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烙疗法

目录

1 拼音

huǒ lào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cauterization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火烙疗法为治法。指用金属器械烙烫病变局部组织,以治疗外科、皮肤科、喉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方法[1]。主要有火针疗法和烙铁疗法[2]。适用于喉科及某些外科、皮肤科等疾病[2]。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瘭疽毒疮”,“以烙铁烙之”之述[3]。王焘的《外台秘要》有烧桑刀烙伤处以治疗蛇咬伤的记载[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烧铜匙柄熨烙眼弦内,去风退赤甚妙”的记载[3]。清代赵濂《医门补要》:“喉内舌下两边,生起累累疙瘩,吞吐不快,或舌根当中生肉球如樱桃,皆肝气所致。用烙铁在灯火上烧红,以左手执捺舌,捺开口,右手持烙铁轻轻烙之,以烙平为度。”现时多以电灼、电凝、电烙器械替代[3]

4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又称燔针焠刺疗法[4]。用火针烧灼后刺激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4]。《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述以“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痹证即指本法[4]。《针灸聚英》指出,针具“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且“必先安慰病人,令勿惊心”[4]。刺时要“切忌太深”,又“不可太浅”,“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4]。这些要求现仍适用[4]。临床上对痈疽、瘰疬等,可深刺以排除脓液,对象皮腿、风湿痹痛及顽癣等宜予浅刺或叩刺法[4]。施术时,务必细心谨慎,深浅适当,叩刺均匀,动作敏捷,一刺即中。并需避开血管及脏器[4]。头面部疾患忌用本法[4]

5 烙铁疗法

烙法是古代用大小形式不同的金属器械,烧红后用以烙破脓疡,使脓液流出,以代刀针的方法[5]。眼科亦用以“治残风溃弦疮烂,湿热久不愈者”(《证治准绳·杂病》),或胬肉攀睛割治后,“头处用火烙之,使其不再生”(《银海精微》)[5]

烙治法又名烙铁法[5]。宜用于乳蛾、喉瘤等病[5]。先以消毒之小手术刀,于瘤体或乳蛾上轻轻割划预定的治疗部位(亦可不割划)[5]。再根据乳蛾、喉瘤体之大小,选择大小不同之烙铁,先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少量,并在压舌板上轻点一下(以防油多烫伤健康组织),趁热烙其划割之部位,一触即起,不宜久停,可视喉瘤体之大小,每侧烙5~50烙(初次宜3~5烙,以后渐加),烙后吹冰硼散[5]。宜每隔2~3天烙治一次,以烙平为度[5]

注意:

1.烙铁须烧红,凉则无效[5]。但应防止烫伤健康组织[5]

2.烙以前须蘸香油,以防烙铁与肌肉粘连,且香油有清润烙痂作用[5]

3.小儿或因精神恐惧,不能合作者忌用本法[5]

4.有表邪者,不宜施烙法;喉瘤色暗红,咽喉干痛,颈胀,烦闷,脉弦数者不宜施烙法[5]

5.术后忌腥辣,烟酒,并暂不宜作剧烈活动;防止暴怒及高声谈唱[5]

6.术后可服六神丸或疏风清热之品[5]。如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5]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1.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