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丹

目录

1 拼音

huà dú dān

2 概述

化毒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剂型

3.2 拼音名

Huadu Dan

3.3 标准编号

WS3-B-1510-93

3.4 处方

地黄 80g 芒硝 12g 玄参 80g 桔梗 80g 甘草 20g 金银花 40g 青黛 20g 黄连 20g 连翘 80g 龙胆 12g 牛蒡子(炒) 80g 水牛角浓缩粉   12g 赤芍 20g

3.5 制法

以上十三味,除去牛角浓缩粉外,其余地黄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水牛角浓缩粉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90~ 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6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微甜。

3.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3.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疹后余毒不净。

3.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3.10 注意

疹后泻痢忌服。

3.11 规格

每丸重 3g

3.12 贮藏

密封?

4 《外科精义》卷下方之化毒丹

4.1 别名

化毒丸、耆老丹

4.2 组成

乳香、没药各五钱,巴豆四十九粒,草乌(酒浸)、海浮石(醋淬)各一两[1]

没药5钱,乳香5钱(另研),草乌头(醋浸泡制)1两,浮石1两(烧赤,醋淬7次,研,余醋另放),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

4.3 制法

上药为细末,用醋调糊为丸,豌豆大[1]

4.4 功能主治

《外科精义》卷下方之化毒丹主治恶疮肿毒初起,咳逆烦闷,或咽喉闭塞,发热恶寒者[1]

百种恶疮毒肿,初觉1-2日,咳逆烦闷,或咽喉闭塞,发热恶寒。

4.5 用法用量

每服五至七丸,食后冷饮送下,以利或吐为度[1]

每服5-7丸,食后冷酒送下。取快利2-3行,或吐出恶为效。

4.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乳石、乌头、余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4.7 用药禁忌

忌热饮。

4.8 附注

化毒丸、耆老丹(《经验秘方》引《疮科经义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九一)。

5 《焦氏喉科秘枕》卷二方之化毒丹

5.1 组成

防风、连翘、桔梗、荆芥穗、当归(酒洗)各一两,甘草、赤芍药、栀子、黄芩、玄参、薄荷、山豆根、犀角、羚羊角各五分[1]

防风1两,连翘1两,桔梗1两,荆芥穗1两,当归(酒洗)1两,甘草5分,赤芍5分,山栀5分,黄芩5分,元参5分,薄荷5分,山豆根5分,犀角5分,羚羊角5分。

5.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1]

5.3 功能主治

《焦氏喉科秘枕》卷二方之化毒丹主治冬日感邪而致的阴毒喉痹,肿如紫李,外症恶寒身热,头痛等症[1]

5.4 用法用量

灯心、竹叶煎汤送下[1]

5.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

6 《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

6.1 组成

元参2钱,桔梗2钱,赤苓2钱,黄连1钱,龙胆草1钱,薄荷1钱,青黛1钱,连翘1钱,甘草5分。

6.2 功能主治

《古方汇精》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猴子疳。

6.3 用法用量

加灯草20寸,水煎服。

7 《治痧要略》方之化毒丹

7.1 组成

银花1两,薄荷1两,僵蚕1两,细辛5钱,枳壳5钱,瓜蒌5钱,川贝母2两。

7.2 主治

《治痧要略》方之化毒丹主治痰气壅盛。

7.3 用法用量

每服6分,清茶稍冷调下。

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玉衡》卷下方之化毒丹

8.1 组成

金银花1两,薄荷1两,细辛5钱,枳壳5钱,川贝母2两。

8.2 主治

《玉衡》卷下方之化毒丹主治痧胀,痰气壅盛。

8.3 用法用量

每服6分,细茶稍冷调下。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玉机微义》卷五十方之化毒丹

9.1 组成

生地黄5两,熟地黄5两,天门冬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玄参2两,甘草(炙)2两,甜消2两,青黛1两半。

9.2 主治

《玉机微义》卷五十方之化毒丹主治心胃内热,惊悸。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或口舌生疮,口干作渴,大便坚实。

9.3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水送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消,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10 《简明医彀》卷六方之化毒丹

10.1 组成

玄参1两,桔梗1两,茯苓8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甘草3钱,牙消2钱。

10.2 主治

《简明医彀》卷六方之化毒丹主治热邪蕴积,口舌生疮,遍身(疒乘)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初生一切胎中热毒致病,及痘疹后余毒之患。

10.3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腭,汤送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黛、消,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银箔为衣。

11 《外科百效》卷一方之化毒丹

11.1 组成

煅石膏1两,轻粉5分。

11.2 主治

《外科百效》卷一方之化毒丹主治恶疮作痒。

11.3 用法用量

上为极细末服。

12 《摄生众妙方》卷十方之化毒丹

12.1 组成

甘草3钱,桔梗5钱,玄参1两,人参3钱,茯苓2钱,薄荷5钱,青黛5钱,牙消1钱。

12.2 主治

《摄生众妙方》卷十方之化毒丹主治小儿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胀。

12.3 用法用量

薄荷汤化下。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13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之化毒丹

13.1 组成

人参3钱,甘草1钱,硼砂1分,冰片1分,轻粉5厘。

13.2 主治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之化毒丹主治手臂生疮,变成大块;或肚上生疮,终年不去,或如拳头大者;或足上生瘤如斗大者。

13.3 用法用量

用小刀略破其皮1分后,以本方敷之,即化为水。如足上生瘤如斗大者,不必破碎治之,止用针轻轻刺1小针眼,以本方敷之,必流水不止,急用煎方治之:人参3两,黄耆3两,生甘草5两,薏苡仁5两,白芥子3钱,水煎服,2剂即消尽其水,而人绝无惫色。

13.4 制备方法

上各为细末,和匀。

14 《救产全书》方之化毒丹

14.1 组成

粉甘草末4钱,川黄连1钱,锦纹大黄1钱5分,飞细朱砂6分。

14.2 功效

《救产全书》方之化毒丹功在稀痘。

14.3 用法用量

上药预先备下,俟儿生,即用大当归1枝,重2钱,大生地1枝,重2钱,无灰好酒1碗许,将归、地2味煎取稠汁,再用水半碗,煨归、地2味,取汁盏余,将大黄末煨熟;合甘草、黄连、朱砂,用前稠汁调小儿上腭,但看药尽,即再抹之,务于1月之内服完,如药干,另用当归地黄煮汁和之。

15 《疡科遗编》卷下方之化毒丹

15.1 组成

乳香1钱,川连1钱,川贝1钱,赤芍2钱,冰片2分,雄黄钱半,花粉钱半,甘草7分。

15.2 主治

《疡科遗编》卷下方之化毒丹主治小儿头疮,痘后毒疮。

15.3 用法用量

湿处干掺,干处油调涂。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6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化毒丹

16.1 组成

生地、当归、赤芍、荆芥、防风、大力、连翘、黄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

16.2 功能主治

《青囊秘传》方之化毒丹主治痘疮余毒成痈。

17 《青囊秘传》方之化毒丹

17.1 组成

金银花2两,夏枯草4两。

17.2 功效

《青囊秘传》方之化毒丹功在解热毒。

17.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

1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18 《寿世新编》方之化毒丹

18.1 别名

化毒丸

18.2 组成

真犀角1两,川黄连1两,桔梗1两,玄参1两,薄荷叶1两,粉甘草1两,青黛5钱,大黄(酒蒸9次)5钱,朱砂3钱(另研极细)。

18.3 主治

《寿世新编》方之化毒丹主治一切胎热毒,游风丹毒,热疖口疳,疳火,燥渴,烦躁,大便结,小便涩赤。

1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灯芯汤化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钱2分。

18.6 附注

化毒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19 《麻科活人》卷四方之化毒丹

19.1 组成

薄荷叶2钱,荆芥穗2钱,雄黄2钱,辰砂2钱,朴消1钱,牙消2钱5分,硼砂2钱5分,甘草2钱5分,桔梗5钱,山豆根1钱5分。

19.2 功能主治

《麻科活人》卷四方之化毒丹主治瘄证咽痛不堪。

19.3 用法用量

以竹管吹入咽中;或以水调服。

1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