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剑突下心包开窗术 (最后修订于2016/9/20 22:58:42)[共735字]
摘要:
心包伤可为胸膜—心包撕裂伤和膈—心包撕裂伤两类。前者可因钝器从前后方向撞击引起心包、左或右侧胸膜—心包撕裂;同时可造成心肌挫伤。膈—心包裂伤则常与膈肌破裂共存。单纯心包撕裂伤,若破口小,可产生血心包或急性心脏压塞;若破口较大,最危急情况是出现心脏脱位和疝入胸膜腔,称心包疝。膈心包裂伤时腹腔脏器还可进入心包腔,后者称为心包内膈疝。脱位的心脏,或腹腔脏器若在破裂口发生嵌顿均可引起严重循环功能障碍(图6.1.1.1.1.2-0-1,6.1.1.1.1.2-0-2)。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辅助剑突下切口的微创漏斗胸矫治术
【摘要】目的总结无腔镜下三切口手术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及经验。方法应用双侧胸壁及剑突下三切口手术方法对9例漏斗胸病人进行矫治。结果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2例植入2枚支撑架,余病人均植入1枚支撑架,均大致达到正常胸廓的形态。结论无腔镜下三切口手术矫正漏斗胸安全易行,近期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尝试和推广。【关键词】漏斗胸;微创;三切口Thexiphoidincision-assistedminimal
- CT游离气体征在早期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14例成人胃肠穿孔的CT表现。结果14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5例,肠缺血坏死致回肠、结肠穿孔3例,直肠肿瘤梗阻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12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6例,腹膜后间隙积气4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较立位腹平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多少,并能为胃肠穿孔部位的初步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关
- 慢性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1%,但因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这项技术似乎已被放弃。 5.6外科治疗手术治疗慢性心包积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方法,并且可以摘取心包组织用于病因诊断。三种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手术方法包括:剑突下心包开窗术、胸廓切开心包开窗术、心包切除术。有人认为剑突下心包开窗术较胸廓切开心包开窗术更好,因为单独心包引流很少受到肺粘连的影响。通过对长期存活者及复发者观察,不同引流过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表明剑突下途
- 三维实时超声诊断剑突至耻骨联合上联体双胎畸形1例
【关键词】联体双胎畸形 1病历摘要 孕妇,30岁,孕15周,平素健康月经周期规律,本次妊娠早期无感染及药物接触使。本次产前常规产检,超声检查显示:羊膜腔内可见两个胎头,两颅骨光环完整,身体自剑突至耻骨联合以上相连,仅见一心脏及肝脏回声,心脏结构显示欠清晰,但搏动规则,节律规整,胎心率为151次/min,肝脏结构显示清晰,余脏器显示欠清;两脊柱连续整齐,两胎儿四肢独立;双顶径分别为30mm、32m
- 摩擦剑突穴能防癌吗?
最近,又发现了一种可防癌的健身方法——早晚用干毛巾或手掌,自颈下至前胸剑突处来回磨擦100~200次,直到发热。此法乃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 医学上认为,胸腺是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中枢器官之一。通过它所分泌出来的某些物质,具有强大的御病和抗癌作用。当胸腺受到刺激后,所产生的抗癌物质要比平时增加数倍。因此,不断提高胸腺功能,人的免疫力将会大大得以提高。作者:不明
- 非洲黑人心包内留置导管引流对顽固性心包积液40例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套管的动脉穿刺针行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的效果。方法本文采用带套管的动脉穿刺针行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反复引流心包积液并行心包内注药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患者40例(男12例,女28例)。结果40例患者,平均留管时间15天;引流量平均3065ml。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本法具有效果好、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的特点,适用于中~大量顽固性心包积液需反复穿刺引流者。可长时
- 第七节 心脏大血管创伤
数天或数周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心房壁较薄,伤口不易自然止血,可能比心室损伤更为严重。 仔细了解致伤物和伤道,对心脏穿透伤的诊断很有帮助。“心脏损伤危险区”上界自锁骨,下界至肋弓,两侧为锁骨中线。凡在此危险区内和剑突下的穿透伤均应想到可能致心脏损伤,颈根部、左季肋部和腋、后胸部的枪弹伤亦可能引起心脏损伤。 休克可因大量失血亦或心包填塞所致,或者二者兼有,不易鉴别。一般来说,失血性休克出现
- 穿透性心脏外伤
进胸,必要时可切断第四、五肋软骨,以增加显露。创伤进口在右侧者,则于右侧采用前外切口。如一侧显露不佳,可延伸切口,至对侧横断胸骨,并结扎胸廓内血管。疑有心包内大血管损伤者,宜做正中切口。前述的剑突下心包开窗术除用于诊断和急救外,亦可在拟定手术时先实施,待发现有血心包,再延长切口,做胸骨下右劈开。5.心脏修补术 在心包压塞时,心包张力极高,一旦切开减压,血液涌出,患者即可有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善,应迅速
- 床旁B超诊断主动脉夹层瘤1例
虑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抢救室。行床旁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使用仪器LOGIQ-100,频率3.5MHz手提式B超机,所见胆囊大小正常,底部见一直径2.2cm结石。肝、胆管、胰、脾、双肾(-)。剑突下横切扫查胰腺时,发现腹主动脉内有一弧形光带(图1,右),纵切腹主动脉自膈下至脐(髂总动脉平面)见一长条状光带,距前壁约0.8~1.0cm(图1,左),随血管搏动而漂动,主动脉管径中段宽约2.2cm
- 后腹膜皮样囊肿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0岁。突发性剑突下疼痛16h来院,伴腹胀、发热,大小便正常,既往有胃部不适、反酸、嗳气病史。查体:T37.2℃,P90次/min,BP135/85mmHg,腹部膨隆,右侧为重,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右侧腹部饱满,未触及明显肿块,叩诊实音,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1.6×109/L,分叶85%,尿常规无异常。B超:肝胆胰、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右侧腹部巨大囊肿45cm×2
- 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剧烈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10h。该患者于工作中突然出现剧烈剑突下疼痛同时伴恶心呕吐,发病4h急诊入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给予溶栓抗凝扩冠治疗,病情加重,急诊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17年余。否认其他疾患史。入院查体:BP150/90mmHg(右侧),120/60mmHg(左侧),R20次/min,P110次/min。意识清,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向左
- 小儿腹痛360例病因分析
、电子内镜检查。结果腹内病变所致腹痛占71.4%,腹外病变所致腹痛占22.5%,诊断明确93.9%,诊断不明6.1%。结论引起小儿腹痛病因多种,以腹内疾病为主。其中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和溃疡是引起小儿剑突下、中上腹和脐周腹痛的主要原因。诊断需结合病史、全面体检、并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 腹痛为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特别对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慢性腹痛,开始不一定能引起家长的
- 小儿肝母细胞瘤2例
块而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查体:生长发育尚可,营养差,消瘦,表情淡漠,贫血外貌。心率118次/min,节律正常,心前区可闻及Ⅱ级左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剑突下偏右侧可见一4.0cm×4.0cm包块,腹壁皮肤正常,肝大,肋下6.0cm,剑突下4.0cm,质地硬,可触及约10cm×5.0cm包块,表面凸凹不平,无搏动感,活动差。 B超:肝体积增大,右叶为
- 调肝清胃顺升降治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走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剑突下烧灼感、灼痛、吞咽困难、泛酸或呕吐等。本病可由感染、化学刺激物、物理损伤引起,亦可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 辨治方药 本病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或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危险性?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是胆道在结石、寄生虫、肿瘤、狭窄等基础上,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的一种胆道疾病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突然发生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继则寒战及弛张型高热,伴有恶心、呕吐,多数病例出现轻重不等的黄疸。病情发展迅速,近半数病人很快出现烦躁、谵语或嗜睡、昏迷以及血压下降和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表现。体温可高达40℃以上,脉搏加快,剑突下及右上腹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有时可摸到肿
- 胆道蛔虫致急性胰腺炎1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于2005年9月20日入院。该患者于2天前无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经门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炎”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该患者再次出现剑突下疼痛剧烈难忍,自诉呈刀割样,阵发性加重向后腰部放射。剑突下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值班医生考虑不能除外“胰腺炎”,遂给予腹部B超及血尿淀粉酶、X线腹片检查。结果腹片提示肠梗阻,B超提示胰腺肿大,血尿淀粉酶增高,遂诊断为“
- 中医治疗急性食管炎19例报告
食管炎是指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炎性改变的疾病,以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痛和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2001年以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食管炎19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7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45天。1.2诊断要点(1)有外伤或物理、化学性刺激病史,如食管镜检查示胃管留置或粗糙食物、骨、鱼
- 心包穿刺置管法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讨论心包穿刺置管法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经B超引导或定位在心尖部或剑突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4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得到有效救治。8例心包填塞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可长期保留(5~30天)。操作并发症少。结论床边心包积液置管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关键词】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心包穿刺是一项有一定危险的操作,其危险性高于冠状动
- 妊娠合并小肠先天性旋转不良坏死1例
【关键词】妊娠;小肠先天性旋转不良;坏死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已婚。因停经6个月余,剑突下疼痛4h于2008年7月30日入院。G1P0,既往无特殊病史。PE:T37.4℃,P92次/min,R20次/min,BP110/60mmHg。神清,表情淡漠,急性病容,面色苍白,肢端稍冷,被迫右侧卧位,检查尚合作。心肺未见异常。下腹隆起,未见胃肠型,腹肌软,剑突下约5cm扪及宫底,上腹可疑压痛
- 慢性心功能不全
缺少阳性体征而被忽视,如不详细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未发现舒张期奔马律及X线典型表现,易被漏诊。颈静脉充盈和肝肿大是右侧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如一般体检不易注意颈静脉,心力衰竭时肝肿大多在剑突下,肋缘下不能触及,即使发现肝肿大也常因不伴气促、水肿而不考虑心力衰竭,不注意检查肝颈静脉返流等。心力衰竭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也见于其它疾病。因此心脏病患者的气促、水肿和肝肿大等也不一定都是心力衰竭所致
- 急性胆囊炎诱发胆心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mmHg,面色苍白,痛苦表情,额头冷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76次/min,心律齐,无早搏示未闻及杂音。腹部柔软,剑突下正中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墨菲点无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7×109/L、中性84%、淋巴16%。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心电轴正常,S—T段和Ⅱ、Ⅲ、Ⅴ2~Ⅴ6呈弓背向上抬高。初
- 腰椎骨刺穿破下腔静脉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入院前1h,被机动农用三轮车撞击右侧腰背部后倒地致伤,剑突下胀痛逐渐加重,疼痛向全腹蔓延,胸痛、呼吸轻度困难、面色苍白。血压80/50mmHg,血红蛋白100g/L,胸部X线片显示:右胸7、8、9后肋骨骨折,未见胸腔积液、积气。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B超显示腹腔中等量积液,腹穿抽出不凝血。急诊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约800ml,升结肠肝曲青紫
- 胃内铁丝取出1例报告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0岁;因与家人发生争执后,从口中吞入一长约22cm的铁丝(12号铁丝,直径约1.5mm),未采取任何措施,吞入后自觉腹部轻微疼痛,以剑突下为主。48h后,患者自觉腹部疼痛加重,以剑突下偏右肋缘处明显,纳差、不思饮食;患者自吞入铁丝后,无呕血或黑便,未进食;家属陪同来院要求行胃镜下取出。查体:T37℃,P78次/min,BP110/80mmHg。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明显异
- 虫病似痫
虫病似痫 病证名。指蛔虫扰窜胆胃而致剑突下攻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等类似痫证的临床表现。《幼科发挥》:“虫病乃蛔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类似胆道蛔虫病。用牛黄丸,苦楝根皮煎汤服下;亦可用乌梅丸煎汤服。作者:
- 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医院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LC),慢性胆囊炎(结石、息肉)30例(其中萎缩性胆囊炎1例);体型胖瘦不一,平均体重53.2kg(33~91kg)。1.2方法手术均采用三孔打结法。三个操作孔分别位于脐上皱褶处(直径10mm)、剑突下偏右侧(直径5m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约4cm处(直径5mm)。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均用4号慕丝线结扎后离断。剥离胆囊使用电钩或超声刀。2结果48例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2min(20~95min)
-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理气健中丸治疗胃炎及胃溃疡364例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剑突下胀满疼痛。伴嗳气、反酸,压痛明显。每因饮食不慎而逐渐加重。近几年来,本人根据临床治疗经验。用自拟理气健中丸治疗此病,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资料364例,其中男302例,女62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2岁,病程最长的14a,最短6d。其中
- 大鼠实验中几种常用的采血方法探讨
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采用SD大鼠300只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心脏穿刺采血方法:剑突下,以角度25°~30°斜行向上进针刺入皮下,针尖穿过横膈膜继续斜行刺入2.5~3.0cm。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颈静脉法:第4肋骨水平方向刺入皮肤,向颈静脉进针,胸部表面成角度
- 单角子宫足月妊娠2例分析
岁,孕1产0孕40+3周,因3天前出现阴道流水,1天前出现不规律腹痛,曾在外院行缩宫素引产后腹痛加剧转来我院。孕期检查1次。入院查体:BP100/60mmHg,贫血貌,心肺无异常,有宫缩较强,宫底剑突下1指偏右侧,子宫下段压痛,胎位ROA浮,胎心118次/min,先露S-3,宫口扩张2cm,胎膜已破。血常规WBC7.5×109/L,RBC2.97×1012/L,Hb78g/L,PLT79×109
- “郄穴”配合刺络拔罐的临床应用
郄穴治疗急性病配合刺络拔罐常获奇效。1病案介绍1.1治腹痛案例1:患者,男,35岁,2002年12月某日上午,患者突然感到上腹阵发性疼痛,来我院就诊。患者无呕吐、腹泻。检查无明显放射性疼痛。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患者呈急性疼痛面容,脉搏70次/min。内科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口服颠茄合剂10ml,进行处理。下午患者感觉腹痛未减,反应逐渐加重,再次来诊。检查:剑突下压痛未减,白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处理Calot三角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Calot三角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4年来300余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中完成272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24例,剑突下穿刺孔感染3例,无胆道损伤及其他近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准确地辨认Calot三角解剖关系,寻找安全的可分离间隙,运用恰当的处理技巧,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alot
- 小儿消化性溃疡36例胃镜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36例消化性溃疡中上腹部疼痛22例(61.1%);剑突下疼痛11例(30.6%);上腹部疼痛伴呕吐19例(52.8%);黑便9例(25.0%);黑便兼呕血1例(2.8%)。镜检溃疡面活动期(A1A2)12例(33.3%);愈合期(H1H2)24例(66.7%)。31例做尿
-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剑突下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反复抽液或注入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共引流放液132次,留置时间2~25天,14例病人从导管内注入抗结核和抗癌药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多次抽液,不仅减少
-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剑突下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反复抽液或注入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共引流放液62次,留置时间2~15天,8例患者从导管内注入抗癌药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多次抽液,不仅减少多次反复穿刺
- 上腹隐痛、纳减、恶心
Hg。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五官无异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剑突下局部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四肢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及器械检查:HGB110g/L,RBC4.55×1012
- 贲门癌大出血2例分析
20次/min,R22次/min,Bp90/60mmHg,意识清,贫血外观,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掌及蜘蛛痣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无杂音,全腹软,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肠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3.0×1012/L,Hb90g/L,HCT30%,BUN15.1mmol/L。上消
- 超声诊断下腔静脉瓣残留伴左室假腱索1例
患者,男,73岁。反复咳喘伴胸闷2年余入院。查体:口唇轻度紫绀,肺气肿征(+),剑突下可见心尖搏动,双肺呼吸音粗,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仪器,AcusonAspen,探头频率2.5MHz。超声所见:(1)右室、右房扩大,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增厚,右房内房间隔侧可见约20.5mm×4.2mm强回声光带,一端起源于下腔静脉前壁,余呈游离状,随心动周期漂移,呈“水草”征(见
- 中央性植入性前置胎盘1例
行剖宫产胎儿成活的可能性大,出血少,母亲也可保平安。所以,入院准备剖宫产结束妊娠。查体:患者呈轻度贫血貌,表情自然,血压100/70mmHg,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腹部膨隆,宫底剑突下3横指,胎心率148次/min,肝脾未扪及,妇科检查,阴道口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宫颈着色明显,宫口未开,宫口内仍有少许流动性鲜血流出。在积极做好术前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见:子宫下段有胎
- 第八章 腹部--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
第八章 腹部 腹部位于胸部和骨盆之间,其上界可触及的体表标志有剑突、肋号;下界有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合、髂前上棘和髂嵴,还有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间的腹沟韧带。 腹部包括腹壁、腹腔和腹腔器官。腹壁以腋后为界分为前方的腹前外侧壁和后方的腹后壁。腹腔的顶为膈所封闭,借之与胸腔分离,向下经骨盆入口续于盆腔。腹腔器官包括消化器官的大部、部分泌尿器官及脾等,由于膈穹向胸腔膨隆,所以一些腹腔器官(如肝、
- 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分离7例临床分析
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改善预后。方法对7例无痛性A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误诊及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高血压占5例,马凡综合征占2例,特征:无疼痛、四肢血压不对称,心脏或剑突下可闻及杂音。误诊为脑血管病3例,消化道出血1例,咯血1例,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本病误诊率、病死率较高,重视本病,疑诊病例及时行有关检查,可减少误诊,改善预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无痛性误诊
- 先天性胆囊缺如误诊为胆囊多发结石1例
(多发充满型);(2)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道造影检查:胆囊未能显示。查体:T37.2℃,P78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巩膜、皮肤无黄染;消瘦体型,腹部无膨隆,右上腹剑突下深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WBC7.0×109/L;尿十项及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于入院后第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摘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小肠、结肠、胃、胰、脾均正常。肝质软,色泽正常。
- 百草枯中毒致纵隔气肿2例
能、血常规等正常。入科后再次予泥浆水洗胃,胃肠减压,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连续血液灌流4次(3h/次),甲强龙冲击,大剂量维生素C及E抗氧化,保护消化道黏膜及对症治疗。患者于入科6h出现少尿及血尿,剑突下及胸骨后烧灼痛,逐渐出现胸闷、气促,转氨酶及肌酐持续上升,床边胸片检查两肺纹理增粗。入科18h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左右,予鼻导管吸氧血氧饱和度无上升,血气分析示:PO242mmHg。予气管插
- 气管先天性疾病
组织先天性畸形。气管病变严重者出生时即死亡,因此临床上不常见。【诊断】出生后即呈现程度轻重不等的阻塞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可出现喘鸣,喂食困难,生长发育延缓。狭窄程度严重者吸气时锁骨上窝、肋间软组织和剑突下软组织凹陷,并发呼吸道感染时上述症状加重,X线气管断层摄片和内窥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气管造影术有加重梗阻的危险。【治疗措施】狭窄程度较轻者施行气管扩张术可暂时改善症状,或经气管切开插入导管,短段气管
- 急性风湿热误诊为胆道蛔虫症并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因“上腹痛伴呕吐、发热3天”收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上腹剑突下及上腹偏右持续性痛,呈阵发性加剧,伴发热及呕吐胃内容物。当地卫生院按“胆道蛔虫症并急性胰腺炎”治疗,上腹痛仍反复发作,5天后转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住院时仍腹痛伴发热且有双侧膝关节痛。查体:T38.9℃,P108次/min;扁桃体不大;双肺正常,第一心音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
- 急性胰腺炎并发脑血管意外1例分析
入院体检:体温36.9℃,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80mmHg,神清合作,痛苦病容,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无肿大,巩膜未见黄染,心肺检查(-),腹壁软,剑突下及偏左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莫菲氏征(-),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无亢进及减弱,未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象:WBC17.9×109/L,Hb146g/L,PLT71×10
- 超声诊断胃癌3例报告
例1:患者,男,65岁,上腹部胀疼不适月余。恶心呕吐,来院体查:全腹略膨隆,上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B超常规检查:(空腹)上腹部剑突下探及大小约58mm×35mm的混合性肿物,胃壁不规则增厚,粘膜不光滑,其回声不均匀及胃腔狭窄,无蠕动,层次模糊。幽门周围呈“低回声晕圈”,见中强回声,呈“∽”形,后方伴模糊声影,形态呈“假肾”征,界限尚清,边缘欠规整,被膜尚完整。超声提示:上腹部
-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
疗手段。(二)外科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本
- 肝门部胆管未分化癌并低分化腺癌1例报告
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36.5℃,R20次/min,P80次/min,BP120/70mmHg,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约有一长10cm纵切口愈合线,肝脾未及,剑突下压痛可疑,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未及包块。肝功能检查正常范围,AFP及CEA正常,血清CHE检查轻度升高。彩超检查提示:(1)肝门部实质性病灶约4.4cm×2.9cm
-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人治疗前后测值分析
。使用日产SAL-38AS型和SSD-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3.5MHz、2.5MHz。操作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检查部位以最佳显示图像为准,病人取仰卧位,通常在胸骨左缘第5~6肋间及剑突下,取左室长轴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为减少操作技术误差,均由同一医生操作检查,采取同部位及体位,心室各径线切面取舒张末期内径,每次检查均摄片保存,反复测量核实。3结果见表1。表1治疗前后2DE测定值4
- 胃异位出口1例王林迟太升
未见好转而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史及家族史。查体:T37℃,P70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成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胆、脾未触及。四肢无异常,神经反射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9×109/L,红细胞2.78×1012/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265×109g/L,淋巴细胞15
- 扩张型心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着疾病的进展,大多数病人开始有疲劳和劳力性呼吸困难。病至晚期,病人大多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一般活动时即可有呼吸困难和劳累感,心律失常的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若出现右心室扩大和负荷过重,可引起剑突下右心室抬举感,也可出现肝肿大和浮肿。 老年人由心肌病引起的心衰,其症状常不典型,多数以疲乏无力、神志淡漠、嗜睡或烦躁为临床表现,有时误认为是脑血管病,由于老年人窦房结功能低下,即使心衰,心率也不
- 右颈根部刀刺伤致胸导管及颈段食管损伤1例
【关键词】刀刺伤;胸导管;食管损伤1临床资料病者,女,7岁,半天前被刀刺伤剑突下上腹部及右颈根部,失血性休克,左侧液气胸,无明显胸闷。在当地医院手术探查,肝破裂,行修补术,左侧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右颈刀口清创缝合。术后2 h出现呼吸浅快,浅昏迷状,胸腔引出淡红色泡沫样液200 ml,胃肠减压管引出咖啡样血性液,转我院。查体:P130次/分、BP11.6/6.0kPa,右颈根部有一刀刺伤。双肺呼吸音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