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

目录

1 拼音

hóng niáng zǐ

2 英文参考

huechy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uechys sanguinea[中华本草]

red lady-bu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红娘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红娘子为蝉科动物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短翅红娘子Huechys thoracica Distant、褐翅红娘子Huechys philaemata Fabricius的全体。黑翅红娘子虫体呈长圆形,尾部较狭,似蝉而形较小,长1.5~2.85cm,宽5~7mm。头黑,嘴红。复眼大而突出。颈部棕黑色,两肩红色。背部有2对黑棕色有膜质翅,内翅较薄而透明,均有明显的细纹。胸部棕黑色,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红色,具8个环节,尾部尖,质松而轻,部开体内呈淡黄色。气微臭,味微辛,极毒。短翅红娘子,前胸中央有一凸形,中胸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斑纹,朱红色,前翅暗褐色,不透明,后翅稍淡,翅脉深褐色。褐翅红娘子,前翅灰褐色,后翅淡褐色。米炒红娘子表面老黄色,臭气轻微[2]

红娘子味苦、辛,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瘀破积、解毒散结、攻毒的功效,用于血瘀经闭,腰痛,不孕瘰疬,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生红娘子毒性较大,有腥臭味,多作外用,可解毒蚀疮[2]。用于瘰疬结核,疥癣恶疮[2]。米炒红娘子毒性降低,除去了腥臭气味,可供内服,以破瘀通经为主[2]。用于月经闭塞,狂犬咬伤[2]

红娘子在《药品管理法》中收载为二类毒性中药,故要用米制降低毒性,一般不生用[2]

4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1.陶弘景:樗鸡,形似寒螀而小,今出梁州。方用至稀,惟合大麝香丸用之。樗树似漆而臭,今以此树上为好,亦如芫青、亭长,必以芫葛上为良矣。

2.《唐本草》:樗鸡有二种,以五色具者为雄,良。青黑质白斑者是雌,不入药用。今出岐州,河内无此物也。

3.《本草衍义》:樗鸡,京东西京界尤多。形类蚕蛾,但头足微黑,翅两重,外一重灰色,下一重深红,五色皆具,腹大,此即樗鸡也。

5 红娘子的别名

樗鸡、红娘虫[2]

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娘虫、么姑虫、红女、红姑娘、红蝉(《中华本草》)

6 红娘子的处方用名

红娘子、红娘、红娘虫、炒红娘、米炒红娘[2]

7 红娘子的来源

红娘子为蝉科昆虫黑翅红娘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的干燥虫体[2]

红娘子为蝉科动物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的干燥全虫[2]

红娘子为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 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 或褐翅红娘子 H. philaemata Fabricius 的干燥虫体。(《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娘子为蝉科动物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短翅红娘子Huechys thoracica Distant、褐翅红娘子Huechys philaemata Fabricius的全体。(《中华本草》)

8 红娘子的产地

分布华东、华南及四川、云南等地[2]

9 红娘子的产地

红娘子成虫最早于3月上旬出现(《中华本草》)。

1.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中华本草》)。

2.分布于云南南部(《中华本草》)。

3.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中华本草》)。

10 红娘子的原形态

黑翅红娘子,体较大,体长15~25mm,宽5~7mm。头黑色,复眼褐色,突起,成半球形,单眼3个,淡红色,基部全被黟以长毛。胸部黑色,中胸背两侧有一个较大的朱红色斑块,前翅黑色,翅脉黑褐色;后翅淡褐色,透明,翅脉黑褐色,腹部朱红色。

短翅红娘子,本种与黑翅红娘子相似。特征是前胸中央有一凸形,中胸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朱红色斑纹,前翅暗褐色,不透明,后翅稍淡,翅脉深灰褐色。

褐翅红娘子,形状与习性与黑翅红娘子相同,其特点为前翅褐色,后翅淡褐色,半透明。

11 红娘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早起露水未干时,带好手套及口罩,进行捕捉[2]。捉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捞出,干燥[2]

7~8月捕捉,一般在清早露水未干前,红娘子翅湿不能飞起,用手捕捉。因活的红娘子能发出一钟类似巴豆粉的气味,故在捕捉时最好戴上手套及口罩,以免刺激皮肤及粘膜,还要防止刺激眼睛。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布袋内。连布袋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全国中草药汇编》)

夏、秋季捕捉,晒干或烘干。(《中华本草》)

注意:红娘子能分泌毒液,刺激皮肤发泡,故在捕捉或炮制时宜带防护用品[2]

12 红娘子生药性状

黑翅红娘子,虫体呈长圆形,尾部较狭,似蝉而形较小,长1.5~2.85cm,宽5~7mm。头黑,嘴红。复眼大而突出。颈部棕黑色,两肩红色。背部有2对黑棕色有膜质翅,内翅较薄而透明,均有明显的细纹。胸部棕黑色,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红色,具8个环节,尾部尖,质松而轻,部开体内呈淡黄色。气微臭,味微辛,极毒。

短翅红娘子,前胸中央有一凸形,中胸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斑纹,朱红色,前翅暗褐色,不透明,后翅稍淡,翅脉深褐色。

褐翅红娘子,前翅灰褐色,后翅淡褐色。

13 红娘子的炮制

宋代有糯米炒(《圣济总录》)[2]

元代有去头、足、翅(《世医得效方》)制法[2]

明代有粳米炒(《普济方》);面炒(《本草原始》);去头足,水略润,同糯米微火炒透熟,去米另研(《仁术便览》)等炮制方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米炒等[2]

13.1 红娘子的炮制方法

13.1.1 红娘子

取原药材,除去头、足、翅等杂质[2]

13.1.2 米炒红娘子

将米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时,投入净红娘子拌炒,至米呈焦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摊晾[2]。每100kg红娘子,用米20kg[2]

拣净杂质,除去头、足及翅,用米同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米粒即成(《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注意事项:红娘子能分泌毒液,刺激皮肤发泡,炮制后的米宜妥善处理,避免人畜中毒[2]

13.2 成品性状

生红娘子为去除头、足、翅的干燥躯体,形似蝉而较小[2]。前胸背板前狭后宽,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两侧有2个大形斑块,呈朱红色;可见鞘翅残痕[2]。体轻,质脆,有特殊臭气[2]。味辛[2]

米炒红娘子表面老黄色,臭气轻微[2]

13.3 炮制作用

生红娘子毒性较大,有腥臭味,多作外用,可解毒蚀疮[2]。用于瘰疬结核,疥癣恶疮[2]

米炒后毒性降低,除去了腥臭气味,可供内服,以破瘀通经为主[2]。用于月经闭塞,狂犬咬伤[2]。红娘子在《药品管理法》中收载为二类毒性中药,故要用米制降低毒性,一般不生用[2]

13.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2]。按毒剧药管理[2]

14 红娘子的性味归经

红娘子味苦、辛,性平;有毒[2]。归肝经[2]

味苦、辛,平[2]。有毒[2]。归心、肝、胆经[2]

味苦,性平,有毒。(《全国中草药汇编》)

味苦、辛,性平,归心、肝、胆经(《中华本草》)。

15 红娘子的功效与主治

红娘子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娘子具有破瘀、散结、攻毒的功效,主血瘀经闭;腰痛;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中华本草》)

红娘子功在活血破瘀,攻毒散结[2]

1.治血瘀经闭,不孕,腰痛,及淋巴结结核,炒、炙后研末入丸、散,1~3g[2]

2.治瘰疬,癣疮研末作饼敷贴[2]

红娘子具有攻毒,通瘀破积的功能[2]

生红娘子毒性较大,有腥臭味,多作外用,可解毒蚀疮[2]。用于瘰疬结核,疥癣恶疮[2]

米炒红娘子毒性降低,除去了腥臭气味,可供内服,以破瘀通经为主[2]。用于月经闭塞,狂犬咬伤[2]。红娘子在《药品管理法》中收载为二类毒性中药,故要用米制降低毒性,一般不生用[2]

16 红娘子的用法用量

0.5~1分。外用适量。(《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研末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研末作饼敷贴。(《中华本草》)

17 红娘子的使用禁忌

体弱者及孕妇忌服[2]

体虚及孕妇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体弱、无瘀者及孕妇禁服(《中华本草》)。

18 红娘子的化学成分

红娘子含斑蝥素(cantharidin)等[2]

红娘子含斑蝥素(Cantharidin)等,又含蜡、脂肪油及红、黑2种色素。樗鸡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中华本草》)。

19 红娘子的药理作用

斑蝥素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延长实验动物存活时间;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2]。中毒主要伤害肾小管[2]

20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阴痿。

2.《名医别录》:疗腰痛,下气。

3.《本草衍义》:行瘀血、月闭。

4.《本草纲目》:主瘰疬,散目中结翳,疗猘犬伤。

5.《药材资料汇编》:效用与斑蝥同。

6.《山西中药志》:外用治疮癣。

7.《本草纲目》:红娘子,盖厥阴。

8.经药,能行血活血。《普济方》治目翳,拔云膏中与芫青、斑蝥同用,亦是活血散结之义也。《本草汇言》:红娘子,通血闭,行瘀血,破胎孕之药也。陶隐居曰,此药性味猛厉,为虫类之最酷者,方药稀用。

9.《本经逢原》:樗鸡,能活血散血。孙一奎治血蛊用抵当丸,以樗鸡易水蛭,三服血下胀消,形神自复。与薛新甫治水肿用椒仁丸中芫青不殊。一走血而下瘀,一走气而破水,皆峻剂也。

2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6.
  2.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