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处方
泽兰1钱5分,牡丹皮1钱,当归尾1钱,陈皮1钱,钩藤钩1钱,怀生地1钱,桃仁7粒(研),紫厚朴7分(姜制),炙甘草3分,红花5分。
3 功能主治
4 和血导瘀汤的用法用量
甚者,加苏木;虚者,去桃仁、红花。
5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一
古籍中的和血导瘀汤
- 《古今医彻》:[卷之一伤寒]蓄血
气。赖温补而效。肺经未免受克。故以保肺收攻。和血导瘀汤泽兰(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当归尾(一钱)...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气除后重,气分加枳壳、滑石宽肠,血分加当归、桃仁和血;以秦艽、皂子祛肠风;黄芩、黄连清热毒;白术、陈...
- 《古今医鉴》:[卷之五]痢疾
冷成块。每服一丸,如黄豆大,空心服。红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水泻,冷米汤下。立效散(云...
- 《医学正传》:[卷之七]妇人科中·胎前
险,心有大惊,子必癫痫。勿多睡卧,须时时少步动,和血脉。勿劳力过伤,使肾气不足,子必解颅,脑破不合。...
-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二贯集·杂证谟脚气]述古
利关节以去壅,佐木通、牛膝以引经,当归、生黄地以和血,此必用之药也。又如东垣拈痛汤之类亦甚捷,余因证...
- 更多古籍中的和血导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