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汗

目录

1 拼音

huáng hàn

2 英文参考

yellowish sweat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ellowish sweat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黄汗(yellowish sweating[1][2])为病证名[3]。是指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汗证[3][3]。是《备急千金要方》所列五疸之一[4]

4 黄汗的症状

汗液发黄,甚则染衣的表现[4]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

可伴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等[4]

5 黄汗的病因病机

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4]

6 黄汗的治疗

黄汗的治疗宜实卫和营,行阳益阴,方用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等[4]

黄汗在《金匮要略方论》属水气篇而与风水、历节等不同,并指出:黄汗“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4]。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𥆧,𥆧即胸中痛”[4]

《备急千金要方》以黄汗为五疸之一[4]。《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其证使人身体虚浮,骨节疼痛,发热汗出而不渴者是也。”后世医书如《证治准绳》、《症因脉治》等以黄汗身肿者属水肿门,黄汗身不肿者属黄疽门[4]

7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4][4])为病名[5]。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5]。古代亦称黄瘅[6][6]。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7]。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7]。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7]。《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7][7]。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7]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8]。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针灸可作配合治疗。

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8]

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8]

详见黄疸条。

8 关于水肿

水肿(edema[8][8])为病名[9][10]。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10]。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10]。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10]。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11]。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11][12][12]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12]。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12]。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12][12]

详见水肿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5.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9.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186.
  8. ^ [8]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73.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11. ^ [1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7-232.
  12. ^ [12]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8-10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