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目录

1 拼音

huáng qín

2 英文参考

the root of large-flowered skullcap[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baikal skullcap root[朗道汉英字典]

scutellaria[朗道汉英字典]

scutellaria root[朗道汉英字典]

radices scutellariae[朗道汉英字典]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朗道汉英字典]

baical skullcap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utellar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utellaria baicalens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cu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aical skullcap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黄芩

黄芩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1]。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2]。以山西产量多,河北质量好[2]。有栽培品。生用,酒炙或炒炭用[3]。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Scu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SCUTELLARIAE RADIX(《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英文名

baical skullcap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腐肠(《神农本草经》)

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吴普本草》)

䒲葿(《广雅》)

空肠(《名医别录》)

子芩、宿芩(陶弘景)

㹠尾芩(《新修本草》)

条芩(《本草纲目》)

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用植物志》)

山茶根(北方各省)。

枯芩[4]

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中国药典》)

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7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吴普本草》: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

《名医别录》:黄芩生秭归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陶弘景:黄芩,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

8 来源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4]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4]

9 原植物

9.1 原植物形态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茎四棱形,有细条纹,绿色或常带紫色;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叶交互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花萼二唇形,紫绿色,膜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细,基部骤曲;雄蕊4,药室裂口有白色髯毛;子房褐色,花柱细长,先端微裂。小坚果4,卵球形,长1.5 mm,径1mm,黑褐色,有瘤。花期6~9月,果期8~10月。[4]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偏生于花序一侧;花萼二唇形,盾片高约1.5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紫红色至蓝紫色,花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雄蕊4,二强。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9.2 生长环境

黄芩生于海拔60~2000 m的向阳干燥山坡、荒地上,常见于路边[4]

9.3 分布

黄芩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4]

同属植物根作黄芩药用的还有滇黄芩S.amoena C.H.Wrignt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粘毛黄芩S.viscidula Bunge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山东等地;丽江黄芩S.likiangensis Diels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甘肃黄芩S.rehderiana Diels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4]

黄芩的果实(黄芩子)亦供药用[4]

9.4 栽培

9.4.1 生物学特性

黄芩喜阳光充足、温暖凉爽的气候,耐严寒,耐早怕涝,耐瘠薄,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的低温。以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4]

9.4.2 繁殖方法

黄芩可用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4]

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省劳力,根条长,权根少,产量高。春播3~4月中旬,秋播8月中旬,开沟条播,行距30~45cm。幼苗出齐后,分2~3次间苗,保持株距12~15 cm。[4]

分根繁殖:挖取尚未萌发的3年生黄芩根茎,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根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分切成若干块,每块有芽眼2~3个即可栽种。[4]

9.4.3 田间管理

在出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松土除草,每年追肥2~3次,6~7月为生长旺盛期,可追施人畜粪肥或硫酸铵或过磷酸钙等。除留种地外,抽出花序之前应剪去花梗。[4]

9.4.4 病虫害防治

9.4.4.1 病害

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注意排水,实行轮作。[4]

9.4.4.2 虫害

黄芩舞娥,可用90%敌百虫防治。[4]

10 采收与初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晒至半干后撞去栓皮,晒干。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栽培2~3年收获,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晴天挖取,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4]

11 药材

11.1 产地

黄芩主产河北、山西、内蒙古;有栽培。

黄芩主产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4]

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以山西产量多,河北质量好[4]

11.2 生药性状

11.2.1 黄芩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称“枯芩”[4]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2.2 滇黄芩

根茎横生或斜生,粗1cm以上。根呈圆锥形的不规则条状,常有分枝,长5-20cm,直径1-1.6cm。表面黄褐色或棕黄色,常有粗糙的栓皮,有皱纹。下端有支根痕,断面纤维状,鲜黄色或微带绿色。(《中华本草》)

11.2.3 粘毛黄芩

根多细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长7-15cm,直径0.5-1.5cm。表面与黄芩相似,很少中空或腐朽。(《中华本草》)

11.2.4 丽江黄芩

根呈圆柱形,有分枝,长8-20cm,直径0.2-0.5.cm。表面黄棕色,断面黄色,老根中间显暗褐色,枯朽。(《中华本草》)

11.3 商品规格

商品分枝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混装等规格。出口商品分芩王、枝芩和中条芩。[4]

11.4 鉴别

11.4.1 根横切面

11.4.1.1 黄芩

木栓层多除去或残存数列,细胞多呈扁平状,偶见单个石细胞散在。栓内层狭窄。韧皮部较宽广,有多数韧皮纤维与石细胞,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纤维多分布于内侧。韧皮射线宽阔。形成层多成环。木质部束6~10,木射线宽广而平直。老根中央有一至数个同心排列的木栓环。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4]

11.4.1.2 滇黄芩

木栓层为6~9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的1/4,有纤维散在,偶见大、小悬殊的石细胞,石细胞方形,不规则形。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束8~13,木射线8-18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28~44μm。中央无木栓环。淀粉粒直径2~12μm,脐点未见,无层纹。(《中华本草》)

11.4.1.3 粘毛黄芩

木栓层为5~8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直径的1/3,级纤维散在,偶见极小石细胞。形成层明显。木质部束7~13,木射线7~21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40~80μm。中央有木栓层环,外侧有石细胞散在。淀粉粒直径2~12μm,脐点“一”字形、“人”字形,无层纹。(《中华本草》)

11.4.1.4 丽江黄芩

木栓层为6~9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直径的1/3,无石细胞和纤维。木质部束9~10,木射线8~19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20~40μm,中央无木栓环。演粉粒多数,圆形,直径4-10μm,脐点未见,无层纹。(《中华本草》)

11.4.2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u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大辞典》)

深黄色。①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两端尖或钝圆,长51-200(-270)μm,直径9-33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②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椭圆形、类三角形、类多角形、纹锤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4-48μm,长85-160μ,壁厚至24μ;偶见黄棕色石细胞,类圆形,直径约66μm。③纺锤形木薄壁细胞常伴于导管旁,壁稍厚,非木化,细胞中部有菲薄横隔。④韧 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壁有时呈连珠状增厚。⑤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72μ,导管分子较短,端壁倾斜,常延长成尾状;有时呈扭曲状。⑥木纤纤维细长,壁稍厚,具斜纹孔或具缘纹孔。另有淀粉粒,木栓细胞。(《中华本草》)

11.4.3 理化鉴别

取粉末2g,置100 ml锥形瓶中,加乙醇20 ml,置水浴上回流15 min,滤过。取滤液1 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 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检查黄酮)。[4]

11.4.4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台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预平衡30 min,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相同的的暗绿色斑点。[4]

11.5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4]

12 炮制

12.1 黄芩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 min,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30 min,取出,切薄片,干燥(忌曝晒)。[4]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饮片性状: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芩为不规则的薄片,表面黄色,中间有红棕色的圆心,有的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周边棕黄色或深黄色,质硬而脆。气微,味苦。[4]

12.2 炒黄芩

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放凉[4]

饮片性状:炒黄芩形如黄芩,色泽加深[4]

12.3 黄芩炭

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黄芩炭多用于止血。[4]

饮片性状:黄芩炭形如黄芩,黑褐色,有焦炭气。[4]

12.4 酒黄芩

取黄芩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时,取出放凉。酒黄芩,清上焦热。[4]

取黄芩片,照酒炙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Ⅱ D)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饮片性状:

本品形如黄芩片。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酒黄芩形如黄芩,棕黄色,略有酒气[4]

12.5 姜黄芩

取黄芩片用姜汁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姜黄芩可去痰火,治泻痢。[4]

饮片性状:姜黄芩形如黄芩,味酸辛辣[4]

12.6 蜜黄芩

将蜜熔化过滤,再加热至起泡,加入黄芩片炒至微黄色。或再喷水,搅至水干时,再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干。[4]

饮片性状:蜜黄芩形如黄芩,味微甜[4]

13 贮藏

黄芩贮干燥容器内[4]

酒黄芩、姜黄芩,蜜黄芩,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4]

黄芩炭散热防复燃[4]

14 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4]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4]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胃、胆、大肠经[4]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

《药性论》:“味苦、甘。”

《本草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15 黄芩的功效与主治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安胎的功效[4]

黄芩治温病发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高血压病[4]

黄芩治血热妄行,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胎动不安[4]

黄芩治目赤肿痛,痈疖疮疡[4]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功效[4]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芩为眼科常用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

(1)用于湿热所致目赤红肿,睑眩赤烂,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等,常与黄连、滑石、车前子等配伍,如除湿汤。

(2)用于实热所致针眼、眼丹、白睛红赤、眼痛等。常与黄连、连翘、知母等配伍,如除风清脾饮。

(3)用于火热亢盛,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常与桑白皮、牡丹皮、赤芍等合用,如退赤散。

黄芩具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4]

黄芩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闷,黄疸泻痢:本品苦寒,清热燥湿,能清肺胃胆及大肠经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用治湿温暑湿,湿热郁阻,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多与滑石、白蔻仁、通草等同用,如黄芩滑石汤,若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常与黄连、干姜、半夏等配伍,辛开苦降,如半夏泻心汤,若大肠湿热,泄泻痢疾,可与黄连、葛根同用,如葛根芩连汤;用治湿热黄疸,则与茵陈、栀子同用。[4]

黄芩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若肺热壅遏,肺失清降,咳嗽痰稠,单用即效,如清金丸,亦可配桑白皮、知母、麦冬等同用,以增强清肺止咳之功,如清肺汤。此外,本品还可用治外感热病,中上焦郁热所致的壮热烦渴、面赤唇燥、溲赤便秘、苔黄脉数,常与薄荷、栀子、大黄等同用,以泻火通便,如凉膈散。本品兼入少阳胆经,与柴胡同用,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有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4]

黄芩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本品有较强的泻火解毒之力,治火毒炽盛的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常与银花、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同用。[4]

黄芩用于血热吐衄:本品清热凉血止血,可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症,常配伍生地、白茅根、三七等同用。[4]

黄芩用于胎热不安:本品有除热安胎之效,用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之症。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如当归散。[4]

1.《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2.《名医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3.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引自《汤液本草》)

4.《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㽲痛,心腹坚胀。”

5.张洁古:“利胸中气,消膈上痰。”(引自《汤液本草》)

6.《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降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安胎。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症多用之。”

7.《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16 黄芩的用法用量

3~10g。(《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煎服,4.5~9g[4]

内服:煎汤.3~9 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清热泻火、解毒生用,治上部热证酒炒用,猪胆汁炒可泻肝胆火,炒炭用于止血。枯芩轻虚,多用于上焦之火;子芩重实,多用于下焦之热。[4]

17 禁忌

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禁服[4]

黄芩为清热燥湿药,药性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以免伤及脾胃[4]

《本草经集注》:“恶葱实。畏丹砂、牡丹、黎芦。”

《本草经疏》:“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故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本经逢原》;“若血虚发热,肾虚挟寒,及妊娠胎寒下坠,脉迟小弱,皆不可用,以其苦寒而伐生发之气也。”

《得配本草》:“痘疹灌浆时,大肠无火,肺气虚弱,血虚胎动者皆禁用。”

18 选方

18.1 治热痰,其色赤,结如胶而坚,多烦热心痛,口干唇燥,喜笑,脉洪

天南星、半夏、黄芩各等分。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每服四十至五十丸。《杂病源流犀烛》半夏丸)

18.2 治热病,烦热如火,狂言妄语欲走

黄芩一两,甘遂一两(煨令黄),龙胆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服一钱,须臾,令病人饮水三两盏,腹满则吐之。此方疗火热急者,甚效。(《圣惠方》)

18.3 治小儿心热惊啼

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黄芩散)

18.4 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

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每服一钱,茶、酒任下。(《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18.5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伤寒论》黄芩汤)

18.6 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水煎去渣,分二次服。(《伤寒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8.7 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

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津温服。(《圣惠方》黄芩散)

18.8 治肝经风热,血崩、便血、尿血等症

黄芩(炒黑)、防风各等分。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米汤或温酒送下。(《景岳全书》防风黄芩丸)

18.9 治妇人四十岁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

黄芩心材条者二两(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

18.10 治胎热不安

用黄芩、白术各等分。俱微炒,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晚三钱,白汤下。(《丹溪纂要》)

18.11 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

春三月,黄芩、黄连各四两,大黄三两;夏三月,黄芩六两,黄连七两,大黄一两;秋三月,黄芩六两,黄连三两,大黄二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大豆大,每服五至七丸,日三次。(《千金方》三黄丸)

18.12 治白癜风

用黄芩末,茄蒂蘸搽。(《仁术便览》)

18.13 泻肺火,降隔上热痰

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18.14 治慢性气管炎

黄芩、亭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8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8.15 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

黄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时,过胳残渣,再加二倍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用20%明矾液倒入浸液中,调节pH为3.5(每100公斤黄芩,需明矾6~8公斤),产生黄色沉淀,静置四小时,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装人布袋中加水过滤,烘干,粉碎,造粒打片。侮次服二至三片。(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8.16 治淋,亦主下血

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18.17 治崩中下血

黄芥,为细未。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本事方》)

18.18 安胎

白术、黄芩、炒曲。上为未,粥丸,服。(《丹溪心治》)

18.19 治肝热生翳,不拘大人小儿

黄芩一两。淡豉三两,为未。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吃,温汤送下,日二服。忌酒、面。(《卫生家宝方》)

18.20 治眉眶痛,属风热与痰

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未,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18.21 治灸疮血出

酒炒黄芩二钱。为未,酒服。(《怪证奇方》)

18.22 治火丹

杵黄芩末,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23 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黄芩(新瓦上焙干)、麦门冬(去心)各半两。上件,细切。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

19 各家论述

《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癌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珍珠囊》:“黄芩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中枯而飘者,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滋化源于膀胱。”

朱丹溪:“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引自《纲目》)

《本草汇言》:“黄芩,气清而亲上,味重而降下,此剂味虽苦,而有泄下之理,体质枯飘,而有升上之情,故善能治三焦之火者也。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

《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澼、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痛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

《药品化义》:“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膈上热痰,咳嗽喘急,目赤齿痛,吐衄失血,发斑发黄,痘疹疮毒,以其大能凉膈也。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主治大便闭结,小便淋浊,小腹急胀,肠红痢疾,血热崩中,胎漏下血,挟热腹痛,谵语狂言,以其能清大肠也。”

《本草新编》:“古人云,黄芩乃安胎之圣药,盖因胎中有火,故用之于白术、归身、人参、熟地、杜仲之中,自然胎安,倘无火而虚寒胎动,正恐得黄芩而反助其寒,虽有参、归等药,补气、补血、补阴,未必胎气之能固也,况不用参、归等药,欲望其安胎,万无是理矣。”

《本经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隆,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医林纂要》:“枯芩,降泻心火于高位以安肺,清肌表之热;子芩,彻邪热于下行,而厚大肠,除肠胃湿滞,除寒热往来。”

《本草述钩元》:“芩与连虽俱治湿热,而黄芩治由热而化湿者,黄连则治由湿化热者。”

《本草正义》:“黄芩亦大苦大寒之品,通治一切湿热,性质与黄连最近,故主治亦与黄连相辅而行,且味苦直降而气轻清,故能彻上彻下,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肉皮毛,凡气血痰郁之实火,内外女幼诸科之湿聚热结病证,无不治之,为寒凉剂中必备之物。然苦降碍胃,必伐生气,且大苦大燥,苟非湿漫,亦弗浪用,所宜所忌,无不与黄连同归。”

《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恍之寒永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凤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阻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

张元素: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热久不可者,黄芩与芍药、甘草同用。肌热及去痰用黄芩,上焦湿热亦用黄芬,泻肺火故也。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如黄芩、黄连,详上下,分梢根,及引经药用之。

李杲:黄芩,味苦而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热,手太阴剂也。细实而中不空者,治下部妙。

朱震亨: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凡去上焦湿热,须以酒洗过用。片芩泻肺火,须用桑白皮佐之。若肺虚者,多用则伤肺,必先以天门冬保定肺气一而后用之。黄芩、白尤乃安胎圣药,俗以黄卒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尤能补脾也。

《本草纲目》:洁古张氏言黄芩泻肺火,洽脾湿;东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条芩治大肠火;丹溪朱氏言黄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张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芩汤,少阳证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泻心汤并用之;成无己言黄芩苦而入乙,泄痞热,是黄芩能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矣。盖黄苹气寒味苦,苦入乙,寒胜热,泻心火,治脾之湿热,一则金不受刑,一则胃火不流入肺,即所以救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脾胃,损其母也。杨士瀛《直指方》云,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音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尊之热,乃寒能胜热,拆火之本也。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热,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本经疏证》:仲景用黄芩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芩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虫丸、奔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于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迫血之热,黄连能治湿生之热,不能治热主之湿。譬之解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之怒,斗终未已也。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也。

《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20 黄芩的化学成分

黄芩含黄芩甙(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千层纸黄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

黄芩含黄芩苷元即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和黄芩新毒(Neobaicalein)。尚含木蝴蝶索、五羟基黄烷酮、四羟基黄酮、粘毛黄芩素等。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4]

20.1 黄芩

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baica-leu),黄芩新素(neobaicalein)即黄芩黄酮(skullcapfla-vone)Ⅱ,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苷(wugonoside)[1],木蝴蝶素即木蝴蝶素(oroxylin, oroxylin) A[5][6],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ybaicalein)[6],黄芩黄酮(skullcapflavone)T[6][7],二氢木蝴蝶none),汉黄芩素-5-β-D-葡萄糖苷(wogonin-5-β-D-glucoside),2甲氧基苯基)-乙基-l-O-α-L-鼠李糖基(1→3)-β酰基)-葡萄糖苷[2-(3-hydroxy-4-methoxyphenly)ethyl-l-O-α-L-rhamnosyl(l→3)-β-D-(4-feruloyl)glucoside][8],白杨素-8-c-β-D-葡萄糖苷(chrysin-8-C-β-D-glucoside)[9],白杨素-6-C-β-葡萄糖苷-8-C-α-L-阿拉伯糖苷(chrysin-6-C-β-D-glucoside-8-C-α-L-arabinoside),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苷-8-C-β-D-葡萄糖苷(chrysin-6-C-α-L-arabinoside-8-C-β-D-glucoside)[10],(2S)-5,7,2',6'-四羟基黄烷酮[(2S)-5,7,2',6'-tetrahydroxyflavanone)[11][12],5,7,2',6'-四羟基黄酮(5,7,2',6'-tetrahydroxyflavone),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苷(oroxylinA-7-O-glucuronide[13],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铜(5,7,2'-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5,2'-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2'-d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去甲汉黄芩素(norwogonin),二氢黄芩baicalin)[14],5,7,2'-三羟基黄酮(5,7,2'-trihydroxyflavone),5,7,2'-三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即粘毛黄芩素Ⅲ(5,7,2',5'-tetrahydroxy-8,6'-dimethoxyflavone, viscidulinⅢ),5,2',5'-三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2',5'-trihydroxy-6,7,8-trimethoxyflavone),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baicalein-7-O-β-D-glucopyranoside)[15],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即韧黄芩素(tenaxin)Ⅱ,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2',6'-tri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即粘毛黄芩素(viseidulin)Ⅱ,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7,2'-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5,7,2',3'-四羟基黄酮(5,7,2',3'-tetrahydroxyflavone),3,5,7,2',6'-五羟基黄酮(3,5,7,2',6-pentahydroxyflavone)即粘毛黄芩素(viscidulin)Ⅰ,(2S)-7,2',6'-三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2S)-7,2',6'-trihydroxy-5-methoxyflavanone),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2,6,2',4'-tetrahydroxy-6'-methoxychalcone)[16],5,2',6'-三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2'-O-葡萄糖苷(5,2',6'-trihydrox-6,7,8-trimethoxy flavone 2'-O-glucoside),5,2',6'-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2'-O-葡萄糖苷(5,2',6'-trihydroxy-6,7-dimethoxy flavone 2'-O-glucoside)[17],5,7,2',5'-四羟基黄酮(5,7,2',5'-tetrahydroxyflavone),左旋圣草素(eriodictyol),半枝莲种素(rivularin)及粘毛黄芩素Ⅲ-2'-O-β-D-吡喃葡萄糖苷(viscidulin Ⅲ-2'-O-β-D-glucopyranoside)[18]等。另外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及豆甾醇(stigmasterol)[18]

20.2 滇黄芩

根含黄酮类成分: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9][20],(2S)-5,7,8-三羟基黄烷酮[(2S)-5,7,8-trihydroxyflavanone],(2S)-2',5,6',7-四羟基黄烷酮,2',3,5,6',7-五羟基黄烷酮,2',5,6',7-四羟基黄酮,去甲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滇黄芩新苷(scuteamoenoside),(2R,3R)-2',3,5,7-四羟基黄烷酮[(2R,3R)-2',3,5,7-tetrahydroxyflavanone][21],滇黄芩新素(scuteamoenirn),(2R,3R)-3,5,7-三羟基黄烷酮[(2R,3R)-3,5,7-trihydroxyflavanone],黄芩黄酮Ⅱ,2',3,5,6',-7-五羟基黄酮,白杨素,β-谷甾醇[21],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及甲酯,5,7,2',6'-四羟基黄酮醇2'-O-β-D葡萄糖苷[22],滇黄芩苷(amoenirn)A、B、C、D、E[23]

20.3 粘毛黄芩

根含黄芩苷,汉黄芩苷[24][25],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黄芩新素,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panicolin)即黄芩黄酮Ⅰ,粘毛黄芩素Ⅰ、Ⅱ、Ⅲ[25][26]

20.4 丽江黄芩

根含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木蝴蝶素A,韧黄芩素Ⅱ,粘毛黄芩素Ⅰ[27]

20.5 甘肃黄芩

同属植物甘肃黄芩根含甘肃黄芩素(rehderianin)Ⅰ,粘毛黄芩素Ⅲ[27],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木蝴蝶素A,甘黄芩苷元(ganhuangenin)[27]

20.6 川黄芩

川黄芩根含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粘毛黄芩素Ⅰ、Ⅲ,木蝴蝶素A和汉黄芩素[27]

21 黄芩的药理作用

黄芩苷对动物有抗炎、抗变态反应,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27]

汉黄芩素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中毒有解毒作用[27]

黄芩煎剂、酊剂及黄芩苷对麻醉犬、猫、兔均有降压作用[27]

黄芩煎剂、酊剂、黄芩苷元及汉黄芩素有利尿作用[27]

黄芩还有利胆、解除平滑肌痉挛、解热、镇静及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化总胆固醇/总磷脂比值的作用[27]

黄芩制剂口服毒性较小,静注毒性较大[27]

21.1 抗微生物作用

21.1.1 抗菌作用

黄芩煎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痢疾、白喉、绿脓及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7]

黄芩煎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和霍乱弧菌、肺炎链球菡、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28];对志贺、斯密、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29];对炭疽杆菌也有抑制作用[30]

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试管法试验1:1280 浓度可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a,1:640 浓度抑制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人结核杆菌 H37,1:320 浓度可抑制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1:80 浓度时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琼脂斜面培养,药液与培养基1:1 混合,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2g/ml浓度,平皿法试验对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黄芩煎 剂、醇提剂 1g/ml浓度,用平板法试验时对脑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中华本草》)

黄芩苷减轻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诱发的病理损害,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的信号通讯通路而发挥作用[31]

煎剂对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2][33]

21.1.2 抗真菌作用

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锈色毛癣菌。黄芩水浸剂1:3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中华本草》)

21.1.3 抗病毒作用

黄芩对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33]

黄芩煎剂使流感病毒PR8株感染后的小鼠肺部损伤减轻[34][35]

黄芩煎剂25~100%浓度,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抑制作用。(《中华本草》)

黄芩苷能显著抑制植物血凝素引起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IV1的复制,其抑制作用具浓度依赖性。如果预先使用黄芩苷更有效[36]。黄芩苷在一定浓度下对体外培养的T细胞株CEM无细胞毒性,而在感染HIV病毒的CEM细胞则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37]

黄芩对多种皮肤真菌以及白色念珠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37]

21.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苷体内试验表明,它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剂量可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和溶菌酶含量,高剂量则起抑制作用[38]。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在低剂量时均表现为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高剂量时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黄芩苷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单核细胞内cAMP的含量,而cAMP可以促进和诱导淋巴细胞的分化,由此推断黄芩苷对淋巴细胞分化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9]。黄芩苷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有关。体外实验也证实黄芩菅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的促进作用是该药对红细胞膜上的相应位点的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影响红细胞膜上的CR1受体结构改变所引起[40]。在细胞免疫方面,黄芩苷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的CD4/CD8值以及实验动物的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黄芩苷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推测黄芩苷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保护缺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41]

21.3 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对48/80(一种化合物名称,Sigma 生产)引起的大鼠足肿也有抑制作用,黄芩70%乙醇提取物500mg/kg 灌胃,黄芩素、黄芩甙及汉黄芩素100mg/kg灌胃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黄芩水提物100,200mg/kg 灌胃,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有抑制作用,但对氯化苦引起的小鼠接触皮炎(耳肿胀)无明显影响。黄芩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及黄芩素。黄芩甙、黄芩素对实验性气喘有效,黄芩甙10-4g/ml浓度可抑制豚鼠气管Schultz-Dale反应38%,并有抗组胺,抗胆碱及罂粟碱样作用。黄芩素不溶于水,其两个水溶性衍生物黄芩素-6-磷酸二钠(BPS)及黄芩素-6-硫酸二钠(BSS)于抗原攻击前5mg/kg 静脉注射,对大鼠PCA有抑制作用;10mg/kg 静脉注射 于抗原攻击前10分钟给药,对豚鼠过敏性气喘有抑制作用;BPS及BSS于10-4g/ml浓度对离体豚鼠肠管及气管chultz-Dale反应均有抑制作用;BPS及BSS 5mg/kg 静脉注射,对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RCA)有抑制作用;5-10mg/kg 静脉注射也抑制Forssman皮肤血管炎,但对Arthus反应无明显影响。黄芩素及BPS结构上与抗过敏药色甘酸二钠(DSCG)相类似,但DSCG为双色酮类,黄芩素及BPS为单色酮类,DSCG对反应素(Reagin)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有高度特异性,而对非反应素(IgG)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几无作用,PBS则不仅抑制反应素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如PBS 10-6-10-4g/ml抑制抗原引起的猴肺介质释放,PBS 200mg/k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同种PCA,10-4g/ml抑制反应素抗体介导的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等,也抑制非反应素抗体介导的反应,如BPS10-4g/ml可抑制卵白蛋白致敏豚鼠肺释放介质及抑制抗IgE抗体引起的人肺释放过敏介质,认为DSCG分子中两个色酮核间有一定距离,可结合于反应素抗体功能位置上,而不适合于非反应素抗体,但单色酮的黄芩素或BPS可以两个分子结合于这两种抗体上。黄芩素对大鼠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环氧酶与脂氧酶均有抑制作用,对脂氧酶更具选择性,其IC50为0.12μm,而对环氧的IC50为6917倍于脂氧酶。黄芩素对大鼠白细胞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脂氧酶代谢产物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HETE)及环氧酶代谢产物12-羟基十七碳三烯酸(HHT)的生成,其IC50分别为7.13±0.767μm及5.53±16.9μm;黄芩甙对白细胞5-HETE形成也抑制,但不抑制HHT的形成;汉黄芩素抑制HHT的形成,IC50为14.6±3.51μm黄芩成分对化合物48/80刺激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黄芩素的IC50为52.1μm,黄芩甙IC50为>200μm,汉黄芩素的IC50为40.0μm,汉黄芩素-7-O-D葡萄糖醛酸的IC50为140.0mol/l,(25)2',5,6',7-四羟黄烷酮的IC50为17.7μm,(2R,3R)-2',3,5,6',7-五羟黄烷酮的IC50为15.5μm,白杨素(Chrysin)的IC50>200μm,黄芩新素Ⅱ(Skullcapflavon Ⅱ)的IC50为15.0μm。黄芩甙10,100mg/ml,对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PGE2及TXA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中华本草》)

21.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黄芩煎剂4g/kg 腹腔注射,对小鼠防御性条件反射可使阳性反射时延长,而对非条件反射及分化无影响,说明黄芩可加强皮层抑制过程。黄芩煎剂2g/kg,对伤寒混合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水煎剂或酒浸剂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证明黄芩对伤寒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中华本草》)

21.5 降低血压和利尿作用

麻醉犬静注黄芩苷10 mg/kg,血压稍降(约20%),10 min后尿量开始增加,20 min达最高(原尿量的2倍),90 min恢复,静注20 mg/kg及30 mg/kg,效果更明显,血压下降40%~50%,持续4~5 min,尿量迅增增加,10 min达高峰(约原尿量3倍),50 min后逐渐恢复,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尿量仍增加,但血压未见下降,甚而上升[42]。慢性肾性高血压犬灌服黄芩浸剂1 g/kg,每日3次,连续4星期,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变慢[43]

黄芩醇提液1g/kg 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黄芩煎剂0.06g/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明显降压作用。黄芩素20mg/kg 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40~50%。黄芩浸剂灌胃/kg 灌胃,3次/天,连续4周,使慢性肾性高血压犬血压下降,心率变慢。黄芩甙2×10-4mol/l,在豚鼠离体主动脉条、肺动脉条、气管条及右心房均有竞争性的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引起的收缩作用,也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舒张气管和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作用,提示黄芩甙对α,β1,β2 受体均有阻断作用。(《中华本草》)

黄芩素10,20mg/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中华本草》)

21.6 保肝利胆

黄芩甲醇提取物1000mg/kg 腹腔注射,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引起的大鼠肝损害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血清胆红素的增加。黄芩醇提物50,100mg/kg,黄芩甙50,100mg/kg 灌胃,对家兔有利胆作用。(《中华本草》)

21.7 降血脂作用

灌服乙醇诱发的实验性大鼠脂肪肝和血脂质升高,口服汉黄芩素每日100 mg/kg,连续8d,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口服黄芩素或黄芩苷可降低肝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同醇和三酰甘油,黄芩素可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外,100μg/ml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均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离体脂肪组织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44]

黄芩水浸液10%2ml/只灌胃,连续给药7周,可使胆固醇喂饲的家兔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黄芩素、黄芩甙100mg/kg 灌胃,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玉米油-胆固醇-胆酸喂饲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黄芩黄酮Ⅱ100mg/kg 灌胃,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含量,汉黄芩素 100mg/kg 灌胃,可防止肝甘油三酯的沉积并增加血清HDL-ch的含量。黄芩素、黄芩甙 100mg/kg 灌胃,对乙醇引起的高血脂大鼠,可降低肝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汉黄芩素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黄芩素能增加血清HDL-ch含量。

21.8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经股静脉注射黄芩苷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升高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示黄芩苷对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的[45]。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结果还证实,黄芩苷能缩小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减轻白细胞浸润程度,缺血区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并推测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CAM1的表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等有关[46]。另一方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内的钙离子超载既是损害的结果,又是造成细胞进一步损害的重要原因。在神经胶质瘤大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黄芩苷能明显降低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内高钙离子浓度水平,且作用的强弱存在效应剂量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黄芩苷的降钙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膜磷脂酶C的活性有关[47]

21.9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作用

在体外,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黄芩黄酮Ⅱ和白杨素1.0 mmol/L可抑制胶原产生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杨素也能抑制ADP产生的血小板聚集,对花生四烯酸产生的血小板聚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和黄芩苷还可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由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变。大鼠灌服黄芩素或黄芩苷50 mg/kg,对内毒素诱发的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防止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减少[48]

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黄芩黄酮Ⅱ及白杨素(chrysin)于浓度1.0mM时,均可抑制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杨素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及黄芩甙对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也抑制;黄芩素及黄芩甙20,50mg/kg 灌胃,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防止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降低。(《中华本草》)

21.10 抗氧化作用

大鼠灌服汉黄芩素、黄芩素或黄芩苷100 mg/kg,可使腹腔注射FeCl2-抗坏血酸-ADP混合物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减少;在体外,由FeCl2-抗坏血酸和NADPH-ADP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也有抑制作用;大鼠灌服黄芩苷每日100 mg/kg,连续3d,对口服氧化植物油(菜子油、玉米油和豆油混合物)升高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降低作用[49]。黄芩苷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羟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50]。黄芩苷在体内容易与金属离子如Cu2+、Zn2+通过螯合作用形成金属螯合物黄芩苷铜、黄芩苷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黄芩苷单体强[51]。黄芩苷还可明显降低由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52]

汉黄芩素10-4~10-6mol/l 浓度体外试验,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使丙二醛(MDA)含量下降。黄芩素及黄芩甙2.5×10-4mol/l,1.0×10(-4)mol/l,汉黄芩素2.5×10-4mol/l,黄芩黄酮Ⅱ2.5×10-4mol/l,汉黄芩素-7-O-D葡萄糖醛酸2.5×10-4mol/l,1.0× 10-4mol/l,对FeC12-维生素C-ADP混合物诱导的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使肝MDA的形成显着下降,对NADPH一ADP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也抑制。(《中华本草》)

21.11 抗癌作用

黄芩醚提物在体外对白血病L1210细胞有细胞毒反应,ED50为10.4μg/ml,黄芩黄酮Ⅱ的ED50为1.5μg/ml[53]。黄芩茎叶总黄酮对LA795瘤株的体内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4]。用黄芩苷分别对离体培养的雄性激素依赖和非雄性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ap、Du145研究后发现,黄芩苷不仅能调节细胞周期,而且能够通过上调促进凋亡基因P53、Bax,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6的表达,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表现为抑制肿瘤的生长[55]。在黄芩苷的保肝机制研究中发现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F-α)诱导的大鼠肝细胞凋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低,作用越明显[56]

黄芩醚提物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半数有效量为10.4mg/ml,黄芩黄酮Ⅱ对小鼠L1210细胞的半数有效量 为1.5μg/ml,黄芩甙、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L1210作用不显着。(《中华本草》)

21.12 延缓白内障

黄芩煎剂每日4 g/kg可明显延缓白内障的发生[57]

黄芩煎剂4g/kg 灌胃,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有防治作用,可延缓白内障的形成。(《中华本草》)

21.13 其他作用

黄芩甙150mg/kg 灌胃,对链黑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无明显下降,但红细胞山梨醇含量于治疗后显着降低,提示在动物体内也有抑制醛糖酶的作用,有可能用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防治。(《中华本草》)

黄芩甙、黄芩素及汉黄芩素50-125μg/ml 对小鼠肝唾液酸酶有抑制作用。(《中华本草》)

黄芩甙100mg/kg,葡萄糖醛酸43mg/kg 皮下注射均可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死亡,而甙元黄芩素无效,认为黄芩甙水解后的葡萄糖醛酸起的解毒作用。(《中华本草》)

黄芩对PGs的代谢有较广泛的影响,水提物对PGs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中华本草》)

21.14 体内过程

人口服黄芩苷2000 mg,尿排泄速度峰时(Tc):9h,尿排泄速度峰值(G):6.6μg/h,肾排泄率4%,t1/25.6h。人肌注黄芩苷500 mg,Tc 0.75 h,CT 28.88μg/h,肾排泄率12.2%,t1/21.2h[58]

21.15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黄芩苷LD50为3081 mg/kg,用药后动物俯伏不动,闭眼,翻正反射不消失,呼吸慢,因窒息、抽搐死亡,心脏仍跳[58]。家兔静注黄芩浸剂2 g/kg,15 min后镇静,30 min后睡眠,8~12 h后死亡[59]。犬灌服黄芩浸剂有呕吐,灌服每日5 g/kg黄芩浸剂,连续8星期,可使粪便稀软[59]

黄芩毒性极低,煎剂给兔灌胃,醇提取液静脉注射,仅呈活动减弱,黄芩浸剂4 g/kg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如将黄芥浸剂2g/kg静脉注射于健康兔,先表现镇静,以后死亡,可见静脉注射比口服毒性大得多。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着降低。黄芩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081mg/kg。(《中华本草》)

22 临床报道

22.1 治疗沙眼

将212例沙眼患者,分为2%黄芩苷眼药水组、2%黄芩苷加海螵蛸擦治组、3%黄芩苷眼药水组及O.1%利福平组(对照)。各组均每日用药液点眼2~3次,其中第二组点药前,先用浸入1:5000苯扎溴铵中的海螵蛸擦摩1次睑结膜病变。各组均以4星期为1个疗程,结果用黄芩苷眼药水3组治愈加基愈率分别是:2%黄芩苷组为50%,3%黄芩苷组为57.7%,2%黄芩苷加海螵蛸擦治组为66.2%。经统计学处理,3组治疗沙眼疗效与利福平相当[60]

22.2 治疗肝炎

用黄芩苷片剂(每片含黄芩苷0.25 g),每日3次,每次2片口服;针剂每支2 ml(含黄芩苷60 mg),每日2~4 ml肌内注射,或8~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内静脉滴入。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共治疗268例,结果:迁延型肝炎118例,显效62例,好转13例,无效43例,有效率为63.6%;慢性肝炎150例,显效76例,好转34例,无效40例,有效率为73.3%。两型合计,总的显效率为51.5%,总有效率为69.0%[61]

22.3 治疗高血压病

将黄芩制成20%酊剂,每次5~10 ml,日服3次。共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23.9/13.3 kPa以上。结果: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66/1.33 kPa以上者占70%以上。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期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无明显副作用[62]

22.4 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

观察110例,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60Co常规方法照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放疗的前一日开始使用黄芩水提物[制法;黄芩干品用水洗净,置锅中加水浸至药面,热提3 h,趁热滤出药液,药渣加水按上法再热提两次,合并3次的药液,用稀盐酸调pH 1~2,在80℃下保温50 min,室温静置,滤去黄芩苷,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静置,过滤,滤液于水浴上浓缩至浓浆状(每克相当于含黄芩生药7.5 g),供皮肤外涂用],每日在放疗前及睡前将药均匀薄涂在放射野的皮肤处,次晨及放疗后将药洗去,观察皮肤情况。结果:两组皮肤损伤程度情况:皮肤的0度(皮肤无变化)、Ⅰ度(皮肤轻度红斑、干性脱屑、出汗减少)、Ⅱ度(皮肤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Ⅲ度(融合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皮肤坏死、溃疡、出血)损伤,实验组分别为0、48、6、0、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0、34、17、5、0例。两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u=3.47,P<>[63]

22.5 治疗尿毒症性口腔溃疡

治疗组13例,用黄芩漱口液做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照组13例,用4%苏打水做口腔护理,每日3次。口腔护理后两组溃疡面均用洗必泰贴膜覆盖,1星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用药5d,溃疡愈合56处,愈合率94.9%,7d全部愈合,愈合率100%。对照组用药5d,溃疡愈合24处,愈合率41.4%,7d愈合29处,愈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64]

22.6 治疗顽固性皮肤溃疡

取黄芩200 g,加入清水1500 ml,武火煎沸后以文火煎至700 ml,取二层洁净纱布过滤,再将药液以文火浓缩为500 ml,冷后装瓶备用。治疗时以洁净纱布浸透药液外敷溃疡面,干后淋以药液,保持湿润。结果:一般用药3~5 d后溃疡面渗出明显减轻,2基期后即有新生肉芽组织,1个月痊愈。共治疗56例全部获愈[65]

1. 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用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天6ml,1岁以上8-10ml,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急性扁桃休炎1例。治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者51例,无效12例。体温多在3天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多为4 天。

2. 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黄芩1斤,甘草0.5斤,加水煎煮之次,得煎液3斤;另取生石灰1斤,加冷开水10斤,搅拌浸泡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8斤。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搅拌,至pH呈7-8为止。每次20-25ml,日服3次。治疗35例,临床治愈之例,显效16例。对单纯型疗效较好。

3. 治疗急性菌痢: 取黄芩、诃子等量,以明矾沉淀法提制成粉。每次3g,日服斗次,小儿酌减。对症治疗:失水者补液,高热者配合解热剂,治疗100例,平均2.5天症状消失,3.3天大便镜检正常,3天大便培养转阴,5天临床治愈。

4.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分别制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制成片剂,每片重0.5g,相当于生药3.7g。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共洽65例,其中一个地区收治59例,治愈58例;另一地区收治6例,失败4例,疗效差异甚大,原因有待研究。有效病例服药后,开始降温时间平均为了1.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8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2-5天内减轻或消失。以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退热较快;对重度晚期病人退热较慢,疗效较差。服药期间未见严重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例有轻微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

5. 治疗传染性肝炎:将黄芥的提取物--黄芩素装胶囊,每粒0.25g。每次2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27例,自觉症状和体征均于1月内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治疗半月,谷丙转氨酶即降至正常者占74.1%。亦有用黄芩素针剂,每日肌注之毫升(含黄芩素40mg),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3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另曾配合胎盘组织液每天肌注之毫升,有腹水者配合利尿剂,治疗迁延性肝炎7例,基本治愈吐例,显效1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肝炎47例,基本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n例,无效14例。未见明显副作用。

6.治疗肾炎、肾盂肾炎: 用黄芩提取物制成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200mg(儿童减半),每日2次。共冶20例,治疗期间除配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外,均未兼用其他药物,结果急性肾炎11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两次以上均正常)8例;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仅有少量红、白细胞)5例;肾盂肾炎9例,治愈、好转(标准同上)各4例,1例用药10天无变化)疗程最长17.5天,最短7天,平均12.5天。治愈病例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平均为9天,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5.6天。黄芩治疗肾病所以奏效,可能与其具有抗菌、降血压、利水等作用有关。

7.治疗高血压病: 将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ml方日服3次。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180/ 100mm汞往以上,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0/10mm汞拄以上者占70%以上。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期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无明显副作用\此外,以黄芩煎剂预防猩红热,黄芩含片预防白喉,有一定作用。

23 黄芩的药典标准

23.1 品名

黄芩

Huangqin

SCUTELLARIAE RADIX

23.2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23.3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23.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u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

23.5 检查

23.5.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

23.5.2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2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40.0%。

2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2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2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加70%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人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23.8 黄芩饮片

23.8.1 炮制

23.8.1.1 黄芩片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23.8.1.1.1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23.8.1.1.2 鉴别

同药材。

23.8.1.2 酒黄芩

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本品形如黄芩片。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

23.8.1.2.1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23.8.1.2.2 鉴别

同药材。

23.8.2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23.8.3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23.8.4 用法与用量

3~10g。

23.8.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3.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05.
  3. ^ [3] 雷载权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5. ^ [5] Popova T P, et al.C A,1975,(82),28553z
  6. ^ [6] 潼户道夫,等.药学杂志(日),1975,95(1):108.
  7. ^ [7] 潼户道夫,等.药学杂志(日),1979,99(4):443.
  8. ^ [8] 高木修造,等.药学杂志(日),1981,101(10):899.
  9. ^ [9] Zhang Y, et al.J ChinPharm Sci,1997,6(4):182.
  10. ^ [10] Takagi S, et al.Phytochemistry,1981,20(10):2443.
  11. ^ [11] Kubo M, et al.Planta Med,1981,43(2):194.
  12. ^ [12] Kimura Y,et al.Chem Pharm Bull,1982,30(5):1792.
  13. ^ [13] 富森毅,等,药学杂志(日),1982,102(4):388.
  14. ^ [14] 富森毅,等,药学杂志(日),1983,103(6):607.
  15. ^ [15] 富森毅,等.药学杂志(日),1984,104(5):524.
  16. ^ [16] 富森毅,等,药学杂志(日).1984,104(5):529.
  17. ^ [17] Ishimaru K, etal.Phytochemistry.1995,40(1):279.
  18. ^ [18] Yong-Yu Z, et al.g-Yu Z, et al.Phytochemistry.1994•35(2):511.
  19. ^ [19] 刘永漋,等.中草药,1980,11(B):337.
  20. ^ [20] 胡碧湟,等,药学学报,1990,25(4):302.
  21. ^ [21] 胡碧湟,等,药学学报,1989,24(3);200.
  22. ^ [22] Zhou Z,etal. Stud Plant Sci,1999,6:305.
  23. ^ [23] 周宏志,等.云南植物研究.2000,22(4):475.
  24. ^ [24] 于留荣,等.药物分析杂志,1983.3(1):18.
  25. ^ [25] 于留荣,等.药学学报.1984,19(5):397.
  26. ^ [26] 刘美兰,等,中草药,1986,17 (10):438.
  27. ^ [27] 刘美兰,等,中草药,1988,19(2):50.
  28. ^ [28] 刘国声,中华新医学报,1950, 1(2):95.
  29. ^ [29] 李楚銮,等.福建中医药,1960,(7):38.
  30. ^ [30] 湖南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湖南医药杂志,1974,(4):50.
  31. ^ [31] Krakauer T,et al.FEBs Lett,2001,500(1~2):52.
  32. ^ [32] 刘希魁,等,中华结核病科杂志,1958.(3):204.
  33. ^ [33] 郭钧,等.中国防痨杂志,1964,5(3):481.
  34. ^ [34] 王善源,科学通报,1958, (3):90.
  35. ^ [35] 王善源.科学通报.1958,(5):155.
  36. ^ [36] Kitamura K,et al.Antiviral Res,1998,37(2):131.
  37. ^ [37] Wu J A,et al.Am J Chin Med,2001,29(1):69.
  38. ^ [38] 蔡仙德,等,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4.13(2):65.
  39. ^ [39] Kim H M, et al.Toxicogy,1999,135(2~3):109.
  40. ^ [40] 王新慧,等.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2,4(3):41.
  41. ^ [41] 尹琰,等.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2000,19(3):162.
  42. ^ [42] 西安医学院药理教研组.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5):30.
  43. ^ [43] 林吉强,等,生理学报,1958,22(3):249.
  44. ^ [44] Kimura Y,et al.Chem Pharm Bull,1982,30(1):219.
  45. ^ [45] 李晓蓉,等.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107.
  46. ^ [46] 王文安,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2):111.
  47. ^ [47] Kyo R,et al.JPharm Pharmacol,1998,50(10):1179.
  48. ^ [48] Kubo M, 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6):2411.
  49. ^ [49] Kimura Y, et al.Chem Pharm Bull,1981,29(9):2610.
  50. ^ [50] 谭廷华,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18(1):41.
  51. ^ [51] 房喻,等,生物化学杂志,1991,7(6):753.
  52. ^ [52] Shimizu I, et al.Hepatology,1999,29(1):149.
  53. ^ [53] Ryu S H, et al.Planta Med,1985,51(5):562.
  54. ^ [54] 赵铁华,等.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3):172.
  55. ^ [55] Chenn S.Urology,2001,58(2suppll):28.
  56. ^ [56] 胡聪,等.中国中药杂志,2001,26(2):124.
  57. ^ [57] 杨谱,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2):97.
  58. ^ [58] 毛风裴,等,中成药研究.1981,(12):6.
  59. ^ [59] 唐汝愚,等,生理学报.1958,22(2):91.
  60. ^ [60] 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等.中草药通讯,1978,(3):33.
  61. ^ [61] 上海黄芩苷研究协作组.中华内科杂志,1978,17(2):127.
  62. ^ [62] 何云鹤.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24.
  63. ^ [63] 李丽荣,中国民间疗法,2002,10(7):28.
  64. ^ [64] 郑忆娣,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4):24.
  65. ^ [65] 殷剑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304.:30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