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

目录

1 拼音

huáng shuǐ chuāng

2 英文参考

yellow fluid ulcer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mpetig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mpetig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中医·黄水疮

黄水疮(impetigo)为病名[1]。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黏疮[1]。是指以皮肤脓疱、结痂、破流黄水,浸淫成疮,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2]。为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2]。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脓疱、脓痴。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可并发肾炎及败血症,应与水痘、脓窝疮相鉴别。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黄水疮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2]

3.1 黄水疮的症状

《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

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癍,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蔓延不止,疮水干后结痂而愈[2]。多发生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2]。常在夏秋季流行[2]。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3.2 黄水疮的病因病机

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2]

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

3.3 黄水疮的诊断

黄水疮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

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

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程长短不定,少数可延至数月。

3.4 需要与黄水疮相鉴别的疾病

3.4.1 水痘

水痘多见于冬春季,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形态较一致的水疱,向心性分布,化脓与脓痂轻微,索侵及粘膜。

3.4.2 脓窠疮

脓窠疮常因虱病、疥疮、湿疹、虫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脓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结成厚痂。

3.5 黄水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黄水疮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内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黄连;风邪胜者服消风散;湿热重者服平胃散加黄芩、黄连[2]

3.5.1 暑湿热蕴

黄水疮·暑湿热蕴证(impetigo with pattern of summerheat-dampness heat amassment)是指暑湿热邪,蕴于肌肤,以脓疱密集,脓痂色黄,周围有红晕,糜烂面鲜红,多有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滑数为常见症的黄水疮证候[2]

3.5.1.1 症状

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3.5.1.2 辨证分析

夏令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暑为阳邪,伤津耗液,则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

3.5.1.3 治法

清暑利湿解毒。

3.5.1.4 方药

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泻滞导热。

3.5.2 脾虚湿蕴/脾虚湿困

黄水疮·脾虚湿困证(impetigo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蕴于肌肤,以脓疱稀疏,脓痂色灰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多有面黄,纳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薄微腻,脉濡细为常见症的黄水疮证候[2]

3.5.2.1 症状

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

3.5.2.2 辨证分析

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熏蒸肌肤,故见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脾虚失运,则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为脾虚湿蕴之象。

3.5.2.3 治法

健脾渗湿。

3.5.2.4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食滞不化者,加槟榔、焦叁仙以化气行滞。

3.6 黄水疮中医外治法

外治热重者用青蛤散或青黛散外敷;湿甚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2]。相当于脓疱病[2]

脓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湿敷或外洗。

脓液少者,用叁黄洗剂加入5%九一丹混合摇匀外搽,每天3—4次。

局部糜烂者,先用明矾溶液洗去脓痂,再将冰硼散撤于患处。

脓痂厚者,选用青黛、黄柏、苍术研细末,植物油调匀外涂。

3.7 黄水疮的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2.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

3.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4 西医·黄水疮

黄水疮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脓疱疮(impetigo)又称黄水疮[3]、传染病脓痂疹,是由化脓性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3]。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主要表现为丘疹、水疱或脓疱[3]。接触性传染,可在儿童中流行[3]。蔓延迅速。

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水疱,迅速变成脓疱,疱液线澄清后混浊,成群分布,水疱有半月形积脓现象,疱壁薄易破。好发颜面部、颈、四肢等暴露不位。瘙痒、重症患者可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或引起败血证,病程多为1~2周。

4.1 别名

传染病脓痂疹;脓疱疮

4.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3 黄水疮的病因

询问有无瘙痒性皮肤病、贫血、糖尿病及营养不良病史,是否反复发作。

4.4 黄水疮的病理生理

脓疱疮的特点为在角质层下与粒层之间形成脓疱,脓疱内含有很多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和球菌。球菌多见于细胞外或中性粒细胞之内。偶尔在大疱底部能见到少数棘层松解细胞,此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溶解蛋白作用的结果。疱底棘层可有海绵形成和中性粒细胞的渗入。真皮上部亦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中等度中性粒细胞及淋巴样细胞的炎症浸润。

4.5 黄水疮的临床表现

脓疱疮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汗、闷热的天气多见[3]

好发于面部及暴露部位[3]。也可蔓延全身。

皮损为丘疹、水疱或黄色脓疱,周有红晕,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结痂,愈后无瘢痕,可伴不同程度瘙痒。可出现较大脓疱[3]

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

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可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3]

病程长短不定,少数可延至数月。

4.6 黄水疮的分类

脓疱疮分寻常性脓疱疮与深脓疱疮两种。

4.6.1 寻常性脓疱疮

寻常性脓疱疮常在托儿所等小儿集中的单位流行,夏秋季多见。初发为粟粒大到黄豆大的丘疹或水疱,迅速化脓,疱壁薄而易破,周围绕以红晕,疱破后呈红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厚痂,愈后不留疤瘢,易向周围扩延或传染他人,可并发淋巴管(结)炎。治疗用磺胺或青霉素,外用新霉素软膏等。

4.6.2 深脓疱疮

深脓疱疮亦称臁疮,初发为炎性水疱,迅速变为脓疮,炎症不断加剧,脓疮破溃,向下破坏深部组织,形成小溃疡。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结有褐色痂皮,重者如蛎壳,脱痂后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自觉痒痛,多见于小腿,亦可见于其他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可自身传染,治疗同寻常性脓疱疮。

4.7 黄水疮的诊断

1.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汗、闷热的天气多见[3]

2.好发于面部及暴露部位[3]

3.皮损为丘疹、水疱或黄色脓疱,周有红晕,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结痂,愈后无瘢痕,可伴不同程度瘙痒。可出现较大脓疱[3]

4.重症可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3]

5.可出现接触性传染[3]

4.8 需要与黄水疮鉴别的疾病

水痘多见于冬春季,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形态较一致的水疱,向心性分布,化脓与脓痂轻微,索侵及粘膜。

脓窝疮常因虱病、疥疮、湿疹、虫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脓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结成厚痂。

4.9 黄水疮的治疗方案

4.9.1 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面部疖肿,尤其位于危险叁角区者,切勿挤压。

4.9.2 局部治疗

轻症者注意局部清洁,可外用1%红霉素软膏,一日2次[3]

局部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3]

①初起者可用热敷及理疗,或用2%碘酊、0.5%氯霉素二甲基亚砜外用;

②疖肿未破前可用膏药、纯鱼石脂软膏贴敷或理疗;已有脓肿形成者应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栓。

4.9.3 全身治疗

对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多发性疖病者,可用磺胺类或抗生素。

皮损广泛、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抗菌药物,连续1周,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3]

4.9.4 中药治疗

①疔疽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清热解毒,宜服仙方活命饮;②全身症状较重,口渴喜饮者,宜服犀角地黄汤或黄连解毒汤;③若体质素虚或迁延日久,脓虽已成,不能外透者,宜补正托邪,服托里透脓汤。

4.9.5 复发性毛囊炎或疖病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瘙痒性皮肤病、慢性病灶及糖尿病等;②改善免疫功能:可用自家菌苗或自血、转移因子、左旋咪唑、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4.10 黄水疮的预防

(1)大力开展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及时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

(2)患者要适当隔离,接触衣物及时消毒[3]。尤其集体单位,患儿接触过的衣服、毛巾及用具等,应予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3)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3]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7.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5-23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