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健忘(amnesia[1])为症状名[2]。是指以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见《严氏济生方》卷四。亦称善忘、喜忘[4]、多忘。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者不同[5]。历代医家认为本病与心脾肾有关。《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曾经指出:“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健忘证治》说:“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来者,是也……二者通治。”可见本病多由心脾不足、肾精虚衰而起。盖心脾主血,肾主精髓,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则阴血损耗;房事不节,精亏髓减,则脑失所养,皆能令人健忘。高年神衰,亦多患此。
5 健忘的病因
多因心、肾、脑髓不足所致。
《医林改错·脑髓说》:“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
6 健忘的辨证治疗
健忘常与不寐并见,二者在病因证治方面亦有密切联系,治疗原则一般以养心血、补脾肾为主。须交通心肾。
6.1 健忘·痰浊上扰证
健忘·痰浊上扰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phlegm-turbidity)是指痰浊壅盛,扰及心神,以健忘嗜卧,头晕胸闷,呕恶,咳吐痰涎,苔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6.2 健忘·肝气郁结证
健忘·肝气郁结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是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健忘心悸,胸闷胁胀,善惊易恐,喜太息,苔薄,脉弦细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6.3 健忘·血瘀闭阻证
健忘·血瘀闭阻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blood stasis)是指瘀血阻滞脑络,以遇事善忘,心悸胸闷,言语迟缓,神思欠敏,表现呆钝,面唇暗红,舌紫暗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血瘀于内,喜忘如狂者,用代抵当丸。
6.4 健忘·心脾两虚证
健忘·心脾两虚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是指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以健忘失眠,精神疲倦,食少心悸,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思虑伤脾者证见精神疲倦,食少心悸,不寐健忘。治宜补养心脾,用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主之。
6.5 健忘·肾精亏虚证
健忘·肾精亏虚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essence insufficiency)是指肾精亏虚,心神失养,以健忘,形体疲惫,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肾精亏耗者证见腰酸乏力,甚则滑精早泄,若阴虚则舌红,脉细数,用六味地黄丸[备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诳直诀》):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加酸枣仁、五味子、远志、菖蒲之类,若阴阳两虚,舌淡,脉沉细者,则六味地黄丸加鹿角胶、苁蓉、巴戟天、紫河车等品。
6.6 健忘·心肾不交证
健忘·心肾不交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是指心火肾水,上下不交,以遇事善忘,腰酸腿软,或有遗精,头晕耳鸣,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6.7 健忘·年老神衰证
健忘·年老神衰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senile neurasthenia)是指年龄较大,心神衰退,以遇事善忘,形体衰惫,神志恍惚,气短乏力,腰酸腿软,纳少尿频,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年老神衰而健忘,多属生理衰退的现象,与因病而致健忘不同,药难取效。
年高神衰者,用加减固本丸。
6.8 健忘·痰瘀闭阻证
健忘·痰瘀闭阻证(amnesia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 and static blood)是指痰停血瘀,痹阻心神,以遇事善忘,兼语言迟缓,神思欠敏,表情呆钝,舌有瘀点,苔白腻,脉滑或细涩等为常见症的健忘证候。
6.9 素体不足,劳心过度
7 健忘的推拿治疗
健忘多因思虑过度、脾虚生化乏源、心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治疗的方法应是养精填髓、益气养血、化痰通窍、滋阴补肾、祛痰醒脑。除了药物及食物治疗外,推拿治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6]。
7.1 选穴
7.2 操作方法
拿头顶,按揉颞部(太阳穴)、视神经交叉点(风池穴),摩面、梳头数次。拿颈项(肩井穴),脑为元神之府,颈项上承头面,下续躯干,活动多而易劳损,头面颈项按摩具有祛风通络,宁神开窍的作用。左右结构:㨰揉脊柱(督脉),按揉夹脊(膀胱经线),重点按揉腰骶部(肾俞、命门、腰阳关、命门)。
督脉主一身之阳,夹脊属太阳膀胱经,腰为肾之府,肾藏先天之精,故腰背部保健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防衰老的作用。擦胸揉腹,顺时针方向摩腹,揉胃脘,摩脐,揉天枢,摩丹田,按揉足三里、三阴交。
8 健忘患者日常保健
利用日历、便签纸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信息,用有规律的生活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患者应多参加集体生活,避免生活孤单,应在家人的陪同下,适当地参加一些体力锻炼,如每天坚持30分钟的慢跑等,它可以让患者体质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充分,脑部得到的营养和氧气更多。
9 医案
李某,男,76岁。记忆力进行性下降1年佘,伴有失眠、,心情焦虑,曾行内科治疗,效果不显著。按照上法治疗,每天1次,1星期治疗6次。1个月后患者感觉神清气爽,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自我感觉近期记忆力无下降。继续治疗。
11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9.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8.
-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6.
- ^ [6]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