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增生病

目录

1 拼音

hóng bān zēng shēng bì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增殖性红斑,红斑病

4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5 疾病概述

红斑增生病又名红斑病或增殖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粘膜上皮的癌前期病变。多发生于未经环切术的包皮过长者。

诊断要点:1.通常为单个境界清楚的红斑,有的稍隆起,或边缘发硬,表面发亮,直径在0.2~0.5cm之间。也可呈天鹅绒样的斑块或表皮角化呈乳头瘤状。可糜烂、破溃。2.多单发于龟头,少数也可多发。3.病程缓慢,可多年无变化,也可发展成为鳞癌。

4.组织病理与Bowen病相似。5.鉴别诊断  主要要与Bowen病和浆细胞性龟头炎鉴别,其它还需除外固定性药疹,银屑病、扁平苔藓及多形红斑的可能。

治疗要点:1.外科局部切除。2.局部液氮冷冻。或用5%~20% 5-氟脲嘧啶溶液每日外用。3.浅层X线照射。

6 疾病描述

本病又名增殖性红斑或红斑病,表现为粘膜上的鳞屑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粘膜上皮的癌前病变或原位癌。1893年Fournier及Darier最早描述了本病,而Queyrat于1911年也描述了同样疾病。

7 症状体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未经环切术的包皮过长者,患者年龄多在20~60岁之间,在40~60岁间占65%,平均年龄为51岁。损害多发生于龟头、尿道口、冠状沟、包皮部位。其它部位如口腔粘膜、女阴和肛门等粘膜亦可受累。多半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损害表现通常为单个境界清楚的鲜红或淡红斑,有的稍隆起,质地柔软或边缘发硬。呈圆形、不规则形,表面覆有发亮、不易剥离的灰白色鳞屑,皮损直径在0.2~3.5cm之间,平均1 cm左右。较大损害可由单个损害逐渐扩大而成,或由多个小损害融合而成。大部分为表面发亮而稍隆起的红斑,或呈天鹅绒样的斑块。也有隆起如硬结,或表皮角化呈乳头瘤状。也有糜烂、破溃、结痂者。如出现浸润、糜烂、破溃或乳头瘤状损害时,往往在镜下发现侵袭性鳞癌的变化,发生于口腔者多见粘膜潮红、糜烂,边缘仍可见角化浸渍发白。本病病程缓慢,可多年无变化,如处理不当,也可发展成为鳞癌。Grahan报告的100例中有10例发生鳞癌,并有2例转移到局部淋巴结,仅1例死于本病。本病与Bowen病相比,其癌变速度较慢,但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则较高,犹如鳞癌。

8 病理生理

粘膜上皮呈明显增生肥厚,有些上皮嵴伸入粘膜下延长增宽,有的上皮嵴末端增粗而圆,犹如灯泡状,有的上皮嵴则分叉吻合。在增生部位的上皮中,正常粘膜上皮结构消失,而被增生的异形上皮细胞所代替,这些细胞极性紊乱,核深染,甚至多核,并可见空泡细胞,有较多有丝分裂象,甚似Bowen病,但多核上皮巨细胞和角化不良现象较少见。粘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扩张,可见带状炎性细胞浸润,其中主要为浆细胞及淋巴样细胞,并可见组织细胞及肥大细胞,有时尚见嗜酸性粒细胞,基底细胞有色素失禁,因此浸润细胞内外均见黑素颗粒。

在复发病例,特别是经环切术者或者放射治疗后作活检时,则见角化过度与颗粒层增厚,粘膜下层炎症较轻。

如发生侵袭性鳞癌时,则有明显的上皮增生,并作侵袭性生长。此时往往仍可见红斑增生病的病变,因此这类鳞癌又称之为红斑增生病—鳞癌。

9 诊断检查

本病有特殊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如及时作活检即可确诊。但本病与Bowen病在组织学上相似,故需要鉴别,其不同点在于本病无角化不良及多核巨细胞。

其它需与固定性药疹、银屑病、扁平苔藓及多形红斑相鉴别,在病理上很容易区别。在临床上最难区别的是浆细胞性包皮龟头炎,后者病理上虽也可见粘膜上皮增生肥厚,但无异形细胞,真皮浸润中纯粹为浆细胞成分,是为鉴别要点,但有时也很困难,故后者又名“良性红斑增生病(Zoon型)”,然而这种名称容易混淆,最好避免使用。

10 治疗方案

应避免局部刺激。 可外科局部切除,或局部冷冻治疗。也可用5%~20%5-氟尿嘧啶霜外用,但应注意保护阴囊,否则易受刺激而发生水肿。浅层X线照射的效果比较好,通常采用低电压,一般用29~43kV,3000~5000R。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