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目录

1 拼音

huí chóng

2 中医

蛔虫 病因学名词。九虫之一。《诸病源候论》又称长虫。蛔虫寄生于人体中,称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杂食生冷不洁瓜果蔬菜所致。症见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处有肿块聚起,上下往来活动,虫动则痛作,虫静则痛止;虫痛攻心,相似于胆道蛔虫证。并可有面色(白光)白或黄白相间或有虫斑,消瘦,呕吐清水或蛔虫等。治疗以驱虫为主,脾胃虚弱或挟积滞者,兼用健脾、消导等法。方用乌梅丸、化虫丸、万应丸等。

3 西医

蛔虫(Ascarid)又称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虫,简称蛔虫,隶属蛔目(Ascaridida)蛔科(Ascarididae)[1]。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1]

蛔虫是原腔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前者金黄色,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只有受精卵才能卵裂、发育。在21~30℃、潮湿、氧气充足、荫蔽的泥土中约10天左右发育成杆状蚴。脱一次皮变成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此时如被吞食,卵壳被消化,幼虫在肠内逸出。然后穿过肠壁,进入淋巴腺和肠系膜静脉,经肝、右心、肺,穿过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再经气管、喉头的会厌、口腔、食道、胃,回到小肠,整个过程约25~29天,脱3次皮,再经1月余就发育为成虫。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对人体危害很大。预防蛔虫病,主要是普治病人,杜绝感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防止虫卵人口。

3.1 蛔虫的形态

3.1.1 虫卵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fertilized egg)和未受精卵(unfertilized egg)之分。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约为45μm~75μm×35μm~50μm。新鲜粪便中的受精卵卵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与卵壳间常见有新月形空隙。卵壳外有一层由虫体子宫分泌物形成的蛋白质膜,表面凹凸不平,在人肠道内被胆汁染成棕黄色。未受精蛔虫卵多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8μm~94μmx39μm~44μm,壳质层与蛋白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无蛔苷层,卵壳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性较强的卵黄颗粒。若蛔虫卵最外面的蛋白质膜脱落,卵壳则呈无色透明,但其卵壳厚,仍可与其他线虫卵区别。[1]

3.1.2 幼虫

一般长为550μm~650μm,侧翼显著单一,肠管明显,由2~3个细胞组成,排泄柱的断面大于等于肠管的断面。[1]

3.1.3 成虫

蛔虫是寄生人体最大的肠道线虫。雌虫(Adult female)长20cm~35cm,有的长达49cm,直径为3mm~6mm;雄虫(Adult male)长15cm~31cm,直径为2 mm~4 mm。形似蚯蚓,活体呈粉红色。虫体为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体表可见有细纹和明显的侧线。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三唇瓣,排列成“品”字形,内缘具细齿,此外尚具感觉乳突和头感器。直肠短,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雌虫尾端钝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之前。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在肛门前、后有多对乳突,生殖器官为单管型,有一对镰刀状可伸缩的交合刺。[1]

3.2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属于土源性线虫(soil-transmitted helminths),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是唯一宿主。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营养,雌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粪便中受精虫卵在潮湿、荫蔽、氧气充分、温度适宜(21℃~30℃)的外界环境中,约经2周,卵细胞在卵内即可发育为类杆状幼虫。再经1周,卵内幼虫第1次蜕皮,成为二期幼虫,虫卵即具有感染性。感染期虫卵被宿主吞食后,进入小肠,小肠的环境具有促使卵中幼虫孵化的条件。在这些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幼虫分泌孵化液(含酯酶、壳质酶及蛋白酶)消化卵壳后,破壳逸出。逸出的幼虫侵入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部,穿破肺泡壁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腔;在此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然后,幼虫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并随人的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经胃到达小肠;在小肠内完成第4次蜕皮,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自虫卵感染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天~75天。蛔虫成虫在人体的存活时间约为1年左右。[1]

3.3 蛔虫病

3.3.1 流行病学

3.3.1.1 流行概况
3.3.1.1.1 全球

蛔虫病为世界性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均有流行,而在气候适宜、生活水平低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差,及以人粪作为肥料的地域尤为常见。全球153个国家或地区存在蛔虫病流行,严重流行区感染率可高达95%。[1]

3.3.1.1.2 中国

蛔虫病广泛存在。1988年~1992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为44.59%,最高可达71.12%,估计全国蛔虫感染人数约5.3亿。2001年~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蛔虫平均感染率为12.72%,与第一次全国调查结果相比人群蛔虫感染率下降了71.47%。感染率较高的为5岁~14岁儿童和青少年。[1]

3.3.1.2 流行环节
3.3.1.2.1 传染源

能排出受精蛔虫卵的蛔虫感染者和病人是蛔虫病的传染源。[1]

3.3.1.2.2 传播途径

在流行区,用新鲜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的含蚴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人因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土壤和农田、庭院地面等,经口吞入感染期蛔虫卵,或者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用人粪施肥的带有泥土的蔬菜常携有蛔虫卵,虫卵附在蔬菜上被带进室内,并可污染室内的地面、家具、食具以及人的衣服和手指。猪、犬、鸡、鼠等动物和蝇及蜚蠊等昆虫可机械性播散蛔虫卵。[1]

3.3.1.2.3 易感人群

人群对蛔虫普遍易感,人群感染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1]

3.3.1.3 流行因素

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发育型;雌虫产卵量大且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导致随地大便,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1]

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卫生习惯,以上因素影响使蛔虫病成为流行最广泛、感染率最高的肠道寄生虫病。[1]

3.3.2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3.3.2.1 幼虫致病
3.3.2.1.1 蛔虫幼虫所致肺炎

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荨麻疹等过敏性肺炎症状。如短期吞入大量感染性虫卵,则可引起蛔虫性哮喘,主要症状为气喘、干咳和喉部异物感。[1]

3.3.2.1.2 异位寄生

重度感染时,幼虫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大循环,侵入一些组织和器官,如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处,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1]

3.3.2.2 成虫致病
3.3.2.2.1 肠蛔虫病

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是肠蛔虫病的特点,其他症状和体征还有腹胀、腹部触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儿童患者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尔可出现异嗜症等。[1]

3.3.2.2.2 胆道蛔虫病

系肠内蛔虫进入胆管所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辗转不安、面色苍白。疼痛向右肩、腰背或下腹部放射。间歇期如正常人、常伴有恶心、呕吐。体检腹部体征不明显,与腹痛之剧烈程度不相称,仅剑突下或偏右有局限性轻度压痛点,无腹肌紧张症。若虫体完全进入胆管甚至胆囊,疼痛反而减轻,但炎症现象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明显的固定压痛,并有肌紧张、反跳痛,伴有发热、寒战或黄疸。[1]

3.3.2.2.3 蛔虫性肠梗阻

临床特点为腹部阵发性绞痛,以脐周或右下腹为甚,呕吐并常吐出蛔虫,停止排气和排便。梗阻形成后,疼痛可逐渐加剧,持续数分钟,间歇短时可再出现。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阻塞多见于回肠部。早期可有低热、白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严重脱水或酸中毒,甚至休克。小儿发病率较高。[1]

3.3.2.2.4 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临床可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突然发生阵发性腹部绞痛,发作时疼痛难忍并有频繁呕吐,但缓解时则安然如常;疼痛部位起初在全腹或脐周,以后即转移至右下腹部;早期症状重而体征较轻,仅在麦氏点附近有压痛或在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活动性条索状物;病程进展较快,多在8小时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以及皮肤痛觉过敏,且穿孔发生较早,继发腹膜炎,重症者迅速陷入感染性休克和衰竭状态。[1]

3.3.2.2.5 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可使病变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病变的的肠壁如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伤寒、阑尾炎等病变处或阑尾切除、胃切除后的缝合口,或经美克尔憩室进入腹腔,其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也可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腹腔穿刺有渗出液,并可能检出蛔虫卵。临床表现发热不明显,伴有恶心及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触诊有柔韧感。[1]

3.3.3 蛔虫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参见WS/565—2017 蛔虫病诊断

4 参考资料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565—2017 蛔虫病诊断[Z].2017-8-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