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灸

目录

1 拼音

jiān gé jiǔ

2 英文参考

indirect moxibus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间隔灸为灸法之一。即间接灸。[1]

间接灸为艾炷灸的一种。又称隔物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药物,然后点燃艾炷施灸。常用的隔物灸法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1]

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根据病症选用。

4 隔姜灸·间隔灸

隔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将生姜片切成约2分厚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孔数个,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基于姜的性味特点,本法多用于治疗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泄泻、疝气、遗精、风寒湿痹等。[2]

隔姜灸[2]

5 隔蒜灸·间隔灸

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首见于《肘后方》。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2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一般每穴可灸5~7壮,隔2~3日1次。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蛇虫咬伤等[3]

6 隔盐灸·间隔灸

隔盐灸为间接灸的一种。首见于《肘后方》。其法将干燥食盐块研为细末或直接使用精盐粉填满脐窝,然后在盐上面置放艾炷点燃施灸。这是根据神阙穴局部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经验灸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临床使用价值颇高,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3]

7 隔药饼灸·间隔灸

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