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健脾利水为治法[1]。指用具有健脾助运、利水渗湿作用的方药治疗脾虚水泛证的治法[2]。
4 参考资料
有健脾利水作用的穴位
- 分水
水分穴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作用。水分穴位于脐中上1寸处,饮食入胃至此...
- 水分
水分穴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作用。水分穴位于脐中上1寸处,饮食入胃至此...
- 中守
水分穴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作用。水分穴位于脐中上1寸处,饮食入胃至此...
- 风水
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水分配三阴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水分配阴交、足三里,有健...
- 大仓窬
人体上中下各部脂膜相应,而为之俞,有调理三焦,健脾利水之功。治胀满,膈塞不通,呕逆,饮食不化,肩背急...
- 更多有健脾利水作用的穴位
有健脾利水作用的方剂
- 汉防己汤
煎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功能主治: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小便...
- 健脾利水生化汤
ǐshēnghuàtāng《傅青主女科》卷下:健脾利水生化汤:处方:川芎3克茯苓4.5克归身6克黑姜...
- 健脾利水汤
ànpílìshuǐtāng《胎产心法》卷上:健脾利水汤:处方:人参茯苓各3克白术(土炒)当归(酒洗...
-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方论》方之防己黄芪汤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小便...
- 五草汤
苍术12克,麻黄4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主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更多有健脾利水作用的方剂
有健脾利水作用的中成药
- 小儿止泻片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健脾利水,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弱,腹泻,腹痛。用法与用...
- 防己关节丸
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祛湿散寒,健脾利水。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
- 肾炎舒片
量计,不得少于0.14mg。功能与主治:益肾健脾,利水消肿。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
- 固肾定喘丸
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温肾纳气,健脾利水。用于脾肾虚型及肺肾气虚型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 臌症丸
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除湿健脾。用于臌症,胸腹胀满,四肢浮肿,大便秘结...
- 更多有健脾利水作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健脾利水
- 《顾松园医镜》:[卷八·御集]温
去湿。〕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此发表驱湿,健脾利水之剂。如兼热者,芩、连、栀、柏、益元散之属,可...
-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肿子气子满论
肿者,妊娠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主之,或用健脾利水汤。如未应,用六...
- 《胎产心法》:[卷之下]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
生新。方中且有莲子、茯苓补脾利水,兼治其泻。候旧化新生,然后用健脾利水生化汤,或补气或消食,或化积...
- 《妇科秘书》:子肿子气子满论
者,妊娠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主之,或用健脾利水汤。所谓子气者,...
- 《妇科秘书》: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
生新,方中且有莲子、茯苓补脾利水,兼治其泻,候旧化新生,然后用健脾利水生化汤,或补气,或消食,或化...
- 更多古籍中的健脾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