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圣惠》卷六十七:槐子膏
2.1 处方
槐子3两,黄丹24两,头发2两,麻油2斤半,猪脂2斤,蜡5两,水杨白皮3两,桑根白皮1两,皂荚半两(去皮子),巴豆半两(去皮心),天雄1两(去皮脐),当归1两,槐白皮1两,雄黄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2.2 制法
上细锉。入脂油内,以慢火煎养1日,焦熟后,用绵滤去滓,于净锅中炒黄丹,令紫色,即下熟药汁,用柳枝搅,不令住手,候药成紫色,滴入水中成珠子,油力尽,即住火,入雄黄、麝香和匀,收于瓷盒中。
2.3 功能主治
伤折。
2.4 槐子膏的用法用量
逐日摊贴痛处。极效。
2.5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3 《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
3.1 方名
槐子膏
3.2 组成
槐子中仁1两,秦艽1两,白术1两,续断1两,桂心6分,巴豆10枚(去皮心,熬),大附子1枚(炮)。
3.3 主治
折腕,伤筋骨。
3.4 槐子膏的用法用量
温酒服枣子许1枚,1日3次。并涂敷。
3.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以醇苦酒渍槐子等1宿,以成炼猪脂2斤,于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膏成,绞去滓。
3.6 用药禁忌
古籍中的槐子膏
- 《普济方》:[卷三百十一折伤门]诸骨蹉跌(附论)
研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不拘时候。槐子膏疗折腕。伤筋骨。槐子中仁秦艽白术续断(各一两)...
- 《婴童类萃》:[中卷]中风论
裹药在内,再用物熨缝完固。大人一丸,小儿减用。槐子膏治中风不醒人事,口眼斜。槐子(炒)僵蚕(炒)白...
- 《普济方》:[卷三百十五膏药门]颠扑伤折方
污即停火。收于瓷盒中。用纸摊贴痛处。日一换之。槐子膏治伤折。槐子水杨白皮(各三两)黄丹(二十四两炒...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七]治一切伤折膏药诸方
。于瓷盒内盛。每用。于白熟绢上摊贴立效。治伤折槐子膏方。槐子(三两)黄丹(二十四两)头发(二两)麻...
-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九]筋骨俱伤方七首
,干即易之。(并出第三卷中)深师疗折腕伤筋骨,槐子膏方。槐子中仁秦艽白术续断(各一两)桂心(六分)...
- 更多古籍中的槐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