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

目录

1 拼音

huò xiāng zhèng qì sǎn

2 英文参考

huoxiang zhengqi pow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uoxiang Zhengqi S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gastachis Powder for Restoring Healthy Energ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藿香正气散同名方剂约有十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大腹皮30g、白芷30g、紫苏30g、茯苓30g、半夏曲60g、白术60g、陈皮60g、厚朴60g、桔梗60g、藿香90g、炙甘草75g,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治疗外感风寒又内伤湿滞的重要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乙型肝炎、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神经性头痛、空调症、手术后肠胀气、复发性口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尿布皮炎等辨证属表寒内湿者。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之藿香正气散

该方剂具有强大而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阵容,又有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和对胃肠黏膜的保护、修复作用,同时又能抗溃疡,对胃肠运动具有调节作用,因而对急性胃肠炎应该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该方剂有显著的解热、镇痛、镇静作用,又有促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其适应证应当有一定疗效。临床对藿香正气丸(水或胶囊)的研究已经证实该方剂具有显著的解痉作用和抑菌作用。[1]

4.1 别名

正气散、藿香正气汤

4.2 处方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2]

大腹皮30g、白芷30g、紫苏30g、茯苓30g、半夏曲60g、白术60g、陈皮60g、厚朴60g、桔梗60g、藿香90g、炙甘草75g[3]

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去皮)1两,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苦梗2两,藿香(去土)3两,甘草(炙)2两半。

大腹皮5g、白芷5g、紫苏5g、茯苓5g、半夏曲10g、白术10g、陈皮(去皮)10g、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0g、苦桔梗10g、藿香15g、炙甘草12g。[4]

4.3 功效与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之藿香正气散具有芳香化湿,解表和中,理气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4]

藿香正气散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4]

藿香正气散功能解表和中,理气化湿[5]。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舌苔白腻等症;近代也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寒湿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妊娠恶阻等病[5]

4.4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5]。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个,同煎至七分,热服[5]。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5]

为细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5]

共为细末,每服6g,姜3片,枣1枚,水煎热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5]

上为细末,每服6g,水1盏,加姜3片,枣1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汗出,衣被盖,再煎并服。[5]

4.5 方解

藿香正气散证乃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清浊不分、升降失常所致,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和中理气。方中藿香既辛温解表,又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升清降浊,理气和中,为君药。紫苏、白芷皆辛温芳香发散之品,助藿香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为臣药。半夏曲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厚朴行气化湿除满;陈皮理气燥湿和中;大腹皮下气利水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以助脾运;桔梗宣肺利膈,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姜、枣调理脾胃,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使风寒外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症自愈。[5]

藿香正气散所治霍乱吐泻,乃由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生。风寒外束,卫阳被郁,则恶寒发热;湿蚀内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上吐下泻,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蚀,兼以理气和中之法。综合全方,具有表里双解、化湿辟秽、升清降浊、理气和中之功,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寒热吐泻自愈。若感触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此化浊辟秽,快气和中而一并治之。[6]

方中藿香、白芷、紫苏温散寒邪,芳香化浊;桔梗、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消胀而除满;半夏曲、陈皮、生姜降逆除湿而化痰;茯苓、白术、甘草、大枣健脾补中而运湿[6]。合而成方,使风寒得散,湿浊得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诸症自愈[6]

藿香正气散配伍特点有三:①表里双解,重在治里;②升清降浊,以降为主;③邪正兼顾,以祛邪为主。方中藿香用量最重,用为君药,既取其辛渐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其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6]

4.6 临床运用

藿香正气散为治疗外感风寒又内伤湿滞的重要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恶寒头痛、呕吐泄泻、脘腹胀满、苔白腻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6]

4.6.1 加减法

若表寒重者,寒热无汗,可加香薷以解其表,或者加重苏叶的用量;若兼食滞者,去甘草、大枣,加神曲、炒莱菔子、炒麦芽等以消食导滞;若泄泻甚者,可加扁豆、薏苡仁以祛湿止泻,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6]

4.6.2 使用禁忌

若发热不恶寒、口渴、舌苔黄而燥者,则不宜使用。[6]湿热霍乱则非本方所宜。[7]

4.6.3 藿香正气散治胃肠型过敏性紫癜

患者男性,14岁。1970年夏发病,症见腹痛,黑色稀便,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以四肢为著,先后住院三次,诊断为胃肠过敏性紫癜,此次复发症状同前。给予藿香正气散原方:剂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好转,能进饮食。5剂后症状大减,服10剂痊愈,迄今未再复发。

4.6.4 藿香正气散治急性肝炎

介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50例的临床体会。治疗方针以“治湿”和“理脾胃”为主,治湿有祛湿、利湿、化湿三法。其中法湿一法的主方为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湿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黄疸全部退净。黄疸消退时间最短者6日,最长者67日,平均25日。

4.6.5 藿香正气散治急性肠炎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非特异性急性肠炎30例,西医30例对比组(足量磺胺类、碳酸钙等肠道收敛剂及颠茄酊等止疼剂)。7例轻微发热,热度在37-38℃之间。多数轻度腹疼,疼痛多在脐周围,伴肠鸣。腹泻昼夜4-8次。粪量较多是粥状或水样,淡黄色或有泡沫(部分病者粪中混有粘液,但无脓、无血)。无里急后重感。腹部稍鼓胀,有轻度压疼,肠鸣音亢进。症状消失平均日数中药组西药组腹泻1.5日2.7日稀便1.8日3.1日腹疼1.3日2.4日腹胀1日2.2日食欲不振2.1日3.3日发热2日3日平均治愈日数1.4日2.9日。(《广东中医》(1960;9:442))

4.7 现代适应证

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急性胃肠炎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7]

4.7.1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夏季急性胃肠炎大多因饮食不洁造成细菌感染所致,最常见的为幽门螺旋杆菌,该菌感染后常表现为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常转为慢性胃炎。其他病原体感染及毒素对胃黏膜损害也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等污染食物所致消化道感染常表现肠炎病症,同时可伴胃部症状。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其他物理及化学因素如食物过凉、药物、乙醇等也可引起上述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部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7]

4.7.2 其他

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乙型肝炎、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神经性头痛、空调症、手术后肠胀气、复发性口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尿布皮炎等辨证属表寒内湿者。[7]

4.8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藿香正气散对肠平滑肌有显著的解痉作用,并能推进胃肠蠕动,还可镇吐、镇痛[7]

4.8.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藿香正气散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而且对部分寄生虫也有抑杀作用,因此对具有同类证候的非急性胃肠炎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可以试用。[8]

君药藿香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所含广藿香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及多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藿香煎剂对许兰黄癣菌,足趾、跖毛癣菌等多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低浓度抑制之,高浓度杀灭之;藿香酮类物质还有抗病毒作用。臣药紫苏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芷水煎剂除对上述大部分肠道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外,还对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白芷所含香豆素除抗菌作用外,对人体支原体有较高敏感性;白芷提取物还可抑制克氏锥虫,水煎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部分真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陈皮除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熏烟色麴菌等霉菌也有抑制作用。白术水浸剂对星形奴卡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上述部分细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茯苓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杀作用。佐药厚朴水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抗菌作用外,还对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对变异链球菌也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对上述大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桔梗热水提取物有很强的杀虫作用。生姜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真菌,如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以及上述部分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还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拮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浸剂能杀灭阴道滴虫。使药甘草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幽门螺旋杆菌及结核杆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有杀虫作用,对阿米巴原虫及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对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抑制能力较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艾滋病病毒,甘草甜素还有抗肝炎病毒作用。[8]

4.8.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臣药紫苏能抑制TNF的产生,抑制TNF过量产生是抑制炎症的有效措施;紫苏叶所含三萜酸类物质能抑制TPA诱导的炎症,紫苏挥发油能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白芷煎剂具有抗炎消肿作用。陈皮所含甲基橙皮苷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橙皮苷则抑制炎症的渗出及肉芽增生;同时陈皮提取物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基,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白术水煎剂及白术多糖能有效地降低LPO,提高RBC的SOD及GSH-Px活性,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RBC中的MDA含量,对抗RBC自氧化溶血,并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茯苓有抗炎作用。佐药厚朴乙醇提取物可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8]

4.8.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紫苏所含紫苏糖肽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Ⅰ型变态反应。陈皮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地抑制人体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中性粒细胞释放β尿苷酸化物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同时陈皮水煎醇沉注射液可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抗凝抗体滴度、血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白术水浸液及白术多糖可显著增加抗体产生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可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1、IL-2的分泌,提高外周血WBC数量,增加脾及胸腺的重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增强作用。茯苓及茯苓多糖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茯苓多糖及羟乙基茯苓多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环形成率;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使脾脏、胸腺、淋巴结重量增加;茯苓水煎剂还能升高植物血凝素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免疫球蛋白IgG;茯苓素对巨噬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但对抗体产生及淋巴细胞转换有抑制作用。佐药厚朴可显著抑制Ⅰ型变态反应,对Ⅳ型变态反应也有抑制作用。桔梗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力。生姜能明显改善荷瘤鼠免疫功能,升高脏器指数,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大枣多糖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溶血素、溶血空斑,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解;大枣粗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使药甘草所含甘草酸能增强脾脏及胸腺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活性,使抗体显著增加;甘草多糖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可激活淋巴细胞增殖,且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功能;甘草甜素可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IgG、IgE、ConA、化合物40/80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甘草次酸可升高T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产生,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8]

4.8.4 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藿香正气散中各药保护胃肠黏膜的功能是一致的,绝大多数药味可抑制胃液、胃酸分泌,具有抗溃疡作用;对胃肠平滑肌运动绝大多数呈抑制作用,少数呈兴奋作用,但其中有两味药呈双相调节作用,既对胃肠兴奋者抑制之,抑制者兴奋之,从而使胃肠运动恢复平衡。同时还有7味药有保肝作用。[8]

君药藿香挥发油可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臣药紫苏水煎剂对胃肠黏膜损伤有改善作用,能促进小肠运动;紫苏酮对空肠纵行肌、环状肌能增强其自主功能,促进肠内容物通过小肠。白芷水溶性成分能抑制小肠正常功能,且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具有镇吐作用;同时具有“阿托品样”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液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保护胃急性损伤并促进黏膜的修复。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排出肠管积气;陈皮煎剂对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并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收缩;陈皮煎剂还能拮抗毛果芸香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管收缩,改善小肠功能,作用比较缓慢,以调理为主。白术对肠管功能有双相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白术煎剂有轻度兴奋作用,当受氯化钡及乙酰胆碱兴奋时则呈抑制作用,当受肾上腺抑制时,则又呈兴奋作用,从而使胃肠运动恢复正常;白术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小肠隐窝细胞增殖,促进上皮细胞移行,从而发挥对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白术丙酮提取物能预防和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对盐酸、乙醇所致胃黏膜损伤有预防作用,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刺激胃蛋白酶分泌,刺激黏膜修复。茯苓浸膏可抑制胃酸分泌,预防胃溃疡发生,对肠管有松弛作用。佐药厚朴挥发油可通过刺激味觉等反射性促进消化液分泌,厚朴煎剂、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可抑制胃酸分泌,具有抗溃疡作用;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但加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对组胺所致的肠痉挛有抑制作用;厚朴生物碱对膈肌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对正常的肠管有兴奋作用,但对休克时胃肠运动则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其对胃肠道有双相调节作用。大腹皮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桔梗皂苷有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生姜有止吐作用,生姜煎剂通过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可显著抑制盐酸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生姜提取物呋喃大牦牛儿酮可预防应激性溃疡;生姜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液及游离酸分泌,可减弱胃蛋白酶作用,强化脂肪分解酶的作用,明显降低其对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功能;同时生姜丙酮提取物对胃肠有推进作用,生姜乙醇提取物降低胃运动幅度,对乙酰胆碱或组胺呈量效关系,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使药甘草能抑制胃酸及胃液分泌,并在胃内直接吸附胃酸而降低胃酸度,增加胃黏膜己糖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使之不受损害;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增生,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甘草及甘草素、异甘草素、FM100等黄酮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胃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大枣具有保肝作用。[8]

4.8.5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藿香正气散各药具有一致的解热、镇痛、镇静作用,因此对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头痛”有治疗作用。[8]

臣药紫苏具有解热作用,紫苏所含莳萝芹菜脑能抑制大脑中枢,增进镇静、睡眠作用,其活性与盐酸氯丙嗪相当;紫苏醛具有镇静活性。白芷煎剂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又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茯苓煎剂也具镇静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佐药厚朴及厚朴酚具有持久而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抑制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及下丘脑激活系统,同时有抑制脊髓兴奋性传导物质的前体谷氨酸的作用,而产生脊髓抑制作用。桔梗皂苷具有镇静及镇痛作用。生姜及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则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使药甘草所含甘草总黄酮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甘草酸可提高完全性再灌注大脑线粒体ATP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甘草还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8]

4.9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

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

3.《成方便读》: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有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

4.《实用方剂学》:寒燠不时,空气骤变,交互郁蒸,戾气流行,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天时人事,两相感召,既不免疾病之侵临,而欲求健康之保障,则藿香正气之方尚矣。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止呕泄,善辟秽恶而解表里,故以为君。表里交错,上下交乱,而正气虚矣,故以苓、术、甘草,健脾培中以为臣,俾正气通畅,则邪气自除。况有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朴、腹、二陈消满除痰,佐之以疏里气,更引以姜、枣以调营卫,则表里和而健康复矣。

4.10 附注

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二)、藿香正气汤(《医宗金鉴》卷五十三)。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正气丸”(见《饲鹤亭集方》)。

4.11 歌诀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8]

4.12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5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藿香正气散

5.1 处方

藿香(二钱),紫苏(去梗.一钱半),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去芦)、大腹皮、白术,各一钱。甘草(炙.一钱二分)。

5.2 功能主治

《千金翼方》之藿香正气散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5.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5.4 出处

《千金翼方》

6 《温热经解》方之藿香正气散

6.1 处方

藿香1钱,川朴8分,甘草8分,茯苓2钱,制半曲1钱半,薄荷8分,陈皮1钱,苏梗1钱,白术8分,建曲1钱半,大腹皮1钱,豆豉1钱半。

6.2 功能主治

《温热经解》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夏令外感风寒,身温无汗,吐泻交作者。

6.3 出处

《温热经解》

7 《幼科证治大全》方之藿香正气散

7.1 处方

藿香1钱半,甘草(炙)5钱,腹皮5钱,白芷5钱,白术5钱,桔梗5钱,陈皮5钱,厚朴5钱。

7.2 功能主治

《幼科证治大全》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婴孩小儿,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泻虚肿,疳伤。

7.3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7.4 出处

《幼科证治大全》

8 《普济方》卷一三六方之藿香正气散

8.1 处方

大腹皮1两,白芷1两,茯苓1两,枳壳1两,羌活(去芦)1两,独活(去芦)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夏1两,荆芥1两,薄荷1两,桑白皮1两。

8.2 制法

上(口父)咀,如法修制。

8.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三六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疾,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逆,霍乱吐泻,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胎前产后;小儿脾疳。

8.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重,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如要汗,加连须葱白1根,同煎。

8.5 出处

《普济方》卷一三六

9 《痧喉证治汇言》方之藿香正气散

9.1 处方

苏叶、土藿梗、桔梗、陈皮、茅术、厚朴、牛蒡子、赤茯苓、焦曲、半曲、煨葛根、蝉衣、甘草。

9.2 功能主治

《痧喉证治汇言》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痧喉。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即现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者。

9.3 出处

《痧喉证治汇言》

10 《笔花医镜》卷一方之藿香正气散

10.1 方名

藿香正气散

10.2 组成

藿香1钱,砂仁1钱,厚朴1钱,茯苓1钱,紫苏1钱,陈皮1钱,白术7分,制半夏7分,桔梗7分,白芷7分,炙甘草5分。

10.3 主治

《笔花医镜》卷一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之类。

10.4 出处

《笔花医镜》卷一

11 《内科摘要》卷下方之藿香正气散

11.1 方名

藿香正气散

11.2 组成

桔梗1钱,大腹皮1钱,紫苏1钱,茯苓1钱,厚朴(制)1钱,甘草(炙)5分,藿香1钱5分。

11.3 主治

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11.4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11.5 各家论述

《冯氏锦囊秘录》:正气强旺则外无感冒之虞,脾胃健行则内无停食之患,稍有不足,外感内伤交作。以甘、桔、紫苏辛甘散其外邪;厚朴、大腹苦辛通其内滞;藿香为君主,内可和中,外可解表,统领诸剂成功,正气赖以复矣,故名藿香正气。

11.6 出处

《内科摘要》卷下

12 《普济方》卷三六八方之藿香正气散

12.1 方名

藿香正气散

12.2 组成

藿香叶、厚朴(制)、半夏(制)、甘草(炙)、苍术(米泔浸1宿,炒)、陈皮各等分。

12.3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六八方之藿香正气散伤寒发呕。

1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半盏,加生姜3片,大枣半枚,煎至2分,去滓服。

12.5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六八

13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2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2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1.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25-526.
  7. ^ [7]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26.
  8. ^ [8]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26-52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