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目录

1 拼音

huí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ascari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scari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scarias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roundworm diseas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中医·蛔虫病

蛔虫病(ascariasis[1][2])为病名[3]。是指感染蛔虫所致的寄生虫病[3][3]。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儿童时期最多见[4]。属祖国医学“虫证”范畴[4]

蛔虫又名蚘[4]、蛟蛕[5]、长虫[5]、蚘虫[5]。《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心肠痛,𢙐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蛔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5]

蛔虫静止时无自觉症状[5]。蛔虫病初期或有发热、咳嗽[5]。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5]。蛔虫具有一种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5]

治疗以驱蛔虫为主[5]。宜用乌梅丸[5]。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肠梗阻则应配合通利腑气,当蛔虫驱去以后,再予健脾[5]。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健脾用异功散加减[5]

3.1 病因病机

人因吃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而得病[5]

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5]。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5]

蛔虫病由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忧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如蛔虫上窜入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虫从口鼻而出;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入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5]

3.2 症状

蛔虫静止时无自觉症状[5]。蛔虫病初期或有发热、咳嗽[5]

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5]。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5]。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齘齿流涎[5]

蛔虫具有一种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5]

3.3 诊断要点

①有喜食生冷的不良卫生习惯,有排出蛔虫史[5]

②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5]

③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5]

④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症状[5]

3.4 蛔虫病的辨证治疗

蛔虫病临床表现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轻者一般仅见有时脐周腹痛,重者则表现不一。治疗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5]

3.4.1 证候分析

蛔虫内扰,气机郁滞,故脐周腹痛。虫安暂伏,气机疏通,则痛止如常。蛔虫上扰,故胃脘嘈杂,甚或吐虫。结聚肠中,形成虫瘕,故扪之如条索。蛔虫扰乱脾胃运化功能,而且吮吸水谷精微,故不思饮食,久则面黄肌瘦。虫居肠胃,湿热蕴蒸,循阳明经上薰,故见鼻痒、齘齿、流涎。[5]

除有蛔虫吐出或大便排出的患者外,结合大便找蛔虫卵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5]

3.4.2 辨证分型

3.4.2.1 蛔虫病·虫积肠道证

蛔虫病·虫积肠道证(ascariasi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worms in intestine[5])是指感染蛔虫,虫积肠道,以脐周腹痛,时作时止,嘈杂易饥,甚则吐虫、排虫,寐中磨牙,流涎,鼻痒,苔薄黄或白,脉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蛔虫病证候[5]

3.4.2.2 蛔虫病·脾胃气虚证

蛔虫病·脾胃气虚证(ascaria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5])是指脾胃虚弱,感染蛔虫,以虫病已久,面黄肌瘦,巩膜、面颊、指甲虫斑累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蛔虫病证候[5]

3.4.3 治法

安蛔、驱蛔,健运脾胃[5]

3.4.4 蛔虫病的方药治疗

腹中疼痛较剧,及有恶心呕吐者,宜先用乌梅丸[备注]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安蛔定痛。方中以乌梅、川椒、细辛酸辛安蛔;黄连、黄柏苦可下蛔,寒可清热;干姜、附子、桂枝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5]

一般在蛔虫病腹痛不剧或腹不痛时,宜驱除蛔虫,以消除病因。可用化虫丸[备注]化虫丸(《医方集解》):槟榔、鹤虱、苦楝根、枯矾、炒胡粉、使君子、芜荑加减。本方以鹤虱、苦楝根皮、槟榔、芜荑、使君子等驱除蛔虫。[5]

若患蛔虫病已久,面黄肌瘦,或驱虫之后,脾胃运化尚未恢复,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5]

治疗蛔虫病的简易方[5]

1.苦楝根皮6~15克,去表面粗皮,浓煎,早上空腹一次服下。

2.川楝素片,每片25毫克,成人8~10片,晚上睡前一次服。

3.使君子炒香去壳,取仁嚼服,成人10~15粒,空腹服。

4.鲜美舌藻(鹧鸪菜)30~60克,洗净,水煎服或当菜吃。或用美舌藻片,每片0.3克,成人8片,小儿酌减,空腹时一次服下。

3.4.5 蛔虫病的针灸治疗

取双侧四缝穴,常规消毒后,垂直捻转刺入0.1~0.3寸,捻转10~20次后即出针,并用手指按压穴位周围,使少量黄色黏液或血液渗出,如一次无效,可再针1~3次[5]。或针刺大横、足三里,针用泻法[5]

3.5 蛔厥

蛔厥为厥证之一[5]。指因蛔而痛厥者[5]。《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伤寒绪论》卷下:“凡人胃脘忽痛忽止,身上乍热乍凉,面上作赤作白,脉倏乱倏静,口中吐沫不食者,便是蛔厥之候。”本病证可见于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5]

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即对蛔厥作过比较详细的记述,并以乌梅丸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5]。《伤寒论·厥阴》:“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3.5.1 蛔厥的症状

蛔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烈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止则如常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5]

3.5.2 证候分析

蛔虫性动好窜,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时,蛔虫上扰,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以致胃脘及右胁剧烈疼痛。[5]

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甚则吐蛔。虫安暂伏,气得疏通,则疼痛缓解,虫复扰动,气机郁滞,则腹痛复作。[5]

3.5.3 治法

安蛔定痛,驱除蛔虫[5]

3.5.4 蛔厥的方药治疗

乌梅丸及胆道驱蛔汤[备注]胆道驱蛔汤(《遵义医学院方》):木香、延胡、厚朴、槟榔、使君子、苦楝皮、大黄加减。蛔厥初期,疼痛较剧而无明显热证表现者,宜用乌梅丸安蛔定痛。痛甚可加郁金、延胡、白芍、甘草活血理气,缓急止痛或合并针刺治疗。大便秘结加大黄、槟榔泻热通腑。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出现发热、压痛明显、脉数、苔黄等热证表现者,去姜、桂、附之辛热,重用连、柏,并加银花、连翘、茵陈、栀子等,以清热解毒,疏利胆气。[5]

腹痛缓解或腹痛较轻者,则应同时驱除蛔虫,可用胆道驱蛔汤方中以延胡、木香、厚朴理气定痛;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驱除蛔虫;大黄、槟榔泻下通腑。[5]

4 西医·蛔虫病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临床表现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仅限于肠道时称肠蛔虫病。多数肠蛔虫病无自觉症状,儿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蛔虫进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部、眼、脑、甲状腺及脊髓等器官时,可导致相应的异位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

蛔虫病分为驱虫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最基本的是驱虫治疗。

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有胆道蛔虫病等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健康。幼儿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窒息等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者可危及生命。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搞好卫生环境,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不放牧猪等。

4.1 疾病名称

蛔虫病

4.2 英文名称

ascariasis

4.3 别名

ascaridopathia;ascaridoses;lumbricosis;roundworm disease

4.4 分类

感染内科 > 寄生虫病 > 蠕虫病

4.5 ICD号

B77

4.6 流行病学

全球22%人口感染蛔虫。蛔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尤其是经济不发达、温暖潮湿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流行更为广泛。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我国蛔虫感染者约为5.31亿人;贵州省惠水县、河北省隆化县及青海省民和县蛔虫阳性率分别为83.2%,64.4%及70.5%;各省区平均感染率为6.027%~71.115%。农村人口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乡村中小学生感染率为13.53%~41.36%,城市中小学生为4.88%~18.73%。

4.6.1 传染源

蛔虫病患者及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的传染源。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达数十万个。受精卵在人体肠内不能发育,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和有氧环境中发育。猪、犬、鸡、猫、鼠、蝇等动物和昆虫,因吃或接触人粪便及其污染物,可携带虫卵或吞食后排出存活的虫卵,也可成为传染源。

4.6.2 传播途径

人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主要是吞入感染期蛔虫卵。在流行区人粪作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猪、苍蝇等因接触被人粪污染的地面也可传播蛔虫卵。农田劳动或其他方式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而入口或食用带活虫卵的蔬菜(如生食拌鲜菜)、瓜果等可发生大批人群感染,亦可随灰尘飞扬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4.6.3 易感人群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随着年龄增长,多次感染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成人受染也较普遍。

4.7 蛔虫病的病因

4.7.1 形态特征

蛔虫成虫为长圆柱形,似蚯蚓,新鲜时为淡红色,死亡后为黄白色。雌雄异体,体形向头尾两端逐渐变细,尾部呈钝圆锥形,两侧有明显的白色侧线。雄虫短而细,长约15~31cm,最宽处直径为2~4mm,尾端向腹面卷曲;生殖器官为单管型,盘绕虫体后半部,射精管开口于泄殖腔;射精管的后端部背面有交合刺囊,囊内有近等长的棒状交合刺一对;肛前乳突数目较多,排列成平行的四行,肛门后有四个双乳突和六个单乳突。雌虫粗而长,长约20~35cm(可长达49cm),直径为3~6mm,尾端平直;生殖器官为双管型,两级生殖器官盘绕于虫体的后2/3部分;子宫粗管状,每个子宫可长200mm,每组卵巢与输卵管共约长1250mm,阴门位于虫体的前1/3与中1/3交界处;体内子宫含虫卵数可达2 700万个,产卵约13~36万个/d。受精卵为椭圆形,约(45~75)μm×(35~50) μm,卵壳透明而厚;未受精卵较狭长,有不等的屈光颗粒。受精卵排出率为45%~60%,发育后成为感染期虫卵。未受精卵无发育能力,也无传染性。

蛔虫卵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5~10℃条件下能生成约2年,在缺氧情况下可存活3个月左右,在22℃干燥环境能耐受2~3周。在潮湿、疏松、砂质土壤中能生存6年左右。在粪坑中能存活1年以上。蛔虫卵能耐受一般化学消毒剂,在30℃环境下,磺胺(2%左右)、氨水等均不影响虫卵发育。虫卵不能被酱油、醋及辣椒等调味品杀灭,但对温度较敏感,日光直射或温度超过40℃均可被杀灭。在高温、干燥环境或暴雨冲刷下,虫卵存活时间短。

4.7.2 生活史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以空肠为多,回肠次之,寄生于十二指肠及胃者很少。寄生在肠内虫数差异很大,少者几条,多者几十条,偶有多达2000条以上者。蛔虫无中间宿主,雌雄交配后,雌虫产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在温暖、潮湿、氧气充分的泥土中,约经2周发育为蚴虫,再经1周蚴虫第一次蜕皮后即为感染期虫卵。感染期虫卵在外界不能孵化,当被人吞食后,多数被胃酸杀灭,少数进入小肠。进入小肠的感染期虫卵内的蚴虫释放孵化液(内含脂酶、壳质酶及蛋白酶),消化卵壳后,蚴虫破壳而出。孵出的蚴虫侵入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进入静脉经肝脏、下腔静脉至右心;或经肠系膜淋巴管、胸导管、锁骨下静脉达右心,再经肺动脉,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2次及第3次蜕皮。蚴虫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会厌部。如蚴虫被吞咽,经胃至小肠,在小肠内经第4次蜕皮后即发育为童虫,逐渐发育为成虫。自吞食感染期虫卵到成虫第一次产卵,约需2个月左右(图1)。一般情况下,成虫在小肠内生存1年左右,长者可超过4年。成虫排出体外后,生成时间很短。

4.8 发病机制

4.8.1 幼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对肠、肝、肺、微血管及淋巴组织可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抗原抗体反应、代谢产物或幼虫死亡均可产生炎症反应。幼虫大量移行于肺,可损伤肺微血管引起出血、水肿,肺泡及细支气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感染者肺部病变可融合成斑片状,支气管黏膜炎性渗出与分泌物增多。也可发生支气管痉挛,细支气管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可见幼虫。

4.8.2 成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以空肠与回肠上段为主。蛔虫可产生溶血素、过敏素、内分泌毒素、神经毒素等多种毒素,加上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虫体分泌消化物质的附着及损伤肠黏膜等,引起局部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或轻度炎症反应。临床可出现间歇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

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同时也分泌消化酶以消化和溶解肠黏膜为食物;蛔虫代谢产物可刺激、损伤局部肠黏膜,或引起痉挛性收缩和平滑肌缺血。因此,大量寄生蛔虫者可引起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特别是可影响儿童对蛋白质、糖类、脂肪及维生素的吸收,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发育障碍。

在小肠内如有大量蛔虫,可相互缠结成团而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便等。梗阻部位以回肠末端或回盲部最常见。少数蛔虫病严重者可并发肠坏死、肠套叠、肠扭转等。

蛔虫习惯于钻孔,常可导致异位损害。成虫钻入胆总管时,常仅前半部进入胆总管腔内,而后半部仍在十二指肠内。侵入蛔虫一至数条不等,多者可达10~l00条,以雌虫较多。因胆道口括约肌(Oddi’s sphincter)与胆总管痉挛引起剧烈绞痛,可继发感染引起胆管炎或肝脓肿。死亡的蛔虫碎片可成为泥沙样胆结石形成的核心,蛔虫钻入胰管可并发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钻入阑尾可引起急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若蛔虫钻入咽喉或支气管,可引起梗阻与窒息。雌虫侵入肝脏、腹腔或肺部等处可排出虫卵。

4.8.3 虫卵的致病作用

遗留在肝脏、胆管、胰腺及肠系膜等各种肠外脏器组织中的蛔虫卵,可先引起局部炎症病变,嗜酸性脓肿,其后形成蛔虫卵性肉芽肿。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构成,其周围有纤维包裹。病理类型可分为异物巨细胞性肉芽肿和假结核性肉芽肿,以假结核性肉芽肿为多见。遗留于胆囊、胆管内的蛔虫卵也可成为胆道结石的核心。

4.8.4 病理改变

幼虫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成虫致病期可损伤肠粘膜、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

4.9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4.9.1 幼虫期致病

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

4.9.1.1 蛔虫幼虫所致肺炎

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荨麻疹等过敏性肺炎症状。如短期吞入大量感染性虫卵,则可引起蛔虫性哮喘,主要症状为气喘、干咳和喉部异物感。[6]

4.9.1.2 异位寄生

重度感染时,幼虫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大循环,侵入一些组织和器官,如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处,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6]

4.9.2 成虫期致病

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4.9.2.1 肠蛔虫病

[6]

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是肠蛔虫病的特点,其他症状和体征还有腹胀、腹部触痛、消化不良、

腹泻或便秘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儿童患者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尔可出现异嗜症等。

4.9.2.2 胆道蛔虫病

系肠内蛔虫进入胆管所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辗转不安、面色苍白。疼痛向右肩、腰背或下腹部放射。间歇期如正常人、常伴有恶心、呕吐。体检腹部体征不明显,与腹痛之剧烈程度不相称,仅剑突下或偏右有局限性轻度压痛点,无腹肌紧张症。若虫体完全进入胆管甚至胆囊,疼痛反而减轻,但炎症现象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明显的固定压痛,并有肌紧张、反跳痛,伴有发热、寒战或黄疸。[6]

4.9.2.3 蛔虫性肠梗阻

临床特点为腹部阵发性绞痛,以脐周或右下腹为甚,呕吐并常吐出蛔虫,停止排气和排便。梗阻形成后,疼痛可逐渐加剧,持续数分钟,间歇短时可再出现。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阻塞多见于回肠部。早期可有低热、白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严重脱水或酸中毒,甚至休克。小儿发病率较高。[6]

4.9.2.4 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临床可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突然发生阵发性腹部绞痛,发作时疼痛难忍并有频繁呕吐,但缓解时则安然如常;疼痛部位起初在全腹或脐周,以后即转移至右下腹部;早期症状重而体征较轻,仅在麦氏点附近有压痛或在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活动性条索状物;病程进展较快,多在8小时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以及皮肤痛觉过敏,且穿孔发生较早,继发腹膜炎,重症者迅速陷入感染性休克和衰竭状态。[6]

4.9.2.5 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可使病变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病变的的肠壁如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伤寒、阑尾炎等病变处或阑尾切除、胃切除后的缝合口,或经美克尔憩室进入腹腔,其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也可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腹腔穿刺有渗出液,并可能检出蛔虫卵。临床表现发热不明显,伴有恶心及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触诊有柔韧感。[6]

4.9.3 蛔幼性肺炎

少量蛔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无任何症状。如短期内进食含大量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或其他食品,经7~10天潜伏期后,可出现全身与肺部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畏寒,乏力,伴胸闷、气促等类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表现为胸疼、咽部异物感,吼喘、端坐呼吸,少数可出现痰中带血,鼻出血、声嘶、腹痛及腹泻等。体检可闻及双肺干湿性啰音,偶有局部肺实变征。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门阴影加深及肺纹增多,常于1~2周内消失。痰可查见嗜性粒细胞和夏科-莱登晶体(Charcot-Leyden crystals),偶可发现幼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病程持续7~10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急性蛔幼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临床上称为肺蛔虫症,即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4.9.4 肠蛔虫病

成人肠蛔虫病多无特殊表现,也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头昏、工作能力下降等。肠内大量蛔虫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多食或厌食、偏食,甚至异食癖等。儿童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多有突然发生的脐周一过性隐痛或绞痛,常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腹肌紧张与压痛。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症状,但驱虫治疗后症状即消失。婴幼儿患者多有消化不良表现。少数患儿可因高热或其他原因而呕吐出蛔虫,或自肛门排出蛔虫。严重感染的小儿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迟钝、智能低下、皮肤瘙痒、磨牙或惊厥等表现。极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性呕吐,顽固性皮疹,视力障碍,听力减退,肌肉麻痹,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胃及十二指肠蛔虫病可有反复发作的腹部饱胀、嗳气、上腹隐痛或剧痛,常有食欲缺乏、反酸、恶心,也可出现呕吐等。常有呕吐蛔虫史,偶尔有呕血及黑便。

肠蛔虫病的体征较少,腹痛时脐周可有较轻而不恒定的深压痛。腹壁脂肪较薄的儿童患者可见肠蠕动波,深压可扪及条索样肠型。严重感染的患儿,体型瘦小,腹部膨隆。

4.9.5 过敏反应

蛔虫的变应原可引起宿主皮肤、结膜、肠黏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腹胀痛及结膜炎等。文献报道,蛔虫感染是儿童对植物花粉等过敏而发生哮喘的诱因。

4.10 蛔虫病的并发症

由于发热、辛辣饮食、麻醉或服用驱虫药不当等使寄生环境改变,蛔虫活动性增强,扭结成团可阻塞肠道,或钻入其他器官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半数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4.10.1 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

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③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⑤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4.10.2 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4.10.3 蛔虫性阑尾炎

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4.10.4 蛔虫性胰腺炎

蛔虫侵入胰管可导致胰管部分阻塞。由于虫体机械性损伤,虫卵沉积与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毒素作用,以及胆汁反流等可激活胰酶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蛔虫性胰腺炎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相似。常突然出现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继之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上腹压痛,腹肌张力高。血、尿淀粉酶活性增高。继发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可出现高热、脉速、血压下降、腹胀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等。如未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4.10.5 蛔虫性肝病

少数胆道蛔虫病患者可因蛔虫进入肝脏带入细菌,继发感染形成细菌性肝脓肿。脓肿以肝右叶最常见,左叶较少,可为单发或多发性,其大小不一。脓液中可找到蛔虫和虫卵;脓肿壁上可查虫卵和虫体所引起的异物反应。蛔虫性肝脓肿与一般肝脓肿表现相似。但合并症较多,临床经过极为严重。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还可出现胆管炎、胆道出血、脓毒败血症、脓胸、膈下脓肿等,病死率可达80%左右。

4.10.6 蛔虫卵性肉芽肿

蛔虫卵性肉芽肿多位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表现为发热、腹部隐痛、腹部包块。临床较少见,因无特征性表现,诊断较困难。文献报道的病例均为手术活检确诊。本病容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腔肿瘤等。

4.10.7 蛔虫性腹膜炎

蛔虫可经小肠或阑尾等腹腔脏器穿孔进入腹膜腔,由于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导致腹膜炎。有报道肠蛔虫病所致外科合并症中腹膜炎占12.75%。其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化脓性腹膜炎相同,主要为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胀,发热,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

4.10.8 蛔虫性脑病

蛔虫性脑病主要见于幼儿患者。蛔虫分泌的脂肪醛、抗凝素及溶血素等物质,吸收后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称为蛔虫中毒性脑病或蛔虫性脑病。出现头痛、兴奋性增高、精神不振、失眠,还可有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昏迷及瞳孔散大等。蚴虫若经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可形成脑栓塞及脑局部病变,驱虫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减轻。

4.10.9 其他蛔虫性疾病

蛔虫受到刺激后,可窜入各种孔道而致病。文献报道,蛔虫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少量胸腔积液,或继发性脓胸;钻入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经耳咽管钻入中耳道;钻入小肠憩室引起憩室炎,还有蛔虫使梅克尔憩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穿孔而从尿道排出蛔虫的病例报道;经膀胱直肠瘘进入膀胱、输尿管,或经肾盂结肠瘘进入泌尿系统,可从尿道排出蛔虫。蛔虫偶可进入血流引起转移性蛔虫病,若经血流至右心达肺动脉,可形成血栓引起栓塞性肺动脉阻塞,这也是胆道蛔虫病及肝脏蛔虫病的罕见并发症,常经尸解方可确诊。

4.11 实验室检查

4.11.1 血常规

白细胞数多为正常。急性大量感染初期及幼虫移行期,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据报道,急性蛔虫性肺炎者嗜酸性粒细胞可达40%~80%。胆道蛔虫病与胆道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

4.11.2 病原检查

大便直接涂片方法简单,蛔虫卵检出率高,是目前诊断肠道蛔虫病的主要方法。三片法阳性率达90%以上。直接涂片阴性者,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法可提高虫卵检出率,但方法较为复杂。肺蛔虫病或蛔虫幼虫引起过敏性肺炎时,痰中可检出蛔虫幼虫。

4.11.3 免疫学检查

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阳性可提示早期蛔虫感染或有雄虫寄生,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IgG及IgE呈高水平,但并无特异性。

4.12 辅助检查

4.12.1 B型超声检查

腹部B超对胆道蛔虫病者,可显示蛔虫位于扩张的胆总管内,但阳性率并不高。

4.12.2 X线检查

胃蛔虫病患者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内有大小与蛔虫相似的可变性圆条状阴影;若多条蛔虫平行聚集,则阴影如“稻米状”;虫体截面投影则呈“豆粒状”或“串珠状”影像;挤压后使虫体舒展散开,则上述影像随亦之变化。十二指蛔虫病患者,X线检查可见弧形、环形、“弹簧形”或“8”字形等影像。

4.12.3 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可发现十二指肠及胆管内蛔虫,取出钻入壶腹孔的虫体可使胆绞痛迅速缓解,并可对胆管阻塞进行减压与引流。

4.13 蛔虫病的诊断

蛔虫病的诊断标准参见WS/565—2017 蛔虫病诊断

4.13.1 临床诊断依据

(1)成虫寄生者,根据近期排虫或呕虫史即可诊断。

(2)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合并症,则应根据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结果酌情判断;如出现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3)农村收获季节,出现集体人群突发性发热、咳嗽、哮喘而排除其他原因后,可结合病史、体征,考虑急性蛔虫幼虫所致肺炎的可能性。

(4)如肠内仅有雄虫寄生而粪中虫卵阴性时(占感染者3%~5%),可用驱虫药物行诊断性治疗。

4.13.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粪便涂片查虫卵是最简单、快速、可靠的肠蛔虫病确诊依据。酌情选择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如胃肠吞钡检查可显示蛔虫的形态与数量;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蛔虫性肠梗阻或肠穿孔性腹膜炎有重要价值;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见虫卵是胆道蛔虫病的直接证据等。

4.14 鉴别诊断

蛔虫病常无特征性表现,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相混淆。若出现合并症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应紧密结合患者年龄、病情发展变化,全面分析,以便及早诊断与治疗。

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诊断较难。其原因在于蛔虫幼虫侵袭部位和病程变化较大,侵入体内的幼虫难以找到等。因而患者与狗、猫等动物接触史,或食物污染史等有助于诊断。间歇发热、肺部症状、肝大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者,可疑诊幼虫移行症。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血清学检查对诊断均有一定帮助,但应注意排除交叉反应所致假阳性的可能性。若在嗜酸性肉芽肿活组织内查见蛔虫幼虫,可作为确诊的依据。但虫种不易鉴别,猪蛔虫幼虫、鞭虫、钩虫、血吸虫、丝虫、病毒及真菌等病原所引起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症,也应与蛔虫病鉴别。

4.14.1 钩虫病所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损害

钩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患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性症状。严重者有剧烈的干咳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甚至大量咯血。病程可持续1周~2周,如发生“迁延移行”现象,病情可反复。[6]

早期可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腹泻呈黏液样或水样便;可引起上腹胀痛、阵发性加剧,也可呈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有的放射至腰背部;成虫咬伤可造成肠黏膜散在性出血和小溃疡,有时病变可累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引起消化道出血、排黑便、柏油便、血便或血水便,有的伴有呕血,引起轻、中、重度贫血。婴幼儿如长期患钩虫病,可造成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6]

4.14.2 支气管哮喘

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灰尘、油烟、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咳嗽,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咳嗽或胸闷,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6]

4.14.3 肺炎

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发绀。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6]

4.14.4 消化性溃疡

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常具下列特点:1.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2.周期性发作,发作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发作有季节性,多在冬秋和冬春之交发病3.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4.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6]

4.14.5 溃疡性结肠炎

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6]

4.14.6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患者多有溃疡病史,多发于饱食后,患者突发上腹部剧痛,呈“刀割样”,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面色苍白、出冷汗,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伴有血压下降。[6]

4.14.7 胆结石

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但无钻顶样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多、吃肥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B超可见胆囊内有结石影。[6]

4.14.8 急性胆囊炎

急性发作呈阵发性绞痛,夜间发作常见,饱餐、进食肥腻食物常诱发发作。疼痛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B超可见胀大和充满积液的胆囊。[6]

4.14.9 肠套叠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6]

4.14.10 急性阑尾炎

多以转移性腹痛为特点,部分病例腹痛一开始位于右下腹,并持续加重。发病早期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但程度较轻。[6]

4.15 蛔虫病的治疗

蛔虫病分为驱虫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最基本的是驱虫治疗。

4.15.1 驱虫治疗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目前常选用下列驱虫药物治疗。

4.15.1.1 阿苯达唑

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天内分2次服。可于驱虫后10天重复给药1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为肠道寄生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成人与2岁以上儿童,400mg,顿服[7]

4.15.1.2 甲苯达唑

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次/d,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

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4.15.1.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

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4.15.1.4 哌嗪(piperazine)

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有毒性低、疗效好、安全范围大等特点。剂量为3g/次,1次/d,连服2天或3天;儿童为80~150mg/(kg·d),分2次服,或晚上顿服,连服2天。服药后排虫率超过90%。严重感染者可连续用药3天或4天,1周后还可重复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常不必处理而在短期自行消失。过量服用后可有肌无力,或四肢肌肉强直、过敏性紫癜、血清病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本品。

4.15.1.5 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可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脱氢酶活性,导致肌肉能量产生减少,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剂量为150~200mg,儿童为2.5mg/kg体重,顿服。服本药后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故应慎用。

4.15.1.6 伊维菌素

本品是阿弗米丁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结构,可抑制蛔虫神经肌肉信息传递,导致虫体麻痹因而有驱虫作用。口服吸收好,半衰期为12h,其代谢产物于2周内从粪便排出。用法为100μg/(kg·d),连服2天,治愈率近100%。不良反应很少。

近年用哌嗪或吡喹酮等治疗蛔虫的疗效也较好,粪便检查虫卵阴转率超过80%,有报道达100%。苦楝根皮提取的川楝素和使君子仁也有驱虫作用。

4.15.2 并发症的处理

4.15.2.1 胆道蛔虫病

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解痉、止痛、驱虫或纤维内镜取虫为主。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1mg,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口服食醋100~200ml也可缓解疼痛。早期及时有效使用驱虫药物,可防止复发,减少严重并发症。近年有报道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剂,在止痛治疗的同时也可驱虫。也有用阿苯达唑加维拉帕米治疗,达到迅速止痛与完全杀虫的显著效果。内科治疗24h无效,或病情加重;胆道蛔虫嵌顿者,需外科手术治疗。也可借助于内镜紧急取虫,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有发热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性感染,应适当加用抗菌药物。

4.15.2.2 蛔虫性肠梗阻

按照一般肠梗阻治疗原则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缓解后服豆油或花生油可松懈蛔虫团,然后再驱虫治疗。如积极内科治疗1~2天无好转,不完全性肠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4.15.2.3 其他

并发蛔虫性阑尾炎、肠穿孔、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单发性肝脓肿、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4.15.3 其他治疗

蛔虫幼虫移行症时以对症治疗为主,用氨茶碱等解除支气管痉挛,可待因等镇咳。重症(呼吸困难、发绀)者,应予吸氧,并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疗程3~5天。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可使症状较快缓解或消失,用量为8~10mg/(kg·d),分3次服,疗程7~10天。可与抗组胺药物合用。

4.16 预后

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有胆道蛔虫病等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健康。幼儿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窒息等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者可危及生命。

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4.17 蛔虫病的预防

4.17.1 控制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等,抽样调查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时可进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后2~3个月(如冬季或秋季),可采集体服用驱虫药物。驱出的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

4.17.2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4.17.3 加强粪便管理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搞好卫生环境,不放牧猪等。

4.18 相关药品

氧、磺胺、胰酶、阿苯达唑、葡萄糖、腺苷、左旋咪唑、哌嗪、伊维菌素、吡喹酮、川楝素、阿托品、异丙嗪、哌替啶、维拉帕米、氨茶碱、茶碱、可待因、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乙胺嗪、组胺

4.19 相关检查

尿淀粉酶、淀粉酶

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1.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0.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4-178.
  6.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565—2017 蛔虫病诊断[Z].2017-8-1.
  7. ^ [7]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