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后血为病证名[1]。即便血[1]。《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指以便血为主症的疾患[2]。
3 后血的病因病机
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2]。
4 后血的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2]。因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2]。近血又有肠风、脏毒之分[2]。
后世多从病因分类,而有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游下血、蛊注下血等名称[2]。便血经久不愈者,多由脏气亏损,或久病而致肝失所藏,脾虚不能摄血,肾虚不能固下所致[2]。
5 后血的治疗
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2]。痢疾亦见血便应予区别[2]。本证可见于消化性溃疡,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以及结肠、直肠、肛门疾患等[2]。
6 参考资料
治疗后血的穴位
- 飞处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血管、神经分布同外关(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
- 支沟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血管、神经分布同外关(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
- 冲门
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
- 上慈宫
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
- 慈宫
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
- 更多治疗后血的穴位
治疗后血的方剂
- 太一金华散
汤下;头风发落,大黄汤下;邪气中心,头灰汤下;产后血冲心,酒下;怀胎体痛,艾汤下;胎动不得,芎汤下...
- 乌金丸
归尾1钱,百草霜2钱,巴豆(去油)3钱。主治:产后血迷,瘀血上攻,两胁胀满,胃脘疼痛,大小便不通,发...
- 四物加地榆汤
,而经血妄行,故血崩不止焉。生地凉血止血,地榆涩血定崩,小川芎行血海以升阳,白芍药敛阴血以固下,当...
- 朱翰林白术煎
服,饭饮送下;赤白带下,烧棕榈灰3钱调酒下;久年血气成块,筑心痛,温酒送下,或炒姜酒送下,及良姜浸...
- 牵牛子丸
风顺气。主治:风热气秘,瘰疬,产后血竭肚痛,妇人血气,血风瘙痒,五淋,瘫痪风,肠风泻血,肺气,伤寒...
- 更多治疗后血的方剂
治疗后血的中成药
- 乌金丸
归尾1钱,百草霜2钱,巴豆(去油)3钱。主治:产后血迷,瘀血上攻,两胁胀满,胃脘疼痛,大小便不通,发...
- 产妇安口服液
项规定(附录ⅠJ)。功能与主治: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5m...
- 产妇安颗粒
项规定(附录ⅠC)。功能与主治: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
- 当归益血膏
气血。用于贫血,头晕,心悸健忘,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虚、体弱。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
- 养血当归糖浆
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
- 更多治疗后血的中成药
后血相关药物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由于分子较大,须由淋巴管吸收再转入血液,所以注射后血浓度提高较慢,约24~48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铁...
- 伏格列波糖片
苷酶的活性,延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从而使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药代动力学】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健...
-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max),约为5mg/ml,随后逐渐降低,1小时后血药浓度约为2mg/ml,4小时后血药浓度约为1....
- 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
】口服1~2小时后可达到有效血浓度,用药3~4天后血药浓度达稳态,血浆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仅有12...
-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
max),约为5mg/ml,随后逐渐降低,1小时后血药浓度约为2mg/ml,4小时后血药浓度约为1....
- 更多后血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后血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产后血运
气而益血,气逆者,宜调气而下血,则思过半矣。治产后恶血少气逆,头目旋运,眼花心闷。头重不举。当归汤...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血运闷绝诸方
。因此而运绝也。又有下血少而气逆极。也。或多治产后血运心闷。烦乱不识人。红蓝花散方。红蓝花(一两)...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血运诸方
入盐半钱。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温服。治产后血气上冲心。成血运方。穿山甲(一两以童子小便浸一宿...
-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七产后诸疾门]产后闷烦
阳胜则发烦闷。经所谓阳胜则热是也。方淡竹叶汤治产后血不利。心烦喘闷。淡竹叶麦门冬(去心焙)小麦白茯苓...
-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八产后诸疾门]产后血晕气攻腹痛
得宣通故也。皆由产时恶露下少。胞络之间。有方治产后血气。产后血气痛。只有凌霄花。捣来调酒下。其验实然...
- 更多古籍中的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