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处方
黄柏3两,人参3两,地榆3两,阿胶3两,黄连5两,茯苓4两,榉皮4两,艾叶1升。
3 功能主治
4 黄柏止泻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胶消尽,分3服。
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黄柏、榉皮皆苦寒清燥治热结肠胃下水断痢之剂,地榆亦苦涩微寒;专赖参、苓、阿胶平调气血以助诸药之力;惟艾性禀纯阳,能开发中外阴邪,必缘其人宿蕴湿热,暴感虚寒而洞泄不止,故以辛热之味行苦寒之性。湿热去而真阳复,三焦各司其职,可无下虚上盛之虞。否则,方下虚冷二字或有错误亦未可知。
6 摘录
《千金》卷二十
古籍中的黄柏止泻汤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呕吐门]火吐
火,则由脾而入于大肠,必变为便血之症,方用清火止泻汤∶茯苓(一两)人参(二钱)砂仁(三粒)黄连(三...
-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二小方科]呕吐
吐类下。)一方,单用半夏泡七次,为末,姜汤下亦能止泻。有热者,人参汤即小柴胡汤。(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 《大小诸证方论》:[傅青主先生秘传小儿科方论泄泻方]〔热泻方〕
如火热,口渴舌燥,善冷冻饮料而不喜热汤,用泻火止泻汤∶车前子(二钱)茯苓(一钱)白芍(一钱)黄连(...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脱肛痔证候
久患泻痢得之。大肠头自粪门出,宜用葱汤熏洗,令软送上。先服止泻药,然后服槐角等药,又用五倍子煎汤,...
- 《滇南本草》:[第二卷]大麦芽
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大麦芽不拘多少煎汤服。──务本卷二《...
- 更多古籍中的黄柏止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