雄兼用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止泻散低、中、高剂量,苯乙哌啶组,空白对照组剂量均同上。按上述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前小鼠禁食12h,灌胃给药30min,各组每只小鼠灌胃炭末阿拉伯胶浆剂0.25ml/10g,用药后15m
- MUC5AC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5年07月21日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467-4699国内(南京)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大肠肿瘤组织中MUC5AC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研究者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例正常大肠黏膜及60例大肠肿瘤石蜡包埋标本中MUC5AC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PBS代替—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正常大肠黏膜几乎不表达MUC5AC蛋白。肿瘤组织中MUC5AC的总阳性率为46.67%(28/60)
- 人气道上皮细胞中E-cadherin促进EGFR-介导的细胞分化及MUC5AC粘蛋白的表达
E)细胞上也有同样的粘蛋白表达。近期,他们又证实在NCI-H292细胞中有一种细胞表面黏附因子E-cadherin促进EGFR-介导的粘蛋白产生。这增加的EGFR配体,TGF-,在稠密的环境中会使MUC5AC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稠密培养基中的MUC5AC-阳性细胞包含了2NDNA,但并没有溴脱氧尿苷,提示它参与了细胞的分化。为证实E-cadherin在其间的作用,他们在稠密培养基中的NCI-H2
- NSCLC术后病人外周血MUC1mRNA和CK19mRNA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黏蛋白1(MUC1)mRNA、角蛋白19(CK19)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NSCLC病人(肺癌组)的外周血MUC1mRNA、CK19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10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对照。结果肺癌组外周血MUC1mR
- 现代药物剂型分类
(一) 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混悬剂、乳浊剂。 (二)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 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
- 四、处方常用拉丁词缩写与中文对照表
Liq.Liquor,liquidus溶液,液体的Lit.Litrum升LotLotio洗剂Mist.Mistura合剂Ml.Millilitrum毫升Mg.Milligramma毫克Muc.Mucilago胶浆剂NNocte夜晚n.et.mNocteetmane在早晚Neb.Nebula喷雾剂o.d.Omnidie每日O.D.Oculusdexter右眼O.L.Oculuslaevus左眼O.
- 关于做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实行计算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称填写 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颗粒剂丸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滴丸剂橡胶膏剂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气雾剂膜剂溶液剂(内服、外用)混悬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膏药乳剂露剂茶剂中药饮片栓剂胶浆剂醑剂擦剂洗剂涂剂涂膜剂糊剂滴耳剂滴鼻剂洗眼剂透析液散剂锭剂煎膏剂(膏滋)胶剂糖浆剂口服液合剂火棉胶剂甘油剂海绵剂 (2)原料药必须填写通用名称,在其之后加上“原料药”字样。 (3)诊断试剂或试
- 中药“附归参汤”修复混合菌所致小鼠输卵管炎性狭窄的病理改变
效已为国内外很多学者所重视。国外有用大鼠[3]、兔[4]及猴[5]等动物,接种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致炎症建立输卵管炎动物模型的报道。国内制作慢性输卵管炎症动物模型最初多借鉴输卵管绝育术[6],用苯酚胶浆剂[7]注入单侧大鼠子宫,另侧子宫做自身正常对照,制作子宫内膜粘连模型。也有采用30%的苯酚糊剂0.05~0.1ml[8]注入家兔双侧输卵管,制作家兔化学损伤性输卵管炎症模型。虽然病理结果有慢性炎症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术及拔尿管时的作用观察
的成功率100%。 3讨论盐酸丁卡因胶浆为长效的酯类局麻药。脂溶性高,渗透力强,在体内大部分经肝脏代谢为对-丁氨基苯甲酸与二甲氨基乙醇,然后再降解或结合随尿排出。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主要用于食管、尿道、阴道、肛门、直肠等插管局部麻醉。使用时很方便,不需要消毒,直接开盖就可以用。所以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和拔难以拔出的尿管,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润滑尿道,提高了一次导尿成功率
- 水合氯醛
伴有显著兴奋的精神病及破伤风痉挛、士的宁中毒等。用法用量口服或灌肠:常用量,一次0.5~1.5g;极量,一次2g,一日4g。睡前1次口服10%溶液5~15ml(一般服10ml)。以多量水稀释并添加胶浆剂(掩盖其不良臭味,避免刺激)后服用,或服用其合剂(加有淀粉、糖浆等)以减少刺激性。抗惊镇痉:多用灌肠法给药,将10%溶液15~20ml稀释1~2倍后1次灌入。注意事项(1)本品刺激性强,应用时必须
- 关于征求鞣酸小檗碱等药品国家标准(草案)意见的函
含片(盐酸氯己定喉片,盐酸洗必泰喉片,消炎喉片,喉宁片,洗必泰含片)46.盐酸奥布卡因(盐酸丁氧普鲁卡因)47.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盐酸丁氧普鲁卡因滴眼剂)48.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盐酸丁氧普鲁卡因胶浆剂)49.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复方磷霉素钙胶囊)50.新鱼腥草素钠(新鱼腥草素)51.盐酸春雷霉素52.复方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53.四环素甲氧苄啶胶囊(复方四环素胶囊)54.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
- 利多卡因胶浆作用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利多卡因胶浆为粘膜表面麻醉剂,兼有祛泡沫、麻醉及润滑作用。本文通过574例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和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病人做了胃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2001年10月1日—30日做胃镜检查者利用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麻醉为对照组,共计278人,男186例,女92例,年龄12~80岁。将2001年11月1日—30日做胃镜检查者服用利多卡因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尿潴留导尿术中的作用观察
导尿,按顺序分组,对比观察48例,统计成功例数。结果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与传统石蜡油导尿一次性成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建议在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导尿术中常规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关键词】丁卡因胶浆;导尿术;成功率TetracainehydrochloridemortaronurineretentionincatheterizationTANGYuan-hong.QingshenCountyC
- 利多卡因胶浆在尿管置入中的应用
【关键词】利多卡因胶浆;尿管;应用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外科护士经常会遇见一些尿管置入困难的病人,面对这种问题,以前我们会用利多卡因注入狭窄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再注入消毒石蜡油进行充分润滑,这样做可以使一些难以置入的尿管顺利置入,但是这种方法要分两部进行,所以作用时间就要长些,而且利多卡因作为表面麻醉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问题从2009年6月份开始,遇有前列腺增生患者和高度紧张而致尿管无法正
- 利多卡因胶浆在小儿无痛输液中的应用
能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病人因疼痛扭动肢体造成穿刺失败,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护患矛盾。我院将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20名2~10岁以下患儿,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例。一组(标准组)不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另一组(观
- 利多卡因胶浆减轻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减轻术后留置导尿刺激症状的有效性。方法97例病人均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9例在插管前用2%利多卡因胶浆5ml浸湿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15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48例为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完全无不适(75.5%)、轻度不适(14.3%)、中度以上不适(10.2%),
- 利多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应用200例分析
利多卡因胶浆含2%的盐酸利多卡因,并含适量的洗必泰做杀菌剂,是一种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可同时起局部润滑和麻醉作用。我院于2003年1月~12月间在扩张宫颈时试用利多卡因胶浆,达到扩张宫颈、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之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与分组为便于观察及提高资料的准确性,我们固定手术医师及助手,选择门诊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随机分成研究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正式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汉语拼音:YansuanLiduokayinJiaojiang 标准号:WS1-272(X-31)-88 拉丁文或英文:MUCILAGOLIDOCAINIHYDROCHLORIDI 主要活性成分:含盐酸利多卡因(C14H22N2O·HCl)本品中可加适量二甲基硅油作消泡剂。 性状:淡黄色的粘稠液体 鉴别: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利多卡因0.3g),置盛有15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试验研究
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菌种均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培养基及稀释剂 2.1培养基的制备按干燥培养基瓶的标签标示方法配置。 2.2稀释剂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氯化钠溶液。按CP05版规定配制及灭菌。 3方法与结果 3.1菌液制备取大肠埃
- 笑气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供应装置:将浓度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置入钢瓶内,钢瓶连接一个能随呼吸而启闭的自动活瓣,然后用螺纹管连接到面罩(深圳特种气体厂)。盐酸丁卡因胶浆主要成分:盐酸丁卡因,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有过敏者禁用(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3方法在扩宫前宫颈管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的同时开始手持面罩扣住口鼻,做深呼吸等2~3min后,开始手术。当术者出现入睡,甚至有的出现笑声,停止吸入。
- 甲硝唑胶浆含漱液
日三次,连用7天。对于冠周炎,单纯性牙周炎(牙周袋≥5毫米)者,在含漱的同时,需用原液对龈袋盲囊及牙周袋进行局部冲洗,每牙2毫升,每日一次,连续冲洗三天,对于慢性牙龈炎、单纯性牙周炎(牙周袋<5毫米)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不宜口服,含漱时须稀释后使用。 剂量: 标示量: 类别:抗厌氧菌药。 制剂: 规格:25ml∶0.125g。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有效期:暂定二年作者:
- 对于64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体制性研究
瘤患者,包括28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IPMN),12例浆液性囊性肿瘤(SCN),11例粘液性囊性肿瘤(MCN),11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以及2例囊性变性的实体瘤,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UC1,MUC2,MUC4,MUC5AC,MUC6以及其他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可见,IPMN和交界区域的腺瘤类型MUC2和MUC5AC高表达,相比之下,IPMN浸润癌显示MUC1免疫反应性。SCN则主
- 研究人员发现胃部特殊蛋白质
究报告发表在《PLoSPathogens》杂志上。据研究人员SaraLindén介绍,大约有一半的人胃部都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人出现胃溃疡或是胃癌。研究人员在胃部发现一种命名为MUC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能够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起到防御作用。胃部表面的MUC1蛋白的结构类似于“从低矮的灌木丛长出的一棵大树”,因此,当幽门螺旋杆菌与MUC1蛋白连接后,该细菌就很少能够感染胃壁细胞。但
- 发现对胃溃疡起重要防御作用的蛋白质
究报告发表在《PLoSPathogens》杂志上。据研究人员SaraLindén介绍,大约有一半的人胃部都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人出现胃溃疡或是胃癌。研究人员在胃部发现一种命名为MUC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能够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起到防御作用。胃部表面的MUC1蛋白的结构类似于“从低矮的灌木丛长出的一棵大树”,因此,当幽门螺旋杆菌与MUC1蛋白连接后,该细菌就很少能够感染胃壁细胞。但
- PromoterAnalysisandAberrantExpressionoftheMUC5BGeneinDiffusePanbronchiolitis
ivityofmucingenesmaybealteredinDPB.Weanalyzednucleotidesequencesofregulatoryregionofsixmucingenes—MUC1,MUC2,MUC4,MUC5AC,MUC5B,andMUC7—anddetectedtheirpromoterpolymorphisms.Amongthem,theinsertion/dele
- 美研究显示抗上皮粘蛋白抗体可能抵抗卵巢癌
05年05月30日(医业网)4研究人员在5月《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和预防》杂志(CancerEpidemiolBiomarkersPrev2005;14:1125-1131)上报告,上皮粘蛋白(MUC1)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包括卵巢癌。而抗MUC1抗体可能有减小癌症风险的作用。如第一作者、波士顿布莱罕妇女医院的克拉姆(DanielW.Cramer)告诉路透社记者的,“我们的研究强烈表明,与此
-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和骨髓中肿瘤细胞分子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相关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1例肺癌病人、10例肺良性病变者和8名健康人外周血、骨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1例肺癌病人中10例检测到外周血中有MUC1mRNA表达,检出率32.3%;7例骨髓中有表达,检出率22.6%;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肺癌组
- 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活检组织中粘蛋白表达检测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评价
2008年08月27日《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27卷9期-581-584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8月27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检测粘蛋白(MUCl、MUC2、MUC5AC)在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EUS-FNA)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评价其对胰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收集54例胰腺占位病变的EUS-FNA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粘蛋白(MUCl、MUC2、MUC5AC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草部上]罗浮参
罗浮山志∶罗浮所产人参,殊与本草人参不类,状如仙茅。叶细茎圆,有紫花,三叶一花者为仙茅。一叶一花者为人参。根如人字,色如珂玉,煮汁食之,味与参无别,但微有胶浆耳。味甘带苦,生津养胃,补虚羸,润肺。《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 日发现肺腺癌的预测因子
中国医药报讯日本Hiroshima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报道,一个血清标记物的被称为SLAK的组成部分可作为患肺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KL-6/MUC1是由一种经常在腺癌中观察到的跨膜黏液素(MUC1)和一种作为肺肿瘤抗原的糖蛋白(KL-6)组成的。根据6月15日的《国际癌症杂志》报道,研究者在103名...作者:
- 提倡母乳喂养的新证据
奶来说可以给婴儿带来许多益处,包括降低腹泻、皮疹、过敏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一直不清楚。 他们收集人类母乳和牛奶样本并分析其中乳脂组成发现,母乳脂肪颗粒外面包有两种不同的糖蛋白MUC-1和MUC-4。 一些研究证明,这些糖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中作为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附着点的某些受体,因此具有预防感染作用。而牛奶中缺乏这些蛋白,因此不具有与母乳相同的抵抗疾病
- No期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巴结无转移癌(pN0期)食管癌根治切除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3例pN0期食管鳞癌患者166枚根治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pN0)区域淋巴结的黏蛋白1(MUC1)基因mRNA进行检测,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术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监测肿瘤的早期复发,比较pN0.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与否的肿瘤患者复发率差别。结果显示,18例患者(42%)的2
- Humanpreocularmucinsreflectchangesinsurfacephysiology
wasassessedbygelfiltrationonSepharoseCL2B.Results:SurfacefluidandmucuscontainedsolubleformsofMUC1,MUC2,MUC4,andMUC5ACandalsothesamespeciesrequiringDTTsolubilisation.ReactivitywithantibodiestoMUC2andM
- 人泌尿系上皮肿瘤疫苗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获得MUC1糖链抗原模拟表位。方法利用纯化获得的Ma695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及氨基酸分析,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经3轮筛选,获得了14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KHYDPFHHRMPQ,QADTARSVALAG,VPSKPDLHVRSI,MTPIHY
- 英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扩散机制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两种蛋白质在癌细胞扩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利物浦大学8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液中一种名为“上皮黏蛋白1”(MUC1)的大蛋白质在癌细胞周围会形成保护罩,阻止癌细胞扩散;另一种叫做“半乳糖结合蛋白3”(GALECTIN-3)的小蛋白质,则会攻击“上皮黏蛋白1”,破坏保护罩,使得癌细胞在体内蔓延。 研究人员说,癌细胞附着到血管壁上是癌细胞
- 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乳腺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或加强机体内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TAAs)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调动宿主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并破坏癌细胞。乳腺癌组织表达多种TAAs,包括HER-2/neu(c-erbB-2)、MACG-1和MUC-1等,机体针对这些TAAs产生一定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应用于临床试验的免疫反应治疗有两种。 全肿瘤细胞疫苗科学家们将编码促进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的基因直接在体内转染到肿瘤细胞内,或在
- DifferentialRegulationbyGlucocorticoidofInterleukin-13–inducedEosinophilia,Hyperresponsiveness,andGobletCellHyperplasiainMouseAirways
nophilaccumulation,gobletcellhyperplasia,andAHRafterIL-13administrationintotheairwaysofmiceinvivo.MUC5ACgeneexpression,amarkerofgobletcellhyperplasia,wasalsoanalyzed.IL-13alonedosedependentlyinducedA
- 健胃愈疡颗粒对复发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黏蛋白5ACmRNA的影响
2006年04月21日中医杂志2005年第9期4(长沙)为了观察不同药物干预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中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溃疡复发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采用Okabe改良法制做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Watanabe法复制胃溃疡复发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胃黏膜组织MUC5ACmRNA的表达。结果(1)在灌胃后第10天健胃愈疡
- 研究发现:一种粘液素可抑制肠道寄生虫
全球有约10亿人饱受寄生虫病的困扰,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肠道寄生虫更是人口死亡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元凶。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Muc5ac的粘液素对于寄生虫具有致命作用,可有效驱除寄居于人体的多数肠道寄生虫。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研制出针对寄生虫病的新疗法,为10亿人带来福音。 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都裹着一层厚厚的粘液,这种粘液由盐分、水以及粘液素组成,具有类胶体的性质。英国曼彻斯特
- 英国科学家研究有进展:发现癌细胞扩散机制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两种蛋白质在癌细胞扩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利物浦大学8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液中一种名为“上皮黏蛋白1”(MUC1)的大蛋白质在癌细胞周围会形成保护罩,阻止癌细胞扩散;另一种叫做“半乳糖结合蛋白3”(GALECTIN-3)的小蛋白质,则会攻击“上皮黏蛋白1”,破坏保护罩,使得癌细胞在体内蔓延。研究人员说,癌细胞附着到血管壁上是癌细胞扩散的关
- Distinctive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xtracellularRegulatedKinase-Independentand-DependentSignalingPathwaysintheInductionofAirwayMucinBa
【摘要】Elevatedexpressionofgel-formingmucin(MUC)genesMUC5ACandMUC5Bisamajorpathologicalfeatureinvariousairwaydiseases.Inthisstudy,weshowthat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isapotentstimulatorforMUC5Bg
- 通过对基因表达数据分析进行的连续分析发现在具有肠内表型的胃癌中claudin-18基因表达下调
中,18例(90%)发生了claudin-18表达量降低。146例胃癌中84例(57.5%)发生了claudin-18表达量降低,而且与65例晚期胃癌的低存活相关(p=0.0346)。此外,通过对MUC5AC,MUC6,MUC2和CD10进行免疫染色检查了GC胃和肠内表型的表达量。38例仅表现出肠内特征的GCs中,28例(73.7%)观察到了claudin-18下调,而剩余的108例中56例(5
- 超级抗癌疫苗光亮
胞。但是,正因为癌症细胞来自机体本身,所以免疫系统一般不会识别而发起攻击。 由梅奥(Mayo)研究所的桑德兰·甘德勒(SandraGendler)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在小鼠体内培养出一种MUC1蛋白过度表达的肿瘤。这种与肿瘤相关的MUC1蛋白是特殊的、结构更短的碳水化合物,与正常细胞无关。 MUC1是一种高糖基化、高分子量蛋白,又称附膜蛋白,广泛分布并异常丰富地表达于癌细胞表面,在癌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鬼芋
罗浮志∶深谷中产,物如薯芋状,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胶浆,锅煮成膏,待冷则凝结如饼块,一复剖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饱,一芋所煮,可充数十人之腹,故称鬼芋焉。芋有四异,初生不借根苗,叶上朝露着地,即成种子,一异也;采制不令妇人鸡狗见之,见即化水,二异也;磨时煮时匕须顺旋,逆之即化水,三异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数,四异也。闻庐山衡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气道黏液高分泌过程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洗液(BALF),采用ELLA、ELISA、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蛋白、Muc5ac和核因子-κB(NF-κB)等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可以使大鼠气道上皮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使BALF中性粒细胞增高、黏蛋白含量增多、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T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