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健脾疏肝是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主要表现为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症候。针灸常选太冲、期门、太白、足三里、脾俞、章门等穴。针宜补泻兼施[1]。
4 参考资料
有健脾疏肝作用的穴位
- 期门
期门穴的功效与作用: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的作用。期门穴具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功效。期门穴是肝...
- 章门
。章门穴的功效与作用:章门穴有健脾消痞、利腰强膝的作用。章门穴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的功效...
- 阳刚
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的后支。功效与作用:疏肝利胆,健脾和中。阳纲穴有清胆胃、化湿热的作用。主治病...
- 幽门
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幽门穴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幽门穴有疏肝气、健脾胃、清腑热、解痉挛的作...
- 上门
上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幽门穴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幽门穴有疏肝气、健脾胃、清腑热、解痉挛的作...
- 更多有健脾疏肝作用的穴位
有健脾疏肝作用的方剂
- 芪苡汤
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主正气不足。(乳腺癌)用法用量:水...
- 健脾疏肝汤
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功能主治:健脾疏肝。主肝脾不和。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乙肝解毒汤
共研细末装胶囊。功能主治: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湿肾。主湿热邪毒内蕴,肝郁血瘀,脾肾两亏...
- 益肝汤
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功能主治: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 参术止带糖浆
醇提取物不得少于0.30%。功能与主治:补中健脾,疏肝解郁,化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肝郁气滞之带下...
- 更多有健脾疏肝作用的方剂
有健脾疏肝作用的中成药
- 参术止带糖浆
醇提取物不得少于0.30%。功能与主治:补中健脾,疏肝解郁,化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肝郁气滞之带下...
- 朝阳丸
黄、铜绿、硫磺等组成。朝阳丸的功能主治:温肾健脾、疏肝散郁、化湿解毒。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包括乙肝、...
- 陆英冲剂
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功能与主治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用法...
- 肝复康片
片的主要成份:青叶胆总苷。肝复康片的功能主治:疏肝健脾。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属肝郁脾虚...
- 九味肝泰胶囊
黄、五味子。九味肝泰胶囊的功能主治: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胁肋痛或刺痛,抑...
- 更多有健脾疏肝作用的中成药
健脾疏肝相关药物
- 参术止带糖浆
本品为带下病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补中健脾,疏肝解郁,化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肝郁气滞之带下...
- 逍遥口服液
用类别】本品为眩晕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
- 丹栀逍遥片
用类别】本品为郁病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疏肝健脾,解郁清热,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弱,血虚发热,...
- 胃益胶囊
品为胃脘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肝胃气滞,脘胁胀痛,食欲不振...
- 胃泰和胶囊
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疏肝和胃,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虚寒型...
- 更多健脾疏肝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健脾疏肝
- 《简明医彀》:[卷之四]便癃
。渐见毛孔水出者不治。妇人多患,须初觉时,猛宜健脾疏肝。脉多涩数,左尺脉实,清热调气。主方(热结)黄...
- 《寿世保元》:[卷一]脾胃论
和中丸权之。此内伤之由如此。而求本之治。宜养心健脾疏肝为要也。夫心气和则脾土荣昌。心火脾土之母。肝木...
- 《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第十二]舟车丸
运;脾之不运,由于防水而洋溢也。青皮、木香疏肝泄肺而健脾,与陈皮均为导气燥湿之运则肿消也;轻粉无窍...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
结核者,宜养血、开郁、疏肝。房欲劳伤,阴虚晡热,自汗咳嗽,形消瘦者,滋肾健脾。失利忘名,怀抱郁结,...
- 《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欲不可遏法宜疏肝健脾
、辛凉清肝之燥,疏肝之郁而升发之,使不下陷;若不应者,是脾虚不能升载肝气也,加健脾以托之。若以苦寒...
- 更多古籍中的健脾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