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还原型谷胱甘肽 (最后修订于2016/9/22 22:02:57)[共2184字]
摘要:还原型谷胱甘肽说明书药品名称还原型谷胱甘肽英文名称Glutathione别名去白障;益视安;古拉定;谷胱甘肽;乃奇安;Glutathione;Atomolan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2%(5ml)。2.注射剂(粉):50mg,300mg,600mg。3.片剂:50mg,100mg。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药理作用谷胱甘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的一种三肽,它是甘油醛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使人体获得高能量。谷胱甘肽能激活多种酶,如体内的巯基(-SH)酶、辅酶等,从而促进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种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此外,谷胱甘肽在体内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两种形式存在,其活性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在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作用下,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和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相结合,以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的酶不被破坏,亦对抗自由基对重要脏器的损害。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在肝脏和晶状体中含......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离子交换法提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离子交换法提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时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上柱pH3.0、洗脱用NaOH浓度0.25M,洗脱流速30cm/min,此条件下谷胱甘肽的平均回收率为53.06%,产品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为2.953%。[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离子交换,提取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r-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化合物,它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油料种子中。它在细胞中的功能
-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
后肝损害的治疗作用[J].中国创伤杂志,2002,18(5):287. [6]蔡卫平,廖履坦.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肾损害[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0,19(4):291. [7]黄坚,肖凡.古拉定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J].交通医学,2002,16(3):228. [8]李小恵,周刚毅.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0,19(1):13. [9]钱明,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浆氧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浆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谷胱甘肽组及对照组两组,谷胱甘肽组:切皮后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托莫兰)1.8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每4h重复滴注;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切皮前、无肝前期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min、60min及术毕和术毕12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中心提供,雌雄不拘;DMEM培养基由爱博公司出品;胎牛血清为美国Gibco公司出品;胰酶为Sigma公司出品;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由LaboratorioFarmaceuticoC.T.S.R.1生产(批号:4027)。 1.2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无菌取出生1~3天大鼠乳鼠心脏,剪碎后用0.25%胰酶消化4~5次,取除第1次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血管病2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入院的顺序将中、重型急性脑血管患者分为A、B两组,在一般治疗不变的情况下,A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B组不用。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肢体功能的康复较好,肺部感染、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有良效。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急性脑血管病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报道最多的是在治疗
- 巴曲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早期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早期治疗脑梗塞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静滴20%甘露醇125ml,每日2~3次,用3~5天;静滴三七总皂甙0.5g/日,用2周;静滴血活素20ml/日,用2周;肠溶阿司匹林75mg/日。联合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巴曲酶首剂10U,第3、5天各5U;还原型谷胱甘肽2.4g/日,用7天。所有患者于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各型肝炎75例近期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古拉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改善各型肝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73例慢性乙型肝炎作为对照组,采用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当飞利肝宁、垂盆草冲剂等治疗,疗程1个月。75例慢性乙型肝炎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古拉定1.2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1次/d治疗,疗程1个月。均在治疗后每周复查肝功能1次。1个月后复查
-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7例术后有过肝功能异常的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患者分为A1和A2组。21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分为C1和C2组。化疗前肝功能正常,A1和C1组化疗前一天开始每天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泰特,TAD)1.2g至化疗结束后1周,A2和C2组不用TAD。14例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患者(B组)和11
-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应用时序对放射损伤的影响
suicide.Earlyrecoverywiththeuseofintravenousinfusionofreducedglutathione[J].DigDisSci,1993,38(4):752756 7. 郭亮,刘波,张慎贵.古拉定防治鼻咽癌放疗副反应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4,44(18):5455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滨州市256603作者:彭宪忠赵磊王淑英纪春祥
- 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伤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干预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伤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并需执行全身化疗或灌注化疗的66例肿瘤患者,在化疗前或化疗执行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天1次,每次1.2g,7~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化疗前后白细胞减少情况、肝功能损伤(异常)情况、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60例未做干预治疗的化疗患者比较分析。参照Karnofsky评分(Kps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高黄疸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加速高黄疸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黄疸的消退,肝功能较短时间内复常。方法采用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HB)60例,并用同期住院患者48例做对照,观察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情况。结果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使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改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不仅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而且有退黄、保肝、利胆,促使肝细胞修复之功效。用于治疗高黄疸的慢性乙肝的患者,可使其疗程缩短,疗效显著。 【关键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LC术前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不良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绿汀诺治疗);B组为对照组(采用其他护肝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ALT、AST、TBIL、DBIL。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第5天肝功能各指标:ALT、AST、TBIL、DBIL较B组降低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功能异常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4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1.5个月。结果治疗组血脂(TG、TC)、肝功能(ALT、γGT)、B超脂肪肝图像及临床症状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70例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甘利欣及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20mg,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后每周分别测定血清ALT、AST、GGT及TBIL,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COPD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丹参(SM)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在COPD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肌苷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疗程半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COPD肝损害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1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持续30天,对照组42例应用葡萄糖醛酸内酯40mg及VitC2.0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250ml滴注,每日1次,持续30天;疗程结束后复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B
-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肝硬化60例
B超等确认为肝硬化,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执行标准[1]。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在传统保肝支持治疗(主要为能量合剂及维生素)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6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丹参注射液16g(250ml)静点,均1次/天,疗程为1个月。1.3检测项目与方法患者治疗前后均采血3ml,用非抗凝试管送生化室用HITAC17170A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脂必妥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4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SH+脂必妥)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护肝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肝脏在脂质储存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转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用还原型谷光胱甘肽治疗脂肪肝,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择我院2003年3月-2005年8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4例。诊断标准[1]:1.肝脏增大,回声增强、增多,光点细而密;2.肝肾回声对照明显增强;3.深部回声衰减;4.肝内血管欠清晰。全部病例均排除各型病毒性肝炎。纳入病
-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主要的活性状态,大约占95%;氧化型谷肽甘肽(GSSG))是非活性状态约占1%。内源性谷胱甘肽主要存在于胞浆内,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催化合成。GSH含有巯基(-SH)是其发挥主要功能的基团。人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都是酶催化反应,这些酶大部分以巯基作为活性基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2008年04月11日《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27卷10期-666-669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4月11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LX-2细胞株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5~50mmol/L和浓度为0.5~10mmol/L的GSH培养肝细胞和HSC,MTT法检测GSH对肝细
-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分析
随着近年来饮酒人群的不断增多,酒精性肝病(以下简称ALD)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氧应激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谷胱甘肽和丹参均有抗氧化作用。本文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下称AFL)60例,获得较显著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年以来门诊和住院诊断为AFL患者60例,均符合2002年10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1],
- 拉米夫定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活动性肝硬化19例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仅14%[1]。拉米夫定通过抑制HBV-DNA聚合酶迅速减少人体乙肝病毒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能提供巯基及半胱氨酸,维护正常细胞的代谢并与亲电子物质及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相结合[2],使细胞免受损害,从而抑制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笔者对19例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拉
- 还原型谷胱甘肽逆转老年性肾功能不全的初步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氧自由基清除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5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53例患者中,43例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例死亡,7例无效。结论临床观察证明其可以逆转肾脏损害,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还原型谷胱甘肽;氧自由基清除剂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发生主要与肾脏的免疫功能损伤有关,氧自由基及其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
- 复合辅酶治疗肝硬化35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复合辅酶联合强力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70例,男52例,女18例,年龄32~65岁,平均49.5岁,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全部
- 综合治疗救治百草枯中毒疗效分析
透析(HD)治疗,治疗2~3h后更换已预充好的新的灌流器,再进行HP2~3h,总治疗时间4~6h,每天1次,连续3天。灌流器为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公司生产的330HA型大孔树脂血液灌流器。并且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每日静滴1次。 1.5结果 6h以内的患者,常规治疗组:存活2例,存活率22.2%;综合治疗组:存活4例,存活率50.0%。6~24h的患者,常规治疗组:存活1例,存活率16.7
- 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TP酶活性,增加肝细胞摄取氨基酸,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4)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资料表明,促肝细胞生长素用于治疗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均有很好的疗效[6,7]。阿拓莫兰即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具有对抗自由基的攻击、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恢复肝细胞内各种酶活性、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损害、促进肝细胞合成的功效。临床已广泛用于酒精性
- 姜黄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复制大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肝组织的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受试样品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的MDA含量均值分别为16.9、15.5、16.7nmol/g(肝组织),均低于肝损模型组的19.7nmol/g;TG含量分别为2.59、2.67、2.09mmol/100g
- 大剂量谷胱甘肽治疗雷公藤多甙致药物性肝损害15例
肝细胞型或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根据上述症状、检查及用药情况,可确诊雷公藤多甙片致药物性肝损害。确诊后,笔者除给予停药,休息,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大量B族维生素及保肝对症治疗外,主要给予大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主要用法是:轻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u以下,总胆红素60μmol/L,临床仅有轻度恶心、厌食及周身乏力者。给予300~400mg/d,静滴1次,1个月1疗程;重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u以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血再灌注、10min缺血预处理、20min缺血预处理4组,后两组分别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注各10min和20min作预处理。测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0min缺血预处理组ALT、AST、LDH明显降低,还原型GSH明显
- 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老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关键词】结核病老年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肝损害,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应用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老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8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62~74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均为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史4~6个月,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62~74岁
- 甲醛吸入对大鼠肾组织中SOD、GSH、CAT和MDA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甲醛吸入对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气态甲醛对大鼠进行染毒;用相应的试剂盒对组织中SOD、CAT的活性和GSH、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吸入1.0mg/m3甲醛时,肾组织中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其值为(0.41±0.02)n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砷化氢中毒4例
我科于2004年7月9日收治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4例,其中重度中毒1例,给予血液灌流配合激素、碱化尿液、利尿、护胃、抑酸及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等治疗后,4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中毒原因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50岁,均为在未有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吸入砒霜刺激气体(最长达8h,最短6h)。 1.2临床表现患者均在上班的当天下午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少许,有巩
- 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功能损害救治体会
2药物选择 (1)静滴强力宁,该药可分解产生葡萄糖醛酸,促进胆红素代谢和解毒作用,减少钙离子内流,对溶酶体和线粒体有一定保护作用,故应用中避免骤然停药,以防止ALT反跳性升高。(2)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细胞内谷胱甘肽大量存在于细胞液中,与众多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他代谢产物结合而起作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3)因INH是致肝损害的关键药物,故需应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来解
- 保肝药物在门静脉高压症犬与正常犬肝血药浓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因治疗必不可少,各种保肝药物的治疗也是重要的环节。但是临床中经常可以发现很多保肝药物对于急性肝损伤有很好的辅助疗效,但对PH患者的保肝治疗并未有预期效果。本研究选用了临床常用效果较好的保肝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2]通过PH动物疾病模型对上述现象做了初步探讨,旨在揭示其中部分原因。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西安地区健康杂种犬10只(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7.38±2.12)
- 柿叶水提物的抗氧化和抗缺氧作用
制备:市售30%H2O2(8.8235M,Sigma)加三蒸水稀释88.235倍混匀,10μm微孔滤膜过滤,4~8℃保存1个月,用时稀释到最终浓度。 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酶测定试剂盒(GSH-Px)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实验方法 2.1抗氧化应激作用 2.1.1
- 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苷肽对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用GSH0.6~1.2g加入10%GS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2~4周。结果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2~3周完全消失,ALT4周完全恢复正常。结论GSH对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苷肽药物性肝损害肝功能 还原型谷胱苷肽(GSH)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苷氨酸组成的含巯基的三肽物质[1],
- 贝科能治疗急性肝炎疗效观察
il水平(X±s)(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ˇP0.05 2.2不良反应30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病人因自动要求出院而停药。 3讨论 贝科能含有辅酶I(NA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三磷酸腺苷(ATP)等多种成分,可直接作用于细胞水平,参与三羧酸循环,细胞呼吸及氧化磷酸化,调控氨基酸,脂肪和糖的代谢,从而促进机体代谢恢复正常,同时还可以中和机体病理状态下
- 雪灵芝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雪灵芝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复制大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肝组织的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受试物各组的MDA、TG含量低于模型组,而GSH含量高于模型组;且其肝脏病理改变轻于模型组。结论雪灵芝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雪灵芝酒精肝脏损伤保护 Experimentalstudyonef
- 血液灌流加透析配合综合疗法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附20例临床分析)
%。然后给予思密达2包,每日2次,以保护胃黏膜;(3)使用竞争剂,心得安可与结合于肺组织的毒物竞争[2],使其释放出来,用法为10mg,每日3次;(4)应用自由基清除剂,静脉应用VitC,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VitE、Vi-tA;(5)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氟美松30mg/d,3天后减为10mg/d,共应用7~10天;(6)避免吸氧。1.2.2血液净化治疗病人入院后在积极综合治疗的同时,尽快
- 干扰素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分析
常。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均阴性,荧光酶联免疫(PCR)法测HBV-DNA6.98×106拷贝/ml,B超提示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给予丹参、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静点治疗20天,ALT65u/L,AST45u/L。2005年12月23日因乏力、腹胀、食欲减退再次入住我院传染科,查肝功:ALT313u/L,AST261u/L,仍给予丹参、甘利欣、还原型谷
- 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
癌细胞具有一定的原浆毒作用,并且其作用在肝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间具有选择性[5,8]。 4.2诱导细胞凋亡4.2.1活化Caspase家族三价砷是巯基的络合剂,砷化合物易与含相邻巯基(-SH)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运通道(MPT)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下降或消失,继之呼吸链脱偶联,细胞内谷胱甘肽耗竭,从而降低其清除活性氧簇的能力。活性氧类(reacˉtiveox
- 19.9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底状。当血清T3及T4减少时,又可反馈地使垂体前叶分泌更多的TSH,因而使甲状腺增生与肥大。另外碘还有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能力。因为甲状腺激素释放时,甲状腺球蛋白中二硫键(-S-S-),要先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下还原成巯基(SH),才能被溶酶体的酶水解,然后释放出甲状腺激素。但产生还原型谷胱甘肽需要谷胱甘肽还原酶,而碘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因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也引起甲低和甲状腺肿大。 另一
- 葡萄糖在红细胞内的酵解是通过哪两种途径进行的?
人类红细胞内的NADPH主要来自HMP代谢。每1个分子量葡萄糖能产生2个分子量NADPH。当NADPH氧化加速时,通过此旁路代谢的葡萄糖也增多。 NADPH最重要的功能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正常情况下99.8%为GSH,仅0.2%为GSSG。 HMP旁路或GSH代谢如有缺陷时,红细胞抵御氧化剂的能力就减弱,使红细胞的蛋白易被氧化剂损坏。最常见的情况是红
- DECB对超声乳化角膜内皮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
注液应具有下述特点:(1)含钾、钠、钙、氯、镁、碳酸氢根等角膜内皮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离子成分;(2)含有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的葡萄糖;(3)有维持酸碱度稳定的缓冲系统;(4)与体液等渗;(5)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腺苷;(6)耐高温消毒,易于配制保存。术中使用的BSS灌注液由日本参天制药生产,主要成分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醋酸钠、柠檬酸钠,用来调节酸碱度的氢氧化钠和盐酸等。BSS在化学成分
- β2糖蛋白I与乙型肝炎病毒嗜肝性的关系
69-5718(长春)为了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β2糖蛋白I(β2GPI)的结合特性,探讨β2GPI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嗜肝性中的作用。研究者采用Westernblot技术,研究还原型与非还原型β2GPI与HBsAg的结合特性。结果还原型与非还原型β2GPI与HBsAg有相同的亲和力,推测β2GPI与HBsAg的结合部位是在一级结构上相邻的氨基酸残基肽段,与空间构象关系不大。可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但不能改变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故不能延长红细胞寿命。现观察rhEPO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肾性贫血56例,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2~3次。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病8例,多囊肾2例。男30例,女26例,年
- 腹腔感染后维生素A、E、C代谢障碍的防治
LP+TPN)、治疗组(CLP+TPN+维生素A、E、C)、延迟治疗组(CLP+TPN+延迟应用维生素A、E、C),于术后当天以及第1、3、5天观察血浆及肝组织中维生素含量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CLP对照组维生素A、E、C及G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MD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维生素A、E、C及GSH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延迟治疗组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和延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体会
状,贴敷于肚脐及右上腹的日月、期门穴及其周围皮肤,敷料覆盖胶布固定,可配合热敷,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1.5.3西药治疗西医给予甘利欣(甘草酸二铵)30ml,泰特(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5.4治疗方法30例全部服用茵陈汤及其加减方,1日1剂,煎至约2000ml分3次服用,并辅
- 1例断肠草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1例断肠草中毒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方法。方法给予反复洗胃、应用解毒药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滴2次/d、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冻干粉针剂2.4g静滴1次/d、利尿剂速尿注射液20mg分次静注、制酸剂潘托拉唑钠冻干粉针剂40mg、新鲜羊血100ml经胃管分次灌注等对症治疗。结果患者经洗胃、解毒、利尿、保肝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痊愈出院。结论断肠草无特效解毒药,本例患者住院7天,经过反复洗
-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35例分析
0例(88.89%),合并用药15例(11.11%),其中合用1种药物6例,合用2种药物7例,合用2种以上药物的2例。合用的药物有维生素B6、维生素C、甲氧氯普胺、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泼尼松、还原型谷胱甘肽、红细胞悬液、6-氨基己酸、左旋肉毒碱、氯雷他定、奥美拉唑、替硝唑、甲硝唑、胸腺肽、阿奇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克洛、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舒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