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jiāng bàn xià
2 英文参考
prepared RHIZOMA PINELLIAE with juice of rhizima zingiberis rec-e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e Pinelliae Preparata (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nger processed pinellia[tub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姜半夏为中药名,是生半夏用鲜姜或鲜姜、白矾共煮干燥而成的炮制加工品[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e Pinelliae Preparata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inger processed pinellia (tub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姜半夏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姜半夏
Jiangbanxia
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
CUM ZINGIBERE ET ALUMINE
6.2 来源
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6.3 制法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
每100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6.4 性状
本品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成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6.5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褐色至黄棕色。薄壁细胞可见淡黄色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20~144μm。螺纹导管直径10~24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醚3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半夏对照药材5g、于姜对照药材0.lg,同法分别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一冰醋酸(10:7: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半夏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于姜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6.6 检查
6.6.1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6.6.2 总灰分
不得过7.5%(附录ⅨK)。
6.6.3 白矾限量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5g,精密称定,照清半夏自帆限量项下的方法测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白矾以含水硫酸铝钾[KAl(S04)2·12H2O]计,不得过8.5%。
6.7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6.8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6.9 功能与主治
6.10 用法与用量
3~9g。
6.11 注意
6.12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6.13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姜半夏
- 《吴鞠通医案》:[卷四]痰饮
(一两)广皮(三钱)小枳实(四钱)云苓(五钱)姜半夏(六钱)苏子霜(二钱)甘澜水八碗,煮成三碗,分...
-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三枚)藿朴夏苓汤杜藿香(二钱)真川朴(一钱)姜半夏(钱半)赤苓(三钱)光杏仁(三钱)生苡仁(四钱...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八节·夹痛伤寒
。以为右属湿属痰。多气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姜半夏、生于术、明天麻各钱半、潞党参、姜汁炒黄、浙茯...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二节·夹痰伤寒
吐之。切忌发汗。当用瓜蒂二陈汤(甜瓜蒂二十粒、姜半夏、广橘红各钱半、以水煎成、冲生莱菔汁二瓢。)惟...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四节·伤寒兼疟
茯苓六钱、川桂枝一钱、炒冬术钱半、清炙草五分、姜半夏四钱、炒广皮二钱、川朴、草果、柴胡、黄芩各一钱...
- 更多古籍中的姜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