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炭

目录

1 拼音

jiāng tàn

2 英文参考

charred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姜炭为干姜的炮制品。干姜的已有,见。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1]。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1]。味苦微辣[1]。姜炭味苦、涩,性温[1]。归脾、肝经[1]。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1]。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1]

4 姜炭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火炮(《金贵要略方论》)的方法[1]

宋代有甘草水制、烧存性(《太平圣惠方》)、“炒令黑”(《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盐炒(《圣济总录》)、煅存性(《疮疡经验全书》)、制、巴豆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泥裹、地黄汁炒(《校注妇人良方》)、土炒(《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多种炮制方法[1]

元代仍用“慢火炮裂”(《卫生宝鉴》)[1]

明代有硇砂炒(《奇效良方》)、童便炒黑(《医学入门》)、水浸火煨、慢火煨至极黑(《寿世保元》)等法,并认为“童便炒黑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医学入门》),“若治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炮炙大法》)[1]

清代尚有姜炭(《外科大成》)、炮姜炭(《外科证治全生集》)、酒蒸炮姜(《幼幼集成》)等炮制品种[1]

清代开始有炮姜炭、黑炮姜等名称,把炮姜和姜炭混为一个品种,近代有一部分地区也把两者作为一个炮制品,按炮制火候及成品性状分析,炮姜炭和黑炮姜实为姜炭[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烫、炒炭等[1]

净干姜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1]

姜炭的炮制方法为: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筛去碎屑[1]

5 姜炭的性状

干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丁块[1]。表面灰棕色或淡黄棕色[1]。切面黄白色,有明显的筋脉小点,显粉性,有特异香气,味辛辣[1]

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1]。味苦微辣[1]

6 姜炭的炮制作用

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1]。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1]。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1]。如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金贵要略方论》);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注解伤寒论》);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注解伤寒论》)[1]

姜炭味苦、涩,性温[1]。归脾、肝经[1]。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1]。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1]。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丹溪心法》);或用干姜烧黑存性,为末,米饮调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验方》)[1]

7 干姜的炮制研究

干姜主要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β-没药烯(β-bisabolene)、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及姜辣醇类(gingerols)、6-姜辣烯酮(6-shogaol),8-姜辣烯酮(8-shogaol)等[1]

7.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对于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姜含量最高,颜色较浅;炮姜含量明显下降;姜炭含量最低,约为干姜的1/2,且后二者挥发油颜色较深[1]

对挥发油和醚提取物的研究表明,生姜与干姜的挥发油和醚提取物层析图谱大致相同,炮姜与姜炭亦无明显的差别,但前二者与后二者相比,有较大变化[1]。干姜经加热炮制后,部分斑点消失,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斑点,相同Rf值之间相对含量也产生了明显变化[1]。以姜辣醇和6-姜辣烯酮为标准对照,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姜辣醇含量生姜>干姜>炮姜>姜炭;6-姜辣烯酮含量干姜>炮姜>生姜>姜炭[1]。对姜不同炮制品的醚提取液进行气相-质谱-计算机检测,从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各检出25、22、23、23种成分,各炮制品检出成分的质和量都产生了部分变化[1]

7.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抗溃疡作用:取干姜、炮姜水煎液按4.5g/kg给大鼠灌胃[1]。结果表明,炮姜除消炎痛模型外,对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呈明显的抑制倾向,干姜无此作用[1]

(2)止血作用:炮姜和姜炭均能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姜炭的作用又比炮姜强,两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1]。炮姜和姜炭均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且姜炭水煎液的凝血作用优于炮姜,也优于本身的醚提液[1]。生姜和干姜水煎液均无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1]

(3)毒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炮姜水煎液灌胃毒性较干姜增大,表明干姜经加热炮制后水溶性毒性成分可能有某些变化[1]

8 姜炭的性味归经

姜炭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1]

味苦;辛;涩;性温(《中华本草》)。

归脾;肝;肾经(《中华本草》)。

9 干姜的功效与主治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能[1]

干姜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的功能[2]。治胃腹冷痛胀满,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2]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3]。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3]

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3]。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3]。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3]。如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金贵要略方论》);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注解伤寒论》);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注解伤寒论》)[3]

炮姜味苦、辛,性温[3]。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3]。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3]。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3]。如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太平圣惠方》)[3]

炮姜:温中止泻,止血。治寒性腹泻,虚寒吐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3]

姜炭味苦、涩,性温[3]。归脾、肝经[3]。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3]。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3]。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丹溪心法》);或用干姜烧黑存性,为末,米饮调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验方》)[3]

姜炭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中华本草》)。

10 姜炭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11 姜炭的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中华本草》)。

《本草征要》:“血寒者可多用,血热者不过用三四分为向导而已。”

《本草备要》:“多用报阴耗气,孕妇忌之。”

《得配本单》:“孕妇服之令胎内消,气虚者服之伤元,阴虚内热多汗者禁用。”

12 药论

12.1 论姜炭善止血

李中梓:“吐衄下血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复,则阳亢无所附,得此助阳之生而复矣,且见火则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雷公炮制药性解》

缨希雍:“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本草经疏》)

冯兆张:“姜,若至炒黑,则辛辣变为苦咸味,既下走,黑又止血,辛热之性虽无,辛凉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较之别药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功胜十倍。”(《冯氏锦囊·药性》)

姚球:“干姜,炮灰色黑,入肾助火。火在下谓之少火,少火生气,气充则中自温也。血随气行,气逆火动,则血止溢。炮姜(炭)入肾,肾温则浮逆之火气皆下,火平气降,其血自止矣。”(《本草经解》)

赵其光:“后世遇失血每用姜炭,以为火从水化,使洛阳不僭而血自止。不知姜炭全失姜之本性,止宜炒以守中,配入凉血之味,使寒不凝而血乃和。”(《本草求原》)

12.2 论姜炭散寒助阳

徐大椿:“姜炮黑,辛苦大热,入脾胃而守中逐冷,救急回阳,为温中止血专药,产后虚冷必须之,即设假热外浮,非炮姜导之不可。”(《药性切用》)

汪级:“黑姜,色黑则人肾经,火化则不热而止于温,苦坚肾水,辛补命火,续绝回阳。”(《医林纂要·药性》)

张秉成:“干姜,炮黑则辛少苦多,操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尤独,能入血分,协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不复也。”(《本草便读》)

12.3 论姜炭燮理阴阳的配伍应用

金灵昭:“按前贤朱丹溪云,姜本车热,炒黑则苦平矣,能由阳入阴,由阳出阳,所以引气药入血分而补血,引血药入血分而止血,如血虚发热、产后大热必须用之。止血痢肠红及唾血、吐血、呕血、下血、血脱,面色白而夭不泽,六脉懦弱,有阴无阳者,大宜加之,如古方有用四君子配当归、熟地,加炒黑干姜而治气虚血脱者;有用四物汤配人参、黄芪,加炒黑干姜而治血虚气弱者,有阳生阴长、阴和阳合之义。”(引自《本草汇言》)

13 姜炭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3]

14 参考资料

  1. ^ [1]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2-12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3.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