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治内腑

目录

1 拼音

hé zhì nèi fǔ

2 概述

合治内腑为针灸术语[1]。针灸取穴原则之一。《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1]。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胆病取阳陵泉等[1]

3 关于合穴

合穴为五输穴之一[2]。《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故名[2]

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2]。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即尺泽(肺)、曲池(大肠)、足三里(胃)、阴陵泉(脾)、少海(心)、小海(小肠)、委中(膀胱)、阴谷(肾)、曲泽(心包)、天井(三焦)、阳陵泉(胆)、曲泉(肝)[2]

其临床应用,《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备急千金要方》等作“胸”)及以饮食不节等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又曰:“合主逆气而泄。”故临床常用于六腑病变等[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