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huà fēng
2 英文参考
wind gener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ind-syndrome resulting from exogenous or endogenous evi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化风为病机[1]。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风证的现象[1]。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强直,乃至猝然昏仆等[1]。温病热伤下焦肝肾可以化风而发生痉、厥、瘈疭等症,吴鞠通用大、小定风珠治疗[1]。《温病条辨·下焦篇》:“既厥且哕,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吴鞠通自注:“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
4 参考资料
治疗化风的方剂
- 化风丹
《婴童百问》卷上:化风丹:处方:胆南星羌活独活防风天麻人参(去芦)川芎荆芥粉草全蝎各等分制法:上药...
- 化风丸
)。主治:风热上焦烦满。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 化风清上沐方
ùfāng《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化风清上沐方:处方:南薄荷2钱,防风1钱5分,白芷2钱,粉葛1钱5分...
- 大丹砂丸
角(镑为末)1分。功效:安魂定魄,镇心神。主治:风痰热气。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2丸,熟水嚼下。制备...
- 铁粉牛黄丸
,铅白霜1分(别细研)。功效:化风痰,止心忪悸。主治:心经留热,中风太过,虽不涎潮厥倒,渐觉四肢不...
- 更多治疗化风的方剂
治疗化风的穴位
- 惺惺
仁宗开眼喜曰:好惺惺。自此以后,此穴即名惺惺,即风府。”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GV16)。出《...
- 鬼穴
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
- 鬼枕
文:FēngfǔGV16概述:鬼枕为经穴别名,即风府。出《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
- 曹溪
文:FēngfǔGV16概述:曹溪为经穴别名,即风府。出《普济本事方》。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 风门
BL12;fēngmén;B12;BL12概述:风门:1.经穴名;2.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经穴名·...
- 更多治疗化风的穴位
治疗化风的中成药
- 牛黄抱龙丸
金箔。功效主治:《医方歌括》之牛黄抱龙丸具有熄风化痰,镇惊之功效。主治肝受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石龙清血颗粒
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化瘀止血。用于肝阳化风,脑脉瘀阻所致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偏...
- 大川芎口服液
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用于瘀血阻络,肝阳化风所致的头痛、头胀、眩晕、颈项紧张不舒、上下肢或偏...
- 人参再造丸
为丸,分作700粒,蜡壳封固。每日服1丸,分2次化服,酒或开水皆可化服。连续服10天为1疗程。用药...
- 止血散
~3次。《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之止血散:处方:风化石灰20克(细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滤出晒干,为...
- 更多治疗化风的中成药
化风相关药物
- 兰草片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6.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服药3天症状无缓...
- 水杨酸钠片
时,大剂量时则可达20小时以上。【适应症】曾用于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已少用。【用法用量】...
- 水杨酸钠片
时,大剂量时则可达20小时以上。【适应症】曾用于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已少用。【用法用量】...
-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
热口服液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疏风化湿,解毒清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初期,症见低热,...
- 蛇胆陈皮散
【标准来源】典2000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蛇胆陈...
- 更多化风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化风
- 《何澹安医案》:肝风
决明白蒺藜枣仁降香咽痛咳痰,膈胀便溏,此中虚厥阴化风,宜调中润肺治之。桑白皮橘红炒苏子桔梗薄荷叶生钩...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七]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三篇
六。六,水之成数也。木气在下,故风化三。此火化寒化风化,乃上中下之气,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火,则宜水...
- 《医学纲目》:[卷之四十·《内经》运气类注]五运六气总论
者壬地,柳鬼者丁地,故壬与亥同属,丁与巳同属,齐化风木也。火主戊癸,及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
- 《张聿青医案》:[卷十九]膏方
入收膏,每晨服三四钱。秦(左)阴亏不能制木,木旺化风,风壅阳络,头痛时作时止,风性鼓荡,心中怔悸。冲...
- 《订正太素脉秘诀》:[卷上]灵枢经中撮要
三焦。其化炎。其病伏聚结气妄也。申为标。属胆。其化风。其病伸。久困惫倦怠也。巳亥之日。厥阴司天。注曰...
- 更多古籍中的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