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斑汤

目录

1 拼音

huà bān tāng

2 英文参考

Huaban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化斑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九首。

4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化斑汤

4.1 组成

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玄参各三钱,犀角二钱,粳米一合[1]

4.2 功能主治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化斑汤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化癍[1]。治温病发癍,高热口渴,神昏谵语[1]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反发斑疹者。

4.3 用法用量

水煎服[1]

水8杯,煮取3杯,日3服;滓再煮1钟,夜1服。

4.4 各家论述

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也,前人悉用白虎汤。作化斑汤者,以其为阳明证也,阳明主肌肉,斑家遍体皆赤,自内而外,故以石膏清肺胃之热,知母清金保肺,而治阳明独胜之热,甘草清热解毒和中,粳米清胃热而保胃液,白粳米阳明燥金之岁谷也。本论独加元参、犀角者,以斑色正赤,木火太过,其变最速。但用白虎燥金之品,清肃上焦,恐不胜任,故加元参,启肾经之气,上交于肺,庶水天一气,上下循环,不致泉源暴绝也。犀角咸寒,禀水木火相生之气,为灵异之兽,具阳刚之体,主治血毒蛊注,邪鬼瘴气,取其咸寒,救肾水以济心火,托斑外出,而又败毒辟瘟也。再病至发斑,不独在气分矣,故加二味凉血之品。

4.5 附注

本方由白虎汤加犀角、玄参而成[1]

5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化斑汤

5.1 处方

玄参二钱,牛蒡子一钱,柴胡、木通各八分,荆芥、防风各六分,连翘、枳壳各七分,蝉蜕五分,生甘草四分,灯心二十茎,淡竹叶十五片[1]

黑参6克 鼠粘子3克 柴胡2.4克 荆芥 防风各1.8克 连翘2.1克 木通2.4克 枳壳2.1克 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

5.2 功能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化斑汤功能清癍起痘[1]。治痘癍夹出[1]

5.3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2~3次[1]

水煎,温服,一日二三次。

5.4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五

6 《广嗣纪要》卷十方之化斑汤

6.1 处方

人参、知母、石膏、玄参、大青叶、甘草。

6.2 功能主治

《广嗣纪要》卷十方之化斑汤主治妊妇伤寒热极发斑,状如锦纹者。

6.3 用法用量

本方治上证,宜合四物汤去川芎,加黄芩。

6.4 摘录

《广嗣纪要》卷十

7 《痘科类编》卷三方之化斑汤

7.1 处方

石膏4钱,知母1钱5分,元参1钱5分,甘草1钱,糯米1合。

7.2 功能主治

《痘科类编》卷三方之化斑汤主治麻疹火盛,正出色红者;或麻疹正出之时,偶遇大风大寒,或内伤生冷,令麻疹隐隐于皮肤之间,时有时无,欲出不出,如物影之摇动者。

7.3 用法用量

水1钟半,煎1钟,约米熟为度。

7.4 摘录

《痘科类编》卷三

8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化斑汤

8.1 处方

黄连、何首乌、连翘、马鞭草、木通、牡丹皮、蝉蜕、赤芍药、山栀、片黄芩、桔梗、牛蒡子、红花、白茯苓、紫草、生地、荆芥、防风。

8.2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化斑汤主治痘疮夹斑。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大斑口燥,加石膏;初起夹斑,加葛根、升麻、浮小麦;初热时,可加纯阳草。

8.4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9 《医级》卷七方之化斑汤

9.1 处方

荆芥、防风、桔梗、甘草、牛蒡子、蝉蜕、黄连、石膏、黄芩、连翘、葛根、知母。

9.2 功能主治

《医级》卷七方之化斑汤主治斑疹已现,身热不减,色赤热渴。

9.3 摘录

《医级》卷七

10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化斑汤

10.1 处方

石膏(煨令透)1两,知母1两,人参3分,甘草5分。

10.2 制法

上为极细末。

10.3 功能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化斑汤主治小儿斑疹。胃热发斑,脉虚者。

10.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熟水调下;或调涂唇上。

10.5 各家论述

《医方考》:胃热者,口燥烦渴也。胃主肌肉,故胃热则肌肉斑烂;脉虚者,壮火食气,而脉无力以充实也。惟其胃热,故用石膏之寒;惟其脉虚,故用人参之补;知母养其营,甘草养其卫。

10.6 摘录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

11 《痘麻绀珠》卷十七方之化斑汤

11.1 处方

水杨柳、紫草、荆芥、甘草。

11.2 功能主治

《痘麻绀珠》卷十七方之化斑汤主治痘毒紧凑心肝二经,形如蚊咬者。

11.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1.4 摘录

《痘麻绀珠》卷十七

12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方之化斑汤

12.1 处方

人参半两,石膏半两,玄参1两,知母1两,甘草1两。

12.2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方之化斑汤主治斑毒。痘后发斑,但红不肿不痛者。

12.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钟半,加糯米1合,水煎,温服。

12.4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13 方出《伤寒标本》卷下,名见《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化斑汤

13.1 处方

白虎汤加人参、白术。

13.2 功能主治

方出《伤寒标本》卷下,名见《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化斑汤主治未曾下,胃热发斑。伤寒汗吐下后,发斑脉虚。

13.3 用法用量

《丹溪心法》本方用法:上(口父)咀,水煎服。

13.4 摘录

方出《伤寒标本》卷下,名见《丹溪心法》卷二

14 《活人书》卷十八方之化斑汤

14.1 处方

人参半两,石膏半两,萎蕤1分,知母1分,甘草1分。

14.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14.3 功能主治

《活人书》卷十八方之化斑汤功在斑毒。

14.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糯米1合,煎至8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14.5 摘录

《活人书》卷十八

15 《证治准绳·幼科》卷四方之化斑汤

15.1 组成

金钱薄荷、大水杨柳、荆芥、苍耳草。

15.2 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卷四方之化斑汤主治小儿痘毒紧凑心肝二经,痘一见形,就是蚊咬的形者。

15.3 用法用量

共煎浓,去滓,将头发滚汤洗去油垢,团栊,仍汤热徐徐浴之,必须置之暖处。外再服五龙汤,癍去而痘自鼎峻矣。

16 《幼科直言》卷一方之化斑汤

16.1 组成

石膏、红花、连翘、荆芥、生地、黄芩、陈皮、甘草、归尾(或加黄连,竹叶)。

16.2 主治

《幼科直言》卷一方之化斑汤主治痘之夹斑,皆由毒盛而气血不行,激烈而生,色红者。

1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7 《麻症集成》卷三方之化斑汤

17.1 组成

石膏、桔梗、力子、骨皮、知母、连翘、甘草、竹叶。

17.2 主治

《麻症集成》卷三方之化斑汤主治肺胃实热,火毒内壅,麻子见形发热。

17.3 加减

便结,加大黄。

18 《幼科七种大全·热辨》方之化斑汤

18.1 组成

元参、升麻、丹皮、赤芍、炒栀子、生地、贯众、木通、甘草。

18.2 主治

《幼科七种大全·热辨》方之化斑汤主治发斑。

1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8.4 加减

衄血,加犀角;烦渴,加石膏。

19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化斑汤

19.1 组成

人参、知母、石膏、牛蒡、连翘、升麻、甘草、糯米、地骨皮、淡竹叶。

19.2 主治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化斑汤主治疹子之出,浑身如锦纹者。

19.3 用法用量

水煎服,以米熟为度。

20 《镐京直指》卷二方之化斑汤

20.1 组成

黑犀角1钱,元参6钱,鲜生地1两,大青叶3钱,石膏6钱,知母3钱,银花3钱,人中黄1钱,黄连1钱。

20.2 主治

《镐京直指》卷二方之化斑汤主治斑疹已出至足,目赤神浊,口渴舌燥,余毒未净。

20.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1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化斑汤

21.1 组成

黄芩、生地、柴胡、红花、连翘、归尾、陈皮、甘草。

21.2 主治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化斑汤主治伤寒失表,传里症而发斑者。

21.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2 《痘疹会通》卷五方之化斑汤

22.1 组成

黄柏、黄芩、生地、川连、元参、青黛、知母、生甘草、连翘、花粉、牛蒡子、蝉退。

22.2 主治

《痘疹会通》卷五方之化斑汤主治麻子浑身发斑。

22.3 用法用量

加淡竹叶煎汤,调益元散服。

22.4 附注

红斑可治,紫斑即亡,蓝斑胃烂。

2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