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医大辞典》·红木香
3.1 红木香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根或根皮[1]。产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地[1]。
3.3 性味
辛、苦,温[1]。
3.4 功能主治
1.治脘腹胀痛,筋骨疼痛,痛经,产后腹痛,痔疮[1]。煎服:9~15g[1]。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
3.6 化学成分
根茎含红木香素(Kadsurarin)。戈米辛(Gomisin) M1、五味子素(Wuweizisu)等[1]。根含挥发油,内有蒎烯、柠檬烯、龙脑、樟脑等[1]。
4 《*辞典》·红木香
4.1 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
4.2 拼音名
Hónɡ Mù Xiānɡ
4.3 红木香的别名
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汪连仕《采药书》),内风消(《植物名实图考》),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浙江紫荆皮(《药材学》)。
4.4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4.5 原形态
长梗南五味子,又名:广福藤(《本草纲目拾遗》),蓝果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紫金藤、风沙藤、白山环藤、猴儿拳、冷饭团、猢狲饭团。
常绿缠绕灌木,长2.5~4米,全体无毛。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单叶互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腺头细齿,偶为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叶柄长1.5~3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下垂;萼片与花瓣无甚区别,6~9片,常3片为一列,外面的较小,卵形至椭圆形,内面的较大,矩圆形至广倒卵形,黄色,芳香;雄蕊多数,集合成头状,花丝极短;心皮多数,集成亚球形,柱头白色,圆盘形。小浆果球形,集成头状,熟时暗蓝色,有白粉,内有种子1~3粒。种子肾形,淡灰褐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热期9~10月。
4.6 生境分布
野生于山坡或溪旁。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东南部。主产浙江、江西。此外,江苏、福建等地亦产。
4.7 性状
干燥根粗1.5~2.3厘米,略弯曲,间有分枝及细根,外皮紫褐色,有纵沟纹及横裂隙。质硬;断面根皮厚达木部直径的1/3,木部赤褐色,周边可见导管小点。气香,味苦。干燥的根皮,为卷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一,厚约1~4毫米。外表面栓皮大都脱落而露出紫色内皮。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质坚而脆。以干燥、条匀、质坚实、外皮紫褐色者为佳。
4.8 化学成份
4.9 炮制
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4.10 性味
辛,温。
①《本草纲目拾遗》:"气味辛香。"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甘苦,微温。"
4.11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
②《本草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4.12 红木香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涂。
4.13 注意
孕妇慎用。
4.14 附方
①治冷滞腹痛:南五味子根一两。水煎成半碗,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蛔虫病:盘柱南五味子根皮晒干(忌用火烘、火炒。陈久者失效),研极细末。一日服三次,每次三至八分,饭前空腹以温开水送服。
③治跌打损伤:盘柱南五味子根二两,百合金根皮一两。研极细末,每次一钱,以温甜酒或白糖水调服。一日一次。外用酒调敷伤处。
④治无名肿毒:盘柱南五味子根皮,研成极细末。阴症或半阴半阳症,可用带皮的生姜煎浓汁,调敷;阳症,可用薄荷叶泡水,调敷。(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⑤治雷头风肿痛:紫金皮、独活、赤芍、白芷、菖蒲、葱头。煎浓如膏调敷。(《本草纲目拾遗》)
⑥治外伤出血:紫金皮晒干研粉。用鸡蛋清调敷。(《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15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4.
用到中药红木香的方剂
- 当归赤芍汤
ng处方:全当归6钱,延胡索3钱,桃仁泥3钱,红木香1钱5分,赤芍5钱,红花2钱(炒),枳壳3钱(...
- 经验秦艽汤
njiāotāng处方:秦艽4钱,川羌活3钱,红木香3钱,大力子2钱,独活2钱,元胡索2钱,威灵仙...
- 棱莪散
钱,茜草根4钱,瓦楞子6钱(煅),制川朴1钱,红木香1钱5分,地鳖虫3钱。功效:祛瘀行气。主治:肝...
- 猪脊羹
处方:猪脊骨1具红枣150克莲子(去心)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制法:猪脊骨洗净剁碎,木香、甘草两...
- 神健饮子
耆1两,秦艽1两,桔梗1两,橘红1两,甘草1两,木香。主治:妇人荣卫失调之寒热。用法用量:上(口父)...
- 更多用到中药红木香的方剂
用到中药红木香的中成药
- 正骨紫金丹
八方。别名:正骨紫金丸。处方:丁香、木香、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一两,当归、莲子、茯苓、白芍药各...
- 二十五味余甘子散
g翼首草40g红花65g降香100g藏茜草60g木香马兜铃30g紫草茸50g石斛50g藏紫草75g力...
- 二十五味绿绒蒿丸
30g肉桂30g木香50g藏木香50g沉香40g葡萄30g渣驯膏40g朱砂20g红花70g西红花1...
-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
g翼首草40g红花65g降香100g藏茜草60g木香马兜铃30g紫草茸50g石斛50g藏紫草75g力...
- 二十五味竺黄散
蔻20g豆蔻15g草果15g甘草50g葡萄25g木香马兜铃25g檀香25g降香40g诃子40g毛诃子...
- 更多用到中药红木香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红木香
- 《验方新编》:[卷十八心胃部]胃气心痛
蒲四钱,砂仁二钱,以上各药共研细末。每服二钱,红木香三钱,煎汤送下,即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
-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二·肝脏部惊]杂方
姜三片,煎一匙,送下。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橘红木香(各等分)上锉散。每服三字,姜枣煎。一方,无木...
- 《幼幼新书》:[卷第四十]本草虽无而人可识者第十一
苦鳖鱼今黄姑鱼中有头大而,生赤黑斑者。减杖花似红木香,生红花渐白而微香,其木有刺,人呼为野蔷微花。...
- 《邯郸遗稿》:[卷之三]妊娠
子汤。【芎苏散】川芎紫苏枳壳桔梗葛根前胡甘草橘红木香茯苓生姜【杏子汤】人参茯苓半夏甘草肉桂细辛白芍...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五论湿痹(儿科)]异功散
泻不思饮食,及虚冷病。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炙)橘红木香(煨,各等分)上锉散,每服三字,姜枣煎。一方无木...
- 更多古籍中的红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